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外佛教文化交流
2016年12月3-5日,由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和上海玉佛寺聯(lián)合舉辦的佛教文化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玉佛寺覺群樓召開。上海市民宗委、華東師范大學及哲學系領導出席開幕式并發(fā)表講話。玉佛寺監(jiān)院本如法師代表覺醒大和尚致辭。玉佛寺監(jiān)院慧覺法師主持了開幕式。來自中國(包括臺灣和香港)、美國、韓國、斯里蘭卡、泰國、緬甸、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的38位法師、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并發(fā)表論文,就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歷史、現狀、未來發(fā)展及其貢獻,以及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關系進行了深入而開放的探討。
佛教是人類歷史上早向外傳播的世界宗教。早在公元前3世紀,印度阿育王就向世界各地派遣佛教傳教士,佛教成為世界性宗教,成為亞洲特別是南亞和東南亞多國人民的共同信仰。近代以來,佛教在亞洲復興,并相繼傳人歐洲、美洲、非洲等地,佛學思想、禪修實踐吸引了無數人的興趣和信仰。無論是過去還是當代,佛教的傳播建筑了各國人民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橋梁,帶動了世界文明的發(fā)展。公元1世紀左右,佛教東漸,由南方的海上絲綢之路及北方的陸上絲綢之路傳人中國,中國很快成為大乘佛教的中心。在此后的數百年間,佛教不斷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磨合交流,構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大乘佛教,并進一步向東亞及世界各地傳播。在此兩千多年的傳播和發(fā)展過程中,中國佛教不但沒有引發(fā)任何民族沖突,反而與各地文化相互融通,促進世界和平和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成為世界宗教文化傳播與和平共處的典范。 據不完全記載,公元3-8世紀的五百年間,無數中外僧人曾往來于海上絲綢之路,其中,238名僧人留下了他們的記載。由此可知,佛教與絲綢之路結有不解之緣,佛教傳播與沿途各國的商貿交通和經濟發(fā)展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事實上,正如季羨林先生的研究所表明的,佛教與商貿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僧侶與商人之間存在著特殊的親密關系,常常相伴于弘法和經商路上。近代以降,陸上絲綢之路上的佛教文化式微,但海上絲綢之路沿途各國仍然以佛教信仰為主,或保持著深厚的佛教文化傳統(tǒng)。繼承中國佛教國際友好往來的傳統(tǒng),結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開展佛教外交,加強中國與周邊鄰邦國佛教交往,促進經貿合作和人民友好往來,所有這些都將是當代中國佛教的使命,也是學術界研究的課題。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