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世紀的帷幔下,任何自然災禍和人為反抗都會被視為有魔鬼作祟,對強大力量的畏懼之情將邪惡的“始作俑者”——女巫推上了審判席。教會帶著一種陰沉的狂怒,寧枉勿縱地將她們綁縛在火刑柱上付之一炬,直到18世紀,歐洲各地仍舊在實行火刑,僅在西班牙就燒死了一千六百人……但真正作祟的其實是惡意,在重重迷霧的遮掩下,任何女性在任何時間與任何地點都有可能被任何目擊者指認為女巫,所以,令人畏懼的強大力量并不是邪惡的“始作俑者”,而是罪名的百口莫辯。
“法國史學之父”米什萊的經(jīng)典之作;
重回女巫審判現(xiàn)場,
看審判者的“大義凜然”,
聽受審者的“強詞奪理”,
感受其他人的“冷眼旁觀”。
出版說明
“女巫”是一個充滿了神秘的詞匯,在童話故事、神話傳說中,女巫往往是能呼風喚雨的人物,既令人心生畏懼,又讓人頂禮膜拜。但在中世紀,這種暗含著臆想成分的斷言卻是誤讀,因為這時的“女巫”不再只是一種人物身份,或者一個隱秘標記,在社會環(huán)境的潛移默化下,“女巫”已經(jīng)成了一種禁忌,成了能將任何一位女性從其所生活的世界隔離出去的病原。
在尚缺乏理性的時代,自然災禍與人為反抗都會被視為有魔鬼作祟,任何參與其中的人都會被定性為“異端”,為了扼制這種“邪惡力量”,宗教裁判所便應運而生。在狂熱的宗教審判中,“女巫”成了站在被告席上的主角,也許只是因為她在吵架中說了一句咒罵的話,馬上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審判甚至不需要任何確鑿的證據(jù),而且這些“女巫”往往會被施以極重的刑罰,甚至直接被處以火刑。
與單純以史料為基礎所寫成的學術(shù)研究著作不同,米什萊先生更擅長以細膩的筆觸來結(jié)合實例。本書既有生動的情節(jié)推動,又有翔實的史料支撐,再加上他特有的暗喻和反諷,這樣一來,就產(chǎn)生了這樣一部有著優(yōu)雅文學色彩的歷史著作。
而且,米什萊先生一向?qū)ε员в猩钋械耐榕c悲憫之心,在這部《中世紀的女巫》中,他延續(xù)了自己對女性群體的關懷,通過上下兩卷的內(nèi)容,勾勒了女性在中世紀的壓抑氛圍中令人心悸的遭遇。在上卷中,米什萊先生運用深厚的學識和豐富的想象力,以冷靜的筆調(diào)和多重的意境展示了中世紀女性的生活圖景。她們在生活中遭遇各種波折與困難,于是在“魔鬼”“精靈”“符咒”等“通往幸福”的引誘刺激下,這些普通女性踏上了成為“女巫”之路。這一決定的代價是慘重的,本書的下卷便進入了女巫審判環(huán)節(jié)。對巴斯克、盧墩、盧維埃三地的女巫案例的重現(xiàn)與解讀將這些“女巫”推至臺前,讓我們從中看到這些“邪惡的女巫”不過是一個個平凡的女子,甚至有些還是懵懂無知的少女。
本書是根據(jù)英國歷史學家特羅特的英譯本而翻譯的,在保留了米什萊先生優(yōu)雅的法文筆調(diào)的同時,又增添了英國人的認真嚴謹,而且書中補充了大量的文化背景注釋,我們力圖讓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女巫”這一群體在中世紀的演變過程。
如今,火刑柱在歷史演變中已無跡可尋,隨之而消殞的生命也青煙不再,我們只能通過這樣一部作品來一窺中世紀社會的女性,為被誤讀了的“女巫”文化蕩清些許籠罩著的陰霾,這是一個黑暗的時代,但這也是一個即將迎來光明的時代,希望讀者在最后也能獲得和米什萊先生同樣的感受:“讓我們滿懷希望,靜候陽光的擁抱吧!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19年6月
英譯者序
在翻譯這部充滿獨特風采之美,而作者的不足之處也早已為英國公眾所熟知的作品時,譯者力圖重現(xiàn)米什萊先生那種鞭辟入里的幽默、那種蔑視一切的口才和妙語連珠的行文風格;無論我們怎么形容,對這位語言大師來說,都不過分。他究竟步了別人的多少后塵,這個問題不妨留給后人去評說。只有一點,那就是他很清楚,自己并沒有完全堅守初衷,沒有達到從理論上來說他一定會達到的效果。文中的有些段落,他只是草草地一筆帶過,或者是稍做改動;法國讀者認為這樣做無可厚非,但由于英國讀者接受的教育不同,故應當避免。簡而言之就是,法國作家的作品適于男性閱讀,英國作家的作品卻更適于女士們坐在客廳里品味,因為她們只能容忍戲劇與報紙專欄的粗劣。米什萊先生的論述主題及其晚期所做的研究,使得他深入探究了諸多的細節(jié),其中既有精神方面的細節(jié),也有生理方面的細節(jié);而我們自己呢,卻很少將這些方面與一般性的討論主題混雜起來。雖說我們已經(jīng)剔除了那些最粗俗的內(nèi)容,但書中或許仍然留有一些東西,會讓特別正經(jīng)的讀者大吃一驚。然而譯者卻覺得,在讓這些讀者大感震驚和違背作者初衷之間,譯者并無選擇。身處一種大的文化當中的讀者,自會體諒譯者的這種苦惱,對一些直言不諱、本身既非不道德而整體上也非不恰當?shù)恼f法,并不會那么覺得害怕。假如把受到正經(jīng)理論譴責的內(nèi)容全都刪掉,他可能會讓這部作品顯得更加傳統(tǒng)和正派;可那樣的話,米什萊先生就是莫名其妙地承認自己這么一個可憐的殘廢,是一個打著“米什萊”之名的跛子了。
就連眼光一般的讀者,也不會誤解一本受到了帝國爪牙封禁的書中的宗教主題;本書之所以受到封禁,既非出于宗教利益,也非出于道德考量,而完全是出于最殘暴的羅馬天主教(Popery)的利益。就算書中對羅馬教廷的抨擊看似偶爾涉及基督教(Christianity)本身,考慮到調(diào)查研究的性質(zhì),我們也應當允許某種過激之語才是;因為正是這些調(diào)查研究,徹底暴露出了一種宗教種種腐朽的衍生物,而這種宗教本身還是人類所知的最純潔的一種。在研究所謂的“信仰時代”(Ages of Faith)時,作者發(fā)現(xiàn)它其實只配得上那個更真實、更古老的名稱,即“黑暗時代”(Ages of Darkness)。針對當時的暴政、封建制度和僧侶制度,作者發(fā)出了一種義憤填膺的疾呼,并且?guī)缀跏冀K都有事實來證明,而一種更可笑的哲學卻拒絕看到這些事實。就算他的結(jié)論有時過于倉促和片面,就算那個時期的教會和封建制度在當時發(fā)揮出了各自的作用,把這個主題的另一面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與當下盛行的種種教義相抗衡,也仍然是有所裨益的。我們不一定是眼睛里容不下一點兒沙子,而羅馬天主教也依然存在。
從整體來看,我們并不能將米什萊先生的這部作品說成是一部反基督教的作品。與當時絕大多數(shù)有思想的人士一樣,他是渴望看到一種比神學家們鼓吹的更加高尚、眼界更加開闊的教義;他向往的,是一種理解了大自然,因而與大自然之神和諧共存的教義。我們也不能說他不虔敬,說他像法國人一樣,帶著談論世俗之事時的那種直率態(tài)度來談論宗教;這樣說,對他并不公平;蛟S,他的內(nèi)心深處也充滿了對宗教的虔誠,且其虔敬程度并不亞于那些稱科倫索博士為異教徒,并且對弗雷德里克·羅伯遜那種可疑的神學理論大搖其頭的人。不管怎么說,任何一位譯者,若是將本書這種極有特色的法國情調(diào)全然摒棄或者加以忽視,都是對如此顯著的一部原作不公。
對于早已熟悉本國作家懷特先生(Mr. Wright)那些簡潔而冷靜之作品的英國讀者而言,本書主要是讓他們可以對作者本人進行一番饒有興味的研究。它將狂想曲與充分的理性、歷史與浪漫、粗糙的現(xiàn)實與動人的詩意古怪地結(jié)合到了一起;這樣的一種風格,就算是在法國作家當中,除了米什萊先生,也少有人能夠做到。盡管以真相與細致的研究為基礎,但本書讀來更像是一首詩,而非一部嚴肅的歷史著作。作為一部出色的思辨之作,它近乎卻又沒有完全抓住各個時代巫術(shù)與假象這一整個歷史背后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如今這個盛行庸俗通靈術(shù)的時代,看看本書既會帶來益處,也會讓人覺得饒有興味。不過,巫術(shù)的真實歷史,還有待頭腦更加冷靜的某位史家來寫就。
L.J.T.
1863年5月11日
儒勒·米什萊(1798—1874)
法國歷史學家,在近代歷史研究領域成績卓越,被學術(shù)界譽為“法國*早和*偉大的民族主義和浪漫主義歷史學家”,還被譽為“法國史學之父”。代表作有《法國史》《法國大革命史》《論人民》等。
出版說明
英譯者序
引言
上卷
第一章 諸神之死
第二章 中世紀為何陷入絕望
第三章 爐邊的小惡魔
第四章 誘惑
第五章 魔鬼附身
第六章 契約
第七章 逝者之王
第八章 自然王子
第九章 魔鬼為醫(yī)
第十章 符咒與春藥
第十一章 反叛者的圣餐、巫魔會與黑彌撒
第十二章 續(xù)篇: 愛情與死亡,撒旦消失
下卷
第一章 女巫沒落;撒旦數(shù)量倍增,變得常見
第二章 女巫之錘
第三章 法國的百年寬容: 反抗
第四章 巴斯克女巫:1609年
第五章 撒旦成神父
第六章 戈弗瑞迪:1610年
第七章 盧敦的魔鬼附體者——于爾邦·格蘭迪耶:1632—1634年
第八章 盧維埃的魔鬼附體者,瑪格達倫·巴文:1633—1647年
第九章 魔鬼在17世紀獲得勝利
第十章 吉拉德神父與卡蒂埃爾:1730年
第十一章 修道院里的卡蒂埃爾:1730年
第十二章 審判卡蒂埃爾:1730—1731年
后記
權(quán)威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