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觀念史稿》全面揭示西方政治觀念的歷史脈絡,是政治觀念史與政治史結合的卓越嘗試。
第八卷《危機和人的啟示》呈現(xiàn)了傳統(tǒng)意義來源的瓦解,以及隨之而來的從自身內部尋覓新秩序之源的努力:危機出現(xiàn)的標志就是啟蒙時代的到來。
本卷把目光對準具有偉大心靈的個體,他們尋求從現(xiàn)時的分裂邁向未來的秩序召喚。親歷這場危機的孔德、巴枯寧等思想家深感需要一種新的精神迸發(fā),并決心親自彌合缺口,結果把人們推上人的啟示這條道路。
這場危機的普遍性并不限于醉心末世革命的狂熱夢想,在相對溫和的啟蒙運動中亦可找到其回聲。啟蒙思想家致力于通過科學方法的應用實現(xiàn)進步,相信工具理性可以回答關于人的存在的終問題,這種信念直到今天仍被很多人奉為圭臬。
《政治觀念史稿》中譯八卷本完整推出,全面修訂,添加前言導讀,并對沃格林所用術語的翻譯作了規(guī)范和統(tǒng)一。
《政治觀念史稿》打破學術藩籬,是沃格林“大部頭、易理解、令人印象深刻的歷史考察”。危機理論家沃格林著眼于卷入漩渦的人物,致力于從假相中尋找真理,從無序中尋找秩序,從虛無中逼近存在。
卷八《危機和人的啟示》是作者一生中預先見了天日的一卷,也是沃格林對政治思想史所作考察結束時的思想高峰。
沃格林的多卷本《政治觀念史稿》的最后一卷題為《危機和人的啟示》,各卷中唯有這一卷與中國現(xiàn)代思想和政制變遷關系最為緊密。在論述達朗貝爾的章節(jié)中,沃格林用到一個小標題,我們可以用作描述現(xiàn)代中國與西方近代啟蒙的歷史進程結緣的畫龍點睛之題:“進步與美俄的崛起”——從甲午戰(zhàn)敗到珍寶島之戰(zhàn),中國終于從美俄百年崛起的夾縫中走了出來,吊詭的是,引領我們自行崛起的觀念,恰好是引領美俄崛起的“歷史進步”觀念。
我們都知道,歷史進步觀念的重要表述者是沃格林稱之為實證主義“大祭司”的孔德,但沃格林卻告訴我們,達朗貝爾才是“歷史進步”論真正的肇興者,杜爾哥和孔德的歷史三階段論甚至削弱了達朗貝爾“歷史進步”觀的激進程度——因為,“歷史進步論”的關鍵起點是對中世紀基督教文明的輕蔑評價,孔德用“宗教階段”的提法取代達朗貝爾的中世紀“蒙昧”說,無異于否定達朗貝爾對基督教中世紀的輕蔑否定。在沃格林看來,孔德雖然主張歷史三階段論,卻從未輕蔑中世紀晚期的基督教制度,相反,他特別用心研究這個歷史時期“屬靈權力”的制度化。由于孔德的修正,早在一百多年前,達朗貝爾的激進“歷史進步”論編造的西方中世紀“黑暗”說就已經成了笑料,“對中世紀的無知已成為診斷不學無術者的癥狀,如果任何啟蒙人士要嘲弄經院哲學,那么受嘲弄的反而是他自己”——但在國朝學界,達朗貝爾式的論斷迄今還是學術常識。
關于達朗貝爾這個人,我們大多僅僅從盧梭著名的《致達朗貝爾的信》得知其名——當年他作為“百科全書”派健將建議在日內瓦城建一個劇院搞啟蒙,遭到盧梭痛批……達朗貝爾的學說并未見在我國學界流傳過,我們怎么會受他影響?沃格林告訴我們,由于列寧的哲學著作曾引用達朗貝爾和狄德羅的對話來作為自己的形而上學基礎,“百科全書”派的歷史哲學在蘇聯(lián)獲得官方教義的地位,達朗貝爾為《百科全書》寫的“引言”甚至成了蘇俄的新國家宗教的理論基礎。至于在美國,雖然沒有國家宗教,但進步觀念、功利性科學主義、中世紀黑暗論以及現(xiàn)代化至上的價值觀卻成了“民眾宗教”——言下之意,蘇美這兩個20世紀的敵對國家,都信奉達朗貝爾的“歷史進步論”。
作者簡介:
埃里克·沃格林(Eric Voegelin,1901-1985),美籍奧地利歷史哲學家和政治哲學家,20世紀具原創(chuàng)性的思想家之一。用尤金?韋伯的話說,沃格林“將復雜的哲學反思與具洞察力的歷史探詢融為一體,把認知、理解、存在的開放性以及洞見的深度結合起來,并由此成為我們這個時代偉大的歷史哲學家”。
譯者簡介:
劉景聯(lián),譯有《沒有約束的現(xiàn)代性》、《政治觀念史稿(卷八):危機和人的啟示》。
中譯本前言(劉小楓)
英文版編者導言
第九部分 危機
第一章 愛爾維修
一 引言
二 洛克的傳統(tǒng)
三 新的生存哲學
四 帕斯卡的傳統(tǒng)
五 反基督教的宗教性
六 幸福與德性
七 結論
第二章 實證主義
一 達朗貝爾的《引言》
二 杜爾哥的歷史主義
三 孔多塞的《人類精神進步史表綱要》
第三章 人的啟示:孔德
一 孔德與危機的解釋
二 孔德生命中的斷裂
三 孔德生命中的連續(xù)
四 心靈統(tǒng)
五 人道教與法國大革命
六 革命、復辟、危機
七 孔德的直覺
第四章 革命的生存:巴枯寧
一 反動與革命
二 巴枯寧的《懺悔書》
三 無政府主義
四 建立新王國
五 涅恰耶夫事件
六 巴枯寧的晚期著作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