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漢文史籍叢刊(第2輯 編年體通史 套裝全11冊)
定 價:8800 元
- 作者:周斌,李花子,陳紅梅 編
- 出版時間:2017/1/1
- ISBN:9787553107462
- 出 版 社:巴蜀書社
- 中圖法分類:K312-55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書名中的“朝鮮”是一個地理概念,指朝鮮半島(含今之朝鮮與韓國)!俺r漢文史籍”是指朝鮮半島人使用漢語文言文、運用中國傳統(tǒng)史體撰寫的史書,它們或記錄朝鮮半島的歷史,或記錄其周邊國家(日本、琉球、中國、越南)的歷史。“叢刊”謂匯聚諸書,以叢書形式分輯出版。
所收書籍,其成書時間上限是高麗王朝,下限是一九四八年。
整個《叢刊》擬分為以下十類(或十種“史體”):紀傳體、編年體、雜史、傳記、譜牒、政書、職官、詔令奏議、地理、目錄。
以綫裝本兩葉縮印為影印本一頁的方式編輯(字小而不便閱讀者例外),影印本十六開,每冊約五百三十頁,全書共計一百五十冊左右,收書約三百種,擬分五輯或六輯出版,每輯收錄一至三類。
全書均為影印,故底本的正文、卷次、葉次,即使有誤,也保留原樣。
底本闕半葉或一葉者,以方框加“缺”字標注;連續(xù)闕數(shù)葉者,則在上葉左邊欄標注“下缺若干葉”。
各書之首均重新制作書名頁,于新制作的書名頁次頁標注各書底本。
各書均單頁另起。一書之內,各卷另頁起,為節(jié)省篇幅,同一書籍之各卷,即使單碼頁結束,亦不留背白。一書有多處版權頁者,僅保留*末一處。
各輯之首均有《總前言》《編纂凡例》、本輯《前言》、本輯《目錄》,各輯之末附《朝鮮紀年表》,*后一輯末冊末尾附全書《總目錄》。
朝鮮半島一九一〇年以前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檀君至三韓為第一階段,三國時代(含統(tǒng)一新羅及后三國)為第二階段,高麗王朝為第三階段,朝鮮王朝與大韓帝國為第四階段。
記載朝鮮半島歷史的編年體史書,凡其記載年代上下限包含兩個階段者,我們視為編年體通史;凡其記載年代上下限只包含一個階段者,我們視為編年體斷代史。
第二輯所收二十種書,皆為編年體通史。這二十種書,都是撰寫于朝鮮王朝、大韓帝國及rr據(jù)時期,F(xiàn)將本輯收書目錄大致按作者生年先后順序羅列如下,并對記載時間上下限等方面略加介紹。
01,《東國史略》六卷,權近(一三五二~一四〇九)撰,一八九五年銅活字本(整理字),記載檀君至高麗王朝。
02.《東園通監(jiān)》五十六卷外紀一卷,徐居正(一四二〇~一四八八)等撰,銅活字本(戊申字),外紀一卷記載檀君至三韓,正文五十六卷記載三國時代及高麗王朝。
03.《東國史略》六卷,樸祥(一四七四~一五三〇)撰,肅宗二十五年(二八九九)金屬活字本(蕓閣印書體字),記載檀君至高麗王朝。
權近、樸祥的著作同名為《東國史略》,同為六卷,內容亦同,各種版本也大都不標注作者名,各種目錄書或著錄為權近撰,或著錄為樸祥撰。學術界有人認為。殘存卷三卷四的《東國史略》才是權近所著,六卷足本的作者不是權近,而是樸祥。今為供學術界參考,著錄為權近、樸祥的兩種六卷本《東國史略》(有的版本名為《朝鮮史略》)均予收錄。
《東園通監(jiān)》是朝鮮半島部頭最大,也最為重要的編年體通史著作。由徐居正等完成于一四八五年,此后經多次修訂。此書取材仿司馬光《資治通監(jiān)》,重視歷代興衰治亂、政治得失、忠義名節(jié)的記載;而書法則借鑒朱熹《通監(jiān)綱目》的筆削之旨,重視正閏觀念。
04.《東史補遺》四卷,趙挺(一五五一~一六二九)撰,仁祖二十四年(二八四六)刻本,記載檀君至高麗王朝。
05.《康節(jié)先生皇極經世書東史補編通載》九卷,申翊圣(一五八八~一六四四)撰,一六四四年刻本,記載檀君至高麗王朝。此書實為史表,各年先記中國,后記朝鮮半島。因《朝鮮漢文史籍叢刊》不設史表,故將其歸人編年體。
06.《木齋家塾東國通鑒提綱》十三卷,洪汝河(一六二〇~一六七四)撰,十八世紀朝鮮抄本,記載箕子朝鮮至三國時代!冻r漢文史籍叢刊》第一輯收錄了洪氏的斷代紀傳體《匯纂麗史》(記載高麗王朝),則洪氏所著兩種史籍貫通了朝鮮王朝以前的朝鮮半島歷史。
07.《東國歷代總目》(不分卷),洪萬宗(一六四三~一七二五)撰,舊抄本,記載檀君至朝鮮王朝英宗的歷史。
08.《東史會綱》十二卷,林象德(一六八三~一七一九)編,銅活字本(蕓閣印書體字),記載三國時代及高麗王朝。
09.《東史綱目》十七卷附錄二卷,安鼎福(一七二一~一七九一)撰,一九二八年朝鮮古書刊行會鉛排本,記載箕子朝鮮至高麗王朝。
10,《東鑒綱目前編》四卷,金在洪編,鉛排本,記載始于檀君,終于新羅文武王七年(六六七),下與宋秉璿《東鑒綱目》相銜接。
11.《東鑒綱目》二十七卷,宋秉璿(一八三六~一九〇五)撰,鉛排本;記載統(tǒng)一新羅(始于新羅文武王八年)至朝鮮王朝哲宗十四年(一八六三)的歷史。
以上四種皆為綱目體史書,按傳統(tǒng)目錄學的分類,綱目體是一種特殊的編年體,故亦收入此輯。四書之史體及書法皆模仿朱熹《通監(jiān)綱目》。朝鮮半島史籍大多用中國紀年,然而安鼎福、宋秉璿所著卻用朝鮮紀年,以突顯朝鮮半島歷史的獨立性。
12.《歷史輯略》十一卷,金澤榮(一八五〇~一九二七)編,一九〇五年鉛排本,記載檀君至高麗王朝。
13.《韓國歷代小史》二十八卷,金澤榮(一八五〇~一九二七)編,一九二二年江蘇南通翰墨林書局鉛排本,記載始于檀君,終于大韓帝國讓帝(即純宗)隆熙三年(一九一〇)。其中,記載朝鮮王朝及大韓帝國各卷總稱為『韓紀』,較為詳細。該書由張騫作序。渤海國的歷史,在《三國史記》《三國史節(jié)要》《東國通監(jiān)》中皆很少涉及,而此書搜羅中國、日本史籍所載,不論巨細,詳悉錄之。
14.《朝鮮歷代史略》三卷,學部編輯局編,開國五o四年(一八九五)京城(漢城)木活字本,記載始于檀君,終于朝鮮王朝高宗三十年(一八九三)。
15.《海東實錄》(不分卷),李希鏞編,一九二七年鉛排本,記載始于檀君,終于朝鮮王朝高宗三十一年(一八九四)。
16.《菊露秋寫朝鮮歷史》二卷,姜璘撰,一九二八年木活字本,記載檀君至三國時代(含統(tǒng)一新羅及后三國)。
17.《大東史綱》十二卷,金洸編,一九二九年鉛排本,記載檀君至大韓帝國純宗隆熙三年(一九一〇)。
18.《朝鮮史記》(不分卷),尹大義撰,檀紀四二七九年(一九四六)木活字本,記載檀君至大韓帝國純宗隆熙三年(公元一九一〇)。
19.《東國史略》(不分卷),佚名撰,舊抄本,記載檀君至高麗王朝。
20.《東史》(不分卷),沈東邱撰,一九三五年抄本,記載檀君至高麗王朝。
以上《歷史輯略》至《東史》各種,皆為朝鮮半島通俗史,撰寫于大韓帝國及日據(jù)時期,大多簡明扼要,唯金澤榮《韓國歷代小史》及《歷史輯略》稍詳,敘述亦得史法!冻r漢文史籍叢刊》第一輯收有金澤榮的斷代紀傳體《新高麗史》,此后,編年體斷代史(朝鮮王朝)還將收錄金澤榮的《韓史綮》六卷。金澤榮是大韓帝國及日據(jù)時期編纂傳統(tǒng)的敘述史籍最多、最好的歷史學家,而且,他的主要史著大多在中國江蘇南通撰寫完成,也是在南通出版發(fā)行的。
第一冊
總前言
編纂凡例
第二輯前言
通史
東國史略
柬囤通監(jiān)
第二冊
東圍通監(jiān)
第三冊
東圉通監(jiān)
東國史略
東史補遺
康節(jié)先生皇極經世書東史補編通載
第四冊
康節(jié)先生皇極經世書東史補編通載
木齋家塾東國通鑒提綱
東國歷代總目
東史會綱
第五冊
東史會綱
東史綱目
第六冊
東史綱目
第七冊
東史綱目
東鑒綱目前編
東鑒綱目
第八冊
東鑒綱目
歷史輯略
第九冊
歷史輯略
韓國歷代小史
第十冊
韓國歷代小史
朝鮮歷代史略
海東實錄
菊露秋寫朝鮮歷史
大東史綱
第十一冊
大東史綱
朝鮮史記
東國史略
東史
附錄
朝鮮紀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