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以論文集的專題形式來探討古琴的不同層面,并企圖以新的觀點和深入淺出的手法去處理一些較少談論到的古琴與音樂藝術(shù)領域。全書共十二篇,包括美學、藝術(shù)手法、音律、文化、傳承等各方面的論述。主要從文化的綜合觀來探討古琴音樂不同層面的特征和規(guī)律,希望從而得到更完整和全面的結(jié)論。美學部分有古琴美學綜合性的研究和美學的反省等;藝術(shù)手法則有探討古琴中虛實因素的運用,因為虛實手法是中國藝術(shù)表現(xiàn)的一大特色,統(tǒng)攝著整個中國藝術(shù)精神;文化方面則有從文化和環(huán)境內(nèi)涵看古琴的音樂和彈奏,目的看二者如何互為因果。此外,探討了古琴與書法的共相,古琴的傳習、打譜等文章。
本書作者葉明媚多年來致力于古琴研究,主要從美學、藝術(shù)手法、音律、文化、傳承等方面論述了古琴與音樂的關(guān)系。該書的出版對推進古琴的學術(shù)研究,傳播古琴文化,提高琴人的素質(zhì),引導古琴的發(fā)展,起到極為積極的作用。該書的出版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史料價值。
饒宗頤教授序
琴之為物,能使人悲。雍門之泣,晉王之涕(見《御覽》五七七引《琴清英》),
古之人當不我欺也。然張急、調(diào)下之談,實官卑、材良之喻,托以比興,以洽人
之性情。西方悲觀哲學家,以音樂為群藝之至尊。漢土之人,知悲為樂之至美,
然其樂教則以樂配詩,導之以正;雖于樂之體會者同,而于納民軌物,則其術(shù)有
異。不重侈樂,不尚靡音。務去鄭聲為儒家之篤論。又墨家非樂,其道大觳。故
琴之興雖早,而發(fā)展也緩,不能如西樂之瓊瑋連犿不可紀極,則儒家中和為樂教
之說有以限之也。
琴之散聲有七,泛音則每弦于十三徽位,自可取十三音;但以音高而論,每
弦只能取六音,故七弦十三徽之泛音有九十一,益以按音吟猱進退之異,與夫轉(zhuǎn)
弦換調(diào),交錯為美,故益變化無方。傳世琴譜計一百四十四種。(據(jù)查阜西統(tǒng)計,
杭州大學善本有清黃文玉之《琴臠》,未見有人紀述,琴書待發(fā)掘者尚多。)去
其復重者有三千三百六十五首之傳譜,有六百五十八首標題不同,大抵皆清以前
作品,然可彈出者不及百數(shù),待整理者且近五百,故打譜之事,洵為當務之急。
比歲琴學復興,舉凡古譜之搜集,琴弦之改革,琴史之整理,琴律之考索,
視前皆有所推進。尤以七弦琴上運用各種平均律制之嘗試,進行研究,得知琴之
特殊構(gòu)造:十三泛音徽位,其中三、六、八、十一徽最具四分律之特性;姜夔、
朱熹以來,琴之四分損益律及其轉(zhuǎn)弦換調(diào)之法,遺軌猶存。自明代以三分損益率
之法定弦,(朱載堉《律學新說》及《律呂精義》中,十八首五音操縵之調(diào)弦法,
以十徽為律母。假如正調(diào)十徽,按一而與散三相應為宮,按二而與散四相應為商;
惟按三弦不與散五相應,必于九徽按二方與散五相應為角。)舊制幾被遺忘。吾
人細察譜中如出現(xiàn)十一、八徽按音之標記時,可審為四分舊律,反之,則為明以
降之三分損益律。此一新知,對于打譜者在?、演奏中捫索徽位間按音之音值
及音差之了解,有極大裨益,可謂重要創(chuàng)獲者矣。(上海陳應時君于此多所扶發(fā))
又不同樂器之互相滲透,如以琴曲入箏,成就尤卓,一破向來琴、箏絕不相
容之隔閡。至于琴曲之新制,方興未艾。百年間之名作:若川派流水之加工,滂
沛激昂;諸城之長門怨,低徊掩抑;彭氏憶故人之推陳出新(從舊曲《山中思故
人》翻出)尤極繾綣之思,均為絕唱。夫打譜為恢復舊觀之事,制譜戛戛獨造,
為創(chuàng)新之事,二者如驂與靳,自可相輔以行。我知十年以后,琴道大昌,新曲必
能跨越前人意境,安能僅以重操舊聲自限其邁進也哉?
葉君明媚初論究嵇康聲無哀樂論,余任校外閱卷,及君赴法留學,余亦居巴
黎執(zhí)教,過從甚密。君治宋代琴史,余攜君至萊頓大學,期君遍讀高羅佩舊藏諸
琴籍,君卒卒未暇。既卒所業(yè),以操縵設教,復集所著有關(guān)琴學論著若干篇,匯
為一帙。其中如論古琴音樂之美學、打譜闡發(fā)古琴音樂再創(chuàng)造過程中之藝術(shù)
體驗,俱能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又其探討琴與書法藝術(shù)之共相,所論尤深入腠
理。君嘗從余習書,能作擘窠大字,故所言無隔壁語,非捫燭扣檠者可比。余喜
君之有成,君囑序其耑,因推論近世琴學由衰而隆之趨勢,冀為讀君書之一助,
語乏清英,非敢為琴說之鼓吹也。
丙寅中秋,饒宗頤。時將赴法京出席Sorbonne 宗教研究院成立百年紀念禮
學會議之前夕。
葉明媚為法國巴黎大學(Sorbonne)音樂博士,專攻民族音樂學與中國音樂, 研究范圍包
括音樂史、音樂美學、古琴、佛教梵唄等。葉氏自幼從林鴻志與顧國權(quán)老師習鋼琴,古琴師承泛川派琴家蔡德允女士,后獲法國政府獎學金負笈法國,在巴黎大學攻讀民族音樂學,論文為《古琴音樂與理論的研究》,并以優(yōu)異成績?nèi)〉貌┦繉W位。八零年代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教授音樂史、音樂理論、樂器、專題研究及古琴等課程,后任浸會學院音樂系高級講師。除授課外,葉氏經(jīng)常作公開演講、演奏及參與國際性學術(shù)會議,并策劃音樂會、學術(shù)會議,主持電臺音樂節(jié)目,為學報、報章雜志等撰寫音樂、學術(shù)專欄,又從事書畫、新詩、散文及小說等創(chuàng)作。
葉氏于九零年代移民美國,曾為美國肯德州立大學訪問教授。現(xiàn)在紐約從事古琴及書法
推廣活動,曾為著名的紐約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卡內(nèi)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紐約管弦樂團(New York Philharmonic)邀請作古琴, 書法,與水墨畫專題演講及表演。
葉氏著作共十四種,中文著述包括:《古琴音樂藝術(shù)》(商務印書館);《古琴藝術(shù)與
中國文化》(中華書局);禪文集《人間好時節(jié)禪話禪畫》(中華書局);散文集《天地
人間總相逢》(突破出版社);《音樂天地》(商務印書館);及超過五十篇音樂論文。她
最新的學術(shù)論文為:Qin:Musical Transmission of the Dao 琴道家體系的傳授于2017
年為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
葉氏亦為美國暢銷作家,從1998 年起出版了七本以中國女性為題材的英文小說,包括:
桃花亭(Peach Blossom Pavilion),天女散花(Petals from the Sky),絲路之歌(Song of the SilkRoad),紅粉骷髏(Skeleton Women),九重天(The Nine Fold Heaven),千個美麗的密語(Secret
of a Thousand Beauties),女巫市場(The Witchs Market),已翻譯成中文,波蘭文,俄文,土耳其文,羅馬尼亞文、印尼文等十國語文。女巫市場上了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并大獲好評。她所寫及畫插圖的兩本兒童故事書Chinese Childrens Favorite Stories 《中國兒童鐘愛故事》與Grandma Pandas China Storybook《熊貓祖母中國故事讀本》亦廣受美國讀者歡迎。
葉明媚現(xiàn)為紐約古琴文化沙龍的主持人及藝術(shù)總監(jiān)
饒宗頤教授序………………………………………………………………12
陳蕾士先生序………………………………………………………………14
自序…………………………………………………………………………16
再版序言……………………………………………………………………17
琴道古琴音樂藝術(shù)導言…………………………………………………18
古琴音樂的意境……………………………………………………………31
古琴音樂的靜、遠和淡趣…………………………………………………35
古琴藝術(shù)的美學反省………………………………………………………40
古琴音樂美學………………………………………………………………49
古琴音樂中虛實手法的運用………………………………………………98
古琴與書法…………………………………………………………………126
古琴的打譜藝術(shù)……………………………………………………………156
從環(huán)境內(nèi)涵看古琴的彈奏…………………………………………………175
從文化內(nèi)涵看古琴音樂……………………………………………………181
古琴的傳習…………………………………………………………………201
古琴音律簡介………………………………………………………………211
泛川派琴家蔡德允女士……………………………………………………218
參考文獻……………………………………………………………………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