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2.0:利用工具、分布式協(xié)作和度量指標助力項目成功(修訂版)
定 價:98 元
當前圖書已被 42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美)Harold Kerzner(哈羅德·科茲納)
- 出版時間:2020/1/1
- ISBN:9787121372117
- 出 版 社: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F272
- 頁碼:348
- 紙張:
- 版次:01
- 開本:16開
本書緊扣書名,深入剖析在當今不斷變化的世界里面,面對更高的商業(yè)需求、更加復雜多變的項目目標,以及項目管理如何更好地與企業(yè)戰(zhàn)略相結合與匹配等新更高要求,項目管理與項目經理所面對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全書圍繞若干核心要點,獨到地分析了傳統(tǒng)項目管理(項目管理1.0)與現(xiàn)代或未來項目管理(項目管理2.0)的區(qū)別,對項目管理2.0就聚集與關注的問題、方法、工具進行了介紹。本修訂版根據新出版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第6版)對部分術語及內容進行了修訂。
哈羅德.科茲納 MS, PhD, MBA,項目管理領域世界權威大師,國際學習集團(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Learning, Inc.)(一家提供專業(yè)培訓與咨詢服務的全球學習解決方案公司)高級執(zhí)行董事,美國一流企業(yè)與跨國公司的資深咨詢顧問和培訓師,曾獲得伊利諾伊州與猶他州州立大學卓越成就獎與卓越服務獎。他被公認為項目管理、項目集管理和項目組合管理、全面質量管理以及戰(zhàn)略規(guī)劃方面的大師級專家。項目管理協(xié)會(PMI)還以他的名字設立了“項目管理科茲納獎”和“科茲納獎學金捐贈基金”,以表彰他在項目管理領域的杰出貢獻。
傅永康先生,PMP?,東南大學本科,復旦大學MBA,清華大學EMBA,清暉項目管理創(chuàng)始人,清暉PMP學術總監(jiān),PMI(中國)編委會副主任。傅先生具有20多年金融、軟件、教育與培訓行業(yè)項目管理與創(chuàng)業(yè)經驗。作為項目管理從業(yè)者,近10年來專注于項目管理教育培訓事業(yè),成功地將清暉項目管理創(chuàng)立并發(fā)展成為中國領先的項目管理教育培訓專業(yè)服務品牌。作為譯者,曾參與翻譯《項目集管理標準》(第3版),主持翻譯《敏捷項目管理:從入門到實踐指南》等書籍。周思雯女士,PMP?,計算機和國際貿易雙學士,曾留學瑞典獲取MBA 學位。回國后供職于上海汽車集團信息系統(tǒng)部PMO,主管上汽多個大型IT項目的管理工作,協(xié)助上汽榮獲CMMI3及ISO9001國際認證質量管理體系證書。周女士著有《對華商業(yè)談判》,并撰寫《工業(yè)設計專業(yè)英語》、《航空機務口語》等多本專業(yè)英語教科書。同時作為清暉翻譯志愿者,周女士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PMI期刊文章譯者。計浩耘先生,PMP?,工程碩士,培訓講師,資深譯者,現(xiàn)任某網絡設備研發(fā)公司部門培訓負責人。計先生擁有近 10 年項目管理經驗,曾參與中國電信、Telefonica等多家國內外運營商的寬帶網絡設備研發(fā)項目。擁有逾 8 年翻譯工作經驗,曾參與完成多個國外企業(yè)官網的本地化項目,與Outfit 7、Rovio等知名軟件開發(fā)商合作完成數百款移動平臺應用/軟件的中文版翻譯制作項目。并曾參與《敏捷項目管理:從入門到精通實戰(zhàn)指南》一書的翻譯和審校工作。
目錄
第1章項目管理2.0概述 1
1.0 簡介:變化的時代 1
1.1 PM 1.0的特征 1
1.2 PM1.0的其他關鍵問題 2
1.3 項目管理2.0的定義 4
1.4 對PM2.0的批評 7
1.5 項目管理2.0:技術祝福
或詛咒 7
1.6 監(jiān)管PM2.0 12
1.7 在PM2.0中與干系人共事 14
1.8 發(fā)現(xiàn)信息 16
1.9 完成百分比困境 17
1.10 信息過載 18
1.11 客戶滿意“頭痛癥” 19
1.12 確定項目健康 20
1.13 顯示數據的儀表板規(guī)則 22
1.14 減少紙面工作成本 22
1.15 減少行政干預 24
1.16 項目管理技能 24
1.17 應急規(guī)劃 25
討論題 26
第2章項目管理未來一瞥 27
2.0 變化的時代 27
2.1 經濟衰退的影響 27
2.2 項目管理的高管視角 28
2.3 參與式項目管理 30
2.4 更加復雜項目的增長 32
2.5 對更多度量指標的需要 33
2.6 項目管理的新發(fā)展 34
2.7 項目管理工具箱 35
2.8 持續(xù)改進的需要 36
2.9 結論 36
討論題 37
第3章理解成功與失敗 38
3.0 簡介 38
3.1 項目管理——早期:1945—1960年 39
3.2 項目管理開始成長:1970—1985年 40
3.3 競爭性制約因素的增長 41
3.4 反演規(guī)則 43
3.5 測量技術的成長 44
3.6 權衡 46
3.7 聚攏成功組件 47
3.8 成功的新定義 48
3.9 理解項目失敗 49
3.10 項目失敗的原因 53
討論題 55
第4章價值驅動型項目管理 56
4.0 簡介 56
4.1 理解今天的價值觀點 57
4.2 價值模型 60
4.3 PM2.0的價值與領導力
變化 61
4.4 基于價值的權衡 67
4.5 價值度量的需要 68
4.6 創(chuàng)建價值度量指標 69
4.7 在儀表板上顯示價值
度量指標 76
4.8 選擇價值屬性 76
4.9 價值度量指標的額外
復雜性 77
討論題 81
第5章日益重要的PM2.0
度量指標 82
5.0 簡介 82
5.1 企業(yè)資源計劃(ERP) 83
5.2 對更好的項目度量指標
的需要 83
5.3 度量指標管理缺乏支持
的原因 85
5.4 度量指標的特征 87
5.5 度量指標選擇 88
5.6 關鍵績效指標 89
5.7 儀表板和計分卡 97
5.8 商業(yè)智能 100
5.9 儀表板信息系統(tǒng)
的增長 100
5.10 選擇信息圖表設計師 101
5.11 項目健康檢查度量
指標 102
5.12 維持項目方向 106
5.13 度量指標和虛擬團隊 107
5.14 度量指標狂熱癥 108
5.15 度量指標培訓會議 109
5.16 度量指標負責人 110
5.17 回答度量指標問題 111
討論題 112
第6章項目管理方法論:
1.0 與2.0 113
6.0 簡介 113
6.1 PM 2.0 對項目管理
卓越的定義 113
6.2 方法論的必要性 114
6.3 企業(yè)級方法論的需求 116
6.4 標準化方法論的收益 122
6.5 關鍵組件 123
6.6 從方法論到框架 125
6.7 生命周期階段 126
6.8 PM2.0的以客戶為
本靈活性的驅動力 127
6.9 理解目標偏移 128
6.10 客戶專屬度量指標
的需求 129
6.11 商業(yè)論證開發(fā) 129
6.12 驗證假設 131
6.13 設計凍結 133
6.14 客戶批準 134
6.15 敏捷項目管理
方法論 135
6.16 實施方法論 137
6.17 實施的錯誤 138
6.18 克服開發(fā)和
實施障礙 139
6.19 在方法論中使用
危機儀表板 139
6.20 終止項目 149
討論題 151
第7章項目治理 152
7.0 簡介 152
7.1 項目治理的需要 152
7.2 定義項目治理 153
7.3 項目治理與公司治理 154
7.4 角色、職責和決策權 155
7.5 治理框架 156
7.6 項目治理的三大支柱 157
7.7 信息的曲解 162
7.8 過濾信息 163
7.9 理解項目環(huán)境中
的政治 163
7.10 管理全球性干系人
關系 170
7.11項目治理的失敗 172
7.12 挽救危難項目 173
討論題 174
第8章項目經理在戰(zhàn)略規(guī)劃
和組合管理中的角色 175
8.0 簡介 175
8.1 戰(zhàn)略規(guī)劃為何失敗 176
8.2 項目管理:高管的視角 177
8.3 戰(zhàn)略規(guī)劃:項目管理
的視角 177
8.4 通用戰(zhàn)略規(guī)劃 178
8.5 項目管理的好處 182
8.6 走出誤區(qū) 183
8.7 項目管理協(xié)助戰(zhàn)略規(guī)劃
的方法 185
8.8 變革型項目管理
領導力 189
8.9 項目經理在組合管理中
的角色 193
8.10 價值管理和收益實現(xiàn) 194
8.11 收益實現(xiàn)度量指標 203
8.12 組合管理治理 205
討論題 207
第9章研發(fā)項目管理 208
9.0 簡介 208
9.1 戰(zhàn)略規(guī)劃中研發(fā)的角色 209
9.2 產品組合分析 211
9.3 研發(fā)項目經理參與
市場營銷 214
9.4 產品生命周期 217
9.5 依據市場份額的
研發(fā)項目規(guī)劃 217
9.6 研發(fā)項目分類 218
9.7 研究與開發(fā) 219
9.8 研發(fā)比率 220
9.9 進攻型研發(fā)與
防守型研發(fā) 221
9.10 為研發(fā)規(guī)劃職能建模 222
9.11 優(yōu)先級設置 226
9.12 合同研發(fā) 228
9.13 保密協(xié)議 229
9.14 政府的影響 229
9.15 創(chuàng)意來源 230
9.16 項目的經濟評價 233
9.17 研發(fā)項目的重新調整 236
9.18 項目終止 238
9.19 跟蹤研發(fā)績效 239
討論題 239
第10章問題解決與決策 240
10.0 簡介 240
10.1 理解概念 241
10.2 項目環(huán)境:對問題
解決和決策的影響 245
10.3 概念性問題解決和
決策過程 247
10.4 識別并理解問題 249
10.5 收集問題相關數據 253
10.6 分析數據 261
10.7 制訂備選方案 262
10.8 問題解決工具與技術 265
10.9 創(chuàng)造力與創(chuàng)新 273
10.10 決策——選擇最佳
解決方案 276
10.11 決策——工具與方法 287
10.12 評估決策并采取
糾正措施 294
討論題 297
第11章項目管理的需求 298
11.0 項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的背景 298
11.1 使用成熟度模型的
一些益處 299
11.2 確定所需的成熟度 299
11.3 準備工作 300
11.4 事情會出錯 300
11.5 選擇合適的
成熟度模型 300
11.6 實現(xiàn)成熟度的
估算時間 301
11.7 項目管理成熟度的
戰(zhàn)略規(guī)劃 301
11.8 項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302
11.9 PM 2.0對PMMM的
輸入 305
討論題 308
第12章讓PMO成為
推行PM 2.0的先鋒 309
12.0 簡介 309
12.1 傳統(tǒng)型項目辦公室 310
12.2 傳統(tǒng)PMO 310
12.3 實施風險 311
12.4 專項PMO 313
12.5 戰(zhàn)略PMO 313
12.6 PMO間的互聯(lián) 314
12.7 對項目治理的信任 314
12.8 PMO可能失敗的方式 316
討論題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