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社務(wù)委員會等十家收藏單位、浙江省瑞安中學(xué)等八家收藏單位古籍普查登記目錄
定 價:360 元
本書系浙江省杭州及溫州地區(qū)十八家收藏單位的古籍普查登記目錄,收錄館藏漢文古籍數(shù)據(jù)4600余條。凡宣統(tǒng)三年以前的刻本、活字本、抄本、稿本等,皆在收錄之列。著錄項目有普查編號、索書號、分類、題名卷數(shù)、著者、版本、冊數(shù)、存卷等內(nèi)容。本目錄后附書名筆畫索引。
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xué)爲宗旨,其收藏古籍多爲金石學(xué)研究所涉及的璽印、鐘鼎、碑碣、竹簡、甲骨、玉器、磚瓦、封泥、兵符、明器、碑文、手札等文字銘刻,尤其是歷代鈐拓印譜,時至今日已珍藏從明至清、民國的各類印譜700餘函,計2800餘冊。其中部分印譜已成爲存世孤本。本書著録古籍書目數(shù)據(jù)408條,涉及古籍1949冊。印譜相對起源於春秋戰(zhàn)國的文字類古籍,其出版在年代上要晚1500年左右,大約起源於宋代。因戰(zhàn)爭、自然災(zāi)害、人爲損失等歷史原因,現(xiàn)代人無法看到其原貌,衹能根據(jù)前人書中文字敘述,得以有初步的瞭解。我們現(xiàn)在能看到最早的印譜應(yīng)該是明代晚期,因爲自明代隆慶年間起,輯録印譜之風(fēng)漸起。繼顧從德輯《顧氏集古印譜》之後,社會上的一些好古者、收藏家以及印學(xué)家們紛紛效仿,一時間收集古印、鈐拓印譜之風(fēng)盛行,以致此風(fēng)流傳海外。印譜這種形式的書籍,作爲古籍,存世時間相對較短;但作爲善本,存世印譜可列入其中的比例相對較大。主要是由於印譜製作的特殊性和其受衆(zhòng)面狹隘所成。每一部印譜的出版數(shù)量,在古籍中算是最少的一種,多則也不過百部,少則衹有一部。由於出版量少,受衆(zhòng)面窄,能夠流傳至今的印譜從數(shù)量到品種都非常少,有一些已成爲孤本。在西泠印社收藏的各類印譜中,最早的是顧從德於明隆慶六年(1572)輯成的《顧氏集古印譜》,原有6冊,現(xiàn)西泠印社僅收藏其中4冊。顧從德,約生於公元1520年,字汝修,武陵(今上海)人。他以家藏及少量好友所集古璽印,委托王常(字延年,又字幼安,原姓羅,名南斗,製墨家羅龍文之子)精選古玉印150餘方,銅印1600餘方,畢數(shù)年之功,於隆慶六年編成此部《顧氏集古印譜》。此譜當時僅鈐成20部!额櫴霞庞∽V》綫裝鈐印本,原按四聲排列,現(xiàn)存上平、下平、上聲、去聲四冊,各印分韻編集!额櫴霞庞∽V》首創(chuàng)用原印蘸朱砂印泥鈐出,準確、精美地再現(xiàn)了戰(zhàn)國古璽、秦漢印的本來面目。對後來的學(xué)者繼承古代璽印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突破彼時印壇陋習(xí),推動明朝篆刻藝術(shù)的勃興,提供了實物資料。此印譜在我國篆刻史上影響巨大,意義深遠,自有其不可磨滅的功績。現(xiàn)印譜封面有近代篆刻家、考古學(xué)家褚德彝對該印譜考證的手書墨跡題款。雖然《顧氏集古印譜》是殘本,但由於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印譜版本,又是孤本,故被定爲國家一級文物。西泠印社收藏印譜分爲集古、摹古、各家刻印等類別。第一,集古類印譜:集古,就是收集古人印章,將其輯成印譜。西泠印社所藏集古類印譜製作的時間,主要集中在明清兩個時間段,以《顧氏集古印譜》爲首,印社藏有該印譜的兩個版本,除明隆慶六年(1572)輯的,還有一個版本是明萬曆三年(1575)製作的6冊本。婁東張灝集《學(xué)山堂印譜》也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明崇禎四年(1631)所輯,共6冊;一個是明崇禎七年(1634)所輯,共10冊。還有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由武平郭宗昌輯的《松談閣印史》等。清代陳介祺所輯的《十鐘山房印舉》也有兩個版本,張魯庵捐獻的爲100冊,戚叔玉捐獻的爲清光緒九年(1883)輯的191冊版本,文革中抄家返還時少了9冊,現(xiàn)存182冊全部珍藏於印社。第二,摹古類印譜:摹古,顧名思義就是後人臨摹古人印章後輯成的印譜。該類印譜印社珍藏數(shù)量不多。摹古類印譜製作時間大多集中在明代和清代。有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華亭陳鉅昌摹刻《古印選》和明萬曆四十年(1612)西林釋自彥摹刻的《圖書府》,也有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巴慰祖摹刻的《四香堂摹印》等。第三,各家刻印印譜:這一類印譜是印社存量最多、品種也最多的印譜。輯印譜時間除少量在明代,大多集中在清代和民國。各家印譜形式有個人的印譜,也有數(shù)人合輯的印譜,大都是明清以來著名的篆刻家,如:明天啓六年(1626)海陽程樸刻的《印選》,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新安汪啓淑集印《退齋印類》,清同治三年(1864)由仁和魏稼孫集拓、趙之謙寫序的《吳讓之印存》,等等。目前印社收藏的印譜中,一函裏冊數(shù)最多的是《十鐘山房印舉》,共182冊;集印數(shù)量最多的也是《十鐘山房印舉》,共集印9866方;收藏開本最小的印譜是《錦囊印林》,尺寸僅有7.3厘米5.4厘米;一函中名家墨跡題序與跋最多的印譜是《吳讓之印存》,前後有20位先賢在印譜中留下墨寶真跡。至今,西泠印社已經(jīng)有27部110冊古籍善本入選國務(wù)院公布的《國家珍貴古籍名録》。38部印譜被國家文物局定爲國家一級文物。這些收藏在西泠印社的古籍,爲中國篆刻和篆刻發(fā)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重要的實物依據(jù)。鄧京2017年8月
《西泠印社社務(wù)委員會古籍普查登記目録》編委會3《西泠印社社務(wù)委員會古籍普查登記目録》前言5330000-1799-0000002至0000782(古籍普查登記編號。中有空號,係原缺號及民國綫裝書等文獻)7《杭州師範大學(xué)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編委會33《杭州師範大學(xué)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前言35330000-1750-0000007至0001066(古籍普查登記編號。中有空號,係原缺號及民國綫裝書等文獻)37《杭州市蕭山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編委會69《杭州市蕭山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前言71330000-1706-0000005至0000120(古籍普查登記編號。中有空號,係原缺號及民國綫裝書等文獻)73《杭州市蕭山區(qū)博物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編委會81《杭州市蕭山區(qū)博物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前言83330000-4785-0000002至0000062(古籍普查登記編號。中有空號,係原缺號及民國綫裝書等文獻)85《杭州市餘杭區(qū)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編委會91《杭州市餘杭區(qū)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前言93330000-1707-0000001至0001081(古籍普查登記編號。中有空號,係原缺號及民國綫裝書等文獻)95《杭州市富陽區(qū)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編委會141《杭州市富陽區(qū)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前言143330000-1730-0000001至0000126(古籍普查登記編號。中有空號,係原缺號及民國綫裝書等文獻)145《杭州市臨安區(qū)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編委會153《杭州市臨安區(qū)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前言155330000-1731-0000009至0000177(古籍普查登記編號。中有空號,係原缺號及民國綫裝書等文獻)157《建德市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編委會165《建德市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前言167330000-1709-0000003至0000640(古籍普查登記編號。中有空號,係原缺號及民國綫裝書等文獻)169《桐廬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編委會191《桐廬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前言193330000-1708-0000001至0000267(古籍普查登記編號。中有空號,係原缺號及民國綫裝書等文獻)195《淳安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編委會207《淳安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前言209330000-4737-0000001至0000494(古籍普查登記編號。中有空號,係原缺號及民國綫裝書等文獻)211《溫州博物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編委會227《溫州博物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前言229330000-1792-0000001至0000334(古籍普查登記編號。中有空號,係原缺號及民國綫裝書等文獻)231《溫州大學(xué)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編委會251《溫州大學(xué)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前言253330000-1752-0000001至0000504(古籍普查登記編號。中有空號,係原缺號及民國綫裝書等文獻)255《浙江省瑞安中學(xué)古籍普查登記目録》275《浙江省瑞安中學(xué)古籍普查登記目録》前言277330000-1759-0000001至0000856(古籍普查登記編號。中有空號,係原缺號及民國綫裝書等文獻)279《平陽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321《平陽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前言323330000-4701-0000001至0000793(古籍普查登記編號。中有空號,係原缺號及民國綫裝書等文獻)325《平陽縣檔案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353《平陽縣檔案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前言355330000-4799-0000003(古籍普查登記編號。中有空號,係民國綫裝書等文獻)357《蒼南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編委會361《蒼南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前言363330000-4702-0000002至0000019(古籍普查登記編號。中有空號,係民國綫裝書等文獻)365《文成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編委會369《文成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前言371330000-4703-0000002至0000391(古籍普查登記編號。中有空號,係原缺號及民國綫裝書等文獻)373《泰順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編委會391《泰順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前言393330000-4704-0000001至0000386(古籍普查登記編號。中有空號,係原缺號及民國綫裝書等文獻)395《西泠印社社務(wù)委員會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字頭索引419《西泠印社社務(wù)委員會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索引423《杭州師範大學(xué)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字頭索引431《杭州師範大學(xué)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索引435《杭州市蕭山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字頭索引443《杭州市蕭山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索引445《杭州市蕭山區(qū)博物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字頭索引447《杭州市蕭山區(qū)博物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索引449《杭州市餘杭區(qū)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字頭索引451《杭州市餘杭區(qū)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索引457《杭州市富陽區(qū)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字頭索引469《杭州市富陽區(qū)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索引471《杭州市臨安區(qū)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字頭索引473《杭州市臨安區(qū)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索引475《建德市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字頭索引477《建德市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索引481《桐廬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字頭索引487《桐廬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索引489《淳安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字頭索引493《淳安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索引497《溫州博物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字頭索引501《溫州博物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索引503《溫州大學(xué)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字頭索引509《溫州大學(xué)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索引513《浙江省瑞安中學(xué)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字頭索引519《浙江省瑞安中學(xué)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索引523《平陽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字頭索引533《平陽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索引537《平陽縣檔案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字頭索引545《平陽縣檔案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索引547《蒼南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字頭索引549《蒼南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索引551《文成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字頭索引553《文成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索引557《泰順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字頭索引563《泰順縣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書名筆畫索引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