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作物正常生長的必需元素多達十幾種,但從作物栽培及育種的需求出發(fā),培育氮、磷、鉀養(yǎng)分高效品種具有最實際的價值。因此,《作物養(yǎng)分高效的生理基礎與遺傳改良》以氮、磷、鉀元素為重點,論述了作物高效吸收利用養(yǎng)分的生理基礎,作物適應養(yǎng)分脅迫的形態(tài)、生理與分子機制,作物養(yǎng)分效率的基因型差異及其生理機制,作物養(yǎng)分高效性狀的遺傳機制與數(shù)量性狀位點,作物養(yǎng)分高效的遺傳改良與轉基因育種等。本書由米國華等編著。
米國華,男,1965年生。中國農業(yè)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第十五屆國際植物營養(yǎng)學大會秘書長、中國土壤學會植物營養(yǎng)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農業(yè)部植物營養(yǎng)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研究方向為作物高效吸收利用氮磷鉀養(yǎng)分的生理與遺傳機制、養(yǎng)分高效的根系生物學基礎、作物高產與養(yǎng)分高效的協(xié)同機制。先后在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德國Hohenheim大學植物營養(yǎng)研究所、加拿大BritishColumbia大學植物系、瑞士ETH植物研究所、美國DonaldDanforth植物科學中心及英國Lancaster大學環(huán)境中心開展合作研究。先后主持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作為主要人員參加3項國家973項目及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歐盟第七框架計劃。發(fā)表論文110余篇,其中SCI雜志論文30余篇。
第1章 作物氮效率的生理基礎與遺傳改良
1。1 土壤氮、氮肥與作物的氮效率
1。2 氮素吸收、代謝與轉運的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基礎
1。2。1 氮素吸收與調節(jié)機制
1。2。2 氮素同化與調節(jié)機制
1。2。3 氮的轉運與再利用的調節(jié)機制
1。3 植物對低氮的反應
1。3。1 植物對缺氮的生理學反應
1。3。2 根系生長對氮素供應的反應
1。3。3 植物對低氮反應的信號途徑
1。4 作物氮高效的生理機制
1。4。1 氮高效獲取
1。4。2 氮素生理利用效率
1。5 作物氮高效及其相關性狀的遺傳機制
1。5。1 氮效率及相關性狀的遺傳控制
1。5。2 氮效率及相關性狀的分子標記
1。6 作物氮高效遺傳改良
1。6。1 高產育種過程中產量及氮效率相關性狀的變化
1。6。2 氮高效種質資源篩選與氮高效育種
參考文獻
第2章 作物磷效率的生理基礎與遺傳改良
2。1 土壤一植物系統(tǒng)中的磷
2。2 植物對低磷脅迫的響應機制
2。2。1 根系生理反應
2。2。2 根系形態(tài)反應
2。2。3 植物體內磷的高效利用
2。2。4 磷饑餓響應的分子機制
2。3 作物對低磷的生理與形態(tài)學反應
2。3。1 生理生化反應
2。3。2 根系形態(tài)學反應
2。3。3 植株水平上對缺磷的反應
2。4 作物磷效率的基因型差異及生理學機制
2。4。1 小麥
2。4。2 玉米
2。4。3 水稻
2。4。4 菜豆與大豆
2。4。5 花生等豆科作物
2。4。6 油莢
2。5 作物磷效率及其相關性狀的遺傳機制
2。5。1 磷效率的數(shù)量遺傳學
2。5。2 磷效率的細胞遺傳學
2。5。3 磷效率的分子遺傳學
2。6 作物磷效率的遺傳改良
2。6。1 篩選條件
2。6。2 輔助選擇指標
2。6。3 磷高效常規(guī)育種
2。6。4 磷高效轉基因育種
參考文獻
第3章 作物鉀效率的生理基礎與遺傳改良
3。1 土壤與植物系統(tǒng)中的鉀
3。2 鉀素吸收的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基礎
3。2。1 鉀吸收的生理學
3。2。2 鉀吸收的分子機制
3。2。3 作物對鉀的吸收規(guī)律
3。3 植物對低鉀的反應
3。3。1 植物缺鉀癥狀
3。3。2 根系生理與形態(tài)反應
3。3。3 光合產物運輸
3。3。4 光合作用
3。3。5 活性氧
3。4 植物適應低鉀脅迫的生理機制
3。4。1 鉀吸收效率
3。4。2 鉀利用效率
3。5 植物適應低鉀脅迫的信號系統(tǒng)
3。6 作物鉀效率的基因型差異與生理機制
3。6。1 水稻
3。6。2 玉米
3。6。3 小麥
3。6。4 其他作物
3。7 作物鉀高效遺傳信息及遺傳改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