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945年的上海與東京./.1
一、東京《朝日新聞》與上!洞箨懶聢蟆./.1
二、堀田善衛(wèi)的上海之行./.4
三、二戰(zhàn)末上海的日語言論空間./.7
四、“堀田文庫”與日僑文人史料研究./.10
第二章.堀田善衛(wèi)與日本國際文化振興會./.17
一、國際文化振興會的對華文化工作./.17
二、二戰(zhàn)末期振興會的“中國文化 熱”./.21
三、留日學生“吳玥”的中日文化關(guān)系史 ./.25
四、小說《漢奸》的戰(zhàn)爭責任與戰(zhàn)后責任意識./.32
第三章.武田泰淳與上海東方文化編譯館./.40
一、堀田善衛(wèi)與武田泰淳的上海交友./.40
二、從日本出版會到東方文化編譯館./.45
三、日本館藏《東方文化編譯館事業(yè)概 況》./.48
四、東方文化編譯館的翻譯偏向和工作策略./.56
五、《東方學報》的編輯策略和話語空間./.60
六、二戰(zhàn)末期編譯館的事業(yè)轉(zhuǎn)向./.65
七、東方書局刊《隨筆中國》的遣歸日僑文人圈./.69
第四章.南京之行和長篇小說《時間》./.82
一、從上海到南京./.82
二、草野心平和堀田善衛(wèi)./.86
三、《時間》與戰(zhàn)后日本的大屠殺言論空間./.93
第五章.上海日僑的戰(zhàn)敗期言論空間./.107
一、戰(zhàn)敗前夜的淪陷區(qū)中日論爭./.107
二、1945年8月的東京與上海./.114
三、上海日僑文人的戰(zhàn)敗體驗./.122
四、《告中國文化人書》與小說《祖國喪 失》./.127
五、從“君臣對話”到“對話中 國”./.134
第六章.滯滬日僑文化界與《改造日報》./.142
一、從“支那”到“中 國”./.142
二、戰(zhàn)后滯滬日僑文化 界./.146
三、《改造日報》與堀田善衛(wèi)的《有關(guān)希 望》./.149
四、《改造日報》與日僑管理處的對日文化工 作./.154
五、“在上海自由思想家聯(lián)盟”與左翼日僑群 體./.157
六、《改造日報》的人民之聲和文人言論職 能./.163
第七章.留用日僑與國民政府的對日文化工作./.170
一、“歸國”與“留華”的道路選 擇./.170
二、國民黨中宣部“對日文工會”的上海事 業(yè)./.176
三、《新生》的文藝言論空 間./.181
四、榛葉修與日俘士兵的在華言論空 間./.190
五、日僑文人的戰(zhàn)后中日交涉職 能./.205
第八章.遣歸日僑文人的“中國之眼”./.216
一、“紅色中國”的文字體 驗./.216
二、長篇小說《歷史》的中國表 述./.222
三、茅盾·馬爾羅·堀田善衛(wèi)./.230
四、他者之眼與中國之 眼./.235
五、中國和日本的雙重戰(zhàn)后空 間./.240
六、堀田善衛(wèi):越境者的詩 學./.245
資料篇.《日本戰(zhàn)敗前后上海日文報刊目錄匯編》(中日對照)./.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