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別從“中西文論的方法論反思”、“西方左翼思潮對中國的關(guān)注與誤讀”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東學西漸”三個角度展開研究,并從階段性成果中遴選出有代表性的15篇成果。分別對“對話主義研究方法”、“中國文論主體性”,以及本雅明的“謄寫美學”、約翰?哈特利等對中國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的看法、德里克對革命中國的闡釋、巴迪歐對毛澤東《矛盾論》的借鑒、齊澤克對“中國道路”的誤讀、德里達的漢字之思、德勒茲和加塔利對中國思想的生成思考、阿恩海姆的“太極圖”分析、克里斯蒂娃的漢字和互文性的思考、朱利安的遠西對話等,初步呈現(xiàn)了20世紀西方文論中的中國知識圖景。
曾軍,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xiàn)為上海大學文科處處長、CSSCI刊物《上海大學學報(社科版)》副主編、國際學術(shù)期刊中文季刊《批評理論》和英語半年刊Critical Theory主編。入選首屆長江學者青年學者(2015)、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017)、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lǐng)軍人才(2018)、上海市曙光人才計劃(2009)、2010年度上海社科新人(2011)。
目 錄
序 曾 軍………………………………………………………… (1 )
第一篇 中西文論對話的方法論反思…………………………… (1 )
中學西話的“對話主義”研究視野………………………… 曾 軍(3 )
西方文論“中國問題”的研究方法…………………………… 喬國強(14 )
中西文論交流與對話的主體性建基………………………… 苗 田(20 )
中西對話“多元共生”的文化理想…………………………… 吳 攸(31 )
第二篇 《矛盾論》與西方左翼思潮中的“毛澤東美學”…………… (49 )
西方左翼思潮中的毛澤東美學……………………………… 曾 軍(51 )
布萊希特對毛澤東《矛盾論》的美學轉(zhuǎn)化…………………… 馬 欣(63 )
西方左翼話語怎樣闡釋中國馬克思主義:德里克對《矛盾論》的解讀
吳娛玉(74 )
不平衡矛盾與一分為二:巴迪歐論毛澤東的《矛盾論》…… 藍 江(88 )
第三篇 中國漢字與法國后結(jié)構(gòu)主義……………………………… (99 )
德里達思考漢字的方法……………………………………… 曾 軍(101)
從“替補之鏈”到“書寫劇場”:經(jīng)由德里達重思漢字
起源之謎………………………………………………… 姜宇輝(114)
漢字與“互文性”:克里斯蒂娃后結(jié)構(gòu)主義理論的
中國維度………………………………………………… 張 穎(132)
符號系統(tǒng)等級論與顛倒的“言象意”等級之內(nèi)在
理路辨析………………………………………………… 周海天(144)
第四篇 政治詩學對文化中國的重新發(fā)現(xiàn)(159 )
本雅明“手工復制時代”的謄寫美學…………………………………… 馬 欣(161)
蝴蝶:齊澤克的古代中國鏡像………………………………………… 韓振江(177)
第五篇 中國思想的西學轉(zhuǎn)換………………………………………………… (187)
“語言學詩學”視野中的民間文化問題………………………………… 張 冰(189)
查瓦茨卡婭的《中國古代繪畫美學問題》:俄國文論里的中國畫
論關(guān)鍵詞…………………………………………………………… 莊桂成(202)
阿恩海姆的“太極圖”:格式塔藝術(shù)心理學中的中國圖形…………… 喻宛婷(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