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學出版社自一九五一年成立起,就承擔起向中國讀者介紹優(yōu)秀外國文學作品的重任。一九五八年,中宣部指示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籌組編委會,組織朱光潛、馮至、戈寶權(quán)、葉水夫等三十余位外國文學權(quán)威專家,編選三套叢書——“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叢書”“外國古典文藝理論叢書”“外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
人民文學出版社與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根據(jù)“一流的原著、一流的譯本、一流的譯者”的原則進行翻譯和出版工作。一九六四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成立,是中國外國文學的*高研究機構(gòu)。一九七八年,“外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更名為“外國文學名著叢書”,至二〇〇〇年完成。這是新中國第一套系統(tǒng)介紹外國文學作品的大型叢書,是外國文學名著翻譯的奠基性工程,其作品之多、質(zhì)量之精、跨度之大,至今仍是中國外國文學出版史上之*,體現(xiàn)了中國外國文學研究界、翻譯界和出版界的*高水平。
歷經(jīng)半個多世紀,“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在中國讀者中依然以系統(tǒng)性、權(quán)威性與普及性著稱,但由于時代久遠,許多圖書在市場上已難見蹤影,甚至成為收藏對象,稀缺品種更是一書難求。
“外國文學名著叢書”的封面為網(wǎng)格圖案,因而被藏書者稱為“網(wǎng)格本”!熬W(wǎng)格本”問世幾十年來,收到幾代讀者的喜愛,為外國文學在中國的傳播,增進中外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貢獻,堪稱對新中國讀者影響*大的外國文學叢書之一。
在中國讀者閱讀力持續(xù)增強的二十一世紀,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空前頻繁的新時代,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文學出版社決定再度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合作,以“網(wǎng)羅精品,格高意遠,本色傳承”為出發(fā)點,優(yōu)中選優(yōu),推陳出新,出版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
值此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面世之際,人民文學出版社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謹向為本叢書做出卓越貢獻的翻譯家們和熱愛外國文學名著的廣大讀者致以崇高敬意!
譯本序
讓-保爾·薩特(1905—1980)于四十年代前期蜚聲法國文壇,到了四十年代后期,他的聲望從法國的思想界、文藝界擴大到整個西方的思想文化界,乃至政治理論界,一時間成了叱咤風云的人物。這位公認的西方思想界巨頭成為社會活動家之后,卻在嚴酷而錯綜復雜的現(xiàn)實政治斗爭中處處碰壁,連連受挫。五十年代前期,“薩特沖擊波”盛極而衰。眼睛一直向前看的薩特,開始回顧自己的生活歷程。他不無驚訝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全部著作原是十足瘋狂的產(chǎn)物:“我心安理得地認為自己是天生的作家”,“我是賦有天命利 的”。于是他決定撰寫自傳,追本窮源,“解釋我的瘋狂,我的神經(jīng)病的起因”,試圖說明以寫作為天職的普盧如何演變成名震一時的薩特。他運用存在決定意識的思想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進行了一次無情的自我批判。
薩特從自己的出身、兒時的生活環(huán)境、所受的家庭教育以及本世紀初充滿假想英雄的社會氣氛入手,很快發(fā)現(xiàn):“我實際上是一件文化家產(chǎn)。文化浸透了我,我以文化的光輝反射著家庭,如同傍晚池塘反射著白日的炎熱!边@個書香子弟受到了典型的法國小資產(chǎn)階級的文化熏陶。嬰兒時喪父,和母親一起寄居在外祖父母家。外祖父是新教徒,具有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外祖母是天主教徒,骨子里卻懷著伏爾泰式的對宗教的懷疑。普盧憑耳濡目染,看出籠罩在他周圍的宗教氣氛只是家庭喜劇的組成部分。薩特在一九五一年說過:“我出生在一個半耶穌教半天主教的家庭,面對兩教的爭議,從十一歲開始,我的信念已確定”:“上帝不存在”;并確信“建立在宗教基礎(chǔ)上的道德必然導致反人道主義!痹谒闹髦性啻我媚岵傻拿裕骸吧系垡呀(jīng)死亡”,并比這位推倒一切偶像和傳統(tǒng)的“超人”走得更遠,他一反笛卡兒證明上帝存在的邏輯推論,不無過分地揚言能“證明上帝不存在”。這部自傳便是他的又一次嘗試。可是我們知道,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雖然強調(diào)人的價值,把人視為自己命運的主宰,但始終難以完全擺脫宗教的外殼。何況高盧人信奉基督教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基督教思想長期統(tǒng)治著西方文化。人文主義思想盡管與之對立,但人們在探求萬有的本原時,總想找個造物主,提出“人為萬物之靈”,仿佛人負有神的使命。薩特受到了很深的影響,他雖然多次聲稱是“徹底的無神論者”,但始終沒有講清楚他提出的“他人”,“他人的目光”和“第四者,即組織者”究竟是什么。
一切哲學都要有個起點。薩特哲學思想的出發(fā)點是他多次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句名言:“倘若上帝不存在,一切都是可能的!鄙系鄄淮嬖诘募僭O(shè)使薩特處于窘迫的境況,但也使他獲得“人注定是自由的”這個立足點。上帝不存在,人的價值失去了終極的依據(jù)、尺度和目的,人“被拋入這個混沌的世界”,“沒有根據(jù)”,“沒有意義”,面臨這個敵意的、充滿威脅的世界,人必然感到“焦慮”、“恐懼”,與生俱來的自由意味著“痛苦”、“苦惱”。那么人來到世上干什么?人的本質(zhì)是什么?我是誰?這樣,人的實在,人的地位,人的意識(即“自我”,主觀之我),總之,“人”成了薩特存在哲學的中心問題。大凡哲學家把目光盯著人的共同性、人的本質(zhì)這一普遍概念上,再根據(jù)這個普遍概念確定道德標準:“人的本質(zhì)先于存在!彼_特把這個論點顛倒了過來:“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質(zhì)”,指出人赤條條來到世上并無本質(zhì)可言,人“自我存在”以后才獲得“自我本質(zhì)”。薩特不同于弗洛伊德,后者否定社會現(xiàn)實世界對“自我”具有決定性的制約作用。而他卻承認人的存在決定人的意識:我們的思想“自然而然產(chǎn)生于我們所接受的文化”,但他認為可以擺脫外在世界的決定性作用而進行“自我選擇”,“自我設(shè)計”,這種自由在他看來是絕對的。戰(zhàn)爭的悲劇使他明白:“單在任何情況下選擇總是可能的結(jié)論是錯誤的,非常錯誤,以致后來我自己批判自己!
薩特這里所說的人,是指具體的人,即具體的實例——個人,不是一定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的人。他企圖通過千差萬別的某個現(xiàn)實的個體來說明人。一般哲學家只掌握普遍的原則,著力于理念的真實存在,而忽視具體的真實。薩特提出了挑戰(zhàn),他把個別的人作為他的存在哲學的對象。然而,了解和表現(xiàn)神秘的動物——人——是一門藝術(shù),唯有文學家才能辦到,所以哲學家薩特是和文學家薩特同時度過文字生涯的。
要了解和表現(xiàn)矛盾百出的、錯綜復雜的具體的人,在薩特看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不失為一種徹底的方法。盡管他對弗洛伊德關(guān)于潛意識,下意識的渴望,性意識等論點不以為然,但他身體力行“弗洛伊德的有名理論:在實際生活里不能滿足欲望的人,死了心作退一步想,創(chuàng)造出文藝來,起一種替代品的功用,借幻想來過癮”。對薩特來說,“寫作的欲望包含著對生活的絕望”,幻想不僅是存在的先導,而且是存在的本身。他說:“沒有人知道我來到世上干什么”,“我覺得自己是多余的人”,但家人千方百計讓他相信他“是奇跡造成的孩子”,“上天的禮物”,“天賜”的“神童”。在十九世紀度過大半生的外祖父向他“灌輸路易·菲力普時代流行的思想”,即救世渡人的理想,他“乍學時就比別人的思想落后八十年”。外祖父喜歡在各種場合扮演上帝老人,小普盧自個兒扮演孤膽英雄,救世主總是孤立無援的:“既然別人把我看做想象中的孩子,我就以想象來自衛(wèi)”;“我是沒有父親的孤兒,既然我不是任何人的兒子,我的來源便是我自己”;“我沒有超自我”。薩特此處用反諷的手法借用了弗洛伊德的術(shù)語(“自我”人格的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超自我”),是一種文字游戲,但賦予新的含義:他不像賈寶玉那樣成天感到賈政無形的威懾,心頭沒有父威的陰影,只有外祖父的寵愛。他,“先知先覺的神童,小預言家,純文學的埃利亞!保鞍褧靠醋鼋烫谩,天地萬物層層鋪展在他的腳下,謙恭地懇求有個名字,“給每個事物命名,意味著創(chuàng)造這個事物又占有這個事物”。有了這個幻覺,他就自以為是命定永垂不朽的,必將寫出偉大的作品:“上帝的創(chuàng)造物和人類偉大的作品是一脈相承的!睘榱苏热澜缡芸嗍茈y的蕓蕓眾生,他“一個人反對所有的人”,“引天下為己任,逆轉(zhuǎn)乾坤救人類”;他“混淆著文學和經(jīng)文”,自信用他的作品“保護人類不滾入懸崖深淵中”。然而,他痛苦地發(fā)現(xiàn)沒有人發(fā)給他委任狀。但卡夫卡說過:“我有一份委任狀,但不是任何人授予我的。”于是,他“自授委任狀,旨在保護人類”,深信文學能救世。
就這樣,他夜以繼日地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二十億人躺著安睡,唯有我,孑然一身為他們站崗放哨”,他“仿佛成了世界的代言人”。他塑造的主人公往往是作者自身的投影:“我按自己的形象塑造我的人物,并非原封不動照搬我的形象,而是按照我渴望成為的形象加以塑造!彼P下的人物多為畸零人,孤立無援、只身奮斗的個人英雄,哈姆雷特式的人物,其悲劇在于“一項偉大的事業(yè)落在一個不能勝任的人肩上”。盡管自己選擇的使命是美麗的、崇高的和神圣的,但責任太沉重了,到頭來被重負壓得粉碎。回首往事,就像從失戀中解脫出來的斯旺所說:“真想不到我為一個對我不合適的女人而糟蹋了一生!本科湓桑f:“對大眾的需求我一無所知,對大眾的希望我一竅不通,對大眾的歡樂我漠不關(guān)心,卻一味冷若冰霜地誘惑他們”,“我是一個不買票的旅行者”,自以為肩負著關(guān)系到全人類的使命,有權(quán)占一個席位,“荒謬絕倫地把生活看做史詩”,“把藝術(shù)作品看做超驗的成果,以為每件作品的產(chǎn)生都有益于世人”,以為“文人的唯一使命是救世,他活在世上唯一的目的是吃得苦中苦,使后人對他頂禮膜拜”。這就是他說的“始終不渝的幻覺”,“十足的瘋狂”:“我自稱是受百姓擁護的救星,其實私下里為了我自己得救”;“內(nèi)心貧乏和感到自己無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義舍不得放下”。其結(jié)果,如同一頂以自我為中心的“陀螺轉(zhuǎn)啊轉(zhuǎn)”,“最后轉(zhuǎn)到一個障礙物上,停住了”。失敗是必然的。
薩特還從世界觀的高度對自己進行了剖析,承認自己“骨子里是柏拉圖學派的哲學家,先有知識后見物體”。他把概念“作為實實在在的事物加以接受”,認為“概念比事物更真實”,以致他“對一切的理解都是顛倒的”。譬如,“動物園里的猴子反倒不像猴子,盧森堡公園里的人反倒不像人”。從而“把文字看作是事物的精髓”,對他來說,“寫作即存在”,他的“存在只是為了寫作”。他說:“由此產(chǎn)生了我的唯心主義,后來我花了三十年的時間方始擺脫。”他長期把他的筆當作利劍,此時不無感嘆地承認“無能為力”:“文化救不了世,也救不了人,它維護不了正義”。這個認識在他是長期而痛苦的努力的結(jié)果,得來不易。他終于“心明眼亮”了,“不抱幻想,認清自己真正的任務(wù)”:全心全意地投身于人民大眾為自身解放的運動,這才是使他“徹底獲救的事業(yè)”。
薩特一九五三年開始寫這部自傳,大部分文字完成于一九五四年,幾經(jīng)修改,一九六三年春才發(fā)表。他寫自傳的目的,正如他為蘇聯(lián)一九六四年俄譯本作的序中指出的那樣,是“力圖破除一種神話”。從上面的概述來看,我們認為他是真誠的。薩特一生與文字打交道,是個多產(chǎn)的作家,下筆動輒洋洋灑灑幾十萬言,而且常常寫完就脫稿,不喜歡修改。這本小書則被他壓了十年之久,足見對自己進行否定性的批判是何等的艱難痛苦。薩特解釋過為什么遲遲不發(fā)表,那是因為他發(fā)現(xiàn)對自己、對文學否定過了頭,所以幾易其稿,“磨去棱角”。不管怎么說,文化作為人類的產(chǎn)物還是有用的!霸跁鴧怖锍錾砷L”的薩特,肯定自己“也將在書叢里壽終正寢”。“盡管寫作是吹牛皮,說假話,但總還有一些現(xiàn)實意義”。作家的努力不盡然徒勞無功吧。事實上他也不總是“死抓住熱空氣氣球不放”,而是“千方百計要往下沉,恨不得給自己穿上鉛底鞋”。在接觸社會實際的過程中,有幸發(fā)現(xiàn)過“海底細沙上的珍奇”,并由他予以命名,就是說他看到自己的學說成了西方文化的一部分,認為自己對人類文化還是有貢獻的。然而,他的“輕薄”不可抗拒地時常使他“浮在水面上”。他說:“時而我是浮沉子,時而我是潛水員,有時則兩者皆是。”對自己采取了一分為二的態(tài)度。再說,作家在創(chuàng)作時,總或多或少把自己擺進去,即使是說謊,“說謊人在炮制謊言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真相”,也有好處嘛。這面批判的鏡子讓他看到自己的形象,從中認識自己,進而改造自己。薩特總結(jié)時指出:“我唯一感興趣的事是用勞動和信念拯救自己。這種純粹的自我選擇使我升華而不凌駕于他人之上。”我們不能不承認這是他對自己漫長的文字生涯所做的實事求是的結(jié)論。
薩特這部自傳是別出心裁、洗舊翻新之作,不同于一般的自傳。作者獨辟蹊徑,不以敘述悲歡離合、時運興衰的經(jīng)歷取勝,而把筆墨集中在自身內(nèi)心的追求和心跡的剖白上,多層次地抒寫自己潛在的心聲。薩特的著作卷帙浩繁,內(nèi)容龐雜參錯,博大精深,文字又艱深晦澀,令人望洋興嘆。但他的這部自傳卻表現(xiàn)出他還有纖細入微、玲瓏剔透的一面,且文字洗煉,言簡意賅,新穎脫俗,不落窠臼。他在瑣碎的家常和世俗的應(yīng)對中挑選一個片斷,一個見聞,一個情緒,一個印象,一個想象,一個幻覺,間或穿插英雄傳奇、歷史掌故甚至神魔靈異,寄托他的哲理,以小見大,化尋常為卓異,給人以透視感,甚至細枝末節(jié)也可用來揭示人生的重大問題,好像一切事情都包容在他的哲學之內(nèi)。由于他對自己的童年和童年殘存的一切以及外祖父這一代“世紀末”的殘暉采取否定和批判的態(tài)度,全書彌漫著反諷的基調(diào)和揶揄的筆觸。時而正面敘述,時而反面烘托;時而正話反說,時而反話正說;間或運用夸張甚至漫畫的手法,詼諧、俏皮而瀟灑、超脫,妙趣橫生地向讀者展示他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擴張,自我認識的過程,同時也向讀者展現(xiàn)當時的世態(tài)習俗,這也可說是刻畫頹俗的諷世之作。書中的絕大部分素材取自作者六歲至十一歲的經(jīng)歷,但已足夠構(gòu)成一部完整的內(nèi)心生活的自傳了。薩特認為在人生的長跑旅途中至關(guān)重要的是“起跑突破的能力”,“一旦沖破束縛,便能騰空而起”,然后就是“重復”,“不斷再生”,一直跑到終點。的確,我們細心閱讀,掩卷凝思:薩特的主要哲學思想和倫理觀仿佛都已歷歷在目。無怪乎,作者雖然不止一次說要續(xù)寫自傳,但始終未成其美。大概沒有必要了吧。再說,誰想了解他的具體經(jīng)歷,去讀西蒙娜·德·波伏瓦寫的回憶錄好了,那里有詳盡的記載。
《文字生涯》發(fā)表后,法國以至整個西方文壇反響熱烈,很快被譯成各種文字(包括蘇聯(lián)的俄譯本)。薩特罕見地受到了各界各派的一致好評,他的自傳無爭議地被視為大手筆獨具只眼、獨運匠心的文學精品。諾貝爾獎金的決策者們以為薩特經(jīng)歷了十余年坎坷的社會活動家生涯之后回到了純文學的領(lǐng)域,為了表彰他的成就,決定向他頒發(fā)諾貝爾文學獎金。但是出乎人們的意料,薩特謝絕了這項世界性的最高榮譽。因為這項榮譽不符合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作為資產(chǎn)階級營壘的叛逆者,他在皈依、覺醒、解脫之后,決不肯再回到資產(chǎn)階級營壘。這在他的自傳中已經(jīng)說得清清楚楚:“我成為背叛者,并堅持背叛”;“我來到世上不是為了享樂,而是為了清賬”。他不屑躋身于“榮譽席”之列,對他,“過去沒有作用”,而“未來吸引著”他。他似乎以自己的行動發(fā)展了我國的一句老話:“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現(xiàn)在種種譬如今日生”,將來種種譬如今日死。他不愿被榮耀置于死地,而要“從死灰中再生,用不斷的創(chuàng)新把自己從虛無中解脫出來”。他說:“每時每刻都是我的不斷再生。”重新開始,成為新人,這是他生活的強烈愿望。他的成就在他看來算不了什么,等于零,隨風而逝:“必須一個小時比一個小時干得更好!彼偸撬约海瑫r又是另一個人,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自我,生命不息,奮斗不止。他確信:“我的心臟的最后一次跳動剛好落在我著作最后一卷的最后一頁上”;“我最好的書是我正在寫的書”,“明天寫得更好,后天寫得好上加好,最后以一部杰作告終。”他當時正潛心于他的鴻篇巨制《家庭的白癡》,后來一直堅持寫到雙目完全失明方始擱筆,終于以他驚人的毅力實踐了自己的諾言。
沈志明
一九八七年七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