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思辨性閱讀》為“思想者指南系列叢書(中文版)”中的一本,屬于其中的“教學篇”。全書分為理論和實踐兩大部分,系統(tǒng)講解思辨性閱讀的理論基礎(chǔ)及實際操作,并在附錄中提供相關(guān)材料進行深入闡釋,旨在指導學習者掌握思辨性閱讀的方法,提升閱讀和產(chǎn)出效果。
適讀人群 :學生,教師,職場人士,一般讀者
思辨能力的高下將決定一個人學業(yè)的優(yōu)劣、事業(yè)的成敗乃至一個民族的興衰。在此意義上,我向全國中小學教師、高等學校教師和學生以及社會大眾鄭重推薦\"思想者指南系列叢書\"。相信該套叢書的普及閱讀和學習運用,必將有利于促進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提升大眾思辨能力,為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shè)和社會文明進步作出深遠的貢獻。(孫有中,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
思辨能力,或稱批判性思維,由兩個維度組成:在情感態(tài)度維度包括勤學好問、相信理性、尊重事實、謹慎判斷、公正評價、敏于探究、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等一系列思維品質(zhì)或心理傾向;在認知維度包括對證據(jù)、概念、方法、標準、背景等要素進行闡述、分析、評價、推理與解釋等一系列技能。
思辨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古代典籍《禮記·中庸》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惫畔ED哲人蘇格拉底說:“未經(jīng)審視的人生不值得一過!笨梢哉f,文明的誕生正是人類自覺運用思辨能力,不斷適應并改造自然環(huán)境的結(jié)果。游牧時代、農(nóng)業(yè)時代以及現(xiàn)代早期,人類思辨能力雖然并不完善,也遠未普及,但通過科學技術(shù)以及人文知識的不斷積累創(chuàng)新,已經(jīng)顯示出不可抑制的巨大能量,推動了人類文明闊步前進。那么,進入信息時代、知識經(jīng)濟時代和全球化時代,思辨能力對于人類文明整體可持續(xù)發(fā)展以及對于每一個個體的生存和發(fā)展,其重要性更將史無前例地彰顯。
我們已進入一個加速變化、普遍聯(lián)系和日益復雜的時代。隨著交通技術(shù)和信息技術(shù)日新月異的發(fā)展,不同國家和文化空前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這在促進合作的同時,也導致了更多的沖突:人類所掌握的技術(shù)力量與日俱增,在不斷提高物質(zhì)生活質(zhì)量的同時,也極大地破壞了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工業(yè)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全方位擴大了人的自由空間,同時卻削弱了維系社會秩序和穩(wěn)定的價值體系與行為準則。這一切變化對人類的思辨能力和應變能力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正如本套叢書作者之一理查德·保羅(Richard Paul)在其所創(chuàng)辦的批判性思維中心(Center for Critical Thinking)的“使命”中所指出的,“我們身處其中的這個世界要求我們不斷重新學習,習慣性重新思考我們的決定,周期性重新評價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簡言之,我們面臨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個新世界,大腦學控自己并經(jīng)常進行自我分析的能力將日益決定我們工作的質(zhì)量、生活的質(zhì)量乃至我們的生存本身。”
遺憾的是,面臨時代巨變對人類思辨能力提出的新挑戰(zhàn),我們的教育和社會都尚未作好充分準備。從小學到大學,在很大程度上我們的教育依然圍繞知識的搬運而展開,學校周而復始的考試不斷強化學生對標準答案的追求而不是對問題復雜性和探索過程的關(guān)注,全社會也尚未形成鼓勵獨立思辨與開拓創(chuàng)新的氛圍。
我們知道,人類大腦并不具備天然遺傳的思辨能力。事實上,在自然狀態(tài)下,人們往往傾向于以自我為中心或隨波逐流,容易被偏見左右,固守成見,急于判斷,為利益或情感所左右。因此,思辨能力需要通過后天的學習和訓練得以提高,思辨能力培養(yǎng)也因此應該成為教育的不懈使命。
哈佛大學以培養(yǎng)學生“樂于發(fā)現(xiàn)和思辨”為根本追求;劍橋大學也把“鼓勵懷疑精神”奉為宗旨。美國學者彼得·法喬恩(Peter Facione)一言以蔽之:“教育,不折不扣,就是學會思考。”
和任何其他技能的學習一樣,學會思考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
首先,學習者應該了解思辨的基本特點和理論框架。根據(jù)理查德-保羅和琳達-埃爾德(Linda Elder)的研究,所有的推理都有一個目的,都試圖澄清或解決問題,都基于假設(shè),都從某一視角展開,都基于數(shù)據(jù)、信息和證據(jù),都通過概念和觀念進行表達,都通過推理或闡釋得出結(jié)論并對數(shù)據(jù)賦予意義,都會產(chǎn)生影響或后果。分析一個推理或論述的質(zhì)量或有效性,意味著按照思辨的標準進行檢驗,這個標準包括清晰性、準確性、精確性、相關(guān)性、深刻性、寬廣性、邏輯性、公正性、重要性、完整性等維度。一個擁有思辨能力的人具備八大品質(zhì),包括誠實、謙虛、相信理性、堅忍不拔、公正、勇氣、同理心、獨立思考。
Linda Elder:教育心理學專家、思辨研究專家,在美國多所大學任教,主要教授課程為教育心理學、思辨能力培養(yǎng);思辨研究協(xié)會會長、思辨中心執(zhí)行主任。Richard Paul:思辨研究專家,國際思辨研究運動主要負責人,已發(fā)表200余篇與思辨研究相關(guān)的論文、出版21部論述思辨研究的著作。
理論基礎(chǔ)……………………………………………………………… /01
指南前提… ……………………………………………………………/01
帶著目的閱讀… ………………………………………………………/01
考慮作者的目的… ……………………………………………………/02
開發(fā)知識\"地圖\"… …………………………………………………/03
避免印象式的閱讀和寫作… …………………………………………/04
反思性閱讀… …………………………………………………………/05
閱讀時對閱讀進行思考… ……………………………………………/05
學生生成的知識圖譜… ………………………………………………/06
教師生成的知識圖譜… ………………………………………………/07
與文本互動… …………………………………………………………/08
拜書為師… ……………………………………………………………/08
讀懂思想… ……………………………………………………………/08
閱讀之運作… …………………………………………………………/10
研讀的五個層級… ……………………………………………………/11
結(jié)構(gòu)閱讀… ……………………………………………………………/13
如何閱讀句子… ………………………………………………………/14
如何閱讀段落… ………………………………………………………/15
如何閱讀教材… ………………………………………………………/15
如何閱讀報紙… ………………………………………………………/16
如何閱讀社論… ………………………………………………………/18
真正掌握所讀內(nèi)容:標記… …………………………………………/18
從閱讀中學習… ………………………………………………………/20
通過閱讀來理解思維系統(tǒng)… …………………………………………/21
學科閱讀… ……………………………………………………………/21
研讀的藝術(shù)… …………………………………………………………/22
閱讀訓練:研讀練習………………………………………………… /24
《獨立宣言》… ………………………………………………………/24
《論公民的不服從》… ………………………………………………/31
《論公民的不服從》… ………………………………………………/35
《十九世紀的美國人》… ……………………………………………/38
《愛的藝術(shù)》… ………………………………………………………/42
《從眾心理》… ………………………………………………………/49
《大眾的反叛》… ……………………………………………………/52
《教育之理念》… ……………………………………………………/55
附 錄……………………………………………………………………/59
附錄一:釋義范例… …………………………………………………/59
附錄二:文章、論文或章節(jié)的邏輯分析… …………………………/61
附錄三:教材的邏輯分析… …………………………………………/63
附錄四:通過標記真正掌握文本:例一… …………………………/64
通過標記真正掌握文本:例二… ……………………………………/66
附錄五:生態(tài)學的邏輯… ……………………………………………/68
參考文獻…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