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的女性,獨立、自信。然而,中國婦女自閨閣走向自主,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歲月。在這千年的歲月中,不是沒有為女性不平的聲音,也不是沒有打破壁壘的嘗試。本書即集結了海內外高!爸袊鴭D女史”課程“首講人”——鮑家麟教授關于中國古代婦女史研究,尤其是婦女思想史研究領域的成果,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中國婦女“走出閨閣”過程中的多種嘗試。
本書主要涉及三方面研究:一為各時代的婦女思想研究;一為關于中國古代婦女生活與地位的探討;一為個案研究,如漢代皇后陰麗華、明末清初的江南才女徐燦,等等。通過幾個部分的結合,讀者可對中國古代婦女的多個方面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尤其,本書對于中國婦女地位、思想的轉變頗多關注。通過本書,讀者可對中國婦女“走出閨閣”歷程有更深刻的理解。
前言
作為中國婦女史研究領域的一名早期耕耘者,從年輕到年邁,我見證了該領域由隱至顯的過程。伴隨著這份晚來的欣慰,我在此迎接《走出閨閣——中國婦女史研究》一書的問世。
承蒙上海中西書局編輯們不棄,愿將我多年前付梓的中國婦女史論文再付坊刻。唯恐災梨禍棗,對此書所收小文的來歷不免要交代一下。
筆者嘗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 前后共八集,由臺灣牧童出版社和稻鄉(xiāng)出版社印行,于1979年至2008年間,陸續(xù)付梓。其中每集有筆者論文一至三篇。本書共選十二篇。
中國女性能夠名正言順地走出閨閣,從事各種社會、經(jīng)濟和政治活動,是兩三千年來未有之大變局。傳統(tǒng)中國用以規(guī)范女性的陽尊陰卑、男外女內等思想,終于為男女平等思想所取代。本書中《陰陽學說與婦女地位》一文即對此作了一些探討。
開明學者如本書中說到的李汝珍、俞正燮,以及清末民初的革命家、教育家、立法人士和作家,都由思想入手,尋找男女平等的解決方案,為推進兩性平等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今日中國婦女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機會以及平等的發(fā)展機會,飲水思源,不能忘記他們百年來的努力。在掃除了男外女內的嚴格分際之后,才能有男女兩性并駕齊驅的局面。
在傳統(tǒng)中國,婦女并非全是足不出戶的。農(nóng)村婦女不像士紳官宦家的婦女,也是經(jīng)常要在外忙碌生計的,如采茶和協(xié)助農(nóng)事。即使是士紳官宦家的婦女,也多有關心社會公益事業(yè)者。筆者與博士生呂慧慈合寫的《婦人之仁與外事——宋代婦女和社會公共事業(yè)》,提出她們主持修治堤堰,蓄水灌溉,筑路造橋,掘井架亭,開辦義學,慈善救濟,貢獻良多。以此文為起點,呂慧慈撰寫了她的博士論文,介紹了婦女在復雜多元的宋代社會中所承擔的角色。
《明末清初的蘇州才女徐燦》一文,寫的是一位不情愿走出閨閣而又不得不走出閨閣的才女。徐燦追隨被放逐的丈夫,遠行流徙到東北。她是李清照之后最杰出的女詞人之一,而她筆下的愁與怨皆是來自真實生活的體會。筆者曾參與了一些將中國女性詩詞譯成英文的工作,撰有徐燦的英文小傳,連同兩首譯為英文的《隴頭水》和《關山月》,均見于Irving Lo 與William Schultz 聯(lián)合編譯的Waiting for the Unicorn: Poems and Lyrics of Chinas Last Dynasty(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出版社,1986年)。
徐燦為了丈夫納妾,大興“舊恩新寵,竟成拋撇”之嘆。筆者與昔日學生劉曉藝合寫的《娥英兩花并蒂開——明清文學作品中“雙美一夫”的婚姻模式》一文,即以通俗小說為材料,對歷史上的“平妻”現(xiàn)象進行了一番探討。劉曉藝現(xiàn)為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
《徐志摩的結婚和離婚》一文,曾由津守陽譯為日文,見于關西中國女性史研究會編著的《中國的家庭與婦女》一書,于2004年出版。此文的散文體初稿《沉默的共謀》,為筆者與劉曉藝合寫, 見于《萬象》二卷六期(2000年)。徐志摩的離婚妻子張幼儀曾遠游歐洲,后來在上海開辦第一家西式時裝公司,并創(chuàng)設上海女子商業(yè)銀行,也是“走出閨閣”女性中的一例。
筆者祖籍江蘇吳縣(今蘇州),祖家鮑氏傳德堂。幼時隨父母赴臺灣,在臺北受教育。1961年于臺灣大學畢業(yè)后,前往美國進修。1971年獲美國印第安納大學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Indiana)歷史學博士。筆者任臺灣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教授多年,后又重返美國任教,獲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 Tucson, AZ)東亞系終身教授,現(xiàn)為該系榮休教授(Professor Emerita)。2003年,筆者榮獲美國亞洲學會西部分會終身成就獎。
筆者一生從事教學及研究工作。早在1975年,筆者已在臺灣大學講授“中國婦女史”課程,是海內外高校中,講授“中國婦女史”的第一人。移席亞利桑那大學,復以英文講授這門課程,也頗受各族裔學生歡迎。
1975年,當筆者擬在臺大首開“中國婦女史”課程的時候,系中有反對的聲浪。有同事認為這個領域應歸類為旁門左道。但到了1980年代,就有學者對我說:“你提倡的中國婦女史研究已經(jīng)成為顯學了!边@真令人感慨萬千。
筆者最近的學術著作是《俠女愁城:秋瑾的生平與詩詞》,系與劉曉藝合撰,由南京大學出版社于2016年印行。這是筆者《中國婦女史論集》中《秋瑾與清末婦女運動》一文的延申。其他編著的書籍有《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1850—1911》(與陳三井、游鑒明、李繼鋒等合著,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2000年)。又與張玉法、游鑒明等合撰《近代中國婦女史中文資料目錄》《婦女研究中文期刊聯(lián)合目錄》(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
上海中西書局的編輯伍珺涵和李碧妍為本書花費心力,不僅作了文字審校的工作,并且查對引用的原始資料,筆者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也請撥冗閱讀本書的學者朋友們不吝指教,是為至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