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活序:本真的世界觀 本書是一本探討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哲學著作,作者以現(xiàn)代自組織的科學理論為哲學基底,修正了基于達爾文進化范式的“發(fā)展”概念,提出以“活序”為本質的發(fā)展觀。在此基礎上,匡正了哈耶克自發(fā)秩序理論的不足,進一步拓展了經濟發(fā)展的可能模式,提出社會發(fā)展的“第三種秩序”。作者推崇讓社會自己從無序走向有序,通過區(qū)分自組織和他組織來解釋活序社會發(fā)展的內涵。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本書是一部探討人類社會發(fā)展和秩序的哲學著作。緊密結合中國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實際,有“有形”與“無形”、“天擇”與“人擇”兩大關系的探討!坝行巍迸c“無形”重點探討效率和有序如何兩全,即無形手和有形手如何相得益彰!疤鞊瘛迸c“人擇”則要分清“發(fā)展就是硬道理”和人類中心主義的本質區(qū)別。作者整理了四種世界觀:神創(chuàng)論世界觀、機械論世界觀、熵世界觀和自組織世界觀。本書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 同為下鄉(xiāng)上山一代人,我和張彥教授一樣,是改革開放使我們有幸走上學術研究之路的。從1984年南京大學哲學系結成同窗一路走來,幾十年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承胡福明、孫伯鍨、林德宏、李華鈺等老師的身傳言教,獨立思考、追求真理和重精神財富的血脈我們從來都是相通的。所以當他把十年磨一劍的心血之作《活序:本真的世界觀》發(fā)給我時,和他過去寫的《系統(tǒng)自組織概論》《科學價值系統(tǒng)論》《市場經濟和中國科技知識分子》等那么多論著一樣,在沉甸甸幾十萬字中我分明看到的是學術含量,更是情滿中國命運和人類命運的社會責任。 首先,《活序:本真的世界觀》有的放矢,是一本全面探討“發(fā)展是什么”的經濟哲學專著。這本有創(chuàng)見的濟世之說不僅直面了神創(chuàng)論世界觀、機械論世界觀,也直面了熵世界觀。后者借“宇宙間最高形而上學定律”用演化否定進化,流傳甚廣,又看似顛撲不破,現(xiàn)在有了作者用科學對科學的解蔽性回應,讀者就清楚地看到了世界觀對“本來如此”的辯證回歸。我們當然不能就世界觀談世界觀。我們之所以在乎世界觀正確不正確,就是正確的世界觀有為人類事務特別是社會經濟發(fā)展澄清應然和實然的意義。 現(xiàn)在問題的關鍵不在于解構而在于建構。比如西方主流經濟學,對于它超凡脫俗、坐井觀天、紙上談兵,長期以來已有太多人提出嚴厲批評了,但是直到今天牛頓主義以及還原論仍然是經濟學指點迷津在課堂上為大學生們準備的主餐。對于新自由主義,正如哈維所說,反對它“相當容易”,因為接受它“等于接受我們沒有別的選擇而只能生活在一種無止境的資本積累和經濟發(fā)展的制度下,不計社會、生態(tài)、政治上的后果”。然而我們“無法依靠哲學論辯——指出新自由主義權利制度是不正義的——來說服人們”。不破固然不立,不立何以真正能破?求解問題的方法論之薄弱和不可靠正是當今社會科學頗為社會詬病的一個缺陷,它使社會科學具有一種反諷性質:問題都清楚,就是沒辦法。要克服這種狀況,社會科學研究非有一個從重解構到重建構的轉變不可。 第二,社會科學的理論創(chuàng)新,需要勇氣,但我深知作者一貫認為論證、嚴謹和以理服人更重要。經濟學是一門顯學。毫無疑問,發(fā)展是經濟學的中心議題。但重新解讀發(fā)展何以才能使跌落王座的經濟學真正回歸本真而發(fā)生一場脫胎換骨的理論重構?作者強調了“達爾文范式”在哲學上的重大意義,也剖析了它在第一原理上的不足。的確,經濟學要揭示隱藏在經濟現(xiàn)象背后的社會秩序,從存在回歸演化、從鐘表回歸生命,“達爾文范式”對經濟學哲學基礎的沖擊可謂是顛覆性的。然而要重構經濟學大廈的基礎,就要打破還原論。正是在這一點上“達爾文范式”的先天不足嚴重暴露出來:達爾文闡明進化僅基于事實判斷,而不是像牛頓闡明運動那樣是基于刨根問底。這樣一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有唯像沒有微觀,只見森林不見樹木,要靠達爾文打敗牛頓而扭轉經濟學乾坤,實在勉為其難。 同樣道理,關于政府和市場關系,雖然“第三條道路”的居中主張遠比各執(zhí)一端的一只手主義來得有道理,但如果只是泛泛地談論“魚和熊掌兼得”,只指望靠感性認識來對是非做出判斷,而無打破砂鍋問到底,即在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上沒有與主流經濟學可比肩的學理基礎,那么這些經驗主義或者折衷主義的主張要壯大并有朝一日成為主流也是不可能的。借用恩格斯的話來說:“這種觀點雖然正確地把握了現(xiàn)象的總畫面的一般性質,卻不足以說明構成這幅總畫面的各個細節(jié);而我們要是不知道這些細節(jié),就看不清總畫面! 第三,那么對抗黑板、返璞歸真,經濟學要真正成為一門貨真價實的科學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經過長達半個世紀的醞釀和積累,以自組織(即“生成的秩序”)為魂的復雜經濟學的興起使我們看到了曙光。 眾所周知,歷史上的經濟學選擇了簡化問題的道路,即化繁為簡。例如新古典經濟學講社會利益等于個人利益加總,以此論證帕累托最優(yōu)的價值判斷,再證明方法論個人主義的正確,這無異于“整體等于部分疊加”的還原論。在最大化假設下,國家和人類社會被化約為各個組織(政府、企業(yè)、家庭、非盈利機構等),組織被化約為個人,個人被化約為經濟人或經濟動物。新古典經濟學創(chuàng)造出許多令外行人匪夷所思的名詞和術語,它不是追求反映世界本真之顯學,而是刻意去構造某種理想模式,像古希臘神話中的“普羅克拉斯提斯的床”那樣,為了獲得精確性知識,用“奧卡姆剃刀”削足適履地肢解社會,而為了綜合這些知識,它又像蹩腳的裁縫那樣去拼湊社會。不是模型服從“無形手”,而是“無形手”服從模型。就這樣,機械論長驅直入,從此揮之不去,經濟學的很大一部分也被帶進了不食人間煙火的死胡同。 復雜經濟學顧名思義是要還世界之本來面目,特別是要對人的經濟行為主體性予以強調。這樣一來,經濟系統(tǒng)就與頂多只能做出伺服性反應的一切自然系統(tǒng)大不一樣了,會不斷表現(xiàn)出整體大于部分之和或者異于部分之和的新現(xiàn)象。如果說傳統(tǒng)經濟學一直擅長的只是“安排的秩序”,那么復雜經濟學的實質是要昭示“生成的秩序”。鑒于后者經濟學家長期都一直面臨著深深的表達困境,復雜經濟學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如何將經濟學由內及外的研究方法與生物學由外及內的研究方法整合在同一理解框架內”。而早在上世紀復雜性科學發(fā)端之際,就我們身邊這個朝夕相處的宏觀領域所發(fā)生的第三場科學革命(耗散結構理論、混沌學等),錢學森對復雜性研究站立經濟學潮頭就有預期。事實也是這樣,經過在學理層面這些年來的不懈耕耘,有方法論集體主義也有方法論個人主義,有解構更有建構,復雜經濟學在演化、非均衡、非線性等方面已經對經濟學返璞歸真有了相當過硬的實質性推進。 第四,經濟學的脫胎換骨是一項偉業(yè),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如同破解生命奧秘有何等之難那樣,社會經濟巨系統(tǒng)本身就有難以言表的復雜性,所以經濟學對復雜性的探尋將路漫漫其修遠兮。就此而言,張彥教授可謂是國內為數(shù)不多能夠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在這個領域潛心耕耘的學者之一。當然這并非出于個人的興趣和價值觀,而是出于對社會經濟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的洞察力,即正確不正確是由“世界本來如此”所決定的,而不是由思辨決定的。這樣一來,作者雖和哈耶克一樣重視自組織。但是哈耶克眼里的自組織只有“天擇”,沒有“人擇”;而作者眼里的自組織既有“天擇”,也有“人擇”。 我認為,對社會發(fā)展的第三種秩序的闡明是本書最重要的理論成果。在發(fā)展成為全人類共同主題和中國第一要務的今天,作者浸透現(xiàn)實關懷寫作此書的目的是要對發(fā)展提供一個用“活序”來披露其本質的新概括。書稿從發(fā)展上的“認同難題”入手,釋疑解惑,既擺脫機械論世界觀又擺脫熵世界觀,力圖為經濟學回歸現(xiàn)實尋找理論歸宿。與泰勒斯式的哲學不同,作者在強調辯證法要上著天下著地的同時,強調要以科學為后盾,強調學理層面的論證,強調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強調邏輯上的自圓其說與經得起推敲。由于超越達爾文范式,依托現(xiàn)代自組織理論進行范式演繹,又匡正了哈耶克自發(fā)秩序理論,所以以“活序”看待發(fā)展,較之以“自由”看待發(fā)展(阿馬蒂亞·森),讓讀者感到更能給予“發(fā)展”以見微見著的昭示。 就社會發(fā)展來說,“第三種秩序”兼有價值關聯(lián)和價值無涉,既是人類理性或心智的產物,也是道法自然的。這就既匡正了哈耶克自發(fā)秩序理論,同時通過范式演繹,在“活力和有序的兩全”和“人擇與天擇的統(tǒng)一”兩大命題上讀者也就看到了一系列理論推進。比如,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問題一直是一個世界級難題。如果就社會發(fā)展來說“第三種秩序”的論證的確是成立的,那么自意味著就“兩只手”都不能少而言“混合”的可能性在學理上得到了有力論證。換言之,這也自意味著“非此即彼”、“各執(zhí)一端”長期爭論不過都是誤導人們認識的清談而已。對于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條件性(思想、智慧、科學、定力、還有道德)才是經濟學真正要研究的重心所在和難點所在。再如,人和自然的關系問題現(xiàn)在已經到了是“生存還是毀滅”緊要抉擇關頭。如果就社會發(fā)展來說“第三種秩序”的論證是成立的,那么自意味著“人定勝天”的發(fā)展觀和“聽天由命”的發(fā)展觀都不可取,“天人合一”的發(fā)展觀才是我們唯一正確的選擇。當然在這種科學的人與自然關系的新范式中,天人合一之命題是可以意會也可以言傳的,是既可以理喻也可以證明的。與此同時,傳統(tǒng)的天人觀也終將被科學的人與自然關系的新范式——“天擇”與“人擇”的統(tǒng)一所取代。 發(fā)展研究的核心命題是上善若水、行穩(wěn)致遠、腳踏實地。為此,經濟哲學要高屋建瓴,認真求證,以人為本,為當下和未來之需要,做出真正有長久學術生命力的研究來,是為序。 張雄2019年5月1日于上海財經大學同為下鄉(xiāng)上山一代人,我和張彥教授一樣,是改革開放使我們有幸走上學術研究之路的。從1984年南京大學哲學系結成同窗一路走來,幾十年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承胡福明、孫伯鍨、林德宏、李華鈺等老師的身傳言教,獨立思考、追求真理和重精神財富的血脈我們從來都是相通的。所以當他把十年磨一劍的心血之作《活序:本真的世界觀》發(fā)給我時,和他過去寫的《系統(tǒng)自組織概論》《科學價值系統(tǒng)論》《市場經濟和中國科技知識分子》等那么多論著一樣,在沉甸甸幾十萬字中我分明看到的是學術含量,更是情滿中國命運和人類命運的社會責任。 首先,《活序:本真的世界觀》有的放矢,是一本全面探討“發(fā)展是什么”的經濟哲學專著。這本有創(chuàng)見的濟世之說不僅直面了神創(chuàng)論世界觀、機械論世界觀,也直面了熵世界觀。后者借“宇宙間最高形而上學定律”用演化否定進化,流傳甚廣,又看似顛撲不破,現(xiàn)在有了作者用科學對科學的解蔽性回應,讀者就清楚地看到了世界觀對“本來如此”的辯證回歸。我們當然不能就世界觀談世界觀。我們之所以在乎世界觀正確不正確,就是正確的世界觀有為人類事務特別是社會經濟發(fā)展澄清應然和實然的意義。 現(xiàn)在問題的關鍵不在于解構而在于建構。比如西方主流經濟學,對于它超凡脫俗、坐井觀天、紙上談兵,長期以來已有太多人提出嚴厲批評了,但是直到今天牛頓主義以及還原論仍然是經濟學指點迷津在課堂上為大學生們準備的主餐。對于新自由主義,正如哈維所說,反對它“相當容易”,因為接受它“等于接受我們沒有別的選擇而只能生活在一種無止境的資本積累和經濟發(fā)展的制度下,不計社會、生態(tài)、政治上的后果”。然而我們“無法依靠哲學論辯——指出新自由主義權利制度是不正義的——來說服人們”。不破固然不立,不立何以真正能破?求解問題的方法論之薄弱和不可靠正是當今社會科學頗為社會詬病的一個缺陷,它使社會科學具有一種反諷性質:問題都清楚,就是沒辦法。要克服這種狀況,社會科學研究非有一個從重解構到重建構的轉變不可。 第二,社會科學的理論創(chuàng)新,需要勇氣,但我深知作者一貫認為論證、嚴謹和以理服人更重要。經濟學是一門顯學。毫無疑問,發(fā)展是經濟學的中心議題。但重新解讀發(fā)展何以才能使跌落王座的經濟學真正回歸本真而發(fā)生一場脫胎換骨的理論重構?作者強調了“達爾文范式”在哲學上的重大意義,也剖析了它在第一原理上的不足。的確,經濟學要揭示隱藏在經濟現(xiàn)象背后的社會秩序,從存在回歸演化、從鐘表回歸生命,“達爾文范式”對經濟學哲學基礎的沖擊可謂是顛覆性的。然而要重構經濟學大廈的基礎,就要打破還原論。正是在這一點上“達爾文范式”的先天不足嚴重暴露出來:達爾文闡明進化僅基于事實判斷,而不是像牛頓闡明運動那樣是基于刨根問底。這樣一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有唯像沒有微觀,只見森林不見樹木,要靠達爾文打敗牛頓而扭轉經濟學乾坤,實在勉為其難。 同樣道理,關于政府和市場關系,雖然“第三條道路”的居中主張遠比各執(zhí)一端的一只手主義來得有道理,但如果只是泛泛地談論“魚和熊掌兼得”,只指望靠感性認識來對是非做出判斷,而無打破砂鍋問到底,即在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上沒有與主流經濟學可比肩的學理基礎,那么這些經驗主義或者折衷主義的主張要壯大并有朝一日成為主流也是不可能的。借用恩格斯的話來說:“這種觀點雖然正確地把握了現(xiàn)象的總畫面的一般性質,卻不足以說明構成這幅總畫面的各個細節(jié);而我們要是不知道這些細節(jié),就看不清總畫面! 第三,那么對抗黑板、返璞歸真,經濟學要真正成為一門貨真價實的科學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經過長達半個世紀的醞釀和積累,以自組織(即“生成的秩序”)為魂的復雜經濟學的興起使我們看到了曙光。 眾所周知,歷史上的經濟學選擇了簡化問題的道路,即化繁為簡。例如新古典經濟學講社會利益等于個人利益加總,以此論證帕累托最優(yōu)的價值判斷,再證明方法論個人主義的正確,這無異于“整體等于部分疊加”的還原論。在最大化假設下,國家和人類社會被化約為各個組織(政府、企業(yè)、家庭、非盈利機構等),組織被化約為個人,個人被化約為經濟人或經濟動物。新古典經濟學創(chuàng)造出許多令外行人匪夷所思的名詞和術語,它不是追求反映世界本真之顯學,而是刻意去構造某種理想模式,像古希臘神話中的“普羅克拉斯提斯的床”那樣,為了獲得精確性知識,用“奧卡姆剃刀”削足適履地肢解社會,而為了綜合這些知識,它又像蹩腳的裁縫那樣去拼湊社會。不是模型服從“無形手”,而是“無形手”服從模型。就這樣,機械論長驅直入,從此揮之不去,經濟學的很大一部分也被帶進了不食人間煙火的死胡同。 復雜經濟學顧名思義是要還世界之本來面目,特別是要對人的經濟行為主體性予以強調。這樣一來,經濟系統(tǒng)就與頂多只能做出伺服性反應的一切自然系統(tǒng)大不一樣了,會不斷表現(xiàn)出整體大于部分之和或者異于部分之和的新現(xiàn)象。如果說傳統(tǒng)經濟學一直擅長的只是“安排的秩序”,那么復雜經濟學的實質是要昭示“生成的秩序”。鑒于后者經濟學家長期都一直面臨著深深的表達困境,復雜經濟學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如何將經濟學由內及外的研究方法與生物學由外及內的研究方法整合在同一理解框架內”。而早在上世紀復雜性科學發(fā)端之際,就我們身邊這個朝夕相處的宏觀領域所發(fā)生的第三場科學革命(耗散結構理論、混沌學等),錢學森對復雜性研究站立經濟學潮頭就有預期。事實也是這樣,經過在學理層面這些年來的不懈耕耘,有方法論集體主義也有方法論個人主義,有解構更有建構,復雜經濟學在演化、非均衡、非線性等方面已經對經濟學返璞歸真有了相當過硬的實質性推進。 第四,經濟學的脫胎換骨是一項偉業(yè),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如同破解生命奧秘有何等之難那樣,社會經濟巨系統(tǒng)本身就有難以言表的復雜性,所以經濟學對復雜性的探尋將路漫漫其修遠兮。就此而言,張彥教授可謂是國內為數(shù)不多能夠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在這個領域潛心耕耘的學者之一。當然這并非出于個人的興趣和價值觀,而是出于對社會經濟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的洞察力,即正確不正確是由“世界本來如此”所決定的,而不是由思辨決定的。這樣一來,作者雖和哈耶克一樣重視自組織。但是哈耶克眼里的自組織只有“天擇”,沒有“人擇”;而作者眼里的自組織既有“天擇”,也有“人擇”。 我認為,對社會發(fā)展的第三種秩序的闡明是本書最重要的理論成果。在發(fā)展成為全人類共同主題和中國第一要務的今天,作者浸透現(xiàn)實關懷寫作此書的目的是要對發(fā)展提供一個用“活序”來披露其本質的新概括。書稿從發(fā)展上的“認同難題”入手,釋疑解惑,既擺脫機械論世界觀又擺脫熵世界觀,力圖為經濟學回歸現(xiàn)實尋找理論歸宿。與泰勒斯式的哲學不同,作者在強調辯證法要上著天下著地的同時,強調要以科學為后盾,強調學理層面的論證,強調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強調邏輯上的自圓其說與經得起推敲。由于超越達爾文范式,依托現(xiàn)代自組織理論進行范式演繹,又匡正了哈耶克自發(fā)秩序理論,所以以“活序”看待發(fā)展,較之以“自由”看待發(fā)展(阿馬蒂亞·森),讓讀者感到更能給予“發(fā)展”以見微見著的昭示。 就社會發(fā)展來說,“第三種秩序”兼有價值關聯(lián)和價值無涉,既是人類理性或心智的產物,也是道法自然的。這就既匡正了哈耶克自發(fā)秩序理論,同時通過范式演繹,在“活力和有序的兩全”和“人擇與天擇的統(tǒng)一”兩大命題上讀者也就看到了一系列理論推進。比如,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問題一直是一個世界級難題。如果就社會發(fā)展來說“第三種秩序”的論證的確是成立的,那么自意味著就“兩只手”都不能少而言“混合”的可能性在學理上得到了有力論證。換言之,這也自意味著“非此即彼”、“各執(zhí)一端”長期爭論不過都是誤導人們認識的清談而已。對于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條件性(思想、智慧、科學、定力、還有道德)才是經濟學真正要研究的重心所在和難點所在。再如,人和自然的關系問題現(xiàn)在已經到了是“生存還是毀滅”緊要抉擇關頭。如果就社會發(fā)展來說“第三種秩序”的論證是成立的,那么自意味著“人定勝天”的發(fā)展觀和“聽天由命”的發(fā)展觀都不可取,“天人合一”的發(fā)展觀才是我們唯一正確的選擇。當然在這種科學的人與自然關系的新范式中,天人合一之命題是可以意會也可以言傳的,是既可以理喻也可以證明的。與此同時,傳統(tǒng)的天人觀也終將被科學的人與自然關系的新范式——“天擇”與“人擇”的統(tǒng)一所取代。 發(fā)展研究的核心命題是上善若水、行穩(wěn)致遠、腳踏實地。為此,經濟哲學要高屋建瓴,認真求證,以人為本,為當下和未來之需要,做出真正有長久學術生命力的研究來,是為序。 張雄2019年5月1日于上海財經大學 張彥,1950年生,江蘇句容人,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畢業(yè),現(xiàn)為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歷任南京大學教授、蘇州大學教授。30多年學術生涯陸續(xù)出版《系統(tǒng)自組織概論》《高技術社會的勞動前景》《科學價值系統(tǒng)論》《市場經濟與中國科技知識分子》《計算機犯罪及其社會控制》等著作16部、《混沌學》等譯著2部,發(fā)表《運用系統(tǒng)自組織原理探討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途徑》《論財富的創(chuàng)造與分配》《計算機犯罪的多因素分析和犯罪社會學的發(fā)展》《論網絡空間的凈化與青少年網德教育》《走向深入:直面新自由主義的若干理論建構》等論文50余篇。 序1 第一章月上世界和月下世界的統(tǒng)一1 §1.1牛頓綜合的是與非1 自上而下的世界統(tǒng)一·自下而上的新統(tǒng)一·眼見為實與自圓其說 §1.2月上世界的演化9 人生年齡與宇宙年齡·普遍紅移與開天辟地·宇宙演化與發(fā)展的故事 §1.3對定見的再思考16 摩擦力能消除嗎·天氣預報:重新看待決定論·第三場科學革命 §1.4對四種世界觀演進的梳理23 神創(chuàng)論世界觀·機械論世界觀·熵世界觀·自組織世界觀 第二章活序:發(fā)展的本質所在39 §2.1認識發(fā)展的客觀性39 概念的澄清·定義進化的發(fā)展·對發(fā)展的追問與“認同難題”·價值不涉的發(fā)展 §2.2從熵到序的辯證法48 進化論不是第一原理·熵增定律橫空出世·熵的“力學”解釋·發(fā)展的客觀判據(jù) §2.3活序:昭示發(fā)展的本質60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普遍形式·最小熵產生原理·普里戈金與耗散結構理論·發(fā)展的本質是“活序”·“活序”的實驗范例·發(fā)展內涵的完整認識 第三章自組織的科學85 §3.1協(xié)同學85 整體大于部分之和·激光與協(xié)同學的問世·序參量和役使原理 §3.2超循環(huán)理論96 生命起源的“因果”問題·超循環(huán)·數(shù)學模型·自然選擇·原則上進化不可避免 §3.3突變理論111 自然界沒有飛躍嗎·拓撲和形態(tài)形成·七種初等突變·理論的價值 §3.4混沌學123 蝴蝶效應與混沌學問世·守恒系統(tǒng)與耗散系統(tǒng)·相空間描述·吸引中心與平庸吸引子·奇異吸引子與混沌運動·非線性迭代·蟲口模型的密碼解讀·判斷體系的穩(wěn)定性 §3.5分形幾何學158 曼德布羅特的創(chuàng)造·分數(shù)維及圖形·自相似性·分數(shù)維形態(tài)的生長·分形的理論價值 §3.6自組織:方興未艾的革命169 對進化機制的求索·橫看成嶺側成峰·路漫漫其修遠兮 第四章發(fā)展的科學觀177 §4.1系統(tǒng)的目的與控制177 系統(tǒng)偏愛與演化機制·“多中選一”與“多中選優(yōu)”·可能性空間與理想空間·系統(tǒng)的合目的控制 §4.2有生于微:生成的邏輯187 萬物本原:回溯古希臘·從構成論轉向生成論·漲落加蝴蝶效應·結構生成與協(xié)同·目光轉向東方 §4.3質變的漸進方式與高級方式204 質變的兩種方式·尖點模型給控制的啟示·質變高級方式:行穩(wěn)致遠 §4.4社會發(fā)展:“人擇”的自組織212 正確區(qū)分自組織和他組織·地球史發(fā)展全貌·正確看待社會發(fā)展的內涵 第五章經濟學返璞歸真231 §5.1反思經濟學的哲學基礎231 社會經濟系統(tǒng)的自組織·用辯證法取代機械論·對規(guī)律的信守與正確認識 §5.2經濟學范式的三大轉向243 從均衡到非均衡·從線性到非線性·從存在到演化 §5.3組織創(chuàng)新的內在動力261 經濟學:見物又見人·更好地發(fā)揮人的作用·有形手:最關鍵的人之因素 第六章活力和有序的兩全271 §6.1發(fā)展的條件性271 共性與必要條件·開放與邊界條件·活序與自身條件·環(huán)境與約束條件·生態(tài)與黃金條件 §6.2亞當·斯密與凱恩斯之爭283 重商主義與國家干預·亞當·斯密與“看不見的手”·凱恩斯與“看得見的手”·兩只手紛爭又起·中國:卷入與跳出 §6.3居中的主張:借鑒與比較299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吉登斯與第三條道路·比較經濟體制·需要見著見微的解釋力·市場的必要與局限·計劃經濟錯在哪里 §6.4經濟學基礎的重構315 重解構更重建構·本真地看待人類理性·寓社會建設于公民本位·社會經濟系統(tǒng)的序參量控制·社會經濟:價值關聯(lián)的發(fā)展·對哈耶克“自發(fā)秩序”的學理評析 第七章頂層設計與制度駕馭349 §7.1頂層設計及世界觀349 從“摸著石頭過河”到“頂層設計”·高屋建瓴與出發(fā)點正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履職:公私分明與率先垂范 §7.2頂層設計的認識論359 立基于經驗:歸納·立基于科學:演繹·假設演繹法·范式演繹與理論建構 §7.3頂層設計的方法論371 讓系統(tǒng)自己走向有序結構·制度的正確定位·中國足球: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第八章辯證法與觀照本真的哲學386 §8.1市場經濟的倫理基礎386 帕累托最優(yōu)的重新解讀·走出“囚徒困境”的實驗·“以德報怨”的缺失·“以直報怨”的豐富蘊涵 §8.2按財富的創(chuàng)造分配財富396 正確的財富觀:取財有道·勞動:財富創(chuàng)造的源泉·資本:財富創(chuàng)造的杠桿·對資本的風險控制 §8.3非正規(guī)就業(yè)與第三種經濟411 經濟不是非白即黑的·第三種經濟的性質與范圍·就業(yè)空間的重構 §8.4社會科學研究的價值移情與超脫420 價值介入帶來紛爭與困境·對韋伯學術遺產的解析·價值關聯(lián)之下的客觀分析·韋伯“價值中立”觀的實質·科學與人文兩種精神的移情 §8.5社會研究的定性分析方法436 正確打量定性與定量的關系·定性分析的層次劃分·把握定性的關鍵在分析·居高臨下的領悟 §8.6科學規(guī)范結構的重構447 對默頓規(guī)范的質疑·兩類規(guī)范的劃分·誠實性和普遍主義·無私利性規(guī)范的特質·公有性和有條理的懷疑主義·化解質疑:抓好層次性和完備性 第九章人擇與天擇的統(tǒng)一462 §9.1地球:人類發(fā)展的定在462 上著天下著地的辯證法·“宜居”與“宜居星球”·人類未來:樂觀但絕不可盲目 §9.2熵經濟觀及其澄清470 熵與經濟過程·熵經濟學與生物經濟學·熵與生物:普里戈金橋·澄清“熱寂說” §9.3天人合一與人類命運484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