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與向往》收錄了作者發(fā)表過的及近年新創(chuàng)作的散文精品百余篇。作品從一草一木,一花一果等生活細微處入手,講述了作者隱居山野,讀書寫字,養(yǎng)花種菜的生活趣聞,雅致恬靜,深含禪意,表達出作者真善美慧的人生追求和豁達的精神境界。
生命的意義
——《自由與向往》代序
一
時常有人問我,人為什么活著?我的回答很簡單,或者說,每一次我都會重復回答:如果不受教育,人活著只是為自己活著而已,甚至不擇手段,受了教育就不是這樣了,受的教育越良好,就越是為了別人更好地活著而活著。因為,只有這樣,他們真正意義上活得更加明白而快樂。相信這是一切優(yōu)秀的教育所共有的基礎和目的,包括宗教教育。
我從來都認為,一棵大樹,即便是一棵小樹,抑或是一棵小草,都是一部完整的生命史詩,它的每一片葉子都是一片靈魂的羽毛,是不可或缺的一首小詩,是它們讓我們看到生命的飛翔和姿態(tài),當然還有喜怒哀樂,它們的種種啟迪,總讓熱愛它們的人獲得更多的愛和意義,讓他們心靈相依,感受生命的溫存與祥寧。
有時候認真想想,地球就如同一棵樹那樣,葉子們就好比是不同的族群,如果每一片葉子的思想都是為了其他葉子好,那么這棵樹,即便再小,也必然頂天立地,健康美好,它的神圣與莊嚴,就是每一片葉子都認為它們活著的意義,就是為其他的葉子活得更好。因此,它也就活得更好,其實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就在于此。我曾經(jīng)這么回答這個問題:九十九盞燈舉在一起,雖然你找不到自己的光了,可是你看見的路卻更亮。今天,我依然這么告訴朋友們,生命的意義就是愛,無私的愛,這樣你就是上帝,是上帝的光芒……
當然也就是佛教里所說的佛,他的慈悲與智慧是無私的愛。
佛說了,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zhí)著而不能證得。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放下妄想執(zhí)著的愛,這樣我們就成了佛陀,是如來的光芒……
學生問我:
“我們活著為什么呢?而且不停地死去活來,又活來死去,沒完沒了,這有什么意義呢?”
我就這么回答:
“對,是這樣。上帝都不明白這個道理。也許他明白。只是他用了許許多多的方式告訴我們時,我們總會誤會他的意思!
“是這樣嗎?”
“其實就是為了讓我們懂得愛,學會無私地愛,可是我們用了畢生的時間,總是做得不夠,做不到無私,或者說沒有足夠認真地做到。于是,上帝才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重新來過一生,他的目的就是當我們完全學會,并做到無私地愛的時候,我們就與他融成了一體!
“我好像明白了。就像繁星滿天的夜空……”
我們的生命總有一天都會凋謝,如同一歲一枯榮的植物。宗教家都說我們的生命一定會與榮枯的花木一樣,還會隨著春天的驚雷再來,輪回無盡,也許它們本就沒有什么來來去去,只是無始無終的生命長河中的階段變換而已。這真的只有上帝知曉,我們該做的就是把該做的做圓滿而已,僅此而已。
我們每一次對待生命的方式和態(tài)度極為重要,它將關系到下一次生命過程的質(zhì)量,其實我們每一次生命的幸福與不幸就取決于此。
我非常熱愛生活,以及生活中的人事物,再小的緣分,我都會傾心對待,拿出全部的真誠。就是這樣,我便有了發(fā)現(xiàn)人事物中的真善美慧的眼光。因為我總是讓自己時刻具有這樣的心,我的心就是這樣。因為我有很好的信仰,讓我的心離圣哲們越來越近,圣哲的思想就像水渠,我如水一般沿著他們的指引,必將到達智慧圓滿、平等關愛的殿堂。
這些年我除了創(chuàng)作一些長篇小說之外,就是寫了幾百篇有關自然與人生的散文和隨筆,我從中精挑細選出來的這部集子,如春日的花園,仲夏的果林,希望大家喜歡。
二
我很負責任地說,這是一部以嚴謹?shù)膶W問做基礎,并超常體驗后的心靈感悟之作。它是我的靈魂與大自然的靈魂深刻交流的結(jié)晶,它的思想猶如陽光,只要你愿意讀它,也許,它會在你人生困頓迷惘時,啟開你心空的希望。螢火蟲未必沒有星星的光芒,就看它是否給你的心靈帶來思想。
我三十歲那年棄筆隱遁山林,日中一食,肋不沾席,七載春秋晝夜恒坐不臥,閱過數(shù)千卷經(jīng)藏,而后又創(chuàng)作了數(shù)百萬字的文學著作。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有關自然與人生方面的散文隨筆我寫得最多,卻鮮有出版。今年我特意從太湖之濱的東山跑到大漠邊陲的敦煌,在涼爽的黨河畔租下了農(nóng)家小院,整整一個夏天,我都在埋頭改稿,從數(shù)百篇散文隨筆稿中遴選出百八十篇稱意的來,并把它們認真修改一遍,對我這個雙眼術(shù)后嚴重青光眼的人來說,著實不易。我把這部書取名《自由與向往》,當然也可以是《簡樸人生》,分為三輯,第一輯是近十多年來寫的,第二輯是早年在普陀住山閱藏時寫的,第三輯是幾部重要著作的序和后記。
我知道,過分美化事物會傷害自己的心靈。因此,這只是我對自然誠實的贊美,對人性最初的真誠歌唱,也是它們對我靈肉凈化,點在我心空里一盞盞光明的星燈。
我曾聽夜鶯警告過流星——
不要盲目地去遠方尋找希望,你站立的地方往往就是希望的開始……其實,每個人腳下都踩著一條通往成就的出路。
只是如那些苔蘚,它等了許久許久,它想:既然這條幽徑?jīng)]有人走了,那么,我就把它收在時光的口袋里去吧。
朋友們一直以為我消極了,放棄了追求美好人生的向往,這的確是個誤會。你看,恰恰是我這么多年的堅持,才有了如此厚重的成績,獻給你,獻給這個世界。
三
“你不要把山泉圍堵在自家的莊園里,那樣你將失去整個河流……
“一個海洋也裝不下一顆心,一念自私卻能泯滅一個世界……”
我在佛頂山閱藏時寫過一本叫《葵花的語言》的書,寫了四百四十四段哲言,這是其中的一段,本想是給別人以啟迪的,出版沒幾天,就有朋友拿著書來當面打臉,說,既然敢寫在書上讓人看,自己就該先做到。沒承想就是他這一巴掌把我給徹底打醒了。當初我為能表示與世決絕,一心專研《大藏經(jīng)》,徹底放棄從小奮斗并從事多年的文學寫作,幾次將稿子付之一炬,有次想起放在父親身邊的兩部舊書,便寫信讓寄來普陀。當我收到包裹,打開看時,驚詫不已,竟然有一尺厚的一摞舊稿件,是我當年未燒掉的長篇小說《椰島之夢》和詩集《燃燒的地平線》的部分手稿。記憶中我是徹徹底底地燒盡了,連帶信件一共燒了六大箱子,灰燼像大片大片的烏云,又似看不到盡頭的黑蝴蝶,在血色的傍晚,從曠野中的山崖口隨風舞蕩,也迷亂了我當晚的夢,后來它們都在我夢想的水面上生成了無有盡頭的蓮花?磥,我真是塵緣太深,火都未能燒化,但我還是決心用火煅燒它,希望火焰化紅蓮。我邀朋友一起幫忙把稿子撕成碎片,抬著箱子在林邊點火,朋友忽然激動不已,扔下箱子,拿來我寫的書,指著書頁上的話,大聲呵責:“你這虛偽的家伙,這不是你的,寫下來就已經(jīng)不屬于你自己了!彼麚屪吡讼渥,但那些撕碎了的紙片,相信他是再也沒有辦法修補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