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了互聯網的基本屬性,涉及互聯網本身的發(fā)展特點、產業(yè)形態(tài)、輿論場塑造和網絡安全問題;展現了目前我國互聯網發(fā)展的背景和現狀;分析了目前我國互聯網發(fā)展中面臨的突出風險,涵蓋政治、輿論、社會、經濟等領域。
本書通過對互聯網規(guī)律的解讀、對我國互聯網發(fā)展的特點和大量具體事例的總結與分析,幫助讀者理解互聯網規(guī)律、引導互聯網發(fā)展和防范互聯網風險。本書可為廣大黨員干部和互聯網從業(yè)人員提供參考借鑒。
1.聚焦時下熱點主題教育活動,對網絡強國建設和黨員干部相應能力建設進行深入解讀。
2.圖書編寫團隊成員均為網絡空間安全戰(zhàn)略預警與決策支撐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業(yè)務骨干,本書案例分析專業(yè),內容緊扣互聯網發(fā)展前沿。
主編:
張傳新,網絡空間安全戰(zhàn)略預警與決策支撐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科技部網絡空間內容安全技術及應用創(chuàng)新團隊核心成員。
景堃,網絡空間安全戰(zhàn)略預警與決策支撐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研究專家。
第 一章 如何理解互聯網規(guī)律
一、何為互聯網規(guī)律 4
(一)互聯網規(guī)律是什么 4
(二)互聯網規(guī)律涉及的重要議題 6
二、互聯網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 9
(一)發(fā)展迅速 10
(二)壟斷傾向 14
(三)資本密集 18
(四)新技術應用路徑 21
三、互聯網用戶的價值 25
(一)網絡價值源于用戶 25
(二)“互聯網+”模式的碩果 28
(三)長尾理論 29
四、互聯網導致的輿論場變化 33
(一)從Web 1.0 到Web 2.0 33
(二)網絡“大V”的能量 35
(三)網絡傳播并不總是理性的 37
五、互聯網帶來的安全問題 40
(一)安全問題分類 41
(二)網絡安全 42
(三)數據安全 45
第二章 如何引導互聯網的發(fā)展
一、中國是互聯網發(fā)展的熱土 51
(一)人口紅利 52
(二)基礎設施鋪路 54
(三)資本紅利 56
(四)后發(fā)優(yōu)勢 58
二、互聯網改變中國 59
(一)互聯網時代的經濟變化 59
(二)互聯網時代的眾生相 62
(三)互聯網時代的社會形態(tài) 66
(四)互聯網時代的政府治理轉變 68
三、推進互聯網普遍服務 71
(一)數字鴻溝問題明顯 71
(二)公共服務作為宗旨 76
(三)基礎設施作為起點 79
(四)長效機制作為保障 84
四、提速降費改革 87
(一)提速降費助推新經濟發(fā)展 87
(二)改革紅利落地 89
(三)內在矛盾待解 93
五、應對野蠻生長帶來的問題 95
(一)經濟泡沫 96
(二)惡性競爭 98
(三)版權爭議 101
(四)勞資關系 105
六、助力互聯網發(fā)展的前沿技術 108
(一)5G 108
(二)物聯網 111
(三)人工智能 113
(四)大數據 116
(五)云計算 119
第三章 如何防范互聯網的風險
一、網絡政治博弈 125
(一)國家級的網絡戰(zhàn) 126
(二)網絡上的輿論戰(zhàn) 128
(三)網絡力量的政治化 129
二、網絡政治動員 131
(一)運動宣傳平臺 131
(二)組織動員方式 132
(三)行動協調工具 134
三、網絡輿論沖擊 136
(一)網絡問政新轉向 136
(二)民情洶涌不息 139
(三)“鍵盤政治”不止 142
四、網絡謠言傳播 145
(一)政治領域是網絡謠言的高風險領域 145
(二)網絡謠言寄生于熱點 146
(三)市場化的網絡謠言 149
五、網絡負放大器 152
(一)金融風險放大器 152
(二)平臺負面放大器 156
(三)灰黑地帶的形成 160
六、網絡平臺違法 162
(一)個人信息泄露 162
(二)數據操控與“網絡水軍” 165
(三)平臺必須受到規(guī)制 168
注 釋 173
參考文獻 177
后 記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