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故事(美繪版)/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取材于正史,主要取材于《春秋》、《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等“正史”。作者在尊重歷史的同時,以通俗、通順的文筆還原了歷史原貌,描繪了二十余個精彩異常的歷史片斷,其中包括了許多被后人總結為成語和津津樂道的經(jīng)典故事,一一再現(xiàn)了東漢時期真實的著名歷史故事和人物故事。林漢達是一位語言學家,對普通話有深入的研究。他是浙江寧波人,雖然只能說家鄉(xiāng)的方言,可寫起文章來,用的卻是地道的普通話。這部書念起來很順口,讀著跟聽故事一個樣,所以不但是一部優(yōu)秀的歷史讀物,還是一部優(yōu)秀的語文讀物。
《東漢故事(美繪版)/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采用“絲珠串線”的手法將各個故事緊密地串連起來,上勾下連,大故事套著小故事,渾然一體。林先生用帶有“京味”的語言,把歷史故事娓娓道來,如道家常一樣,一下子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
《東漢故事(美繪版)/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不但是一部優(yōu)秀的歷史讀物,也是一部優(yōu)秀的語文讀物。作者用帶有“北京味兒”的語言,采用“絲珠串線”的手法,向讀者簡要介紹了東漢時期的歷史,通俗易懂,引人入勝。
告訴讀者
雪崗
這次與讀者見面的是林漢達先生所著《中國歷史故事集》的五種美繪本,《春秋故事》《戰(zhàn)國故事》《西漢故事》《東漢故事》和《三國故事》。2002年,曾經(jīng)出版了新的合卷本。這次以美繪本出版,主要是為了讓讀者更方便地閱讀這部傳世名著。除了內(nèi)容上未作任何修改以外,林先生在語言上的一些獨特用法和處理,也都保持原貌,為的是讓大家原原本本地領略其特有風格。不同的是,原來的劉繼卣先生等畫的黑白插畫這回請年輕畫家上了色,版式上也做了新的設計,作為一次嘗試。
時光匆匆,逝者如水。當年,我編輯這套書的情景歷歷在目,然而當回首一顧的時候,競不覺過去了幾十年,現(xiàn)在只能靠回憶來與今天的讀者交談了。
林先生寫的這部歷史故事書,從20世紀60年代出版以來,一直擁有大量的讀者,獲得了幾代人的好評。我在1978年擔任《東漢故事(美繪版)/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責編以后,陸續(xù)收到幾百封讀者來信,老老少少、各行各業(yè)的讀者都表示對這部書的喜愛。近年來,雖然市場上新的歷史讀物層出不窮,但是林漢達的歷史故事仍然留在人們的視線和記憶中。有些讀者認為,林漢達的《中國歷史故事集》是他們看到的好的歷史故事書,當年自己看這部書長大,現(xiàn)在也希望自己的后代能繼續(xù)看這部書。
我想,凡是讀過此書的人都不會對這種說法感到驚奇。中國歷史悠久又深厚,、那么多人物、事件,寫起來是個難事。林漢達先生用絲線串珠的辦法,把人事歷程連接起來,即重點突出又不使中斷,上勾下連,大故事套著小故事,渾然成一體。還有那帶“北京味”的語言,講起來如道家常,一下子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引人入勝,便是這套書長銷的必然結果。讀者們大都以為作者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實際上林先生是滿嘴浙江話的南方人。他高超的組織藝術和語言技巧,完全是出于他對讀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對祖國語言的精確把握。可以說,沒有真功夫是寫不出來這樣的作品的;沒有踏實心態(tài),像現(xiàn)在有些作者那樣浮躁和粗糙,也是絕對不會精耕細作的。
這套書所以長銷五十多年不衰,在于它不但是一部優(yōu)秀的歷史讀物,還是一部優(yōu)秀的語文讀物,對于向少年兒童普及歷史知識,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都有很大作用。
很可惜,林漢達先生在“文革”中的1972年去世,他為少年朋友“一個朝代寫一本”的夙愿沒有實現(xiàn)。我在1978年接手編輯后,修訂再版《春秋故事》《戰(zhàn)國故事》《西漢故事》,新編了已寫完而未出版的《東漢故事》,又根據(jù)林先生50萬字遺稿《三國故事新編》縮寫改編成《三國故事》。至此算是把林先生已寫到的內(nèi)容編完出版了。
……
林漢達(1900-1972),浙江慈溪人,著名教育家、語言文字學家和歷史學家。曾任燕京大學教授、教務長,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民主促進會常務理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副部長等。林先生是語文現(xiàn)代化的積極推動者,一生向傳統(tǒng)教育挑戰(zhàn)。對中國的漢語拼音改革、成語通俗化、掃盲等工作做出了極大貢獻。他寫的通俗歷史讀物,如《上下五千年》《中國歷史故事集》《東周列國故事》《前后漢故事》《三國故事》等是一代代中國孩子的歷史啟蒙讀物,是流傳了半個世紀的歲月經(jīng)典。
綠林好漢
赤眉起義
劉氏舉兵
昆陽大戰(zhàn)
死守黃金
豆粥麥飯
“銅馬皇帝”
爭先恐后
攻占兩京
得隴望蜀
種地釣魚
寧死不屈
取經(jīng)求佛
投筆從戎
外戚專權
天知地知
豺狼當?shù)?
跋扈將軍
宦官五侯
禁錮黨人
官逼民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