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月亮和六便士》《人生的枷鎖》等長篇小說聞名于世的英國作家毛姆,在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上也是一流的。1951年,他將自己創(chuàng)作的91個短篇故事匯集成三卷本的《短篇小說全集》,并親自為每一卷撰寫了序言,1963年,英國企鵝出版公司將其以四卷本形式重新刊印,此后該版本被多次再版,并被翻譯成各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這套中文版“毛姆短篇小說全集”依據(jù)的正是企鵝1963年的版本,乃是國內首次完整推出這位偉大作家的所有短篇佳作。
《貪食忘憂果的人》是“毛姆短篇小說全集”第6卷,共收錄了15個短篇故事。這些短篇均創(chuàng)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之前,故事的背景或發(fā)生在英國殖民時期的東南亞各國,或在南太平洋孤島,或在意大利卡普里,或在法屬圭亞那,向讀者展示了不同地區(qū)的人文和歷史畫卷。有的故事讀來令人唏噓扼腕,有的令人肅然起敬,有的拷問普通人的人性、褒揚普通人的善良,有的諷刺西方資產(chǎn)階級的虛偽、抨擊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荒誕,其思想感情的描摹真摯細膩,文筆也極其詼諧幽默,故事中發(fā)人警醒的至理名言和譬語警句也俯拾皆是。
——《毛姆短篇小說全集》總序
一 引言
在現(xiàn)代英國文學史上,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是一位多才多藝、成就斐然的重要作家。他的社會閱歷之廣博,創(chuàng)作生涯之漫長,幾乎無人堪比。毛姆一生著有二十一部長篇小說、一百五十多篇短篇小說、三十一部戲劇、兩部文學評論集、三部游記、四部散文集和兩部回憶錄,是二十世紀上半葉英國文壇極負盛名的一位能工巧匠。盡管評論家們歷來對他褒貶不一,毛姆本人也曾戲稱自己為“二流作家中的佼佼者”,但他確是同時代的英國作家群體中寥若晨星的幾位雅俗共賞的經(jīng)典作家之一。他在讀者中所享有的聲譽遠勝于文藝批評界對他的認可度。他的作品,尤其是短篇小說,一直深受讀者的喜愛,不僅在歐美連續(xù)再版,而且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并改編為戲劇或拍攝成電影,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甚至走進了各類教材。人們對他作品的閱讀和研究興趣至今方興未艾。
文學向來是生活和時代的審美反映。文學創(chuàng)作的對象是人的社會生活,或者說是社會生活中的人,而社會生活則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唯一源泉。作家靠著充實的生活,才可能寫出真正的作品。毛姆豐贍的文學成就與他紛繁復雜的生活經(jīng)歷以及獨特的審美觀密不可分。他所描寫的生活是一個現(xiàn)象與本質、偶然性與規(guī)律性、具體性與概括性相融合的不可分割的整體,表現(xiàn)了他對生活和時代整體的透視和評價。他筆下的每一個故事都不啻為一個完整的“自我世界”、一個具體場景,即可燭照出一個時代和一代人生活的整體面貌。
毛姆很會講故事。他在創(chuàng)作中常?桃庾穼と松那垭x奇,布下疑局,巧設懸念,描述各種山窮水盡的困境和柳暗花明的意外結局。他的作品不僅對上流社會的揭露和批判入木三分、對人的本性刻畫淋漓盡致,而且故事性強,情節(jié)跌宕多變又不落窠臼。他的故事既融思想性和娛樂性于一體,又在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上常有神來之筆,雋語警句俯拾即是,幽默的揶揄或辛辣的諷刺隨處可見,真是達到了內容與形式完美的結合。
二 毛姆小傳
毛姆出身于律師世家,祖父是英國聲名顯赫的律師,父親是英國派駐法國大使館的律師,其長兄也是聞名遐邇的律師,曾擔任過英國大法官兼上議院議長,另外兩個哥哥也都是著名律師。毛姆于一八七四年一月二十五日出生在巴黎,第一語言是法語,自幼便接受了法國文化的熏陶。他八歲母親死于肺結核,十歲父親死于癌癥,父母的早逝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心靈創(chuàng)傷。一八八四年,他被伯父接回英國,送入坎特伯雷一所貴族寄宿制學校就讀。由于英語不好,且身材矮小,常常被同學恥笑,加之伯父生性嚴峻高冷,缺少溝通,致使毛姆落下了終身間隙性口吃的缺陷。幸運的是,童年的種種不幸遭遇竟然變成了一種偉大而珍貴的財富,不僅激發(fā)了他的語言和文學天賦,也造就了他善于精妙譏誚、辛辣諷刺的本領,這種本領在他以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隨處可見。
毛姆十六歲中學畢業(yè)。在伯父的支持下,他于一八九〇年赴德國海德堡大學修習文學、哲學和德語。在此期間,他編寫了一部描寫歌劇作曲家生平的傳記作品《賈科莫·梅耶貝爾傳》(A Biography ofGiacomo Meyerbeer,1890),并與一個年長他十歲的英國青年相戀。次年他返回英國,被伯父安排在一家會計事務所工作,但一個月后他便辭去了這份工作。伯父希望他繼承家族傳統(tǒng)當律師,可是他不感興趣;伯父繼而又勸說他在教會擔任牧師,他又因為口吃無法勝任;他想在政府任職,但伯父認為這不是一個高尚的紳士應當從事的職業(yè)。最后,在朋友勸說下,伯父勉強同意他進入倫敦圣托馬斯醫(yī)學院學醫(yī),同時以實習醫(yī)生的身份在貧民區(qū)蘭貝斯為窮苦人接生、治病。五年后,他取得外科醫(yī)師資格,但并未正式開業(yè)行醫(yī),因為他從十五歲起就開始練筆寫作,渴望成為一名職業(yè)作家。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蘭貝斯的麗莎》(Liza of Lambeth,1897),就是根據(jù)他當見習醫(yī)生在貧民區(qū)為產(chǎn)婦接生的經(jīng)歷撰寫而成。他在作品中以冷靜、客觀甚至挑剔的目光審視人生,筆鋒凌厲、超逸,富有強烈的嘲諷意味。首次創(chuàng)作大獲成功,作品幾周之后便告售罄,這促使他立即放棄了醫(yī)生職業(yè),從此開啟了長達六十五年的文學生涯。為積累創(chuàng)作素材,他在西班牙、法國等歐洲各國游歷了數(shù)十年,創(chuàng)作了十部長篇小說、大量散文、文學評論、新聞報道和短篇小說。一九〇七年,他的劇作《弗里德里克夫人》(Lady Frederic,1903)首次在倫敦公演,好評如潮。第二年,倫敦西區(qū)的四家劇院同時上演他的四部劇本,盛況空前,他成為了英國名噪一時的劇作家,從而也使他創(chuàng)作舞臺劇的熱情一發(fā)不可收。一九〇三至一九三三年間,他編寫了近三十部劇本,深受觀眾的歡迎。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毛姆因已超過服兵役年齡,便自告奮勇地加入了英國紅十字會組織的“文藝界戰(zhàn)地救護車隊”(LiteraryAmbulance Drivers),在歐洲前線救治傷員。這支救護車隊的二十四名成員里有美國作家約翰·多斯·帕索斯、E. E. 卡明斯、歐內斯特·海明威等人。一九一四年十一月初,毛姆結識了同在這支救護車隊中來自美國舊金山的文學青年弗里德里克·哈克斯頓(FredericGerald Haxton,1892—1944),倆人遂成為好友并發(fā)展成同性戀人,這種關系一直存續(xù)了三十一年,直至哈克斯頓于五十二歲時在紐約死于肺癌。在這些歲月里,毛姆始終孜孜不倦地堅持創(chuàng)作,并在敦刻爾克附近的軍營校對了他的長篇巨作《人生的枷鎖》(Of Human Bondage,1915)。這是一部具有自傳性的小說,描寫了醫(yī)科大學生菲利普·凱里受到不合理的教育制度的摧殘和宗教思想的束縛,在愛情上屢遭打擊的人生經(jīng)歷,從而表現(xiàn)了作者對新思想和新的人生道路的向往與追求,這是毛姆最重要、流傳最廣的作品之一。小說出版之初曾受到英美兩國一些評論家的猛烈抨擊,但是美國小說家兼文學評論家西奧多·德萊塞卻對它贊譽有加,稱它為“天才之作”、“堪與貝多芬的交響曲相媲美”,將小說高舉到了經(jīng)典之作的地位。
一九一五年九月,毛姆加入英國情報機構,負責在瑞士搜集情報,監(jiān)視和記錄參戰(zhàn)各國派駐日內瓦的使節(jié)們的外交活動。一九一六年,他辭去間諜工作,與哈克斯頓同行,首次前往南太平洋諸島,為他的長篇小說《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1919)收集素材。這部小說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經(jīng)歷為原型,描寫一位畫家來到南太平洋中的塔希提島,在與當?shù)丶儤愕耐林斯餐^著原始的生活中,創(chuàng)作了不少著名畫作。小說表現(xiàn)了這位天才畫家對社會的逃避和執(zhí)著追求,這是毛姆又一部廣為流傳的重要作品。一九一七年六月,他再次受聘為英國“秘密情報局”(后簡稱“MI6”)的軍官,被秘密派往俄國,肩負勸阻俄國退出戰(zhàn)爭的特殊使命,并與臨時政府的首腦克倫斯基有過接觸。兩個半月后他回國述職時,俄國爆發(fā)了“十月革命”。毛姆自認為繼承了父親的律師天賦,具有沉著冷靜、多謀善斷、慧眼識人的本領,不會被表象所迷惑,是適合做間諜的人才。以后,他以這段當間諜和密使的經(jīng)歷為素材,寫出了膾炙人口的《英國特工》(Ashenden: Or the British Agent,1928)。他在該系列故事中,塑造了一位風度翩翩、精明強干、特立獨行的特工阿申登。這部小說對英國小說家伊恩·弗萊明(Ian Lancaster Fleming,1908—1964)的影響頗深,在他后來創(chuàng)作的長篇系列小說《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中的那位風靡全球的主人公邦德,可謂與阿申登一脈相承。
在一九一五至一九五六年間,毛姆與英國著名藥業(yè)巨擘亨利·衛(wèi)爾康姆(Henry Wellcome,1853—1936)風姿綽約的妻子賽瑞(Syrie Wellcome,1879—1955)有過一段婚外情,并與她生下女兒麗莎。他們于一九一七年五月正式結婚,遂將女兒改名為瑪麗·毛姆(Mary Elizabeth Maugham,1915—1998)。然而這段婚姻并不幸福,倆人終于在一九二七年宣告離婚。毛姆一九二八年遷居法國,在海濱度假勝地里維埃拉的卡普費拉鎮(zhèn)買下了占地面積九英畝的莫雷斯克別墅。此后他的大部分歲月都在這里度過。這座豪華別墅也是當時英法文人和上流社會名流常相聚的文藝沙龍之地。
一次大戰(zhàn)后,毛姆多次前往遠東和南太平洋地區(qū)旅行,足跡遍布東南亞各國、南太平洋諸島、中國和印度等地。毛姆歷來喜歡將沿途的所見所聞、風土人情和自己的真實感受詳細記錄。正因如此,他的許多游記、隨筆、散文、戲劇和長短篇小說都寫得栩栩如生,具有鮮活的時代和生活氣息的。一九二〇年,他來到中國的大陸和香港,寫下游記《在中國的屏風上》(On A Chinese Screen,1922),并以中國為背景,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面紗》(The Painted Veil,1925)和若干短篇小說。此后他又游歷了拉丁美洲。毛姆的作品之所以能夠引起不同國家、不同時代和不同階層讀者的興趣,都與他作品中富有濃郁的異國情調和他豐富的閱歷息息相關。
二十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毛姆依然保持著旺盛、高產(chǎn)的創(chuàng)作勢頭,各類作品層出不窮。長篇小說《尋歡作樂》(Cakes and Ale,1930)是毛姆最得意和喜歡的作品。這部小說以漫畫式的筆調描繪一戰(zhàn)后英國文藝圈內各種可笑和可鄙的人與事,鋒芒畢露地鞭笞和嘲諷歐洲種種光怪陸離、爾虞我詐的丑陋現(xiàn)象。迷人的酒吧侍女羅西,是毛姆筆下最為豐滿的女性形象,而故事里的另外兩位作家則是毛姆在影射英國作家托馬斯·哈代和休·華爾浦爾。短篇故事《相約薩馬拉》(An Appointment in Samarra,1933)以巴比倫的古老神話為題材,表現(xiàn)“敘事者和主人公的最終歸屬都是死亡”的主題。美國小說家約翰·奧哈拉(John O’Hara,1905—1970)曾宣稱,他的長篇小說《相約薩馬拉》(Appointment in Samarra,1934)的創(chuàng)作靈感,則得益于毛姆。《總結》(The Summing Up,1938)則是一部文字優(yōu)美、可讀性極強的作家自傳,毛姆以直白、坦誠的語言描述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生涯和心路歷程。
二次大戰(zhàn)爆發(fā)后,法國淪陷,毛姆在一九四〇年逃離了里維埃拉,旅居美國。在此期間,他應英國政府的要求發(fā)表過數(shù)次愛國演講,號召美國政府支持英國聯(lián)合抗擊納粹法西斯。在洛杉磯時,他改編了不少電影腳本,曾是當年稿酬最高的作家之一。以后他相繼在南卡羅來納、紐約、羅德島等地居住,并潛心于文學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刀鋒》(The Razor’ s Edge,1944)即是他旅美期間的作品。《刀鋒》是毛姆的重要代表作,描寫一名年輕的美國復員軍人如何丟掉幻想、探索人生終極意義和存在價值的艱苦歷程,富有哲學和美學意蘊。故事的場景大都在歐洲和印度,但主人公拉里·達雷爾以美國著名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為原型。作品中表現(xiàn)的東方神秘主義和厭戰(zhàn)情緒,激起了正身處二戰(zhàn)硝煙烽火中讀者的心靈共鳴,那些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和通俗易懂的表達形式,也深得歷代讀者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