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加•莫蘭(1921- )是法國當代享有盛譽的思想家,他具有多學科視角,在哲學認識論領域,創(chuàng)建“復雜性思維方式”(簡稱“復雜性范式”),在其他人文社科領域也建樹頗多。
本書總結思考了人類的命運:依次從宇宙物質演化、地球生物進化、人類社會發(fā)展三大層面追溯了人類的起源和發(fā)展。進而分析了人類復雜的本性:既是理智的人,又是瘋狂的人;既是生產的人,又是游戲的人。由此認為:人類在社會生活種具有多重需求,有向多種方向(包括善與惡)發(fā)展的可能性。歷史發(fā)展并不遵從必然的法則,而是充滿了不確定性,往往以初始微小的偏離常軌的傾向或異端通過意外的方式取得主導地位,開辟新的歷史階段。作者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唯經濟主義的生產方式削弱了人類相依共存的傳統關系,惡化了人類生存所依賴的自然環(huán)境。作者最后聚焦于全球化形勢,指出全球化蘊含著深刻的兩面性:它可能給人類帶來新生的機遇,但是如果當前的經濟-科學-技術的全球化不能被倫理-文化-社會的全球化所補充、伴隨、引領,它將使人類走向災難。作者呼吁世人改革思維方式,結成人類命運共同體,“創(chuàng)建多樣性的統一”,才能最大限度地促進人類的永續(xù)發(fā)展。他認為“我們現在生活在人類歷史開始的開始”,我們依然有機會力爭美好的未來。
埃德加•莫蘭(Edgar Morin)1921年7月8日作為移民之子生于法國巴黎。1950年他有幸進入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得社會學研究部門工作。1960-1973年擔任“大眾傳媒研究中心”副主任,1973-1989年擔任“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跨學科研究中心”的兩位共同負責的主任職務。1977年他的復雜性范式的代表作《方法》第一卷的出版使他在法國名聲大振,從而奠定了他在法國學術界舉足輕重的地位。自1993年起他被聘為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名譽高級研究員至今。主要著作有:《反思歐洲》《迷失的范式》《復雜性理論與教育問題》《方法:天然之天性》《復雜性思維導論》等。莫蘭先生的著作對當代國際思想產生了重要影響。
譯者:陳一壯。1946年12月生于重慶市。1965年在上海海運學院法語專修班學習。1982年考入中共中央黨校第一屆研究生班,1985年獲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1987年被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錄取遂出國留學,1995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受到法國當代哲學家莫蘭贊賞。1995-1999年利用加拿大亞洲研究協會和加拿大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授予的兩次博士后獎學金隨同莫蘭進行研究。曾任教于加拿大魁北克大學三河市分校。2003年回國在中南大學任科學技術哲學教授。其學術研究代表作有》埃德加•莫蘭復雜性思想述評》,并翻譯埃德加•莫蘭的《迷失的范式》《復雜性理論與教育問題》《人本政治導言》等專著五種。為國內公認的研究埃德加•莫蘭的專家之一。
第1章人類和個人社會族類的三位一體 /
1人是什么? /
2人的定義是三位一體的 /
3族類的繁殖 /
4科學中對人類表達的缺失 /
5我們與自然的聯系曾被掩蓋 /
6生態(tài)意識的涌現 /
7物理化學演化的歷史故事 /
第2章人類個體 /
1什么是個人? /
2從智人到游戲人 /
3生活的散文方面和詩歌方面 /
4人的唯一性和多重性 /
第3章人類的涌現 /
1從四足動物到兩足動物 /
2從靈長類社會到人類社會 /
第4章人在宇宙中 /
1人類的誕生 /
2有序無序組織的三聯式 /
3生命,創(chuàng)造性的現象 /
4人類出現,生物進化中的革命 /
5歷史發(fā)展的難以預測性 /
第5章全球紀元 /
1當世界化變成了全球化 /
2全球化的作用 /
3大規(guī)模的城市化 /
4十分微弱的風險意識 /
5創(chuàng)建多樣性的統一 /
6新的道路——蛻變 /
第6章未來:比較可能的和不大可能的 /
1未來不會再像過去那樣 /
2我們現有的關于人類未來的觀念 /
3歷史的教訓 /
4不死的夢想 /
5機器對人類的控制 /
第7章復雜性思維和整體性思維 /
1我們的第一個認識律令:背景化 /
2“復雜性”的定義 /
3偏離常軌的傾向 /
4對認識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