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運用構式語法理論對清末民初的漢語進行考察和分析,研究的構式包括待嵌構式、程度構式、重疊構式以及同素異序構式,從語法、語義及語用等角度進行了詳細而深入的考察,對于清末民初漢語的語法研究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
適讀人群 :從事漢語語法及漢語史研究的專家學者以及語言愛好者。
以學界關注較少的大規(guī)模白話報語料為考察對象,運用構式語法理論進行分析。
本書運用構式語法理論對清末民初的待嵌構式、程度構式、重疊構式以及同素異序構式等進行詳細而深入的考察,發(fā)現(xiàn)較多規(guī)律。構式語法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逐漸興起的一種新的語法理論,它是基于認知語言學之上的理論體系,強調構式義不能從構式的內部成分進行推測。實踐證明,此種理論是漢語研究的一種新路子,而且確實能夠解決漢語的很多實際問題。本書的研究就證明了這一點。以待嵌構式為例,它是指“兩字交替顯現(xiàn)、兩字交替隱含而需人們在使用中將隱含的字填補進去以成就一個新的詞匯單位的準四字格式”。書中考察發(fā)現(xiàn),白話報刊存在多種待嵌構式類型,其中以口語構式為主,主要包括“不A不B”構式、“又A又B”構式、“一A一B”構式、“(S)X一般”構式、“A來B去”構式、“愈A愈B”構式等類型。作者對每種構式類型的考察,語料詳實,運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從句法、語義和語用等角度進行了研究,比如“不A不B”構式,語法方面,A、B以單音節(jié)的語素或詞為主,A、B 的語法性質以謂詞性為主;語義方面,此種構式表達完全否定、部分否定及假設關系等三種類型,A、B 以同義或近義關系為主;語用方面,此構式用于口語中,感情色彩以貶義或中性為主?傊緯ㄟ^對四大類構式的考察,初步展現(xiàn)了清末民初漢語構式的基本特點,對于促進本時期漢語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
當然,本書的不足也是明顯的,比如構式語法理論和本時期的構式研究未能緊密結合在一起,即使是具體構式的分析,也是描寫得很充分,而解釋則略顯單薄,在廣度和深度上還有進一步拓展和挖掘的空間。但是,本書能夠把清末民初這一特殊歷史時期所特有的全新的白話報刊語料展現(xiàn)出來,至少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素材、新思路,這也是大功一件。因此,我們在此也不能苛求作者了,只是希望作者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進一步補充完善。
書庚在2014—2019年跟我讀博期間,勤奮刻苦,甘坐冷板凳,五年的時間大都是在山東師范大學度過的。為便于統(tǒng)計分析,書庚做了大量的PDF版白話報刊轉WORD版的枯燥工作,初步建立了一個清末民初漢語語料庫,為畢業(yè)論文的寫作提供了堅實的材料支撐。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充分的前期準備,2019年他的學位論文《清末民初同素異序構式研究——以五十種白話報刊為例》以優(yōu)秀的成績順利通過了答辯。畢業(yè)后,書庚回原單位唐山師范學院工作。教書育人之余,書庚仍然堅持進行清末民初白話報刊語言的研究,先后申請到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2018年申請的《基于構式語法的清末民初漢語研究》獲得唐山師范學院的出版基金資助。可以說,書庚博士在清末民初漢語語法研究上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較大成績。作為導師,看到書庚的新作即將出版,我感到由衷地高興。在此,希望書庚博士今后在漢語語法學尤其是清末民初白話報刊語言的研究上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韓書庚,男,山東泰安人,唐山師范學院中文系講師。2003年7月進入中文系任教至今,主講課程為現(xiàn)代漢語、漢語修辭學,研究方向是漢語語法學與修辭學。出版著作或教材兩部,主持或參與省部級課題多項,發(fā)表30多篇科研論文。專著《新聞標題語言研究》2014年在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出版。
目錄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清末民初待嵌構式
第一節(jié) “不A不B”構式
第二節(jié) “又A又B”構式
第三節(jié) “一A一B”構式
第四節(jié) “(s)X一般”構式
第五節(jié) “A來B去”構式
第六節(jié) “愈A愈B”構式
第七節(jié) “可A可B”構式
第八節(jié) “最A最B”構式
第九節(jié) “如”類構式
第十節(jié) “有A有B”構式
第十一節(jié) “AB而C”構式
第十二節(jié) “AB之C”構式
第三章 清末民初程度構式
第一節(jié) 程度構式的結構類型
第二節(jié) “X得很”構式
第三節(jié) “X得了不得”構式
第四章 清末民初重疊構式
第一節(jié) AA式考察
第二節(jié) AABB式考察
第三節(jié) ABAB式考察
第五章 清末民初同素異序構式
第一節(jié) 同素異序構式的語法考察
第二節(jié) 同素異序構式的語義考察
第三節(jié) 同素異序構式的語用考察
第四節(jié) 清末民初同素異序構式產(chǎn)生的動因
第六章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