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水之旅:水文化探索與思考》為作者多年水文化研究文章的精選集,其中有些獲過省、部級學術(shù)會議獎項,是對水文化研究的獻禮及階段性回顧。全書包括四篇:第一篇文化隨筆,是融知識性及趣味性于一體的文化隨筆;第二篇學術(shù)探討,從學理邏輯上對學術(shù)理論展開分析探討;第三篇河湖速寫,是江河湖泊調(diào)研的紀實性寫作成果:第四篇書評文評,是對水利人寫水作品的閱讀評論。各篇文章大致按寫作時間先后編排,意在為繁榮水文化和水利文藝吶喊鼓勁,為服務新時代水利事業(yè),繁榮民族文化貢獻一份力量。 《樂水之旅:水文化探索與思考》可供對水文化及文學藝術(shù)感興趣的廣大讀者閱讀參考。
前言——兼自序
第一篇 文化隨筆
“水”何以成為“文化”?
水文化為何引起社會關(guān)注?
水在什么情況下是美的?
從近水到親水
“水中求生”與“水中求樂”
工具雖“舊”,文化常新
昔為神獸,今成遺產(chǎn)
城市河湖也是文化遺產(chǎn)
今天如何傳承和弘揚大禹精神?
歷史上的水工程美嗎?
古人與海(上)
古人與海(下)
流淌在唐詩中的瀑布
水與文學創(chuàng)作
水與藝術(shù)
略談水文化的研究方法
水文化研究中的“照著說”和“接著說”
水文化研究中的“對著說”
第二篇 學術(shù)探討
水在中國文學中的審美意義
水環(huán)境的文化價值
水工程的文化內(nèi)涵
水工程的美學追求
從封閉的防御到開放的景觀
當代中國水利事業(yè)的新面貌
當代中國水利事業(yè)中的文化精神
從水文化視角看節(jié)水型社會建設(shè)
關(guān)于城市水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的思考
談江蘇水旅游資源的開發(fā)
保護“母親河”就是保護中華民族
第三篇 河湖速寫
千年詩文秦淮河
海河文化:歷史輝煌與當代價值
丹山綠樹中的那條河
十年洱海月更明
樸實有華北洛河
美國南方的“千島湖”
第四篇書評文評
智者樂水的審美詠嘆
智者與智者的心靈交流
讓陽光穿越歷史
用文學擁抱水利人的生活
走進詠水文學的美麗世界
后記
《樂水之旅:水文化探索與思考》:
生存是人的基本需要,快樂是人生的更高追求;厮葜腥A水文化歷史,這兩種生活現(xiàn)象都與水有著密切關(guān)系。人從水中既能求生,也能求樂。人活著就要吃飯,這是最簡單的硬道理。中國古話“土里刨食”,其實,水里也能“撈食”。成書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管子》早就說得很明白:“民之所生,衣與食也,食之所生,水與土也!敝袊鴼v來有“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的觀念,“土”能生長糧食,水里也出產(chǎn)魚蝦菱藕等,海里除了魚類,還出產(chǎn)鹽,在民眾心目中,“水”就成為“土”之外另一種可以供養(yǎng)生息的經(jīng)濟資源,能使人賴以謀生,“靠水吃水”是合乎自然規(guī)律的生存智慧!端疂G傳》里的阮氏三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生活在梁山泊邊上的石碣湖,沒有一寸耕地,住處團團都是水,高埠上有七八間草房,就靠在水面上打魚鮮為生,用阮小五的話說,“這梁山泊是我弟兄們的衣食飯碗!焙髞硗鮽惖葟娙苏紦(jù)了粱山泊,不許打魚,“絕了我們的衣飯”,生計大受影響。當然,水中求生的日子屬于無奈,也充滿艱辛和風險。范仲淹有一首《江上漁者》的詩:“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辈贿^,水中撈食雖然艱難,畢竟也是人求生的一條路徑。
舊時代,王權(quán)擁有天下的土地,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詩經(jīng)·北山》)。那么,“水”在不在王權(quán)管控之中呢?阮小五說,他們打魚為生,“莫說官府,便是活閻王,也禁洽不得”。這只是說,相對“土”而言,官府對水域的管理稍微松一些。實際上,水環(huán)境也不能超出王法之外,官府要從水中收取賦稅。較早的記載從春秋時期就開始了,《管子·乘馬》就明確記載,要把“水”按照“土”的比例收稅:“流水,網(wǎng)罟得入焉,五而當一。澤,網(wǎng)罟得入焉,五而當一。”就是說,流水和低洼地,凡是能下網(wǎng)捕撈的,都要按土地五分之一的折算來繳納賦稅。南宋著名詩人范成大的《田園四時雜興(其三十五)》詩里就寫道:“無力買田聊種水,近來湖面亦收租!”所謂“種水”,就是江南一些窮人,失去土地、廢了犁鋤,靠一塊水面采種菱藕之類謀生,但也無法躲過“水租”。這就表明,因為水里和土地一樣有物產(chǎn)功能,能養(yǎng)活人,貧苦民眾從水中求生,而官府自然不會放過收取賦稅的機會。
說到水中求生,不能不說到歷史上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長期生活著的一類特殊人群——蛋民。他們一般在江海沿岸聚居,生活的最大特點就是在岸上沒有一寸土地,“浮家江!,以舟為家,以漁為業(yè),數(shù)百年來一直過著水上的“游牧”生活,后人稱其為“水上吉普賽人”!耙簧钣嬎叾唷薄疤旃愿浪摹保褪撬麄兊膶懻。福州一代的蛋民被稱為“曲蹄”,因其長年累月生活于船上,腿腳不能伸直,大多落下羅圈腿,故得此歧視性的稱呼。他們常見的姓氏也大都與水上生活有關(guān),典型的如“江”“池”“浦”等取自生活地點,“翁”姓可能取自“漁翁”職業(yè),“潘”則取自“水上之番人”,“歐”則取自“鷗鳥”。
在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認同模式里,人在土地上生活是常規(guī)形態(tài),土地的地位至高無上,土地是財富和地位的標志,所謂“一畝地,一畝天”。以“人必與土地相附”的傳統(tǒng)觀念看來,水居生活不是正常的生活方式,相當于被主流社會懲罰、流放。歷史上,蛋民一直深受歧視和壓迫,甚至與娼優(yōu)隸皂并列為賤民,不得讀書應試,不得與陸上漢族通婚,甚至上岸不準穿鞋,絕大部分蛋民受教育程度極為低下。民國時期,孫中山曾以大總統(tǒng)名義指令不得對蛋民歧視,但實際情況并未真正改變。20世紀50年代以來,蛋民的社會地位和生活狀況發(fā)生了根本性改變。原來稱其為“蛋族”,新中國成立后進行民族確認,認為蛋民主要是古越人的后裔,基本是漢族,因此不再作為一個民族,而統(tǒng)稱“蛋民”。從社會地位看,蛋民無疑是被主流社會排斥在外的邊緣人群。但換一個角度看,正是水為這些失去了土地的社會底層人提供了生存的空間,水中求生才延續(xù)了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