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小札》記述了作者梁江先生作為當代重要美術理論家的種種親歷和見聞等,所涉史料、史事、論評、出版等內容極具史料和閱讀價值。
作者多年專事美術史論研究。所交往、所關注的多為書畫、美術以及出版界的人和事,所涉內容亦多為藝術圈尤其美術界的史料史事。如與三聯(lián)書店創(chuàng)辦人范用,漫畫家廖冰兄、張樂平,畫家關山月、于希寧等人的種種交往舊事,均為人所未發(fā)。
著名美術理論家梁江數(shù)十年來在中國書畫及文化界的種種親歷和見聞,如三聯(lián)書店創(chuàng)辦人范用,漫畫家廖冰兄、張樂平,畫家關山月等多位文化名流的舊聞軼事在書中都得到首度披露,讀來趣味盎然,令人回味。書中所涉史料、史事、論評、出版等內容,可謂獨具文史和閱讀價值
學者的天職是做好學問
從羅定到廣州,從廣州到北京,中國美術館原副館長梁江回憶過往點滴:
陳少豐、廖冰兄、王貴忱……這些都是文化藝術領域的前輩名家。而在中國美術館原副館長梁江心中,還有另一重身份――恩師和引路人。在陳少豐引薦下,梁江從羅定到了廣州。因受廖冰兄賞識,他上京到《美術》雜志社工作。因為王貴忱一番話,他義無反顧地北上多年發(fā)展;貞浧鹑昵暗倪@些點滴,梁江依然十分感動:“因為老一輩的扶持,我才有了后來走到北京發(fā)展的機會。”
收藏周刊:您說過曾用五年時間寫了一篇兩千字而從未發(fā)表的文章,為何一直對此耿耿于懷?
我寫的第一份可稱為學術論文的文章,至今也沒有正式發(fā)表,確切說只是文稿;叵肫饋,竟是這份二千余字的文稿確定了我其后對待學術的態(tài)度。
1978年,范文瀾《中國通史》由人民出版社印行。在一個幾乎沒什么新書可言的年代,甭說有多么吸引人了。那時我二十四五歲,在縣圖書館幫忙編書籍介紹墻報,以近水樓臺之便正偷看封存著的《資治通鑒》。看著看著便犯暈了,兩書不一樣的記述越來越多,越看越無所適從。恰巧這里有全縣惟一一套二十四史,便硬著頭皮從頭檢閱。讀不懂,又掉頭啃王力的古漢語通論。以后,逐漸看到了《竹書紀年》,看到陳夢家、顧頡剛等人的歷史考辨著作,如同發(fā)現(xiàn)新大陸。再掉頭看《中國通史》中的疑問,手頭有點發(fā)癢,心想可逐一寫出校改文章,讓再版時改正豈非好事?說干就干,先從《中國通史》第一卷開始吧。
排第一的題目是《〈中國通史〉春秋戰(zhàn)國紀年表若干漏誤的商榷》。完全沒有想到,寢食不安用了三年多時間才寫出一份只有2400余字的文稿。其中以先秦史籍、二十四史及新出土文物等當時所能知道的資料為依據(jù),提出《中國通史》年表中有三處遺漏,四個國君的名字及年代應予訂正。文稿寫出卻不知寄誰好,報紙上說范文瀾先生已去世,便按該書后記提及的機構,寄往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室。三四月后,收到近代史研究所辦公室一張蓋了公章的復函。其中除了感謝對該書關心,尚有“先秦史事紛雜,希望共同努力推進研究”云云。
這是一次典型的青春期盲動。幾年來沒少吃苦頭,考辨一字無不一波三折。其間幾乎翻遍了當時所能接觸到的史籍類書刊,慢慢從別人的著述中揣摩到治學的必要規(guī)范和必經(jīng)路徑,知道學術決不可說誑言大話。原計劃的其它題目無法繼續(xù)做下去了,三數(shù)年辛苦卻有一意外收獲——從此不怕看任何古籍了。學問者何?清人劉開《問說》有“學即繼以問也”的說法,這是我后來才看到的。但我寧肯把學問簡單解讀為學習與探問的過程,這是因了這青年時期的經(jīng)歷有感而發(fā)。
收藏周刊:你多次寫文章談到陳少豐教授的影響,,最難忘的是什么?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在粵西縣城文化館干雜七雜八的工作。自學艱難,便寫信向大學老師美術史家陳少豐先生求教,沒承想得到不可思議的幫助。他以廣州美院美術史教師的身份,逐一借出學院圖書館尚存的美術史書籍寄給我閱讀。每月兩冊,讀完后寄返。后來再沒有什么書可寄了,他竟寄來一大包工整異常的讀書筆記和卡片,這是他60年代初在中央美院聽課所記。陳少豐先生溫厚隨和,人緣好,治學則至為嚴謹周密。他歷年讀書、考察、思考,凡有所得,均分門別類記錄于卡片上。凡動筆寫作,均言之有據(jù),凡征引材料必有確鑿出處。這就是學問之路。沒有陳少豐先生這樣言傳身教,我料不定還得多吃多少苦頭。我雖然不是他的研究生,但是他一直把我當成他的大弟子。我在寫作中缺少什么資料,他都會從圖書館找那些對我有幫助的書,通過掛號信方式寄給我,還會在書里夾五塊錢、七塊錢。他大概也不知怎么寄錢,便把錢夾在書里一并寄給我。他家里像樣的書架都沒有,地板也是水泥的,他很少讓別人到家里,但我是可以隨時去的。
好幾年就這樣過去了。一直閱讀新的舊的美術專業(yè)刊物,以往只是對上面的文章敬畏有加,這時卻不時看出頗不以為然甚至舛錯之處。越想越按捺不住,便把自己感受及相關資料寫出,投寄給刊物編輯部。當然石沉大;蛲烁寰佣,后來便陸續(xù)有文稿在《美術》、《美術研究》、《藝術世界》、《中國畫》等專業(yè)刊物陸續(xù)發(fā)出。所寫內容有美術史論考辯、美術史方法論研究,也有介入當時“現(xiàn)實主義精神”、“抽象美”熱點問題論爭的。1984年,《文藝報》、《美術思潮》等刊物的年度綜述把我若干觀點列為一家之說。對一個基層的青年人而言,頗感意外還有點惶惑。
收藏周刊:據(jù)了解,您能從羅定到廣州,也是因為陳少豐先生和廖老?
當年我在廣東,只有陳少豐老師知道我。雖然有不少文章已發(fā)表在中央美院學報上,但廣東人并不知道。1982年廣東省文代會,主持廣東省美協(xié)工作的老漫畫家廖冰兄在會上說到美術理論人才稀缺話題。與會的陳少豐老師在發(fā)言中提及,粵西山城有個叫梁江的青年人,已接連寫出論文刊發(fā)在中央美院學報上,處境卻很困窘。會后,廖冰兄讓人立即通知我到省城見他。一番當面考察,廣東美協(xié)的幾位副主席決定,立即把我調至廣州從事理論研究和編輯《廣東美術論壇》。其后,則是中國美協(xié)幾度借調我入京編輯《美術》雜志,視野更大大拓展。
這是我青年時代學習與探問的一段難忘經(jīng)歷。至1985年考取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研究生時,發(fā)表論文有40余萬字,被推薦參加1986年文化部青年成果展覽。
收藏周刊:廖老籌辦漫畫創(chuàng)作50年赴京展覽,您曾一同前往,那次同行印象很深刻?
那是我第一次上北京,擠在硬臥車廂里,和廖老聊了一路。為了節(jié)省差旅費,廖老讓我陪他住在北京前門大柵欄的一家小旅館。最早來拜訪的有剛完成研究生學業(yè)的廣東人蔡星儀,后來,轉住到東二環(huán)的空軍招待所,來訪的有繆印堂、華君武等人。
廖老說自己是第5次來京,很多老朋友一定要見見。那幾天,我陪著他去金魚胡同拜訪葉淺予,在團結湖看黃苗子、郁風,到方莊看吳冠中,在西單看傅天仇。最難得的是,到東四小街一個小院落拜訪夏衍。當時,夏老已84歲高齡,被家里人扶著緩緩走出來,與廖老拉手相對著坐下,夏老說話緩慢而清晰,問冰兄先生這些年的情形,其他老友的近況。陪同廖老赴京,讓我親眼見證了這一批文化人深厚的情誼,這一行程,也成了我人生的轉折點,不到半個月時間,我超乎常規(guī)地見識了眾多如雷貫耳的文化名人,開闊了眼界,這次赴京,也是我后來數(shù)次被中國美協(xié)借調入京編輯《美術》雜志的前奏。
收藏周刊:據(jù)了解,著名學者王貴忱曾對您北上起很大影響作用,能否具體說說?
他對我的人生發(fā)展,的確有很大的影響。其實,八十年代《美術》雜志想借調我的時候,我正考慮要不要離開廣州去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很猶豫。而王貴忱前輩一直對我很關注,每次去他家都把我這個后學當朋友接待。在一次會議間隙,他把我拉到一邊說:“梁江啊,你很聰明,但是廣東的聰明人一定要出去才能成大氣候。梁啟超、康有為都是出去的。”我知道這話他是輕易不說的,因為他是外地人。因為這句話,我果斷去了北京。其實,在北方也是很艱難的,能在北方站住腳能出頭,回想起來很可能只是一個“意外”。
收藏周刊:不少人還記起你擔任過《廣州文藝》主編,對文化問題也發(fā)表過新鮮觀點。
碩士畢業(yè)后,我有好幾年在廣東工作。作為改革開放先行點的廣東,各方面都出現(xiàn)了前所來見的大變動。而文化和藝術領域種種新現(xiàn)象更無法納入舊文藝理論框架中,對此實難以熟視無睹。90年代中期,恰逢深圳市舉辦“深圳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我在會上曾直率批評余秋雨給深圳定位為“文化碼頭”的觀點。進而指出,深圳若改革開放經(jīng)濟發(fā)達之后不能提供文化創(chuàng)造的經(jīng)驗,將有負當代中國對深圳的期望。此言讓全場一時無語,隨聲附和余秋雨的言論后來少見了。我還向會議提交了題為《多環(huán)形文化結構論綱》的長篇論文。文中依據(jù)改革開放時代的社會特征和文化特征,對不同文化類型的劃分提出了獨特構想。認為當代文化呈現(xiàn)了與以往不同的新結構,不同類型文化依文化含量之比例,呈多環(huán)并存態(tài)勢,又在互動格局中往前推進,文化傳統(tǒng)則是在篩選和積淀中住后傳遞的。該文在《廣州文藝》連載后,引起文化研究界關注,《中國文化報》、《新華文摘》、《文化研究》等報刊均作了轉載。
收藏周刊:你從事學術工作三四十年,最特別的感受是什么?
我的處女作是1974年11月刊發(fā)在《廣州日報》的一份千余字的美術評論。若以此為起點,闖入專業(yè)領域已三四十年。這些年雖也出版過幾本書,自以為較真實體現(xiàn)自已學術行程的還是歷年刊發(fā)的單篇文章,現(xiàn)今總數(shù)約有400萬字;叵肫饋,凡能說得上學術價值的一定是辛辛苦苦得出與人看法不同的文稿。碩士學業(yè)期間所撰寫的《院畫與清代美術思潮》一文,因對傳教士畫家與明清美術關系作出獨特闡釋,曾多次為學界同行引用,后被列入浙江大學以及國家圖書館推薦的《耶穌會士與中西文化交流論著目錄》之中。對于傳統(tǒng)文人畫、清代院畫的再評價,對中國美術批評分期、明清美術基本特征及嶺南畫壇源流等問題的闡述,均曾提出與以往不一樣的判斷。在我所參與的《中國美術史》、《中華藝術通史》、《中國繪畫發(fā)展史》等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中,一些見解被認可已融入相關章節(jié)。
我常常想的是,我們這些從事專業(yè)研究的人,若不能提供符合社會期待,與所在位置相稱的成果,明顯便是失職。記起二十多年前,著名華裔畫家汪澄先生從紐約給我寄來一信。其中說:“目前兩岸藝術界都缺少真正的藝術批評家,也缺乏分析、整理及總結今天中國海內外美術變化進程的人才。因此像你這樣敢寫敢言的評論作家,我覺得是難能可貴。希望先生堅持自己的‘自留地’,為中國美術多做一點所能做的工作!彼麑ξ业拿姥,當緣于一種并非僅屬他個人的熱切期待。 學者的天職是做好學問,我會一直在探尋路上走下去。
梁江,現(xiàn)為廣州美術學院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研究所所長、中國美協(xié)理論委員會副主任。曾任中國美術館副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七屆理事、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東南大學、肇慶學院特聘教授等。曾受聘擔任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評委、文化部高級職稱評委,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央美院博士答辯委員,2016巴西奧林匹克美術大會評委和論壇召集人、2012倫敦奧林匹克美術大會主任策劃委員等。
輯一 序跋
1范用的童心
2另一種視角解讀傳統(tǒng)繪畫
3書藝的返璞歸真
4石窟藝術的宏偉長卷
5清代美術:最后的高峰
6《美術觀察》幾段“主持人語”
7羅映球;手執(zhí)刻刀70年
8與時代同行——楊之光從藝60年
9繼往開來說中山
10有感于《劉濟榮談藝錄》
11梁世雄的畫風
12郝鶴君:植跟大地的藝術
13梁如潔:充實之謂美
14有聲音的鮮活圖卷
15《五邑美術家年表》序
16《三毛流浪記》,人生教科書
輯二 言論
1中國油畫第一章要從廣東寫起
2廣東與美術100年
3新中國美術之路
4致羅銘研討會的信
5郭北平的西北地域油畫
6女性形象折射社會行進足跡
7就美術與大眾話題答《中國文化報》
8書畫市場象股市
9“粵派批評”在路上
10說不好比說好更好
11不懂書法無法談論中國藝術
12答《新快報》采訪:怎樣練書法
13陽光灑在你的路上
輯三 隨感
1能怎樣解讀凡高
2想起了豐子愷
3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4星云大師也無風雨也無晴
5誰能來反學術腐敗
6吳冠中讓批評家汗顏
7名家不等于大家
8文化的尷尬
9現(xiàn)實主義:一抹炫目的亮色
10消費主義才是主流(外三篇)
11讓文化回歸本性
12短論七則
13黃公望與文人歸臬“元四家”
14還有什么作品能讓我們動容
15近看20年來的“現(xiàn)代藝術”
16臺灣美術:交流、互動、同舟共進
17黎雄才工筆花鳥草蟲再認識
18沈光偉:是真名士自風流
19家園和在珠江三角水鄉(xiāng)題材隨想
20從寫字到書法
21廣東美術館籌建的二三事
范用的童心
范用不是什么“明星”,不知道的人還是有的。不過,不知道巴金《隨想錄》、《傅雷家書》、王昆侖《紅樓夢人物論》、《情愛論》、《婚床》、《第三次浪潮》,不知道三聯(lián)書店的人恐怕便少了。
它們的出版“后臺”便是“范老板”范用。連兩個全國一流的雜志《讀書》、《新華文摘》,也是在范用的手中創(chuàng)辦的。在京城多年,我仍無緣認識范用這個受人尊敬的出版界老前輩。后來,聽說他已經(jīng)從人民出版社副社長和三聯(lián)書店總經(jīng)理的位置上退下來了,畢竟,他在出版界已經(jīng)默默奮斗了五十年。
緣樫一面,直到回廣州我依然耿耿于懷。意外的是,日前忽然收到范用托冰兄轉贈我的一本新書,而且書中所收是范用寫給母校小同學的一封封信。書名就是《我愛穆源》。
已經(jīng)50多年了,鎮(zhèn)江的穆源小學依然盛載著他悠悠的童年之夢。范用先生在書的扉頁上給我寫了幾句話——“獻上一顆童稚之心——范用時年70”。至于冰心老人給范用的題詞“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笑”,則更是賅括出了小學母校便是范用的迷園,是他心中的圣土。雖然歷半個世紀滄桑,那童年溫馨而恍惚的夢境。卻更顯魅力神奇。依依戀情,拳拳之心,宛如小溪在這本書中的字行間流淌著。
范用先生說,他樂意給小朋友寫信,“寫信就是寫信,把事情講清楚,把意思表達出來就行了,是寫大實話,不是寫文章”。不過,他又說,在寫這些“大實話”的時候,“仿佛時光倒流,我又回到了童年,我的幸與不幸的童年。有時情不自禁,竟至于流下了眼淚。” 是的,這正是冰心老人所說,“回憶時含淚的微笑”。誰沒有過童年,誰沒有過憧憬,誰又會沒有回憶呢?但是,能夠寫出真實,寫出細膩,寫出那樣一個夢牽魂繞的美麗迷園,又確乎不是沒有“童稚之心”所能辦得到的。而范用這些感人至深的“大實話”,說到底,是為了讓這些相隔半個多世紀的小校友“珍惜自己的童年”,“熱愛生活”。這,真正是赤子之心。
范用曾經(jīng)為自己記憶中的小學母校做過一個模型。他在上面極盡精巧之能事,不僅各處建設的比例、結構、顏色悉如原貌,連大門校牌、屏風上的字也歷歷可辨。他那原來的母校其實已給日本飛機炸掉了,炸不掉的只是他的記憶,連同他既飄緲又清晰的童年之夢。我知道,他在三聯(lián)書店的辦公室是喜歡掛上小貓、小魚等充滿兒童情趣的繪畫的。
對出版嚴格到近于苛刻,對事業(yè)投入得近于單純,未始不是一種童真的折射,我想。不要說《讀書》、《新華文摘》的水準和編輯風格了,單單想想那獨特的封面設計和版式吧,還有《隨想錄》、《傅雷家書》的設計呢,那種爽朗、大度、嚴謹和學術味,體現(xiàn)的不僅是設計的藝術,編輯的藝術,也是人生的藝術。
而且,范用設計的東西太多,但偶爾署名的,也只是用“葉雨”的筆名,這是我許久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