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盧琴學》二卷,清姚配中撰。
姚配中(一七九二-一八四四),字仲虞,安徽旌德人。工書法,以糜膳生終于鄉(xiāng)。姚氏弱冠即博覽經史,旁通百家之言,尤喜研讀《周易》,著有《周易姚氏學》。姚氏亦嗜琴并精通琴藝,著有《琴學》二卷。
《琴學》一書是姚配中受王坦《琴旨》的啟發(fā),鑒于傳譜舛誤者多,遂更正世人所廣泛傳習的十數(shù)曲,并自制七曲,原數(shù)說聲,上溯本始,于道光十三、十四年(一八八三、一八三四)于棲真山麓撰寫而成。后其弟子汪守成等人集資刊刻其生前著述,以姚氏書齋名命名為《一經盧叢書》,《一經盧琴學》即是其中一種。
《一經廬琴學(一函二冊)》為清道光二十五年(一八四五)汪守成刻本。半頁九行,行大字二十一字,小字雙行同,細黑口,四周雙邊。卷前牌記題『道光乙巳春刊、一經盧琴學、西真山叟』,卷末有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學琴記》一篇,并附有《琴操題解》一卷。
古琴是中華文化中頗具魅力的藝術形式之一,其與書法、繪畫、圍棋并為文人雅士必備之藝,而在中國古代文明歷程中綿延不息,成為人們修身養(yǎng)性,以為文雅的具體表現(xiàn),故有“琴棋書畫”四雅之說。
中國古琴有著悠久歷史,早在遠古時期便出現(xiàn)在古代的祭祀或盛典之上。傳說神農氏「削桐為琴,繩絲為弦“。創(chuàng)造了琴,也有”伏羲作琴“之說,”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之傳。古琴,以其歷史之悠久、蘊育之深邃、意境之空靈,在中國樂壇,乃至中華文明歷程中,顯示出極其顯著的藝術魅力,并在以后的發(fā)展過程之中,為儒、道、佛各家分別賦予了更為深邃的文化內涵,成為華夏文明的重要內容之一。故此,琴被視為”八音之首“,”冠聚樂之長,統(tǒng)大雅之尊“。二〇〇三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我國古琴列為”人類口頭與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也恰恰體現(xiàn)出中國古琴的豐厚的文化內涵和無窮的藝術魅力。
我國古琴藝術經過歷朝各代的發(fā)展演變,已經成為以音樂的方式展現(xiàn)中國古代精神文化的藝術載體。在古琴的傳承發(fā)展進程中,由于地域文化的影響以及師承之異、傳譜之差,古琴藝術逐漸形成了虞山派、廣陵派、金陵派、松山派、紹興派、諸城派、嶺南派、中州派、梅庵派等風格各異的琴學流派。而各個不同流派的琴學傳承、延續(xù)和發(fā)展,往往通過古琴琴譜來記錄和反映其原貌。目前所能看到的歷朝各代琴譜有一百五十余種,這些琴譜的刊行、傳播,既是古琴藝術傳承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古琴藝術傳承的重要內容。因此,對這些經典琴譜進行整理和出版,是我們傳承和弘揚古琴藝術的關鍵舉措。
中國書店出版社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陸續(xù)整理出版古代琴譜,先后以綫裝形式整理出版了近四十種古琴琴譜,形成了初具規(guī)模的《歷代琴譜叢刊》。面對近兩年古琴快速發(fā)展的變化,同時也充分考慮目前琴人、琴友習琴的實際需要以及撫琴吟唱的優(yōu)雅古典氛圍,中國書店出版社選擇較為適應琴友習琴需要,并適當兼顧歷史不同時期以及不同流派具有代表性的琴譜,以《中國古琴譜叢刊》之名再次刊行。此外,我們還將陸續(xù)精選古琴傳承中版本特色突出的琴譜,納入到這套新編的琴譜叢書之中,以更好地為海內外琴友研習古琴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