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自由》是穆勒影響深遠的一本小冊子,1859年在英國出版。一出版即引起轟動,至今仍是政治哲學領域的重要文獻。本書共五章,分導論、思想和討論的自由、個性是幸福的要素之一、社會對個人權威的限制和若干應用。他在功利主義的基礎上討論了自由的含義和極簡原則、自由的外延,在洪堡和托克維爾思想的基礎上討論了人的個性與自由的關系。他認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益,個人就有完全的行動自由,其他人和社會都不得干涉;只有當自己的言行危害他人利益時,個人才應接受社會的強制性懲罰。這是建立在“蕞大多數(shù)人的蕞大幸!边@一功利主義原則上的、作者以豐富詳實的資料、通俗生動的語言,闡述了他的獨特見解。
適讀人群 :大眾 《論自由》一書,是19世紀英國最有影響的哲學家、經(jīng)濟學家和政治評論家之一約翰·穆勒,于1859 年發(fā)表的一部政治哲學名著。這部著作雖然篇幅不大,只有10萬字左右,卻是繼17世紀英國著名哲學家洛克的《政府論》提出了近代古典自由主義(Classic Liberalism)的基本原則之后,首次從理論上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闡發(fā)和論證了現(xiàn)代“政治自由”觀念的論著,由此成為古典自由主義的奠基性著作之一,對現(xiàn)代西方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任何一個想要真正理解現(xiàn)代西方文化的人,都不可不讀。
只要對西方文化有所了解,便可知道,現(xiàn)代西方文化具有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各種文化的鮮明特征。這種特征不僅在于它繼承了古希臘人提出的“民主”和“科學”的理念,猶太-基督教提出的“平等”和“博愛”的理念,而且在于近現(xiàn)代歐洲人基于這些理念,于西方社會從古代向現(xiàn)代轉(zhuǎn)型之際,又提出了“自由”和“效率”的理念。而正是“自由”以及基于“自由”的“效率”理念,使得西方文化具有了世界上其他各種文化不具有的現(xiàn)代性,并逐漸在近代世界上各種文化的競爭中占有強勢地位。
因此,仔細閱讀《論自由》一書,不僅能使我們深刻理解現(xiàn)代西方文化,而且能使我們明白,現(xiàn)代西方文化及其文明,何以能在世界上各種不同文化和文明的競爭中逐漸取得優(yōu)勢地位。也正因為如此,當中國于18-19世紀之間逐漸落后于西方各個資本主義國家之后,并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興起了向西方學習的熱潮之際,《論自由》一書就成了被當時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最早引入中國的西方經(jīng)典之一,此后又成為迄今為止中國境內(nèi)具有最多不同譯本的漢譯名著之一。
譯者前言
《論自由》一書,是 19 世紀英國最有影響的哲學家、經(jīng)濟學家 和政治評論家之一約翰·穆勒,于 1859 年發(fā)表的一部政治哲學名 著。這部著作雖然篇幅不大,只有 10 萬字左右,卻是繼 17 世紀英 國著名哲學家洛克的《政府論》提出了近代古典自由主義(Classic Liberalism)的基本原則之后,首次從理論上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闡發(fā)和 論證了現(xiàn)代“政治自由”觀念的論著,由此成為古典自由主義的奠 基性著作之一,對現(xiàn)代西方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任何一 個想要真正理解現(xiàn)代西方文化的人,都不可不 讀。
只要對西方文化有所了解,便可知道,現(xiàn)代西方文化具有不同 于世界上其他各種文化的鮮明特征。這種特征不僅在于它繼承了 古希臘人提出的“民主”和“科學”的理念,猶太—基督教提出的 “平等”和“博愛”的理念,而且在于近現(xiàn)代歐洲人基于這些理念, 于西方社會從古代向現(xiàn)代轉(zhuǎn)型之際,又提出了“自由”和“效率” 的理念。而正是“自由”以及基于“自由”的“效率”理念,使得 西方文化具有了世界上其他各種文化不具有的現(xiàn)代性,并逐漸在近 代世界上各種文化的競爭中占有強勢地 位。
因 此,仔細閱讀《論自由》一書,不僅能使我們深刻理解現(xiàn)代002 西方文化,而且能使我們明白,現(xiàn)代西方文化及其文明,何以能在 世界上各種不同文化和文明的競爭中逐漸取得優(yōu)勢地位。也正因為 如此,當中國于 18—19 世紀之間逐漸落后于西方各個資本主義國 家之后,并于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興起了向西方學習的熱潮之際, 《論自由》一書就成了被當時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最早引入中國的 西方經(jīng)典之一,此后又成為迄今為止中國境內(nèi)具有最多不同譯本的 漢譯名著之 一。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穆勒《論自由》的中譯本至今已多達十余種, 其中較有影響的譯本有,1903 年商務印書館以《群己權界論》為 名出版的嚴復譯本;1959 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程崇華(許寶骙)譯 本;2011 年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孟凡禮譯本,等等。不過, 譯事無止境,這些譯本各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鑒于《論自由》一書的 重要性和經(jīng)典性,筆者以為再增添一些譯義更為準確、譯文更加流 暢的譯本,對中西學術交流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這是筆者不怕 費勁多事,試圖為讀者提供一個更好譯本的初 衷。
不過,即便我們可以盡力將《論自由》一書譯得更加準確流 暢,但對不了解西方文化的讀者來說,真正讀懂它也并非易事。為 了對讀者有所幫助,筆者不揣淺陋,嘗試就《論自由》的主要內(nèi)容 及相關問題談一些自己的體會和看法,供大家參考和批 評。
一、自由的含義
一本學術著作乃至一篇學術文章,之所以令人困惑,甚至難以 理解,十有八九是因為讀者對其中包含的基本概念不甚了解。同 理,《論自由》一書雖然不像某些哲學著作那么詰屈聱牙,讀起來 云里霧里,令人不知所云,但要真正理解這本書的含義,仍然需要 對它論述的核心概念“自由”有一個基本的理解。因為“自由”一003 詞雖然有一個基本含義,但若仔細分析,它在不同的語境中卻存 在著極其豐富的不同含義,正如伯林所說,“同幸福與善、自然與 實在一樣,自由是一個意義漏洞百出以至于沒有任何解釋能夠站得 住腳的詞”,在不同的語境下,其包含的不同含義可以多達兩百多 種。[1]若不對本書所論的核心概念“自由”做一個基本的澄清,難 免會在閱讀時引起各種困惑與誤 解。
從字面上看,“自由”一詞的本義是“不受限制或阻礙”,用在 人身上,是指“個人能夠不受阻礙地按照自我的意志或選擇行事” 或“自主選擇”,從而成為一個能夠?qū)⑷伺c物區(qū)分開來、與“自然 的必然性”相對應的重要哲學概念。不過,“不受阻礙地自主選擇” 會涉及多方面的問題,由此導出“自由”的各種不同含義。在閱讀 本書時,為了避免困惑或誤解,必須強調(diào),與本書所論“自由”相 關,“自由”至少具有以下幾種不同內(nèi) 涵。
首先,世界上并不存在不受任何阻礙的自主選擇,自主選擇或 者會受阻于各種自然因素,不能違反自然規(guī)律,或者會受阻于人際 間的利益沖突,不可侵犯他人利益,否則便會受到懲罰。為了“不 受阻礙地自主選擇”,我們必須通過一些規(guī)則或法律來限定自主選 擇的領域和范圍,確保自主選擇在限定的領域和范圍內(nèi)不受阻礙。 在社會政治經(jīng)濟領域通過法律來限定自主選擇的范圍,意味著法治 下的自由,著重的是“不可自主選擇”的行為,因此可稱之為“消 極自 由”。
其次,我們可以認為,自主選擇應該有正當理由,否則這樣的 選擇是盲目的、非理性的,并非“真正的自由”;正當理由可以出 自科學理性,也可以出自價值理性,若出自價值理性,它便含有 “聽從理性的命令,不受情欲的控制”或“值得珍視的生活方式” [1] 伯林,《自由論》,譯林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89 頁。004 等內(nèi)涵,若出自科學理性,則會含有“不得違反自然規(guī)律”或“自 由在于必然”等內(nèi)涵,這樣的自主選擇,著重的是“應當自主選 擇”的行為,因此可稱之為“積極自 由”。
再次,有了合乎價值理性的自主選擇之后,還有一個實現(xiàn)自主 選擇的個人能力和外在條件問題,因為沒有實現(xiàn)自主選擇的個人能 力和外在條件,即便是合乎價值理性的正確選擇,也會流于形式成 為空談;如此涉及實現(xiàn)條件的自主選擇,便會含有“可行能力”的 內(nèi)涵,可稱之為“能力自由”。事實上,這種“能力自由”強調(diào)的 是,自主選擇的實現(xiàn)要基于對科學規(guī)律的認識,深化了基于科學 理性的“應當自主選擇”的行為,因此仍然屬于“積極自由”的 范 疇。
此外,我們還可以問,自主選擇的意義何在?其最終目的是什 么?由此還可引出“自主選擇的本質(zhì)”問題,得出“自由”具有 “超越”或“創(chuàng)造”等內(nèi)涵,可以替代“理性”成為人的本質(zhì),因 此“自由”或“自主選擇”的實現(xiàn)便成了人生的意義所在。這樣具 有“超越”或“創(chuàng)造”等人生意義內(nèi)涵的“自由”,并不探討“自 由”或“自主選擇”的具體內(nèi)容,而只是抽象地肯定它對人生的 價 值。
以上幾種“自由”,不過是“自由”一詞所具有的幾種主要含 義,即便就這幾種含義而言,若細查其不同內(nèi)涵,還會發(fā)現(xiàn),它們 雖然具有不同的含義,彼此之間卻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相互糾 纏不清,使得“自由”問題變得非常復 雜。
必須指出,穆勒這本《論自由》所論的“自由”,并非存在主 義等人生哲學所追求的“超越”“創(chuàng)造”或“人的全面發(fā)展”等終 極價值,也非阿瑪?shù)賮啞ど冉?jīng)濟哲學家學所追求的實現(xiàn)人生終極 價值的“可行能力”等必要條件,也非康德等道德哲學家所追求的 “對必然的認識和遵從”等理性要求,更非普通人所理解的“隨心005 所欲”,而是上面所述的第一種“自由”,或曰“法治自由”或“消 極自 由”。
具體一些說,這種自由,穆勒稱之為“政治自由”或“公民自 由”,所討論的是“自主選擇”的范圍或領域。它含有以下幾個方 面的含義:(1)人的自由或“自主選擇”不是無界限的,而是有界 限的;(2)“自主選擇”的界限是通過一系列法律規(guī)范所禁止的行 為來劃定的,只要不違反法律禁止的事情,一個人便可自行其是, 不受別人的干涉,從而被政治哲學家稱為“法治自由”;(3)因 此,這個界限是從否定的方面,也就是從“不可自主選擇”的行為 方面,來規(guī)定“可自主選擇”行為的范圍和領域的,它探討的不是 “可自主選擇”行為的內(nèi)容或一張“正當行為的正面清單”,而恰恰 是“不可自主選擇”行為的內(nèi)容或一張“不正當行為的負面清單”, 從而又被政治哲學家稱為“消極自由”;(4)這張“不正當行為的 負面清單”的內(nèi)容便是,法定的人人平等享有的各種不可侵犯的基 本權利和正當利 益。
這樣的“消極自由”或“法治自由”,雖然與上述其他各種 “自由”并非無關,甚至可以說是其他各種“自由”的基礎,其含 義卻仍然不同于其他各種“自由”。討論這種“自由”,目的在于解 決政治哲學中的一個基本問題:個人與政府或公眾輿論的關系是什 么?個人權利與政府權力或社會權威的界限在哪里?適用自由的私 人領域與適用民主的公共領域的界限在哪里?我們在討論自由問題 時,必須澄清這種“自由”的內(nèi)涵,將它與其他各種“自由”區(qū)分 開來,并且弄清楚它與其他各種自由的關系,否則,將具有不同內(nèi) 涵的自由混為一談,不僅會導致問題的混亂和誤解,而且會導致對 自由的否 定。
就自主選擇應當是合理正確的“積極自由”來說,這種“自 由”不容許人們的選擇犯錯誤,當然會大大縮小自主選擇的范圍;006 如果考慮到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犯錯,正確選擇來自對錯誤選擇的不 斷糾正,并不存在絕對正確的選擇,那么過于強調(diào)選擇應當正確, 便會在事實上否認錯誤選擇乃正確選擇的源泉,從根本上否定自主 選擇,甚至可以讓人假借真理的名義取消自主選擇。就自主選擇必 須是合理可行的“積極自由”而言,由于“消極自由”表達的僅僅 是個人不可侵害他人同等享有的公民基本權利,并不表示自主選擇 的可行能力,所以僅僅由于自己缺乏某種身心能力而無法選擇做某 種事情,例如當一個人由于貧窮而負擔不起法律并不禁止的某事, 如獲得某種食物、出外旅行或?qū)嵤┓ㄍプ匪鳈嗟葧r,不能說是缺乏 政治自由,除非這種貧困是別人或不公平的制度安排造成的,才能 說他缺乏政治自由。過于強調(diào)自主選擇依賴于可行能力,把自主選 擇等同于可行能力,同樣會大大縮小自主選擇的范圍,甚至也會導 致對“消極自由”的否 定。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這種自由具有明顯的現(xiàn)代性,其現(xiàn)代性表 現(xiàn)為,其一,這種“政治自由”不同于西方古代社會的“公民自 由”;其二,這種“政治自由”是現(xiàn)代“公平正義”理念的基本組 成部 分。
不可否認,西方古代社會也存在著某種“公民自由”,但這種 “公民自由”是由西方古代的前市場經(jīng)濟等級制農(nóng)耕社會決定的, 其道德基礎是不平等的“各司其職”的公平正義理論,處于不同社 會等級的人,其政治權利是不平等的。若以古代民主制中的公民等 級享有同等的政治權利而言,古代公民享有的平等“自由”,僅僅 是指參與政治公共事務的平等權利,并無私人領域不受社會和政府 干預的內(nèi)涵,它是民主政治的一部分,與民主不可分。與此相反, 現(xiàn)代社會所主張的“政治自由”,則是市場經(jīng)濟社會的產(chǎn)物,以個 人的獨立自主或平等享有的自主決策為前提,意味著私人領域與公 共領域的劃分,人人平等享有的政治權利不僅包含公共領域中參與007 公共事務的民主權利,更主要的是指私人領域中任何人不可侵犯的 法定的非民主權利,既不允許政府侵犯,也不允許多數(shù)人侵犯。[1] 因此,現(xiàn)代社會所主張的“政治自由”是市場經(jīng)濟社會的基石,表 現(xiàn)了現(xiàn)代社會的一種終極價值,是現(xiàn)代人文精神的典型表 現(xiàn)。
……
穆勒(1806-1873),19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經(jīng)濟學家、政治評論家。他的著作對英國人的思想有“不可估量的影響”,并延續(xù)至今。
第一章 導 論 / 001
第二章 論思想自由和討論自由 / 019
第三章 論個性作為福祉的要素之一 / 063
第四章 論社會對個人行使權威的限度 / 085
第五章 理論應用 / 109
術語對照表 /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