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關中地區(qū)的聚落營建開始,探討地域風土特征、社會經濟背景和營建制度體系對建造的影響,整理西安明城各時期代表性建筑,辨析地域空間的生成機制與形態(tài)語匯,思考如何構建當代中國建筑的文化精神、價值內核和設計策略。
壹 風土——華夏文明的肇始
1.1 人地:聚落營建的地理環(huán)境
1.1.1 滄海桑田:關原的變遷
1.1.2 地域環(huán)境:物產豐饒的四塞之地
1.1.3 漸行漸遠:時空中的人地關系
1.2 營造:宗法社會的空間圖示
1.2.1 社會結構:血緣共同體的秩序等級
1.2.2 文化觀念:天時地利人和的“三才”觀
1.2.3 空間營造:天人合一的理想圖示
貳 追遠——在地的02l
2.1 庶民:居住建筑歷程
2.1.1 起源與發(fā)軔:以穴為居,木骨泥墻
2.1.2 萌生與初構:構木為屋,夯土為基
2.1.3 統一與發(fā)展:木架構筑,類型多樣
2.1.4 成熟與定制:里坊格局,規(guī)范統一
2.1.5 繼承與延續(xù):窄院民居,緊湊布局
2.2 皇權:宮殿建筑歷程
2.2.1 夏商·草創(chuàng)時期:茅茨土階,宮邑初現
2.2.2 周代·發(fā)展時期:禮制營建,格局確定
2.2.3 秦漢·成熟時期:象天立宮,壯麗重威
2.2.4 隋唐·都城時期:規(guī)劃嚴整,宏大格局
2.2.5 明清·府城時期:重城形態(tài),規(guī)制嚴密
2.3 神明:建筑歷程
2.3.1 封禪祭祖:禮制建筑
2.3.2 清靜無為:道教建筑
2.3.3 輪回因果:佛教建筑
2.3.4 :伊斯蘭教建筑
2.3.5 耶穌救贖:天主教建筑
叁 變革——現代建筑的開端
3.1 初生:現代主義建筑代中國(1840—1949年)
3.1.1 西學東漸:西方建筑體系的滲透(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
3.1.2 復興:中國傳統形式的復興(20世紀初至20世紀50年代)
3.2 并存代西安建筑覽
3.2.1 覽:建筑發(fā)展的三個時期
3.2.2 探索嘗試:新建筑的萌發(fā)期(1840—1911年)
3.2.3 緩慢發(fā)展:城市建設期(1911—1945年)
3.2.4 戰(zhàn)亂衰退:建設停滯期(1945—1949年)
3.3 典型代西安能分類譜系
3.3.1 轉變初現:典型住宅建筑
3.3.2 類型拓展:典型公共建筑
3.3.3 本地演化:典型建筑
肆 物用能主義的發(fā)展
4.1 轉輾:從曲折徘徊到多軌發(fā)展
4.1.1 工業(yè)城市:成立初期(1949—1957年)
4.1.2 建設停滯:“大”與“”時期(1958—1977年)
4.1.3 快速發(fā)展:改革開放后(1978—1989年)
4.2 居住:從標準配給到多軌并行
4.2.1 各得其所:住房建設模式的
4.2.2 按需擴容:居住生活空間的變化
4.2.3 點板成矩:居住建筑形態(tài)的變化
4.3 商貿:從國營計劃到多元并存
4.3.1 應時而變:商貿發(fā)展模式的演化
4.3.2 商品多元:大眾消費需求的轉變
4.3.3 由小變大:商貿建筑形態(tài)的變化
4.4 單位:從集體意志到城市建造
4.4.1 標準單元:單位建設模式的演化
4.4.2 服務特征:內向單位服務與城市公共服務的并置
4.4.3 典型建造:現代建筑營建的演變
伍 文興——當代創(chuàng)作的探索
5.1 社會:轉型與變革
5.1.1 消費初現:轉型時期(1990—2000年)
5.1.2 西部開發(fā):世紀交替時期(2000—2010年)
5.1.3 國際都市:后城市化時期(2010—2019年)
5.2 內城:改造與建設
5.2.1 改程:明城區(qū)城建大事記
5.2.2 保護三問:明城區(qū)舊城改造的反思
5.2.3 整體風貌:當下的明城區(qū)
5.3 樣態(tài):多元與拼貼
5.3.1 復原再現:仿古建筑
5.3.2 調和并置:折中建筑
5.3.3 標準建造:能主義建筑
5.3.4 在地營建:現代地域主義建筑
5.3.5 自下而上:自建民宅
陸 層積——留存的營建
6.1 片區(qū):明城區(qū)的十個烏瞰
6.1.1 鐘樓片區(qū)
6.1.2 永寧門片區(qū)
6.1.3 安遠門片區(qū)
6.1.4 安定門片區(qū)
6.1.5 長樂門片區(qū)
6.1.6 新城廣場片區(qū)
6.1.7 民樂園片區(qū)
6.1.8 回坊片區(qū)
6.1.9 灑金橋片區(qū)
6.1.10 含光門片區(qū)
6.2 群組:片區(qū)中的十組建筑
6.2.1 鐘樓
6.2.2 永寧門建筑群
6.2.3 安定門建筑群
6.2.4 化覺巷大寺
6.2.5 五星街天主教堂
6.2.6 張學良公館
6.2.7 電影院
6.2.8 大廈
6.2.9 古都文化大酒店
6.2.10 民樂園民生百貨
6.3 語匯:十個建筑的空間形態(tài)
6.3.1 鐘樓
6.3.2 永寧門城樓
6.3.3 安定門箭樓
6.3.4 化覺巷大寺主殿
6.3.5 五星街天主教堂
6.3.6 張學良公館中樓
6.3.7 電影院
6.3.8 大廈
6.3.9 古都文化大酒店,
6.3.10 民樂園民生百貨
柒 類型——地方的屋舍
7.1 居。好鞒抢锏娜粘I
7.1.1 類型化概覽
7.1.2 典型案例
7.2 機構:明城里的服務設施
7.2.1 類型化概覽
7.2.2 典型案例
7.3 消費:明城里的商業(yè)娛樂
7.3.1 類型化概覽
7.3.2 典型案例
捌 記錄——現實的影像
8.1 全攬:明城區(qū)的多維視角
8.1.1 明城四望
8.1.2 明城場景
8.2 觀:建筑的語匯圖譜
8.2.1 典型風貌
8.2.2 室內空間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