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序、圖錄、大事年表、北京曲藝團人名錄等幾部分構(gòu)成。圖錄又由解放、建團、國營、災難、輝煌、改制六個章節(jié)構(gòu)成。
圖錄中的每個章節(jié)都是由述評和與其相應的圖片構(gòu)成。述評,講述的是每個時期在北京的曲藝藝人或北京曲藝團中發(fā)生的主要事件,以及對每段歷史的基本評價。圖片盡可能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影像,圖片質(zhì)量雖參差不齊但反映的也是歷史。在圖片中,對不同時期的代表性人物立有小傳,為了讓讀者對他們有進一步的了解。
大事年表記述的是在北京曲藝團60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發(fā)生的大事、新事、要事。以其中參與的人,他們的舞臺藝術(shù)、社會實踐活動等為重點,同時也相應地反映出他們的生存境遇和生存狀態(tài)。
本書是為紀念北京曲藝團成立60周年而出版的一本圖冊,北京曲藝團走過的這60多年,正如本書名春華秋實,為我國的曲藝藝術(shù)的發(fā)展和保護、為我國曲藝藝術(shù)家的培養(yǎng),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古都北京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這里生活的人們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民間文化。居住在北京城的北京人,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的曲藝文化,他們先是靠此自娛,后以此為生。在他們說唱著心中的喜怒哀樂、演繹著尊崇的忠孝節(jié)義的過程中,他們?nèi)坭T出了獨樹一幟的、帶著京味兒文化特色的北京曲藝藝術(shù)。這些曲藝藝術(shù)形式不僅是北京文化的驕傲,更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驕傲。
書里的老照片一部分是本書的編者包澄潔老先生珍藏的,剩下的很多都是曲藝團的老藝術(shù)家們提供的,大家聽說要有這么一本書來記錄曲藝團走過的歲月,紛紛積極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我曾有機會和包老先生一起聊天,包老先生給我講了許多老照片中的故事,如數(shù)家珍,講到了照片中的老藝術(shù)家,他們中的很多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不在世了。他說,語氣中滿是遺憾。
我想,這本書不僅是對北京曲藝團60年走來的一個總結(jié),更是對為我國曲藝藝術(shù)發(fā)展做出過貢獻的老藝術(shù)家們的記錄和紀念,雖然他們中的一些已經(jīng)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們的作品、他們對曲藝藝術(shù)的熱愛、他們?yōu)榕囵B(yǎng)青年藝術(shù)家所做的所有努力,都將被記錄,也被我們銘記。
本書推薦給大眾閱讀,尤其是曲藝愛好者,也值得更多的年輕人閱讀,了解我國的曲藝藝術(shù),了解我國的國粹,以及這些國寶級的老藝術(shù)家們。
包澄潔:1958年參加北京曲藝團,任曲劇隊樂隊伴奏員。1961年考取中國戲曲學院戲曲音樂系插班生,1963年畢業(yè)。畢業(yè)后回北京曲藝團先后任曲劇隊、曲藝隊樂隊隊長、音樂設(shè)計、團藝術(shù)委員會委員,《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北京卷》、《中國曲藝志·北京卷》編委。1986年調(diào)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戲曲研究所《中國戲曲志》編輯部,先后任編輯、編輯部副主任,《中國曲藝志》特邀編審、出版責任編輯。1993年開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總序康偉
序包澄潔
章解放做新中國的主人
(19491952).......................................................................001
第二章建團響應政務(wù)院號召組織起來
(19521959)........................................................................015
第三章國營沒有了后顧之憂的藝人和他們的創(chuàng)作
(19591966)........................................................................045
第四章災難在災難中的堅持
(19661976)........................................................................093
第五章輝煌在復蘇中再創(chuàng)輝煌
(19771996)........................................................................103
第六章改制北京曲藝團新的奮斗
(19972013)........................................................................141
大事年表............................................................................179
北京曲藝團人錄...................................................................219
后記...............................................................................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