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采用海德格爾的生存論分析方法,具體分析和論證了康德哲學中情感與理性的地位,美感(第三批判)、崇高感(批判)和道德感(第二批判)的特征及其哲學根基由此終引向康德的宗教哲學情感分析。本書以趣味(美、崇高)判斷之必然性的哲學根基為核心思考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探索了康德從美學到宗教的過渡環(huán)節(jié)和背后的困境如何使用情感實在性解決康德宗教哲學的邏輯困境。
賀方剛,男,1971年生,山東沂南人,哲學博士,F(xiàn)任教于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發(fā)表論文十余篇,其中一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項。主要研究康德哲學,以其美學和宗教哲學為主;旁及胡塞爾、海德格爾的現(xiàn)象學。
導論
節(jié) 基于研究現(xiàn)狀的選題依據(jù)
第二節(jié) 研究方法:生存論分析
章 對情感和理性的分析
節(jié) 發(fā)凡
第二節(jié) 對情感的哲學分析
第三節(jié) 對理性的哲學分析
第二章 美感一崇高感一道德感
節(jié) 分析康德宗教哲學情感因素的思路
第二節(jié) 作為拱頂石的崇高感
第三節(jié) 崇高感和美感的特征分析
第四節(jié) 對崇高感和美感的反思基于《(對美感和崇高感的觀察)反思錄》的分析
第五節(jié) 人類學視閾內(nèi)的情感因素分析
第三章 趣味(美、崇高)判斷之必然性的哲學根基(上)
節(jié) 哲學體系與技術和藝術之間的關系
第二節(jié) 成體系的認識能力之成為哲學的基礎
第三節(jié) 成體系的心靈能力之分析
第四節(jié) 使判斷力成為體系的經(jīng)驗
第四章 趣味(美、崇高)判斷之必然性的哲學根基(下)
節(jié) 反思性的判斷力
第二節(jié) 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特殊系統(tǒng)的集合體
第三節(jié) 技術性的判斷力:自然的技術之觀念的基礎
第四節(jié) 感性學(Asthetik)
第五章 由美感、崇高感、道德感向宗教情感的過渡
節(jié) 康德之前的哲學中相關的美感、崇高感、道德感和宗教情感觀點
第二節(jié) 康德哲學里從美感向崇高感、道德感和宗教情感的過渡
第六章 情感實在性:解決康德宗教哲學邏輯困境的一種途徑
節(jié) 康德提出恩典觀時所面對的基督教傳統(tǒng)
第二節(jié) 康德恩典觀的人性論基礎
第三節(jié) 康德恩典觀的邏輯困境
第四節(jié) 康德恩典觀邏輯困境的解決
結語:宗教情感語言表達的出路:生存論分析中的語言觀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