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是雨果部大型浪漫主義長篇小說。作品以離奇和對比的手法寫了一個發(fā)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圣母院副主教弗羅洛貪戀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的美色,對她先愛后恨,殘酷迫害。而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保護女郎拼盡全力。《巴黎圣母院》浪漫主義色彩濃烈,是運用浪漫主義對照原則創(chuàng)作的藝術范本,表現了雨果對封建政府和教會的強烈憎恨,也反映了他對下層人民的深切同情。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藝術地再現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統治時期的歷史真實,宮廷與教會如何狼狽為奸壓迫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怎樣同兩股勢力英勇斗爭。小說以1482年的法國為背景,以吉普賽姑娘愛斯梅拉達與年輕英俊的衛(wèi)隊長,道貌岸然的副主教以及畸形、丑陋的敲鐘人之間的關系為主線,熱情嘔歌了吉普賽姑娘與敲鐘人高尚的品格,深刻鞭撻了衛(wèi)隊長與副主教的虛偽與卑下。小說體現了雨果的“美丑對照”的藝術表現原則,它的發(fā)表,打破了偽古典主義的桎梏,標志著浪漫主義的徹底勝利。
維克多·雨果(1802-1885),法國19世紀偉大的詩人、劇作家、小說家、散文家,浪漫主義文學運動領袖,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被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在法國和世界文學史上享有盛譽。雨果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創(chuàng)作歷程超過60年,作品合計達79卷之多,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留下了輝煌的文化遺產。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九三年》,詩集《光與影》,短篇小說《“諾曼底”號遇難記》。1830年,28歲的維克多·雨果開始奮筆疾書他的“命運三部曲”之一《巴黎圣母院》,這部小說被譽為“法國浪漫主義歷史小說的杰作”和“浪漫主義文學的里程碑”,為他躋身法國以至歐洲重要的作家行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名師快速導讀
作者簡介
寫作背景
地位與影響
故事概要
藝術特色
典型人物形象
一 喧鬧的節(jié)日
二 卡西莫多
三 廣場上的狂歡
四 奇特的婚姻
五 從前的故事
六 荒唐的懲罰
七 一滴水、一滴淚
八 少女的心事
九 進展
十 陰謀
十一 金幣變枯葉
十二 母親
十三 殘疾的悲傷
十四 紅門的鑰匙
十五 歡樂萬歲
十六 流浪漢的口令
十七 重逢又分離
十八 殉葬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