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教師要做怎樣的研究
一
中小學教師需要做研究嗎?研究不是大學老師、教研員、教科所的人做的事嗎?教學已經(jīng)夠累了,哪有時間和精力,又有什么必要搞研究呢?很多優(yōu)秀的老教師,教學效果好,學生也喜歡,也沒見人家搞什么研究啊?!
回答這些問題前,我們先思考:在自己的教育教學生涯中,有沒有面對和解決過問題?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們靠什么解決問題呢?不就是研究嗎?因此,每個教師都會研究,也都需要研究;優(yōu)秀的教師一定也是好的教學研究者,只不過他們可能沒有有意識地實施研究并將研究成果寫出來。
研究指人對事物的真相、性質(zhì)、規(guī)律等進行探索,由不知變?yōu)橹,由知少變(yōu)橹啵凰且粋提出問題,并以系統(tǒng)的方法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研究可分為兩類,一是思辨研究,二是實證研究,本書談的是實證研究,即尋找實際證據(jù)的研究。它對應英文research,由re和search組成,也就是反復尋找的意思,反復尋找的就是實際的證據(jù)。教育教學中有太多理念需要基于實證研究幫助其落實,也有太多似是而非的東西需要實證研究予以證實、糾偏和精確化,實證研究因此具有祛魅祛虛的功能和意義。例如,學生上課為什么不聽講?學生上課不聽講怎么辦?為了澄清和解決這些問題,教師需要收集實證信息:
- 學生在哪些課上不聽講?
- 學生在一堂課的什么環(huán)節(jié)不聽講,教學的內(nèi)容和形式是怎樣的?
- 學生不聽講時在做什么?
- 教師對學生不聽講有什么反應?效果如何?
- 教師如何看待學生不聽講的行為?
- 教師以往接受的應對學生不聽講的建議是怎樣的?
……
通過觀察、訪談、問卷調(diào)查等多種方法收集和分析這些實證信息,在此基礎上描述、解釋學生不聽講的行為及教師的應對,即是典型的實證研究。這體現(xiàn)了循證的思想,為教學改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學的有效性,降低其盲目性。
當前,實證研究已成為項目研究、學術交流、論文撰寫的重要范式,也成為制定教育政策的基本思維方式。有些教師要解決自己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有些教師承擔了各級各類研究課題,還有大學里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撰寫論文,都需要實施規(guī)范的、高質(zhì)量的實證研究。我給北京師范大學的研究生教授中小學教育研究方法這門課十年了,其間參加了很多教育碩士和一線教師的畢業(yè)論文或項目研究的開題、答辯,總的看來準教師和教師們實證研究的意識和能力還比較薄弱,未能較好地把握實證研究的規(guī)范,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研究選題盲目、隨意。很多教師將自己的工作或上級指派的任務作為研究選題,或當下流行什么就研究什么,如學校推行整本書閱讀,就搞整本書閱讀的研究,提出培養(yǎng)學生思維素養(yǎng),就搞思維素養(yǎng)研究。很多研究選題諸如通過整本書閱讀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研究,又大又空,未能從中生成具體的、有價值的研究問題,自然也不能明確應收集怎樣的實證信息以解決問題,終導致將研究報告寫成工作方案、工作總結。這樣的選題往往由模糊的意愿驅動,缺乏嚴謹?shù)膶W術思考,沒有學術概念和學理的支撐,從而顯得盲目和隨意。
第二,文獻綜述薄弱。文獻綜述對保證研究質(zhì)量極為重要,任何研究都必須建立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高質(zhì)量文獻綜述對明確研究方向、選擇研究路徑與方法極為重要,文獻綜述沒有做好是導致研究選題盲目、隨意的一個重要原因。很多研究者由于學養(yǎng)和研究視野的局限,也缺乏文獻綜述的訓練和實踐經(jīng)驗,再加上客觀條件的限制,如不能接入各種電子資源平臺,因而無法完成高質(zhì)量的文獻綜述。
第三,實證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不足。實證研究的關鍵是通過收集高質(zhì)量信息回答研究問題,這是一個相當復雜和困難的過程,涉及抽象概念具體化和行為化、信息收集工具選用或制備、運用多種方法收集實證信息、對實證信息進行整理及多樣化的分析處理。完成這個過程需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范,掌握多種策略,很多教師在這方面的基礎顯然比較薄弱。
因此,很多教師在研究中投入大量精力,而研究質(zhì)量卻不盡如人意。我們希望通過本書幫助教師掌握實證研究的基本規(guī)范,將研究方法與教育教學緊密關聯(lián)起來,提高基于實證研究解決教育教學中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二
某知名教育期刊近刊登了一篇實證研究論文,該研究用問卷收集信息,其中一個研究結論為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能顯著提升學生成績。因材施教能顯著提升學生成績這個所謂的研究結論,已經(jīng)是千百年來人們的共識,有必要通過研究去重復這個結論嗎?研究者可能會說以前的結論基于感性和經(jīng)驗,而自己的研究提供了實際證據(jù)?墒,這個證據(jù)是怎么得來的呢?通過問卷中的幾道題!因材施教這么復雜、抽象的一個概念,有著極多的表現(xiàn)形式,通過問卷的幾道題而得到的信息能在多大程度上真正表征因材施教?還有,利用問卷收集的兩個變量的數(shù)據(jù)能否證明二者存在因果關系,如研究結論言之鑿鑿的那樣能顯著提升學生成績?該研究用了流行、高級又玄妙的方法多層線性回歸模型泛精確匹配方法,這種模型的構建和驗證由數(shù)據(jù)驅動,將兩組有相關而未證實有因果關系的數(shù)據(jù)錄入數(shù)學模型,指定一組數(shù)據(jù)為因,另一組數(shù)據(jù)為果,讓模型對此構想進行驗證。即使對該構想的驗證通過了,也只是基于數(shù)據(jù)特征不否認構想的變量關系而已。
教育研究應為教育服務,要解決教育中的真問題、有意義的問題。令人遺憾的是,像上面這樣的研究當前大行其道。我不反對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樣化,而是反對為了方法而用方法、為了工具而用工具,對數(shù)據(jù)和數(shù)學模型強行征用、盲目崇拜。想象一下,一群氣派非凡的專家站在田埂邊,人人手中都有一把精美又醒目的小鋤頭,他們嘰嘰喳喳地討論著。
看到我這個鋤頭上的蝴蝶結了嗎?
嗤,我的鋤頭都做成蝴蝶形狀了呢!
讓開讓開,我這個鋤頭,鑲了金邊兒的!
熙熙攘攘中,這些專家擺出美的姿勢供助手拍照,偶爾用小鋤頭優(yōu)雅地劃拉一下腳邊的土地,并發(fā)出難以抑制的驚喜:
哦呦,我翻起了一小片土呢!
啊呀,我的小鋤頭不沾灰呢!
呵呵,我的小鋤頭能自動美顏呢!
如果這一幕發(fā)生在我們眼前,是不是會覺得無比荒誕?不幸的是,這正發(fā)生在教育研究領域,那一把把精美的小鋤頭,就是當下各種時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這很大程度上緣于功利主義的影響,什么論文好發(fā)表就寫什么論文,很多教育研究因此表面化、趕時髦,忽視研究的教育意義,缺乏有價值的問題的驅動。讓人憂慮的是,一方面,很多教師還在以抒情式日記的方式寫研究報告,他們急需研究方法的指導而不得其門;另一方面,很多教師已經(jīng)開始依葫蘆畫瓢,在沒弄清楚原理和使用條件的情況下,開始搞這樣時髦的研究了。
很多年前,我看到了陳鶴琴關于兒童好奇心的研究,至今對這個研究念念不忘。他研究好奇心,他的研究也由好奇心驅動,面對真問題,解決真問題,是教育實證研究的典范。陳鶴琴首先澄清了好奇心的意義及內(nèi)涵,進而對以往研究進行了綜述,呈現(xiàn)了他人研究好奇心的方法和結果,分析了以往研究的不足。陳鶴琴通過觀察孩子的提問了解其好奇心,他以自己的兩個侄子(甲,10歲零8個月;乙,9歲零1個月)為研究對象,連續(xù)27天把兩個侄子每天所提問題記錄下來,一共記錄了357句(甲、乙各問了238和119句)。主要研究結果及其分析討論如下表所示:
研究內(nèi)容 結果與討論
甲、乙每天問句的數(shù)量 - 每天的問題數(shù)量為何存在差異?
- 為什么甲比乙的問題多?
問句的類型及甲、乙在各類型上的數(shù)量(比例) - 問句有三種類型:什么為什么怎樣,其比例依次降低。
- 已有研究認為,兒童的什么問句,比怎樣為何問句發(fā)生得早。本研究顯示,年齡與問句只有多少而沒有先后的關系。
- 兒童的智力與問句類型的關系更加密切。
問句的內(nèi)容及甲、乙在各內(nèi)容上的數(shù)量(比例) - 問題共有19類,如人事、物理、政治、數(shù)目等。
- 甲排在前5位的是:人事、人物(人造之物)、物理、機械、動物;乙排在前5位的是:人物、人事、機械、動物、物理。
基于實證研究的結果,陳鶴琴提出了該研究對兒童教育的啟示:(1)從問句類型可知兒童現(xiàn)有的知識、經(jīng)驗及興趣所在,藉此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2)要對兒童提問給予積極的反饋,保護和激發(fā)其好奇心;(3)教師和家長要反思為什么兒童年齡越大越不愿意提問。
陳鶴琴的研究沒有用花里胡哨的高級技術,但它遵循了實證研究的規(guī)范有概念辨析,有文獻綜述,有研究假設,有清晰的數(shù)據(jù)收集過程與方法,有對實證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同時,他的研究相當嚴謹:研究前用比奈―西蒙智力量表對兩個被試的智力進行測驗,二者智商只差2分(105和103),確認智力因素不會影響研究結果;在研究中關注了諸多細節(jié),包括不主動問被試問題,明確對被試的問句如何反應、如何記錄被試的問句,等等。
用幾十年前的教育研究作例子,是為了呈現(xiàn)一個樸素的研究是什么樣子,也正因為褪去華麗的外衣,讓我們看到了本真、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研究。在當今的條件下,該研究的參考資料可以更多一些,研究的分析和論證可以更詳細,或者用一些新的技術和工具對數(shù)據(jù)進行更深入的處理,但這都絲毫不影響它的關鍵品質(zhì),其研究的趣味、方法都是純正和高級的。教師需要學習和實施的就是陳鶴琴這樣的研究用樸素、恰當、實用的方法,面對和解決教育教學中有意義的真問題。
三
兩年前我參加一個研討會,一位著名的教育專家談到她的一段經(jīng)歷:在其主持的項目實施過程中,研究人員要求教師嚴格按照質(zhì)性研究中的某種模式收集資料并進行編碼。這位專家非常嚴肅地對研究人員說:你是想讓他們累死嗎?我想還有一句話她沒說:除了能多發(fā)兩篇論文,這么干對教學有多大用、對教師有多大意義呢?!這就好比一個農(nóng)民需要技術指導嗎?當然需要!但他們需要的是適合我這塊地的,而且是能理解能負擔有實操性的方法、技術與工具!我們必須意識到,大部分教師是專業(yè)工作者,他們有研究的意識和能力,也很好地解決了教育教學中的諸多問題,只是還不熟悉如何規(guī)范地做學術研究和寫研究報告。例如,美國明星教師雷夫在《培養(yǎng)終身閱讀的孩子》中記述了他如何優(yōu)化孩子的閱讀。雷夫首先分析了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我們學校的學生不善于閱讀,也不喜歡閱讀。標準化測驗結果顯示,我們學校有78%的拉丁裔學童閱讀能力不足。但絕大多數(shù)的兒童都有學習閱讀的能力,是我們辜負了這些孩子。
現(xiàn)在各校都設有讀寫指導員,這些專家大多曾是老師,而他們以前自己帶學生的時候就不曾有過多大的成效。有位讀寫指導員蒞臨本校,用拇指和食指夾起一本大部頭的書好像這書是坨糞便。她笑著對我們說: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學生不想閱讀一本又大又厚的書……她拿起的是約翰斯坦貝克的《憤怒的葡萄》一部由諾貝爾獎得主所著,并曾贏得普利策獎的杰作。
每年都有數(shù)百萬美元投資在書本和其他讀本里,教師的訓練時數(shù)也高達數(shù)千小時。各教科書出版公司的任務就是繼續(xù)賣出自家產(chǎn)品,業(yè)者競相爭食數(shù)百萬美元的測驗服務大餅,而各校區(qū)則焦慮地等著測驗結果出爐。很多教師毫無教育熱情或無法勝任工作,各學區(qū)只好求助于單調(diào)的共同讀本,并要求所有教師一律用相同的進度和教材來教學。用心教學且滿懷熱忱的老師備感拘束,再也不能向學生介紹影響深遠、富有挑戰(zhàn)性的文學作品。
從這幾段描述中,我們能看到雷夫非常清醒、準確地意識到閱讀教學中的多個問題:學生缺乏閱讀興趣、閱讀成績低下,教師指導能力不足,閱讀內(nèi)容和閱讀目標不合理,閱讀測驗存在偏差。由此可見,高水平的一線教師能夠定位有價值的研究問題,這些都可以成為非常好的實證研究選題。
雷夫優(yōu)化孩子的閱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舉措:
- 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和愿望;
- 提供高質(zhì)量的閱讀指導;
- 善用圖書館;
- 挑選適合學生閱讀的經(jīng)典作品;
- 為基礎差的學生提供有效幫助;
- 由各科老師帶領學生開讀書會;
- 對閱讀進行有效評估;
- 把閱讀和真實生活聯(lián)結起來。
以為基礎差的學生提供有效幫助為例:
許多老師都喜歡和學生一起閱讀文學作品,然而,閱讀較具挑戰(zhàn)性的作品時,卻面臨部分學生跟不上其他同學的問題。為了避免這些學生被拋在后頭,老師們往往選用難度較低的教材,好讓他們有成就感。但這么一來,有能力的出色的學生就常常要停下來等其他人跟上進度,備感無聊。針對這種情況,我采取雙管齊下的策略。首先,我會經(jīng)常解釋教材,讓落后的學生跟上進度,還會事先幫閱讀程度只有初級的學生準備特別簡單的段落,讓他們在課程開始前便贏在起跑點上。他們在同學面前朗讀,遇到困難從不會遭到恥笑,而且體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進步,自信心也一天比一天更強。如果我要學生交寫作報告的話,我會協(xié)助這些落后的孩子尋找問題的解答,提升他們的寫作技巧。雙管齊下的第二部分,是讓個別的學生閱讀合乎自己程度的書籍。他們每個月都會寫讀后心得。一旦克服了不安,就連成就感的學生也開始建立自信。我為學生們塑造了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環(huán)境,在這個環(huán)境中敦促他們追求卓越,同時循循善誘、提供正面引導。在我的指導下,所有曾經(jīng)被評為遠低于基礎的學生,去年年底全都通過了閱讀能力測驗。
再以由各科老師帶領學生開讀書會為例:
現(xiàn)在學生的錯誤觀念之一是:只有上英文課時才閱讀。這個想法很荒謬,我們一定要改正這樣的想法。我發(fā)現(xiàn),做法就是由各科老師帶領學生開讀書會。從沒有明文規(guī)定數(shù)學或自然課老師不該以身作則當學生的閱讀示范。我鼓勵所有老師都可以試試看。我見過許多優(yōu)秀的自然、歷史以及體育課老師開讀書會。他們挑出好書,讓各班學生自行選擇。這些讀書會大多有固定的聚會時間,通常在午餐時或放學后,每讀完一章,大家就討論一次。讀書會的學生都是自愿參加的,因此帶讀的老師面對的是一群充滿熱忱的學生。孩子們在讀書會上認識了來自不同班級、想法相近的同學,友誼在聚會中滋長,教師們則在不同于上課的環(huán)境中和學生建立聯(lián)系,從而鞏固教室內(nèi)的師生關系。讀書會是讓所有相關者每周共度一兩個小時的絕佳方式,人人都是贏家,每個人都出于正確的動機而閱讀。
雷夫用一個個案說明了閱讀對學生的重要意義:
我以前教過的學生有不少人懷念第56號教室,希望繼續(xù)在生活中保有這個避風港。我為他們開設了一個周六班,而路易斯就和許多就讀于初中和高中的孩子們一樣,自愿參加這個班級。我們在某個星期六閱讀黑人劇作家韓絲貝莉的經(jīng)典作品《日光下的葡萄干》,并打算在幾周后到俄勒岡州參加莎翁戲劇節(jié),來一次實地考察之旅。我們會在莎翁戲劇節(jié)期間觀賞韓絲貝莉和其他人的作品,所以我要學生們做好準備。我為學生們搜集劇本,并針對該劇作對于美國劇場的影響做了背景說明,然后帶著他們讀完劇本。讀到后幾行時,許多學生發(fā)出欣賞杰作后的那種既喜悅又滿足的贊嘆,但14歲的路易斯卻在座位上默默掉淚。等他恢復了平靜,我問他這出戲為何深深打動了他,他的回答很簡單:我哭,是因為它描述的就是我們家的故事。他愛好閱讀,他建立聯(lián)結,他能理解,他具有解析偉大作品和將之與自身經(jīng)驗聯(lián)結的能力。多年后,學生們讀的作品很可能就是出自路易斯之手。
雷夫的閱讀教學也是研究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實實在在解決了教學中的問題!這三個案例組合起來已經(jīng)很接近行動研究前兩個案例是行動,后面一個是行動的結果。雷夫對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有清晰、深刻的認識,其行動也扎實有效,只要在研究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規(guī)范性上加以完善,提高其實證性及精細程度,就可以成為一個高質(zhì)量的實證研究。例如,雷夫反對讀寫指導員的說法學生不想閱讀一本又大又厚的書,那么,又大又厚的書有怎樣的特點,哪些因素決定閱讀材料是否適合學生閱讀?雷夫鼓勵學生閱讀整部經(jīng)典作品,這會對學生哪些方面的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適合小學生閱讀的經(jīng)典作品有怎樣的特點?他們能閱讀整本經(jīng)典作品的基礎和條件是什么?教師在其中又應發(fā)揮怎樣的作用?各科教師帶領學生開讀書會為何能取得好的效果?讀書會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師生分別從中獲得了怎樣的成長?流淚的路易斯如何閱讀?他在閱讀中經(jīng)歷了什么,又從中獲得了怎樣的成長?這與他個人的特質(zhì)是否有關系?類似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這些都是值得通過實證研究進行探索的既有意義也有趣的問題。
因此,面向教師的研究方法,一定要扎根于實際的教育教學,觀照教師的工作內(nèi)容和研究基礎,幫助教師掌握其愿意用也確實有用的研究方法。
綜觀當前市面上有關教育研究方法的書,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
(1)多為方法和工具驅動,缺乏對教育意義的觀照;(2)實操性和針對性不強,未能對教師的需求給予有效的響應;诙嗄杲逃芯糠椒ㄕn的教學,以及對教師做研究的指導,我在本書中力求將研究方法與實際教學緊密關聯(lián),以實證研究在教育教學中的實際應用為驅動,關注教師做研究的基礎和條件,以及容易出問題和薄弱的地方,輔以大量實際案例,凸顯實用性和操作性。
本書前四章分別闡述了教育研究的屬性、研究選題、文獻綜述、研究問題與研究設計,這些內(nèi)容為明確有價值的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礎,為研究的實施做好了準備;第五章到第九章分別介紹了觀察法、內(nèi)容分析法、訪談法、問卷法、實驗法等收集和分析實證信息的方法;第十章介紹了個案研究、臨床法和行動研究等切近教師需求的三種研究模式?傊蚁M緯転榻處熖峁┢淇梢杂、愿意用的研究方法指導,使其能夠運用高質(zhì)量研究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同時提升自身研究素養(yǎng)和學術水平。
緒論 教師要做怎樣的研究 001
章 認識實證研究 011
一、實證性 012
二、社會性 017
三、藝術性 022
第二章 研究選題 027
一、選題的目的 029
描述 029
解釋 034
二、選題的價值 039
理論化新發(fā)現(xiàn) 039
面對實踐問題 042
三、選題內(nèi)容與研究模式 046
確定選題內(nèi)容 047
選擇研究模式 048
四、選題的可行性 054
研究實施的條件 054
預研究 056
第三章 文獻綜述 061
一、文獻綜述的內(nèi)容 062
源起與發(fā)展 062
理論基礎 065
概念界定 067
研究方法與范式 068
關鍵研究結果 070
二、文獻來源與收集方法 073
平時的積累 073
即時的搜索 074
三、文獻質(zhì)量評價與篩選 080
第四章 研究問題與研究設計 083
一、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083
明確研究問題 083
提出研究假設 089
二、量化與質(zhì)性模式的選擇 092
量化研究 093
質(zhì)性研究 099
量化與質(zhì)性研究的關系 103
三、研究對象與抽樣 106
四、保證研究質(zhì)量 109
第五章 觀察法 117
一、觀察法的內(nèi)涵與特點 117
二、觀察內(nèi)容 124
三、觀察者 126
四、觀察方式與工具 128
第六章 內(nèi)容分析法 131
一、內(nèi)容分析法發(fā)展史 134
二、點算式內(nèi)容分析 137
三、詮釋式內(nèi)容分析 141
四、扎根理論與多級編碼 150
第七章 訪談法 157
一、訪談內(nèi)容 163
二、訪談者 166
三、訪談準備 168
第八章 問卷法 171
一、問卷要素 172
二、調(diào)查式問卷 176
三、量表式問卷 179
四、問卷數(shù)據(jù)分析 191
第九章 實驗法 199
一、實驗的功能與形態(tài) 199
二、實驗中的變量 203
三、教育實驗的困難及對策 205
第十章 三種研究模式 211
一、個案研究 211
二、臨床法 217
三、行動研究 220
主要參考文獻 231
后 記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