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西方現當代藝術為主,介紹和分析20世紀以來主要的藝術運動、藝術理論、藝術家和藝術作品,既可做教材,也可以作為藝術愛好者理解現當代藝術和理論的入門讀物。
在當代部分,本書特別加入了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亞洲藝術家和中國藝術家,并且重點對后現代時期以來的當代藝術和藝術潮流進行比較詳細和深入的分析評論。
書中介紹的所有藝術家的代表作品都配有圖片和圖像闡釋, 希望幫助讀者看懂作品,掌握藝術發(fā)展的脈絡,了解現代和后現代時期的基本藝術理論,理解現當代藝術。
中央美院的一流學者,為大家介紹了50個藝術運動,172位藝術家,詳細分析了300幅代表畫作,為您揭示了20世紀百年的現當代藝術。
20世紀是世界歷史變革劇烈的時代。工業(yè)強權之間為爭奪勞動力、生產資源和市場發(fā)動的次世界大戰(zhàn)(1914-1917);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和共產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的興起;30年代世界經濟大蕭條之后,納粹和法西斯主義導致的空前殘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1939-1945);戰(zhàn)后以美國和蘇聯為首,出現的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冷戰(zhàn)導致全球性的相互敵視; 89年冷戰(zhàn)結束之后,全球化時代到來,盡管電子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但是,因為意識形態(tài)、種族和宗教等問題造成的世界性沖突和局部戰(zhàn)爭至今不斷。這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和政治、經濟和科技的激烈變革使西方現當代藝術呈現出不同以往的面貌。
20世紀以來的藝術史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個階段是20世紀初至1945年二戰(zhàn)結束; 第二階段是自1945年之后至今天。1945年之前,藝術的中心一直在巴黎。隨著二戰(zhàn)的結束,藝術的中心轉移到了紐約。直至50年代末,歐美現代主義(Modernism)藝術一直占主流地位,但是60年波普藝術出現之后,通俗性、大眾化的藝術流行,與個性化、精英化的現代主義潮流出現了明顯的區(qū)別。西方藝術進入了后現代時期。60至70年代后現代時期,也被認為是西方當代藝術階段的開始。80年代,后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此后,無論是現代主義還是后現代主義的概念都不斷地受到質疑,藝術不再局限于美學層面,而是介入到社會政治之中,揭示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各種問題,特別是階級、性別、種族差異所造成的社會問題。
邵亦楊,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人文學院副院長,澳大利亞悉尼大學藝術史論系博士,主要著作有:《后現代之后》( 2008 上海美術出版 社會版,2012 北京大學出版社修訂版) 、《穿越后現代》(2012,北京大學出版社),《西方美術史-從 17 世紀到當代》(2014,北京大學出版社)
篇 1945 年之前的現代藝術
章 野獸主義 …………………………… 014
第二章 立體主義 ………………………… 021
第三章 表現主義 …………………………… 034
第四章 走向抽象的繪畫、雕塑和建筑 …… 051
第五章 達達和超現實主義 ………………… 068
第六章 美洲藝術: 墨西哥壁畫運動和早期美國
現代藝術 ……………… 088
第二篇 1945 年之后的現代藝術
章 抽象表現主義 ……………………… 110
第二章 極少主義 …………………………… 132
第三章 波普藝術 …………………………… 138
第四章 歐洲反形式主義藝術 ……………… 158
第五章 觀念藝術與行為藝術 ……………… 174
第三篇 后現代時期以來的當代藝術
章 具象藝術的回歸 …………………… 204
第二章 新觀念、新波普和新前衛(wèi) ………… 227
第三章 新媒體藝術 …………………………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