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老科學家資料長編叢書之一,采集了包括檔案、手稿、傳記、口述資料等十一類人物資料,記錄了我國兩棲爬行動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爾宓一生的學術成長經(jīng)歷。按照年代為序,從家庭啟蒙、學校教育、師承脈絡、科研成就、學術思想以及對于中國兩棲爬行學科發(fā)展的貢獻等方面,對趙爾宓的成長事跡進行了綜合性考述,詳盡記錄了趙爾宓一生的重要經(jīng)歷,梳理了他自身的學術成長軌跡,還通過他不同的學習工作階段反映了中國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學科從弱到強、從粗到精的發(fā)展過程。
本書全方位展示了一位自然科學工作者對科學事業(yè)一生的熱愛與追求,適合熱愛自然科學與人物傳記的讀者閱讀,也可以作為兩棲爬行動物學科工作人員與愛好者的參考書。
我非常榮幸也很高興能為趙爾宓寫下這些文字。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個謙遜的人,視他為我近三十五年的同事和朋友是我的驕傲。我在美國發(fā)表的一篇訃告(鷹巖,2017)中記錄了他科學生涯的重要細節(jié),在北京發(fā)表的一篇個人頌詞(鷹巖,出版中)中記錄了他這篇序言之后的事跡,F(xiàn)在,我希望利用這個機會來聚焦他的性格要素以及他對生活的熱情,我相信這將對未來的兩棲爬行動物學家和其他博物學家,尤其是對那些尋求富有挑戰(zhàn)性和高回報職業(yè)的年輕學生起到啟發(fā)作用。
爾宓給我印象深的除了他對國家和家庭的熱愛,還有他對科學,尤其是對兩棲爬行動物學的獻身精神。他白天(甚至延續(xù)到晚上)的工作重點都是兩棲爬行動物學研究,通常在辦公桌前工作到凌晨3點(他給我的電子郵件發(fā)送時間經(jīng)常是午夜之后,他常常會在這個時間段處理所有信件)。爾宓在工作上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他對工作的熱忱甚至超越了他的自身需求以及對聲譽的追求。他的目標是通過編撰學術著作、組織學術交流會議、創(chuàng)辦學術組織,以及幫助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家,特別是幫助學生實現(xiàn)他們的研究目標,從而推進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研究的發(fā)展。
正如去四川考察的一個深夜他對我說的一樣:科學就是我的信仰。獻身于科學帶給了他無與倫比的樂趣。對于還沒找到激發(fā)自身熱情的學生來說,很難理解他對某一特定學科的這種投入程度,但是一旦找到這種熱情后,一個人會為之奮斗終身。
我對爾宓的另外一個印象,是他的快樂來自研究自然界中的兩棲爬行動物。從書本上閱讀或是通過老師學習這些動物,都沒法取代你在野外直接接觸并了解它們。在野外研究動物棲息地,記錄它的生活史與行為活動,也許還能發(fā)現(xiàn)一些以前不知道的重要信息,這是一種極大的樂趣。爾宓是從他的老師劉承釗那里學到了野外考察的意義,劉先生是一位偉大的兩棲爬行動物學家,同時又是致力于野外考察的自然學家。盡管爾宓在63歲時一條腿嚴重骨折,花了數(shù)年時間才完全康復,卻仍然靠著拐杖回到了他熟悉的野外。
當他在研究生涯中取得越來越多的成就時,爾宓說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這也是他熱衷于培養(yǎng)學生甚至兒童對大自然的興趣的原因。他從事的研究工作帶給了他巨大的樂趣,并且我認為他的愿望就是以他個人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成為學生們的榜樣,激發(fā)他們付諸一生以求探索自然世界的熱情。
鷹巖鷹巖(Kraig Adler),美國康奈爾大學生命科學名譽教授。他是世界兩棲爬行動物學研究的重要貢獻者,通過學會與出版等工作全面促進了該學科的發(fā)展。曾擔任多種期刊的編輯,包括Journal of Herpetology, Herpetological Review, Facsimile Reprints in Herpetology, Contributions to Herpetology等。還曾擔任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學會主席和世界爬行學大會秘書長。撰寫和編輯了8本著作和150余篇論文。鷹巖是世界上著名的收集兩棲爬行動物學相關文獻的人,他擁有世界上豐富的兩棲爬行動物研究資料私人圖書館,藏有很多珍貴資料。鷹巖曾于1982年提名趙爾宓為首屆世界兩棲爬行大會執(zhí)行委員會成員,邀請趙爾宓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多次赴美訪問交流。趙爾宓也曾于1985年邀請鷹巖來蓉參加四川省動物學會與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會的會議并作學術交流。兩人具有良好的合作關系與深厚的個人情誼。鷹巖與趙爾宓曾于1993年合作出版《中國兩棲爬行動物》(Herpetology of China),該書被國際著名的兩棲爬行動物學家Ilya Darevsky和David Wake兩位院士評為里程碑之著。該書是部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全面系統(tǒng)論述我國661種兩棲爬行動物的專著。2019年5月1日前言一前言一致趙爾宓本文經(jīng)Kraig Adler授權使用,并由作者終修改于2019年5月1日,本文由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張曼夏翻譯,毛萍修改。對兩棲爬行動物的有效保護,是在對系統(tǒng)學、分類學及反復的野外實地考察等研究基礎上形成的。中國雖然擁有全世界7%的兩棲爬行動物區(qū)系,但一直缺少對兩棲爬行動物的正確評估和保護等方面的研究,直到近些年,情況才有所改變,而這一改變應主要歸功于一位科學家: 趙爾宓。他是位對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進行系統(tǒng)分類研究的科學家,對很多野外科研工作者給予幫助和指導;他建立了中國兩棲爬行動物標本館;他主編了分類學、生物學、中國兩棲爬行動物保護學領域的大量學科著作;他主持創(chuàng)辦了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的期刊;他為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的研究建立了國際公認的科學標準。
趙爾宓于1930年出生于成都位于中國西南富饒的四川盆地。他就讀于當時的華西協(xié)合大學生物系華西協(xié)合大學是1910年創(chuàng)辦的醫(yī)學綜合性大學。1933年更名為私立華西協(xié)合大學。1951年10月更名為華西大學。后于1953年更名為四川醫(yī)學院,1985年更名為華西醫(yī)科大學,2000年9月經(jīng)合校調整為四川大學華西醫(yī)學中心。文中常稱華西大學、川醫(yī)、華西醫(yī)大等。。他的老師劉承釗教授于1934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學位,是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同時也致力于野外科研考察工作。劉承釗教授于1950年出版了全英文專著《華西兩棲類》,并于1951年擔任華西大學校長。在他的指導下,趙爾宓不斷進行兩棲爬行動物學的深入研究,并于1948年擔任劉承釗助手時在四川西部的九峰山開展了自己的次野外科研工作。他也曾接受兩棲爬行動物學家、現(xiàn)代生物學理論奠基人秉志的指導,秉志在北京工作,趙爾宓經(jīng)常與他互通書信。同劉承釗一樣,秉志也畢業(yè)于美國康奈爾大學,兩位都當選為中國自然科學殿堂中國科學院的學部委員。在這兩位杰出及訓練有素的科學家的培養(yǎng)下,趙爾宓具備了扎實的動物學基礎,也深切感受到了踏實的野外科研考察工作的重要性。2001年,趙爾宓成為第三位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家。
1951年于華西大學畢業(yè)后,趙爾宓被分配到位于中國北部的黑龍江省的哈爾濱醫(yī)科大學任教。三年后,他重返母校譯者注: 四川醫(yī)學院。,成為講師,并再次成為劉承釗教授的助理。1965年調到中國科學院西南生物研究所(現(xiàn)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譯者注: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于1958年11月建立,名稱為中國科學院四川分院農(nóng)業(yè)生物研究所。1962年9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西南生物研究所。1970年12月更名為四川省生物研究所。1978年9月改為現(xiàn)名。,是中國科學院的直屬科研單位),加入胡淑琴教授成立的研究室。后來于1978年至1987年擔任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室主任,1986年任研究員,1982年至1993年任成都生物研究所副所長。雖然他于1991年從研究所的領導崗位上退任,但直到2016年12月去世,他始終保持著對科學研究的熱忱譯者注: 經(jīng)考證,趙爾宓于1979年4月起擔任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室副主任,1980年12月起擔任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室主任,1982年5月至1991年8月任成都生物研究所副所長,文中年份為作者誤記。。
1965年開始,趙爾宓陸續(xù)發(fā)表了一系列兩棲爬行動物學的論文。他的論著涉及生物學的各個領域,后來因為當時中國國情的迫切需要,他的研究重心逐漸轉移到兩棲爬行動物系統(tǒng)分類學上。此后每年,趙爾宓都會帶領科研考察隊伍進行野外科考,即便1993年腿受重傷,他仍然堅持野外科考工作,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從南方熱帶氣候的云南和海南,到北方干旱的內(nèi)蒙古和新疆。他繼承了劉承釗教授的光榮傳統(tǒng),尊崇科學的自然發(fā)展觀,這一點在他對分類學以及之后的動物保護理論的研究中顯得彌足珍貴,例如對動物的繁殖、鳴叫以及生殖學等方面的觀察研究。
作為作者或主編,趙爾宓出版了兩棲爬行動物學科的32本學術著作以及其他論著(包括150余篇學術論文),這些成果幫他成為那個時代杰出的兩棲爬行動物學家奠定了基礎。為了滿足實用的需求,他的早期著作都著重研究中國蛇類(1972)、爬行動物(1977)以及兩棲爬行動物(1986)的物種鑒定。此外,還有三部實用性著作介紹了兩棲爬行動物在食品、傳統(tǒng)醫(yī)學以及其他方面的經(jīng)濟用途(1978、1982、1985),另有一系列著作介紹了毒蛇咬傷處理、毒液以及傷口感染等內(nèi)容(1974、1979、1985)。在眾多著作中,令他享譽中外的是《中國蛇類圖譜》,這本專著是他與另外七名作者共同編著的。此外,他還參與合編了《少兒自然百科全書》(1986)、《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圖鑒》(1987)以及《世界海龜?shù)乩韰^(qū)劃圖鑒》(2004)。
在趙爾宓的大部分兩棲爬行動物學著作中,都是以物種或種群作為一個專題來編寫的,例如對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的研究,具體有生物學、形態(tài)學、生態(tài)學以及毒理學方面的研究成果(1982),他還詳細介紹了中國蠑螈的研究(1984、英文版1988)等。同時,他也主編及合編了中國某些特殊區(qū)域環(huán)境下的兩棲爬行動物研究著作,例如《西藏兩棲爬行動物多樣性》(1987)、《橫斷山區(qū)兩棲爬行動物》(1997)、《四川爬行類原色圖鑒》(2003),這些著作收錄了很多令人嘆為觀止的圖片!段鞑貎蓷佬袆游锒鄻有浴烦霭嬗2010年。他的后一本著作是出版于2011年的《海南兩棲爬行動物志》。
趙爾宓著名的代表作是《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1993),這是部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全面系統(tǒng)論述中國661種兩棲爬行動物的專著,描述了兩棲爬行動物的分類、特征、同物異名、分布、索引、地理區(qū)劃等研究成果,附帶成百上千張兩棲爬行動物的彩圖資料。趙爾宓是《中國動物志》兩個分卷(《蛇亞目》1998,《蜥蜴亞目》1999)的主編。他獨著了《中國蛇類》上、下卷(2006)一部系統(tǒng)、詳細和具有極高價值的著作,全面介紹了蛇類的生物學特征、鑒別及物種分類描述,同樣配備了豐富的彩圖資料。
作為一位對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研究有特殊貢獻的科學家,趙爾宓的著作是很多引用文獻及參考目錄的主要來源: LatinChineseEnglish Names of Amphibians and Reptiles(1993年初版,1998年再版)、《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文獻目錄及索引》(1994)、《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分類文獻(含核學文獻)》(2000),這些目錄、索引涵蓋了的中國兩棲爬行動物研究成果。
作為一位對世界研究者有深遠影響的科學家,趙爾宓整理和編輯了兩位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家的論文,分別由他的導師劉承釗(1990)和張孟聞(1992)完成。張孟聞撰寫了中國全面、系統(tǒng)的蠑螈研究專著《中國蠑螈》(1936年初版,1968年再版)。趙爾宓也編輯整理了屆及第二屆亞洲兩棲爬行動物學國際大會的會議記錄(1993年于中國黃山,1995年于土庫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為了慶祝香港回歸,他也收集編輯了一卷關于中國海龜研究成果的著作(1997)。
為了進一步向劉承釗致敬以及助力全世界兩棲爬行動物學家的研究,趙爾宓將劉承釗的學術論文再次編輯出版(2000),大多都是關于中國蛙類分類學及基本自然史數(shù)據(jù)的。這些著作包含了劉承釗初發(fā)表在《北平博物雜志》(Peking Natural History Bulletin)及《華西邊疆研究學會雜志》(Journal of the West China Border Research Society)上的學術論文。對于今天的學者來說,這些原本很難獲取的論文有著極其寶貴的參考價值。
在20世紀70年代末,趙爾宓開始從事動物保護學研究。1979年他成為《中國野生動物》編委會(哈爾濱)的一員,六年后又加入了《資源開發(fā)與保護》編委會(成都)。1991年至1993年,他擔任了中國兩棲爬行動物物種生存委員會主席,負責兩棲爬行動物的保護工作,并主編了《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 兩棲類和爬行類》(1998)。這部著作描述了瀕臨滅絕的29種兩棲動物以及96種爬行動物,其中也包括少數(shù)諸如灣鱷(Crocodylus porosus)等在中國已經(jīng)滅絕的動物。
除了編輯和撰寫大量學術著作,趙爾宓還通過創(chuàng)辦學術期刊、成立學會、舉辦學術交流會議,以推動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研究的發(fā)展,幫助海外學者更廣泛地了解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的發(fā)展。他是中國首個兩棲爬行動物學的中文期刊《兩棲爬行動物資料》(19721978)的編輯,在該期刊更名為《兩棲爬行動物研究》(19791988)后亦連任編輯。這一期刊當時已經(jīng)有了大量英文摘要,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一個全英文期刊Chinese(后改為Asiatic,現(xiàn)為Asian)Herpetological Research(1987年至今)。趙爾宓是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1982),四年后,他創(chuàng)辦了中國蛇蛙研究學會(CSSAR)。CSSAR是Asiatic Herpetological Research的協(xié)辦單位,并從1993年開始,舉辦了多次兩棲爬行動物學國際學術會議。除此之外,在趙爾宓的帶領下,CSSAR從1990年起出版了16本兩棲爬行動物系列叢書;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學術會議的參與者都是用英語交流的,而出版著作也包含了大量英文摘要。通過這些方法,趙爾宓架起了中國與世界兩棲爬行動物研究的溝通橋梁,同時,也為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建立了全球公認的科學研究標準。這是一項對個人專注度、精力和能力要求都非常高的成就。很難想象所有這些成就都來自他一個人的貢獻。
趙爾宓參加了北美、歐洲和亞洲的眾多學術交流會議,并與許多博物館及大學的國際同行合作,開展學術研究工作。他是1989年在美國舉行的次世界兩棲爬行動物學大會的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也因此成為位在國際兩棲爬行動物組織任職的中國科學家。2008年,世界早的兩棲爬行動物學組織美國魚類與兩棲爬行動物學會推選他為榮譽外籍會員,他是第二位享此殊榮的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家(他敬愛的劉承釗教授是位)。
趙爾宓對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和兩棲爬行動物保護研究作出的重大貢獻是無法估量的,我很榮幸能夠在此致敬他對世界兩棲爬行動物研究以及動物保護所作出的貢獻。
鷹巖美國康奈爾大學2011年1月17日前言二前言二趙爾宓: 從水到陸發(fā)現(xiàn)生命進階本文原載于《中國科學報》2017年8月21日第8版。趙爾宓(1930年1月30日2016年12月24日),滿族,1930年1月30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世界兩棲爬行動物學研究專家,師承我國兩棲爬行動物學奠基人劉承釗,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博士生導師,亞洲兩棲爬行動物學會副秘書長,美國科學研究協(xié)會(Sigma Xi)自然科學榮譽學會終身會員,美國加州科學院榮譽院士。趙爾宓從事兩棲爬行動物學研究50余年,在物種分類與鑒定、物種分布與地理區(qū)劃、物種資源有效利用、生物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協(xié)同進化等方面成果卓著。趙爾宓于2016年12月24日在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與世長辭,享年87歲。
嚴父教誨萬般愛好唯讀書
趙爾宓于1930年生于成都,在八個兄弟姊妹中排行老四。父親趙伯鈞那時在成都開家庭診所親仁醫(yī)院謀生。時逢亂世,且兄弟姐妹眾多,但因是成都駐防滿洲正藍旗、伊爾根覺羅(趙)氏家族出身,加之其父官、商、學的從業(yè)實力,家境殷實。
在趙爾宓的回憶中,父親是一個非常嚴肅、認真的人,平時不茍言笑,管教子女非常嚴格,除讀書外,不許子女有其他愛好。上小學時寒暑假都要請家庭老師輔導孩子學習。平時晚上復習功課時,趙爾宓與姊妹們圍在一張方桌上各做各的功課,因年紀小,偶爾難免說笑,但只要一聽到父親從書房踱出的腳步聲即刻嚇得趕緊正襟危坐,并發(fā)出朗朗的讀書聲。讀中學時,趙爾宓買了一把二胡,第二天父親發(fā)現(xiàn),頓時把二胡折斷燒了,他從此再也不敢有其他嗜好。他從小就開始接受優(yōu)質學校的正規(guī)教育,并在小學經(jīng)歷中、西兩種教育文化的啟蒙。中學時經(jīng)歷抗戰(zhàn)勝利、內(nèi)戰(zhàn)爆發(fā),堅守不問政治、讀書成就人生的純粹想法,專心學習,成績優(yōu)異。
趙爾宓愛買書、愛護書、愛讀書在業(yè)內(nèi)是出了名的。家里任何角落都堆滿了書,且書房只有他特別喜歡的學生才能隨便出入。因為經(jīng)常買書的原因,他跟新華書店的工作人員非常熟,但由于以前工資比較少,沒余錢買書,就請工作人員把書先預定了,等下個月發(fā)工資再去付錢。因動物分類學研究需要閱讀廣泛的基礎資料,在網(wǎng)絡信息不發(fā)達的年代,他每次到國外,都要找同行專家索要兩棲爬行動物研究相關的書籍,回國后把資料分享給該領域的研究人員。趙爾宓的信件中很大一部分是向國外同行尋求書籍的,也有很多是向國內(nèi)同行提供資料的。在整理趙爾宓的遺物時,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了幾大箱分門別類存放的研究資料,每種研究資料按照物種分類存放,并自制索引號。早期嚴謹且極重讀書的家庭教育,養(yǎng)成了趙爾宓一輩子與書打交道的習慣。
尊師教導千錘百煉研學問
1947年9月,趙爾宓以名的成績考入華西協(xié)合大學理學院生物系。當時選擇這個專業(yè),趙爾宓有兩大原因: 一是中學時代的老師鄭實夫教授的生物學課啟迪了他研究生物的興趣;二是他覺得舊社會人際關系復雜,鉤心斗角讓他深感厭惡,既不愿意接觸政治,也不愿意學醫(yī)與病人打交道。剛入校時他因親友希望自己學醫(yī)而提出轉專業(yè),時值學術造詣很深的著名教授劉承釗先生從美國回來,在華西大學給大家作生物學研究的講演并教授生物學基礎課。劉承釗先生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的舉止風度,淵博精深的學識,鍥而不舍的治學精神使趙爾宓深深折服,更加堅定了他學習生物學的決心。
大學期間,趙爾宓得到劉承釗手把手的教導。劉承釗曾送給趙爾宓一冊自己簽名的《比較解剖學》,并叮囑他每年讀一遍。1948年年初與暑假期間,他兩次隨劉承釗到成都彭縣(今彭州市)白水河與九峰山進行野外工作。這兩次工作打開了趙爾宓的視野,滿足了他與大自然為伍的愿望。1949年暑假,劉承釗指導趙爾宓等三位同學留校觀察飾紋姬蛙和澤蛙等幾種蛙類的生活史。1950年2月,趙爾宓有幸被劉承釗推薦到華西協(xié)合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半工半讀,擔任其研究助理。除經(jīng)常整理研究標本之外,趙爾宓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劉承釗主持的中國科學院爬行動物調查項目的學術研究。
1951年,趙爾宓大學畢業(yè)后被分配到哈爾濱醫(yī)科大學任生物科教員、助理教授,為醫(yī)學本科學生講授比較解剖學及達爾文主義。1954年,因劉承釗需要安排人員開展爬行動物研究,遂將趙爾宓從哈爾濱醫(yī)科大學調回成都,安排他到母校(已更名為四川醫(yī)學院)擔任生物學教研組助理教授,從此兩位大家開啟了劃時代的合作研究。
細細揣摩,一個人的起步固然有各種外因和內(nèi)因,兩者缺一不可。內(nèi)因是大學初期趙爾宓在生物學研究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天賦和努力,外因來自被公認為中國兩棲爬行動物研究的開山鼻祖劉承釗先生的影響,正是劉先生的榜樣與引導作用,帶領趙爾宓走上了兩棲爬行動物研究這條路。
因劉承釗的關系,趙爾宓也受到徐福均教授(1907年1986年,生物學家、教育家)、張孟聞教授(1903年1993年,動物學家、教育家)和秉志教授(1886年1965年,中國近現(xiàn)代生物學奠基人、動物學家)的指導。他跟隨徐福均先生從事峨眉樹蛙、青蛙及蟾蜍的繁殖及胚胎發(fā)育的適應性研究,請教張孟聞先生有關有尾兩棲類和爬行類相關專業(yè)的問題,并求教秉志先生魚類、人體解剖、生理生態(tài)化學、組織學和胚胎學的基礎知識。
指導趙爾宓成長的先生,均是當時治學嚴謹?shù)拇蠹。后來趙爾宓跟他的學生追憶起多位恩師,感慨自己受益良多:從1962年起我才從事兩棲爬行動物研究。現(xiàn)在回想起來,劉承釗老師對我是有一套培養(yǎng)計劃的,可是初我不十分理解,沒能堅定地按他的要求去做。在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和四川醫(yī)學院任教十年后,趙爾宓還是跟隨劉承釗的腳步,開始專攻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從此,趙爾宓的人生道路由一名生物學教師轉變?yōu)樯锟茖W研究人員。
與蛇纏綿百尺竿頭勤為徑
1957年全國科技躍進大會后,由劉承釗和胡淑琴主持的兩棲爬行動物研究組在四川醫(yī)學院成立。1962年,趙爾宓開始給劉承釗和胡淑琴當助手,在其指導下從事兩棲爬行動物分類學研究,到廣西、陜西、貴州、海南、福建等地采集標本,從此與兩棲爬行動物研究結下五十余年的不解之緣,并作出了豐碩貢獻。趙爾宓曾計算過,從1953年到2006年五十余年的科研生涯,包括出差、出國和野外工作,總共4395天(還缺少幾年記錄),折合12年以上。他到過東北的林海雪原,穿過西北的草原荒漠,翻過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深入過熱帶叢林,為探索蛙螈蜥蛇的奧秘踏遍了祖國大半河山以及世界廣闊之地。
趙爾宓從事兩棲爬行動物學研究五十余年來,合作發(fā)表論文260余篇,主編、編寫學術著作40種,發(fā)表我國蛇類新紀錄科1個,建立兩棲動物新屬2個,發(fā)表我國兩棲爬行動物新種(亞種)41個、新紀錄種17個,其中包括蛇島蝮墨脫竹葉青蛇莽山烙鐵頭蛇等。
1930年1歲1
1931年2歲6
1932年3歲6
1933年4歲6
1934年5歲7
1935年6歲8
1936年7歲10
1937年8歲10
1938年9歲11
1939年10歲17
1940年11歲19
1941年12歲20
1942年13歲22
1943年14歲23
1944年15歲23
1945年16歲24
1946年17歲25
1947年18歲26
1948年19歲33
1949年20歲36
1950年21歲39
1951年22歲46
1952年23歲53
1953年24歲54
1954年25歲57
1955年26歲63
1956年27歲65
1957年28歲68
1958年29歲70
1959年30歲74
1960年31歲76
1961年32歲77
1962年33歲80
1963年34歲84
1964年35歲88
1965年36歲96
1966年37歲99
1967年38歲102
1968年39歲104
1969年40歲105
1970年41歲108
1971年42歲109
1972年43歲109
1973年44歲112
1974年45歲124
1975年46歲127
1976年47歲129
1977年48歲137
1978年49歲140
1979年50歲149
1980年51歲166
1981年52歲172
1982年53歲181
1983年54歲195
1984年55歲202
1985年56歲210
1986年57歲216
1987年58歲225
1988年59歲233
1989年60歲247
1990年61歲259
1991年62歲277
1992年63歲285
1993年64歲292
1994年65歲304
1995年66歲306
1996年67歲310
1997年68歲313
1998年69歲318
1999年70歲325
2000年71歲331
2001年72歲337
2002年73歲345
2003年74歲361
2004年75歲371
2005年76歲379
2006年77歲389
2007年78歲406
2008年79歲413
2009年80歲421
2010年81歲426
2011年82歲432
2012年83歲435
2013年84歲438
2014年85歲439
2015年86歲440
2016年87歲440附錄一趙爾宓年表449附錄二六十六年的回顧(節(jié)選)趙爾宓480附錄三趙爾宓主要論譯目錄496附錄四口述人員目錄522參考文獻524人名索引552后記一永遠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