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著名小說家馬克?吐溫的代表作,發(fā)表于1876年。小說主人公湯姆·索亞天真活潑,富于幻想和冒險,不堪忍受束縛個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業(yè)。小說通過主人公的冒險經(jīng)歷,對美國虛偽庸俗的社會習俗、偽善的宗教儀式和刻板陳腐的學校教育進行了諷刺和批判,以歡快的筆調(diào)描寫了少年兒童自由活潑的心靈。
《湯姆·索亞歷險記》以其濃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對人物敏銳觀察,一躍成為*偉大的兒童文學作品,也是一首美國黃金時代的田園牧歌。
★美國著名現(xiàn)實主義作家馬克·吐溫代表作。
★一幅充滿童趣的生活面卷。
★一部懵懵少年的成長之歌。
★讓我們愛上這個世界。
譯序
本書作者馬克·吐溫(18351910)原名塞繆爾·朗荷恩·克萊門斯,是一位杰出的美國幽默諷刺作家。
馬克·吐溫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的一個小鎮(zhèn)上,家境貧寒,十一歲便輟學,當過印刷作坊學徒、排字工、水手和領(lǐng)航員,其筆名就是表示水深兩英尋的領(lǐng)航術(shù)語。在美國南北戰(zhàn)爭期間他還當過兵,見識過形形色色的人物。小時候常和黑人孩子在一起玩,和他們建立了親密的友誼,給他留下了終生的回憶。作者從幼年到青年的生活環(huán)境,特別是在密西西比河畔的生活經(jīng)歷,為他的大部分著名故事提供了豐富生動的素材。他據(jù)此寫成的《湯姆·索亞歷險記》《密西西比河上的日子》《哈克貝利·芬歷險記》等作品,使他成為享譽全球的作家。
一八七六年出版的《湯姆·索亞歷險記》是馬克·吐溫秀的作品之一,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筆描繪了一個讓孩子們感到親切、讓大人們也喜愛的故事。小說的主人公名叫湯姆·索亞,是個聰明頑皮、好奇心強、喜歡冒險、向往英雄業(yè)績的孩子。對于家庭中死板嚴格的生活和學?菰锓ξ兜墓φn,他感到厭煩透了,于是便離家出走,和他的小伙伴哈克貝利·芬一道去冒險,一心要做個統(tǒng)率眾強盜的首領(lǐng)。在這部作品中,兒童的靈動活潑與周圍現(xiàn)實生活的陳腐刻板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故事向人們展示了一些社會弊病和黑暗現(xiàn)實,揭示了宗教的虛偽性,無情地嘲諷了庸俗的小市民習氣。作品問世以來,一直受到讀者的喜愛,成為一部世界名著。
《湯姆·索亞歷險記》一書中體現(xiàn)了馬克·吐溫擅長講故事的杰出技巧和機智幽默的藝術(shù)風格。書中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人物的刻畫十分細致逼真,充滿了幽默詼諧的描述。書中對家鄉(xiāng)風光的描寫尤其飽含深情,人物更是寫得鮮活生動,呼之欲出。整個故事的敘述十分自然流暢,人物的對話生動活潑,特別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這些風格特征在作品的姊妹篇《哈克貝利·芬歷險記》中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
在十八世紀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美國新英格蘭地區(qū)和西南地區(qū)幽默文風盛行。馬克·吐溫從中汲取營養(yǎng),將真實素材與幽默手法糅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并在全部作品中一以貫之。但幽默并不是他作品的特色。在幽默背后貫穿著他對美國當時社會生活的嚴肅看法和鮮明立場。不少作品批判了教會的偽善,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譴責了種族歧視、殖民政策等等。作者常常以天真純樸的人做故事的主人公,以便揭示幻想和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
他對中國人民非常友好,曾說中國人民是優(yōu)秀的民族,誠實勤勞,可靠可敬。
現(xiàn)在,我們把馬克·吐溫這部作品的中文譯作呈獻給讀者,希望讀者能喜歡這個已經(jīng)講述了一百多年的動人故事。原序
這本書中的故事大部分是真實的。其中一部分是我本人的經(jīng)歷,其余事情發(fā)生在我的同學們中間。哈克·芬是根據(jù)真人描寫的,湯姆·索亞也有生活原型,不過并不是取自一個人。他是根據(jù)我認識的三個孩子塑造的,可以說他是個像蓋房子一樣堆砌而成的人物。
故事中有奇怪的迷信做法,當時在西部的孩子們和奴隸們中間頗為流行,當然啦,是在三四十年之前。
雖然這本書主要是寫給孩子們看的,不過,我希望成人們看了它,也能勾起對童年美好的回憶,想起當初自己的感覺和行為,為自己昔日偶然產(chǎn)生的怪誕念頭和滑稽言談感到會心的一笑。
作者
一八七六年于哈特福德
馬克·吐溫,美國的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也是著名的演說家,19世紀后期美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品有《百萬英鎊》《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芬歷險記》等。
譯序
原序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