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被稱為世界*一歷史大國家,遺留下來的史書之山堪稱寶庫。如此龐大的歷史記載在幾千年時間里為什么會如此生生不息?中國的知識分子們?yōu)榫幾霘v史而做出的執(zhí)著努力是由何種精神支撐的?
2、中國人的濃厚現(xiàn)世執(zhí)著精神,以及豁達的*脫精神,為什么可以產生于同一種中國精神風土之中? 兩種精神在其中是否存在共通之處?
3、魏晉貴族社會充滿了嚴格的批判精神,以及對于文化價值的孜孜追求。這種批判精神來源于何處?
4、這本史學家川勝義雄先生的遺稿集,正是探討了這些與中國人文歷史息息相關的問題,試圖厘清歷史根植于中國人意識中的發(fā)展脈絡,還原中國人的精神、思想如何在社會變幻的漩渦中被層層形塑的歷史淵源、場景與走向。
川勝義雄(1922-1984),1948年京都大學文學部東洋史學科畢業(yè),1973年任京大人文科學研究所東方部教授,次年兼任東方部部長,多次赴法國研究和講學。日本京都學派東洋史學第三代學者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國際學界久負盛名。主要著作有《魏晉南北朝史》、《魏晉南北朝》、《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中國中世史研究》(合著)等。
李天蛟,自由譯者,留學歸國人員,已出版著作包括《王莽:儒家理想的信徒》(合譯)、《虐待心理學》、《清理:日本的整理藝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