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選題按照《刑法》總則、分則的法條順序,針對《刑法》分則第五章“侵犯財產罪”下各具體罪名在司法實踐中的典型問題進行了全面講解。本選題對該類罪名涉及的罪刑法定原則、罪刑相適應原則、犯罪概念、犯罪形態(tài)、共同犯罪、自首與立功、刑罰的具體適用及追訴時效等《刑法》總則問題和該類罪具體罪名及其相關從重、加重處罰情節(jié)認定等《刑法》分則問題進行了歸納。
本選題將司法實踐中發(fā)生的有代表性的問題作為專題,在每一專題下設置“裁判規(guī)則”和“規(guī)則適用”兩個部分。其中,“裁判規(guī)則”部分以總結、概括某一問題的法律適用規(guī)則為主,旨在為解決類似問題作出清晰指引;“規(guī)則適用”部分詳細闡釋規(guī)則背后的理論支撐及法律依據(jù),讓讀者在“知其然”的同時“知其所以然”。在此基礎上,本書選用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的指導性案例以及作者在審判實踐中遇到的典型案件進行適度點評,以便讀者能夠更為直觀地理解規(guī)則適用。
劉樹德,
最高人民法院審管辦副主任,審判員,法學博士。1990—2000年,先后獲得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01—2003年于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從事研究工作;2000年至今,先后在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刑二庭、研究室、司改辦、審管辦從事刑事審判、司法解釋起草、調查研究、司法改革、審判管理工作。
聶昭偉,
2002年畢業(yè)于中國政法大學,同年進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從事刑事審判工作至今。迄今為止,在《法學》《現(xiàn)代法學》《法律科學》《比較法研究》《當代法學》《清華法學》及《刑事審判參考》《法律適用》《人民司法》《人民法院報》等法學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及案例分析150余篇,先后獲得浙江省“十大中青年法學家”候選人提名以及“浙江省審判業(yè)務專家”榮譽稱號。
第一章 罪刑法定原則 ………………………………………………………… 001 一、罪刑法定原則實質側面要求對刑法進行實質解釋 ……………………… 001 二、刑法實質解釋在司法實踐中的具體應用 ………………………………… 002 第二章 罪刑相適應原則 ……………………………………………………… 008 一、罪刑相適應原則要求在定罪時適當考慮刑罰的因素 …………………… 008 二、罪刑相適應原則在刑法解釋與適用中的體現(xiàn) …………………………… 009 第三章 刑法的時間與空間效力 ……………………………………………… 013 一、針對某一犯罪行為,能否交叉引用新、舊刑法的不同法條 ……………… 013 二、行為時、進入訴訟后及審判時法律規(guī)定不一樣的,如何選擇適用 ……… 015 三、如何理解《刑法》第 12 條“從舊兼從輕原則”中的“處刑較輕” ………… 019 四、新法對生效時已完成的訴訟行為是否具有溯及力 ……………………… 021 五、關于司法解釋的溯及力問題 ……………………………………………… 024 六、犯罪預備行為發(fā)生在我國境內的,能否適用我國刑法 ………………… 026 第四章 犯罪概念 ……………………………………………………………… 029 犯罪的基本和本質特征 ……………………………………………………… 029 第五章 因果關系 ……………………………………………………………… 035 一、因果關系錯誤是否會影響到刑事責任的承擔 …………………………… 035 二、醫(yī)院搶救失誤能否中斷搶劫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036
002 侵犯財產罪類案裁判規(guī)則與適用 第六章 刑事責任年齡與能力 ………………………………………………… 043 一、戶籍證明與其他證據(jù)矛盾時如何認定被告人的年齡 …………………… 043 二、如何審查輕度精神障礙及智障者的刑事責任能力 ……………………… 045 三、對于盲人犯罪的,如何適用《刑法》第 19 條從寬處罰的規(guī)定 …………… 048 第七章 犯罪形態(tài) ……………………………………………………………… 051 一、搶劫出租車案件中犯罪預備與未遂的區(qū)分 ……………………………… 051 二、意圖實施兩項犯罪但只實施了一個預備行為的,如何認定罪名 ……… 054 三、以暴力、脅迫手段逼迫他人書寫收條的行為,系犯罪既遂還是未遂 …… 055 四、如何把握轉化型搶劫既遂、未遂的區(qū)分標準 …………………………… 058 五、共同犯罪中犯罪未遂與犯罪中止的認定 ………………………………… 060 六、關于盜竊罪既遂、未遂形態(tài)的認定標準問題 …………………………… 063 七、盜竊、詐騙銀行存單、有價證券等財產憑證的既未遂認定 ……………… 067 八、搶劫罪八種加重情節(jié)是否存在既、未遂問題 …………………………… 070 九、既、未遂并存時如何認定犯罪數(shù)額并選擇法定刑幅度 ………………… 072 第八章 共同犯罪 ……………………………………………………………… 074 一、共同盜竊中部分人實施暴力行為,其他人是否也應認定為轉化型搶劫 …… 074 二、有責任能力者與無責任能力者能否成立共同犯罪 ……………………… 078 三、承繼共同犯罪中如何認定承繼者的罪名及刑事責任 …………………… 080 四、部分搶劫共犯致人重傷、死亡,未在場共犯對此應否承擔責任 ………… 083 五、對明顯超過共同犯罪故意內容的過限行為如何處理 …………………… 085 六、事前明知但無通謀,事后包庇、掩飾、隱瞞的,能否以共犯論處 ………… 087 七、概括故意下的共同犯罪,如何確定各行為人承擔責任的范圍 ………… 089 八、公司化運作的電信詐騙集團中各行為人刑事責任的區(qū)分 ……………… 091 九、無身份者與有身份者共同實施犯罪時如何定性 ………………………… 093 第九章 單位犯罪 ……………………………………………………………… 098 某一行為能否構成單位犯罪必須以刑法明文規(guī)定為前提 ………………… 098 第十章 死 刑 ………………………………………………………………… 102 一、搶劫罪死刑的具體適用 …………………………………………………… 102 二、對未成年人如何適用《刑法》第 49 條和第 17 條之規(guī)定 ………………… 106 第十一章 累 犯 ……………………………………………………………… 108 一、如何理解累犯制度、數(shù)罪并罰制度中的“刑罰執(zhí)行完畢” ……………… 108
二、在假釋考驗期間直至期滿后連續(xù)犯罪的是否應撤銷假釋并構成累犯……… 110 三、對累犯“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要件的理解 …………… 112 四、前次犯罪跨越 18 周歲且被判處有期徒刑的能否構成累犯 …………… 114 第十二章 緩 刑 ……………………………………………………………… 117 一、刑罰執(zhí)行期間發(fā)現(xiàn)漏罪,判決作出時原判刑罰已執(zhí)行完畢的如何處理 …… 117 二、撤銷緩刑案件的管轄、審理和羈押時間的折抵 ………………………… 120 三、審判新罪的法院能否同時撤銷先前宣告的數(shù)個緩刑 …………………… 123 第十三章 自首與立功 ………………………………………………………… 125 一、取保候審期間逃跑,后再歸案并如實供述的,能否認定為自首 ………… 125 二、行為人供述的罪行與采取強制措施的罪行不同的,能否認定自動投案 …… 127 三、如何認定自首情節(jié)中的“明知他人報案而在現(xiàn)場等待” ………………… 128 四、經電話通知、傳喚到案的能否認定為“自動投案” ……………………… 130 五、在一般性排查中就如實交代罪行能否認定為“自動投案” ……………… 134 六、向被害人投案的行為能否認定為投案自首 ……………………………… 137 七、行政拘留期間交代犯罪行為能否認定自首 ……………………………… 139 八、如何理解和認定“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的內容與時間 ……………… 141 九、余罪自首中如何認定“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不同種罪行” …………… 144 十、行為人對其主觀心態(tài)進行辯解是否影響自首的成立 …………………… 150 十一、對影響量刑升格的次要事實翻供是否影響自首的認定 ……………… 152 十二、為了解案情前往公安機關被抓獲的能否認定為自動投案 …………… 154 十三、揭發(fā)型立功中“他人犯罪行為”應當如何認定 ………………………… 156 十四、歸案后規(guī)勸同案犯投案自首能否認定為有立功表現(xiàn) ………………… 160 十五、協(xié)助抓獲盜竊同案犯,后因搶劫罪判處死緩,能否認定重大立功 …… 163 十六、主動交代同案犯的關押場所并予以指認構成立功 …………………… 165 十七、歸案后提供同案犯藏匿地點或者逃跑方向能否構成立功 …………… 168 十八、積極救助同監(jiān)室自殺人員能否認定為立功 …………………………… 171 第十四章 數(shù)罪并罰 …………………………………………………………… 173 一、刑罰執(zhí)行期間發(fā)現(xiàn)漏罪,判決作出時原判刑罰已執(zhí)行完畢,應如何處理 …… 173 二、剝奪政治權利執(zhí)行期間重新犯罪的,如何計算未執(zhí)行完畢的刑期 …… 177 三、暫予監(jiān)外執(zhí)行期滿后發(fā)現(xiàn)在考驗期內又犯新罪是否應當數(shù)罪并罰 …… 179 四、保外就醫(yī)期間或期滿后重新犯罪的,如何計算前罪未執(zhí)行的刑罰 ……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