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chuàng)意的名義-北京冬奧會“冰墩墩”主創(chuàng)的設計思考
定 價:68 元
本書是作者曹雪在《羊城晚報》上專欄文章的集合,共收錄了101篇,也有少量幾篇文章是為其他媒體或事件主人邀約而作。全書內容主要對于設計教育、藝術教育、大眾藝術品位等方面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作者思維另類、譏刺極準,讓讀者在一笑過后,回味無窮。
冰墩墩主設計的設計思考。不管你是創(chuàng)意人、設計師、準設計師還是文藝青年,本書都值得一讀!
身為一名男士,只因我出生當日,日歷上寫著大雪二字,父母便輕率地冠我以曹雪之名,而于別人讀來,就有了誤會除產(chǎn)生性別歧義外,似乎我的祖上就理應與曹雪芹或《紅樓夢》沾親帶故。更巧的是,我也生長在南京,于是乎,引來熱情過度之友,酷似娛記,刨根問底,企圖幫我與曹雪芹牽線搭橋出一個話題。殊不知,此番沾光之好意,卻令輩的臉上更無光彩。如今,我所能沾的光,只不過是每次初識者報上自己的姓名時,為求方便,不免就會說:是曹雪芹去掉那個芹字罷了。直到有一天,一位客戶對我說:你不如筆名就叫曹雪無芹好了。此書所輯錄的絕大部分文字,來自我在《羊城晚報》創(chuàng)意周刊版上開辟的《曹雪無芹》專欄,少幾篇文章是為其他媒體或事件主人之邀約而作。說句實話,在受邀于《羊城晚報》前,我總是懶于寫作(之前所出的書,除了教材,即為作品集),甚至,早就有好友規(guī)勸過我:要趁早把自己在各個場合所講的東西寫下來。一來,免得日后淡忘與生疏;二來,也可以與更多的人分享、交流可我還是遲遲未得動筆,直到該報《創(chuàng)意周刊》版的主編劉朝霞女士把我逼上了梁山生生寫禿了一支手寫板上所配備的電子筆(我不善打字),卻換來了一百六十余篇始終躋身于條框之中(篇幅所限)的胡言亂語。因為少于寫作,全然不顧所謂的文風、文法與文筆,只是把自己膚淺的看法直接轉譯成了說法,以至于在文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主觀的意念及不討喜的字眼見諒!而所謂的客觀,不正是由若干個主觀所組成的?開始,我總是想著要怎么寫,而到了后來,卻總要去想寫什么。內容上自然不可重復,何況,因專版主題內容所制,我又有著行文上的權限范圍,至少不能跑題太遠。好在與我何能無關,即便是迂回在一個所謂的大專業(yè)圈子之中,仍有著窺不盡的角度及寫不完的觀點。此刻,再回看我三年多來以每周一篇的節(jié)奏所攢下的十幾萬文字,幾乎每一篇,都還有改寫乃至重寫的沖動,它們不同于我平日里的講課或講座,偏頗之處,可以慢慢尋機自圓其說白紙黑字,儼然比改口要難。盡管如此,不務正業(yè)的寫作,還是成了我的活法之一,哪怕它的讀者只有自己(早年我所寫的近十萬字的《旅歐日記》,至今仍被壓在箱底)。承蒙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的厚愛,我從專欄及邀約的文稿中挑選并改寫了近百篇納入本書,并植入了自己少量的美術、設計及攝影作品,以此證明我創(chuàng)意活法的不同內容,且彌補了于報紙上的某些缺憾。我犯有與當下絕大多數(shù)人無異的通病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拼貼成了碎片化的文字。至于本書的作者與讀者:能怎樣活,想怎樣活,就怎樣活。于我,總是不忘以創(chuàng)意的名義。
曹雪:設計師、畫家、專欄作家。德國外交部特邀高級訪問學者。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教授。他努力踐行設計為社會、國家服務的理念,積極推動設計創(chuàng)新。他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的總設計,并設計了廣州首個城市形象標志及廣州公安形象標志、亞洲美食節(jié)標志等,獲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并獲得過德國紅點、IF、IDEA、Pentawards等諸多獎項。他致力于設計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并獲得南粵優(yōu)秀教師及全國十佳設計師的稱號。他策劃的塔外設計展已于倫敦、米蘭、巴黎、雅典及馬德里等地成功舉辦了四屆,堅持以設計為媒介講好中國故事,在業(yè)界、學界享有崇高聲譽。
自序藝術之外成見與實力遠近陳丹青小人得志眼福與手福于是乎精準之過與您相左從聽覺到視覺趙無極與肖邦明白與糊涂脫箱感給自己藝術的時差放棄之壯美榜樣的負作用圖與謀片面也是面留白速寫之靈分而不裂美麗的誤會愛的寫真?成本與態(tài)度不要臉藝術之外
設計師姿態(tài)請多關照本色或角色設計在轉折點好花幽香國之領袖娛樂的方式平與不平炫技汽車婚禮畫里有話破·財添花與添足品牌的觸點妥協(xié)的設計祥云與甘霖瘋狂原始人?色之誤光與色色之計抬頭與低頭出賣表情看哪兒?上帝的旨意誰是上帝?消失的邊界方便之外同情設計手頭功夫計與技質感之美日前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