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獨角獸
本書講述了,“離這兒多遠?”“十五英里!薄坝泄噯幔俊薄皼]有!薄霸诖遄永锬茏獾匠鲎廛嚮蚴切∑噯?”“不行!薄澳俏以鯓硬拍苋ツ莾耗兀俊薄安环猎诟浇馄ヱR!背聊税肷,有人建議道!翱晌也粫T馬,”她惱羞成怒地說,“況且我?guī)е欣钅亍!比藗兩裆H,好奇地盯著她。曾有人告訴她當地人很“友善”,可是面前這些遲鈍的大塊頭雖然談不上充滿敵意,卻有失教養(yǎng)……
默多克是史上入圍布克獎次數最多的布克獎得主;本書是她早期一部名作,既有哥特式懸疑情節(jié),又有宗教哲學意味,能引發(fā)無窮的閱讀想象。
譯本序
邱藝鴻 1999年2月8日,本世紀末英國文壇上的一顆璀璨明星——艾麗絲•默多克(Iris Murdoch)在牛津河畔悄然隕落。默多克于1919年出生在都柏林一個英裔愛爾蘭人家庭。默多克尚在襁褓中時,便隨父母從愛爾蘭移居到倫敦。她在布里斯托爾的巴明頓學校上中小學,后在牛津的索默維爾學院讀大學。在那里她閱讀了大量的古典文學、古代歷史和哲學名著。1942年至1944年她曾任過英國財政部助理主管,其后兩年在倫敦、比利時和奧地利的聯合王國救濟與康復組織(UNRRA)工作,安置戰(zhàn)后災民。1947年,她獲得劍橋紐南姆學院薩拉•斯密森哲學獎學金(Sarah Smithson Studentship in philosophy),在該校學習一年,研究哲學。1948年她重返牛津,在圣安妮學院做了多年的哲學研究生(fellow),并執(zhí)教哲學直至1963年。此后,她全心致力于創(chuàng)作。1963年至1967年她還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講學。1956年,她與牛津大學的文學教師、批評家約翰•白利(John Bayley)結婚。他們在史迪坡•阿斯頓(Steeple Ashton)生活了許多年,后遷至牛津大學北部的郊區(qū)。 1953年默多克出版了第一本專著《浪漫理性主義者薩特》(SARTRE,ROMANTIC RATIONALIST,1953)。這是一部關于薩特其人及其小說的書。其實,默多克早在1940年就與法國著名的哲學家、作家薩特認識,并從此對形而上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其創(chuàng)作中體現出存在主義的思想。1954年《在網下》(UNDER THE NET)一書讓她在英國文壇上一舉成名。 默多克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26部小說。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鐘》(THE BELL)、《被砍掉的頭》(A SEVERED HEAD)、《紅與綠》(THE RED AND THE GREEN)、《黑王子》(BLACK PRINCE)和《大海,大海》(THE SEA,THE SEA)(曾獲1978年度英國最重要的文學獎項布克獎)。最難能可貴的是,默多克晚年仍舊文思活躍,勤于著述,幾乎每隔一年就有一部作品問世,如《指引道德的形而上學》(METAPHYSICS AS A GUIDE TO MORALS,1992)、《綠騎士》(THE GREEN KNIGHT,1993)和《杰克遜的窘境》(JACKSONS DILEMMA,1996)。默多克其他作品還包括劇本、詩歌和哲學批判研究的文章,她在1990年被英國保守黨封為爵士。 默多克是英國小說史上第一個把薩特式哲學小說引入英國文壇的人,其小說的典型風格是:圍繞許多擁有不同哲學思想的人物,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產生如萬花筒般的變化。她把二十世紀中產階級的生活現實交織在不平凡的事件當中,小說多帶有幾分恐怖、怪誕和滑稽。默多克的小說揭示出作者本人的矛盾思想:盡管人類認為他們能夠自由自在地用理性控制他們的生活和行為,事實上,他們受制于潛意識,受制于眾多社會決定因素及其他非人為的力量。這一點在小說《獨角獸》中也可見一斑。 《獨角獸》(THE UNICORN)寫于1963年,是一個哥特式的愛情故事,發(fā)生在一個遺世獨立的地方,那兒周圍景色荒蕪破敗,令人心驚膽戰(zhàn)。除了兩棟破舊的維多利亞時期的房子和幾間小屋子,只有海、沼澤和懸崖絕壁。小說的敘述者,在一所學校教書的瑪麗安•泰勒與男友杰夫雷分手后,毅然決定離開自己已經熟悉的城市,到一個遁世的絕地蓋茲(很可能是作者的出生地愛爾蘭)去任家教。令她吃驚的是,她要教的學生不是孩童,而是蓋茲的女主人漢娜•克里恩史密斯夫人。從仆人丹尼斯•諾蘭嘴里,她獲悉漢娜竟然是被她丈夫軟禁在家的囚犯。原來,漢娜曾趁丈夫彼特外出到紐約之際,與鄰居萊德斯的少主人皮普•列殊偷情,被丈夫發(fā)現。事發(fā)后的一天,她將彼特推下懸崖,致使彼特殘廢。其后彼特遠離家鄉(xiāng)移居紐約。他把漢娜囚禁在家,讓以前的同性戀情人吉拉爾德•司各托看守,并請漢娜的窮親戚維麗特和杰姆西姐弟倆來對她嚴加看管。杰姆西曾想用綁架的方式救漢娜出蓋茲,但綁架未遂,被吉拉爾德發(fā)現,杰姆西自此成為吉拉爾德的情人。近鄰萊德斯住著麥克斯•列殊教授、他的兒子皮普以及女兒愛麗絲。老列殊以前的得意門生艾菲漢•庫柏常來造訪。瑪麗安在聽完丹尼斯給她講的有關漢娜的故事之后,就開始謀劃拯救漢娜。她和艾菲漢試圖給漢娜一個刺激,使?jié)h娜明白離開家她也并不會像當地傳說中那樣死去,可惜計劃破產。隨之傳來彼特返家的消息,漢娜方寸大亂,最后不得已向吉拉爾德求助。可是彼特歸家的電報是捏造的,漢娜終究沒有走成,于狂暴之下,她開槍殺死吉拉爾德,自己也投海自盡。維麗特和杰姆西發(fā)現漢娜沒有將遺產留給他們,反而留給麥克斯,一氣之下兩人離開蓋茲。彼特接到家中出事的消息,從紐約返家,遇到洪水暴發(fā),在路上被丹尼斯溺死在海里。故事結局是:丹尼斯走了,皮普自殺,瑪麗安和艾菲漢又回到原來的都市生活。 小說題目中的獨角獸,是傳說中一種象征美和純潔的吉祥物,它頭和身似馬,后腿似牡鹿,尾似獅,前額中部有一螺旋狀的獨角。在小說中它外化為主人公漢娜,一個美麗、超然,靜靜承受苦難,不予任何反抗的囚犯。她變成了當地的一個傳說:她受到詛咒,在七年內如果走出蓋茲大門一步就會喪生。漢娜不同尋常的經歷使得她在別人眼里漸漸著上一層謎一樣的色彩,不知不覺占據了她周圍的人(甚至是老麥克斯)的想像空間。但是在默多克筆下,漢娜成為獨角獸、“上帝”、“替罪羊”、完美無缺的愛的對象,或者說是浪漫的傳說故事,所呈現的并非她的本來面貌;應該說這是小說的人物,主要是兩個外來人瑪麗安和艾菲漢,各自根據心理需要塑造出來的。正如麥克斯所指出的,“他們大家都往她身上去尋找他們各自痛苦的意義,把自己的罪惡卸下,放到她那兒去燃燒……” 參見本書第三十五章。漢娜后來對瑪麗安承認,自己只是一個“暴烈的夢”,一個“假上帝”,“我靠一群觀眾、崇拜者過活,我活在他們的思想、你們的思想中——就像你們活在自以為是我的思想中一樣……” 本書第二十七章。而這一點瑪麗安和艾菲漢開始并未意識到。漢娜要保持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就必須失真,失去自我;換句話說,就是追求小說中一再提到的“放棄”、“投降”、“寧靜”或者“死亡”?墒,這一切只有在彼特不在場和漢娜不出家門的條件下才有意義。因此,漢娜不愿意,也不能夠離開蓋茲,那“會讓我變得面目全非” 本書第十一章。。正因為如此,那封捏造的彼特歸家的電報在小說的結構上意義重大,它令漢娜意識到自己的真正處境,所以她才驚慌失措,向吉拉爾德投降,希望他帶她離開蓋茲。彼特的出現自然會打破籠罩在漢娜身上“純潔無辜”的美麗的獨角獸似的光環(huán)。開槍殺死吉拉爾德只是漢娜作為一個狂暴婦人在漫長的七年歲月中所積蓄的暴力的自然爆發(fā)。暴力摧毀了漢娜“假上帝”的形象,真正的苦難才剛剛開始,她唯一的自由就是死亡。 對瑪麗安來說,到蓋茲以前的生活“只是一個頻頻更換序幕的舞臺” 參見本書第一章。,她滿懷著強烈的愛與被愛的渴望,帶著對“高尚”生活的向往來到蓋茲。從某種意義上說,為了滿足自己愛與被愛的需要,她替自己虛構出一個神話人物,把失去自由的漢娜想像成獨角獸,致使她對發(fā)生在漢挪身上的事情缺乏客觀的認識。她一廂情愿地認為漢娜在承受苦難,心理上已被詛咒鎮(zhèn)住,失去了自由的概念,因此需要被綁架出蓋茲受受“刺激”。她的計劃是注定要失敗的。蓋茲的另一個外來人是艾菲漢•庫柏,一個自我中心主義者。膨脹的自我中心主義使他忽視了漢娜的真實心境,默多克費了不少筆墨來描繪他的心理。可以說,他同瑪麗安一樣,于潛意識中將漢娜想像成愛的對象,他愛的實際上并不是漢娜,而是“附形于漢娜身上的夢幻女子” ③ 本書第三十章。,因為一開始漢娜在他眼里是一個純潔無辜、不可接近的囚徒。“漢娜之于他一直是圣潔的女神和母親”③,在他潛意識里替他承擔了他母親對他父親和他的背叛。對母親出軌行為的耿耿于懷使得他同其他女子只能建立精神戀愛關系。故事中,艾菲漢曾經一度以為愛麗絲才是他的真愛,可是在故事結尾,我們同樣可以發(fā)現這一感覺仍然是他的潛意識在作怪,他愛上愛麗絲“是為了博得漢娜的歡心,是為了讓漢娜生氣”,并不是為愛麗絲的緣故。 參見本書第三十五章。從這些人物身上,可以看出這一時期的默多克的創(chuàng)作理念:人的思想和行為常常受制于自我、潛意識和自然。身心自由和主觀能動性只是人們的想像,一只美麗的獨角獸罷了。 默多克的這部小說結構纖細精巧,但內容卻龐雜繁復。人物之間的性愛關系宛如萬花筒般變化多端,但是所有的變化都是圍繞著主人公漢娜從一個普通人變成獨角獸,再由獨角獸變成一個普通的“真人”直至死亡的發(fā)展過程而產生的。未受監(jiān)禁之前,漢娜被皮普、彼特愛著,而愛麗絲愛艾菲漢。受監(jiān)禁之時,杰姆西曾愛過她,后來他被吉拉爾德俘虜;艾菲漢、丹尼斯、瑪麗安和維麗特都愛著漢娜。等到她跌回到“真人”時,幾乎所有的人都棄她而去:瑪麗安突然墜入丹尼斯的情網,艾菲漢轉向愛麗絲,而我們發(fā)現愛麗絲則一直愛丹尼斯。漢娜死后,瑪麗安與丹尼斯之間的愛就沒有意義了,就像丹尼斯所說的,“我們倆之間有什么關系呢,瑪麗安?……在這里,我們過去能夠交談,似乎彼此心意相通,可是這里的符咒已經破了,魔力已經被驅散了……其實我們并不真正相愛! 本書第三十四章。而艾菲漢不得不對愛麗絲承認,他對她有過片刻的愛,完全是因為漢娜的緣故。最后他仍回到他的同事——聰明的伊利莎白身邊。 這部小說的確是“將傳統(tǒng)的傳說故事,中世紀浪漫的精神戀愛及現代多種性愛關系成功地雜糅在一起”。 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1963。富有神秘色彩和想像力的作品風貌在英國當代小說領域可謂獨樹一幟。這一點譯者在翻譯過程中也有體會。小說的字里行間無不洋溢著作家的智慧與幽默,顯示出她深厚的文學與哲學功底。默多克認為,人類的語言不足以概括人類的經驗。有些東西存在于我們的表達能力之外。她把這一見解應用到小說《獨角獸》的創(chuàng)作技巧上,有意把讀者引入迷霧之中,讓讀者和她一道體會說不清、道不明的迷惑。讀起來,《獨角獸》似一個未完的故事,其中有幾處謎懸而未決:比如,懸崖上彼特與漢娜之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彼特究竟殘廢到什么模樣;漢娜真正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為什么把遺產留給從未謀面、年近古稀的老學者麥克斯。這些謎就有待讀者用自己的想像和推理去解了。由于譯者才疏學淺,譯作之中不當之處恐怕不少,敬請讀者不吝指正。 譯者 1999年3月于廈門
艾麗絲•默多克(Iris Murdoch,1919—1999)是英國二十世紀z著名的小說家之一, 同時也是位貨真價實的哲學家,被譽為 “全英國z聰明的女人”。她的哲學思想深受克爾愷郭爾和薩特的存在主義影響,哲學寫作又深受西蒙娜•韋伊與柏拉圖的影響,其小說創(chuàng)作致力于探討善與惡、性關系、道德困境與無意識的力量,以其對于個體內心生活的關注和深入探討,延續(xù)了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喬治•愛略特與普魯斯特等小說大師的偉大傳統(tǒng)。默多克共六次進入布克獎短名單,為該獎歷史上獲得提名z多的作家,并以《大海,大!穵Z魁。
第一章
“離這兒多遠?” “十五英里! “有公車嗎?” “沒有! “在村子里能租到出租車或是小汽車嗎?” “不行。” “那我怎樣才能去那兒呢?” “不妨在附近租匹馬。”沉默了半晌,有人建議道。 “可我不會騎馬,”她惱羞成怒地說,“況且我?guī)е欣钅!?br /> 人們神色茫然,好奇地盯著她。曾有人告訴她當地人很“友善”,可是面前這些遲鈍的大塊頭雖然談不上充滿敵意,卻有失教養(yǎng)。當她講清楚要前往何處時,他們看她的神情好生奇怪。也許那兒確實是一處離奇古怪的地方。 事先沒有告知對方火車到站的確切時間,這下她知道這么做有多愚蠢,多不合禮儀了。原以為自己孤身前來、不期而至會更令人興奮,多一點浪漫而少幾分慌里慌張,可是當這列污泥滿身的小火車載著她離開格雷鎮(zhèn)火車站,在懸崖峭壁間吃力爬行,最后將她遺棄在這僻靜之處,讓她成為眾人的獵奇對象時,她感到孤獨無助、惶惶不安。對本地的荒僻她缺乏心理準備,也從未想過沿路的景色會如此令人心驚膽戰(zhàn)。 “司各托先生的車來了!庇腥酥钢飞险f。 透過午后的薄霧,她凝望著空曠的山邊和向遠處如潮水起伏般排開的黃褐色巖石。巖石光禿禿的,巨大無比,光滑的斷巖峭壁隨處可見,峭壁底下是一條蜿蜒逶迤的陡峭山道。此時路虎車越駛越近,圍觀的人群開始三三兩兩地散開,待到車子駛進站臺時,周遭已空無一人了。 “是瑪麗安•泰勒嗎?” 終于有人知道她是誰了,瑪麗安如釋重負。從車子里走出一位高個男子,瑪麗安握住他伸出的手,感覺十分舒暢。 “是的。很抱歉。只是你怎知我在此處?” “你沒有告訴我們何時動身,所以我特別請格雷鎮(zhèn)火車站站長留心一下,見到你在等火車就讓郵車捎個信來。郵車要比火車足足早到半小時呢。我想應該不難認出你來。”說完,他有意恭維地笑了笑。 他說話的口吻既嚴肅,又不失關愛,瑪麗安對他很有好感!澳憔褪撬靖魍邢壬?” “是的。我應早說才是。我是吉拉爾德•司各托。這些行李都是你的嗎?”他說話字正腔圓,聲音悅耳動聽。 她微笑著,神態(tài)端莊地隨他走到車邊,希望留給他一個好印象。剛才她那么驚慌失措,真是愚不可及。 “請上車,我們走吧。”吉拉爾德•司各托說道。 他把行李塞到車子后座時,瑪麗安瞥見陰暗的車廂內有什么東西,乍一看她以為是只大狗,隨后就認出是一個十五歲左右的英俊少年。男孩沒下車,躲在行李后朝她點了點頭。 “這是杰姆西•伊夫克里奇!彼靖魍幸贿呎f,一邊把瑪麗安安頓在前座。 管他叫什么名字。不過,在打招呼時,瑪麗安暗想他會不會是她未來的學生。 “你在格雷鎮(zhèn)用過像樣的午茶吧?今晚的晚飯會遲些。你能加入我們這個被上帝遺忘的角落真是棒極了。”司各托發(fā)動引擎,車子開始在曲折迂回的山道盤旋而上。 “你太客氣了,到這兒來我高興都來不及了! “第一次來,我猜?沿海一帶的風光還不錯,稱得上美妙,可內陸就差強人意了,我真懷疑從這兒到格雷鎮(zhèn)的路上哪怕長有一棵樹。” 瑪麗安也注意到了,心里琢磨著該如何同他客套一番,就在這時路虎車一個急轉彎,大海躍然眼前,旣惏膊唤麣g呼起來。 大海宛如一塊含著暗紫色條紋的閃閃發(fā)光的翠玉,泛著白色泡沫的波濤之上,聳立著一座座小島,島的顏色是淺綠色的,比大海的顏色更晦暗,暮色投在島上,將之一分為二。汽車不停地轉彎、爬坡,海景在峻峭的灰色巖石之間忽隱忽現。車子越駛越近,瑪麗安漸漸看清巖石上覆滿了黃色的石頭草、虎耳草和一簇簇的粉色苔蘚。 “的確,”司各托說,“挺美麗的,可惜我已司空見慣了,像你這樣覺得大海新奇的觀光客已經很少見了。過一會兒,你就能一睹名聞遐邇的懸崖! “附近住的人多嗎?” “這可是個荒無人煙的地方。你也看到了,此地幾乎沒有土壤。內陸有土壤的地方大多是沼澤。離這兒最近的居住區(qū)在布萊克港,也不過是一個冷冷清清的漁村! “難道在蓋茲也沒有一個村莊?”瑪麗安問道,心不由得一沉。 “現在是沒有,或者可以說等于沒有。過去倒有幾間漁民的小屋和小酒館之類的東西。再上去有一塊禁獵地和一片湖泊,雖說不是十分有名,還是有些人會來打獵什么的;但是幾年前的一場暴風雨毀了那塊地方,漁船全被沖走,湖水泛濫,涌入山谷。那場洪災挺出名的,你可能在報紙上讀到過。如今禁獵地已變?yōu)榱硪粔K沼澤,連鮭魚都游走了! 霎時間瑪麗安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暗想杰夫雷可能是對的。一起查看地圖的時候,他對著地圖直搖頭。可標在上面的“蓋茲”二字挺大個的,瑪麗安因此確信它是個文明開化的地方,會有一些店鋪和一間酒館。 上個月瑪麗安的心情起起落落,忽而狂喜,忽而狂悲,F在她明白把此行的終點想像成某種快樂的開始有多么幼稚可笑。杰夫雷雖非她的初戀情人,但她卻投入了初戀般的激情,在與理智的苦苦搏斗中完全投入地愛著他。畢竟,她不再年輕,很快就三十歲了;迄今為止,生活于她只是一個頻頻更換序幕的舞臺,這種感受使她越來越渴望一個完整的故事。徹底絕望之余,她極端理智地面對失落與不幸。確定杰夫雷不愛她,也不可能愛她之后,瑪麗安決定遠遠離去。作為一名教師,她已相當安于現狀,或許是過分安于現狀了,然而仿佛突然之間,這個城鎮(zhèn)乃至這個國家,都無法容納她與他的同時存在。她津津有味地獨自品嘗這份殘忍,而隨后發(fā)生的事情卻使她的心上人嘗到了加倍的苦澀。怎么說呢,當她不再對他魂牽夢縈,不再當他是戀人之時,他們竟然能很好地交流,彼此關愛。她有意顯得大度,落落大方地接受他因分手而給予的小小慰藉;在她幾乎就要神奇地從自慚形穢中恢復時,他卻快愛上她了,這一發(fā)現叫她心酸,又令她得意。 注意到那則有趣的小啟事純屬偶然。杰夫雷打趣她說,單憑堂皇的名字和想像中的“高尚生活”就能使她著迷。她確實是被蓋茲這個名字和那個遙遠的有口皆碑的地方迷住了。有位克里恩史密斯太太有意聘請一位懂法語和意大利語的女家庭教師,報酬極高,高得令人難以置信,杰夫雷說想必是考慮到那個荒僻的地理位置。他不贊同她的計劃,瑪麗安半是懊惱半是體貼地想,看到她如此迅速地從失意中恢復過來并且準備去冒險,他可能是嫉妒或者說是羨慕了。 瑪麗安寫了封信,信中說明了她的資歷,后來她收到一位叫吉拉爾德•司各托的先生語氣友善的回信。通信之后,她得到了這份工作,但她沒去弄清楚來由,也不想詢問學生的年齡和人數。從司各托先生的口氣中她無法探明他與克里恩史密斯太太之間的關系:朋友、親戚還是仆人。一直以來,他都以史密斯的名義與她通信。 瑪麗安小心翼翼地偏過腦袋打量吉拉爾德•司各托。這不難做到,他就坐在壯闊的大海與她之間。她還想轉頭瞧瞧一聲不吭地坐在她身后的男孩——他的靜默令她有幾分不自在,可是她太拘謹,不好意思回頭。司各托顯然是位“紳士”——杰夫雷聽見會譏笑她用這么嚴肅的詞的,他的言行舉止表明他不可能是誰的下人,因此瑪麗安猜他或許是這家人的親戚或朋友?墒,要是他住在那兒,他是干什么的?他長得高大、英俊,臉部光潔,神情堅毅,頗具軍人的風采。濃密鬈曲的棕色頭發(fā)一直下鬈到被風吹日曬弄得紅彤彤的脖子上,褐色的眼睛炯炯有神,年紀大約四十剛出頭,正從年輕時的帥氣走向成熟。如今他給人的印象是更結實,更魁梧,非常壯碩但不乏優(yōu)雅,旣惏舶涯抗廪D到方向盤上那雙多毛的大手上,不由得顫抖了一下,驀地很想知道是否有一位司各托太太。 “懸崖到了。”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