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文歷法是我國古代早形成的一門古代科學,一方面具有內(nèi)在的科學性和邏輯性,另一方面,古人類在觀象授時和創(chuàng)建歷法的過程中形成了陰陽五行思想。本書深入探討了古天文歷法的沿革、大衍之數(shù)與陰陽五行思想之間的淵源等,并對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的一些重大典故和傳說,提出了新的重要詮釋。既有旁征博引,又有別具一格的論述方法和結論,令人耳目一新。
本書對于中華文明的探源和一些遠古時代的重大典故和傳說,提出了新的重要詮釋。書中既有旁征博引,又有別具一格的論述方法和結論,令人耳目一新。故推薦給研究《周易》,探索天道和人道,考究上古文明的學者和愛好者閱讀和探討。
丘亮輝(國際易學聯(lián)合會、二屆常務副會長、國際易學聯(lián)合會榮譽會長、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研究員、太湖書院山長)
研究目標意義重大,成果值得同行關注。
董光璧(國際易學聯(lián)合會第三屆會長、國際易學聯(lián)合會榮譽會長)
用古天文歷法解釋大衍之數(shù)的方法和結果是對的,很有價值。大衍之數(shù)幾千年來一直沒有定論,應該寫一本書,讓大家看看。
盧央(已故易學與古天文學家、原南京大學天文系主任)
趙沃天,1942年出生于遼寧錦州正黃旗滿族世家,1965年大學畢業(yè),長期從事科研工作。自2016年開始,擔任國際易學聯(lián)合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擅長以古天文歷法探索《周易》之奧秘。曾發(fā)表《論<周易>與古天文學之四象》《論三五以變》《綜論<周易>大衍之數(shù)》等作品。
導 論
章 論大衍之數(shù)
一、歷代對大衍之數(shù)的詮釋概述 4
二、大衍筮法一章的基本架構 9
三、詮釋大衍之數(shù) 13
四、司馬遷論大衍之數(shù) 21
五、試論大衍秘術及其傳承 29
六、本章重要結論 36
第二章 古代推步歷法的誕生西周歷法
一、大衍之數(shù)與古《周歷》的歷法原則 41
二、西周的朔日與頒朔制度 44
三、孔子論八卦用事十二月與置閏規(guī)則 51
四、推步古周歷 57
五、本章重要結論 63
第三章 文王演《周易》
一、從筮數(shù)易卦到大衍筮法 67
二、筮數(shù)與筮數(shù)易卦 71
三、以《說卦》解讀筮數(shù)易卦 74
四、文王演《周易》 77
五、五筮數(shù)的一 80
六、五行與筮數(shù) 82
七、兩儀生四象的本質(zhì) 85
八、本章重要結論 87
第四章 從伏羲觀天法地到帝嚳序三辰
一、大衍是日月星辰創(chuàng)造萬物 95
二、論伏羲觀天法地 102
三、從觀天法地到帝嚳序三辰 105
四、歷法要素和二十八宿體系的形成 122
五、干支紀時 127
六、對于古代歷法發(fā)展階段的重新認識 130
七、本章重要結論 136
第五章 論五行起源
一、中國近現(xiàn)代學者對五行起源研究的概述 143
二、胡厚宣先生、楊樹達先生、沈建華先生對五行起源的研究 147
三、五行的本質(zhì)是歷法概念 153
四、從古代社會發(fā)展探尋五行的起源 157
五、早期五行要素的命名 167
六、五方的確定與多種五行要素的命名 169
七、禹與地道五行 173
八、對金的再認識 178
九、本章重要結論 181
第六章 大衍之數(shù)非五十有五
一、大衍之數(shù)五十有闕文說 185
二、陳恩林先生的乾封詔書說 189
三、宋人陸秉的六虛之位說 199
四、從《周易》筮法看大衍之數(shù)的脫文 201
五、鄭玄的大衍之數(shù)五十有五源自《乾鑿度》 204
六、從宗教文化看《周易》筮法 206
七、本章重要結論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