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匯編了影視個案評論文章,作者在文章中深入分析各類影視作品的內(nèi)容、藝術手法、專業(yè)探索、突破意義等,為中國影視的發(fā)展提供了精當?shù)睦碚撝巍_@些文章不僅是推動影視教育、研究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個體力量,還可以為影視作品創(chuàng)作、傳播等提供專業(yè)指導。
見證中國影視教育、影視學術和影視藝術發(fā)展脈絡
打造中國特色的文藝評論話語的生動素材
深入中國特色的影視教育和研究的鮮活經(jīng)驗
自序
一
一晃,本人從事影視教育、研究、創(chuàng)作已經(jīng)35個年頭了。其間,讀書、寫作、講課、參加各種活動已是工作常態(tài),大量的思考和表達是通過口頭和筆頭來進行的。其中,一些整體性的思考成果呈現(xiàn)在各種學術著作、長篇學術論文和專業(yè)教材中,這些是比較容易被大家找到作為交流文本的。但同時,還有大量散落在各種媒體平臺和學術場合的一些即興的、零散的表達,不易被查找。
不少朋友、學生和媒體同行常常會因為我的某一篇致辭發(fā)言、在某個場合的某個說法,來向我索要一些原始文字,而時間一久,這些表達常常連自己都找不到,甚至記不起來了。不少此類表達在特定的場合、特定的時刻,多多少少產(chǎn)生過一些影響,但是由于它的發(fā)布平臺過于散落,搜尋起來是非常麻煩和困難的事情。因為這個原因,很多朋友和學生都建議我把這些內(nèi)容及時集中整理出來。
這對于我個人當然是一種寶貴記憶,同時,或許它們從某個側面可以見證中國影視教育、影視學術、影視藝術文化發(fā)展的某種脈絡和軌跡。從這個意義上講,這種集體性記憶,通過個人的文字表達呈現(xiàn)出來,或許具有別樣的意義和價值。
二
此次,本人下決心把這些過往寫過的和講過的相對零散的文字,匯編起來。盡管文體各異,長短不一,規(guī)格多樣,但是總感覺它們擁有某些共同的內(nèi)涵與特征,思來想去,我感覺或許用學術小品來命名為妥帖。所謂學術小品,一方面是因為這些表達整體上或許具有一定的學術性,但同時,又與那些自己已經(jīng)正式出版過的長篇著作、論文、教材相比,具有鮮明的特質(zhì):小和品。
所謂小是指在表達方式、表達視角上更加具象、感性,在表達形態(tài)上更加豐富、多元。這部學術小品集,在形式上包括了書序、書跋、隨筆、書評、發(fā)言、對話、訪談、講稿、個案、評論等樣態(tài);在內(nèi)容上常常是對一個人、一件事、一部書、一部作品、一個案例、一個現(xiàn)象、一個問題等的微觀思考與表達。
顯然,這與大體量的學術論文、著作、教材體現(xiàn)出的體系的宏大、框架的宏觀、表達的理性、行文的規(guī)范等是迥然有別的。
所謂品,則包括4個方面:史、詩、情、思。
一是史。作為人文學者,看人、看事、看作品常常不可避免地帶有一些歷史感。這部小品集中有大量的內(nèi)容含有歷史意識,將人、事、作品、現(xiàn)象放置到大歷史的進程中進行體驗和解讀,力求以歷史性的思維思考研究對象的歷史品格。同時,這些時間跨度較長的文字本身或許也記錄了一段歷史。
二是詩。這部小品集中大量的表達帶有一定的感性和靈活性,這是因為本人在從事文藝評論、影視教育時會自覺生成一些詩性思維。詩性思維常常體現(xiàn)為在價值選擇中,注重主體的生命感受和理解,強調(diào)主體性、個人化、發(fā)散性。小品集所收錄的文章,大到文章架構,小到細節(jié)、場景、修辭、意境,在寫作時甚至盡可能地嘗試表述體現(xiàn)一些韻律、節(jié)奏和意味。
三是情。本書追求情懷和情感,這里既有對黨和國家、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大情,也有對師長、前輩、朋輩、學生輩以及對于影視從業(yè)者、研究者、教育者的情感化的理解。在行文中,常常會展現(xiàn)出對人、對事、對作品的感性的、帶著生命體驗的、有溫度的情感表達。我想,做學術不僅僅是冷靜和理性的,也應該體現(xiàn)出主體生命的關懷和溫度,這種關懷和溫度是感性的,它在尋找情感的共鳴和共情。
四是思。本書畢竟是學術小品,個中表達自然也會追求一定的思想性,也就是在靈動的表達中,盡可能滲透對某個人、事、現(xiàn)象、問題、作品獨特的解讀和獨立的思考,并得出某種觀點和見解。
三
用學術小品的方式,將散見在報刊、學術活動、各種媒體平臺中的文字和表達串聯(lián)、整合起來,來自幾方面的動力。
從個人的角度講,是敝帚自珍。本書所收錄的文字中,雖然不乏對某些人、事、景觀、現(xiàn)象有應景的觀察,但更多的是有感而發(fā)。與體系規(guī)模化的著作、論文、教材相比,它們常常是容易被忽略的。從個人學術生涯來看,這些星星點點的文字,時間一久,真如石沉大海,但回頭看來,它們似乎又非常珍貴。
從事業(yè)的角度講,這些內(nèi)容從某個視角與側面也可以體現(xiàn)一些事業(yè)發(fā)展的印記,見證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的影視創(chuàng)作、傳播、接受、教育、研究、學科發(fā)展的軌跡,這對于影視學術史、實踐史來說,或許也是有特色的留存。
這些文字不像鴻篇巨制那樣有體系性,但這些點點滴滴的經(jīng)驗,無論是個體的記憶,還是集體的記憶,有不少是我們在建構大體系時容易忽略但不乏閃光點的人物、作品、現(xiàn)象、問題。在今天,對于打造中國特色的文藝評論話語、打造中國特色的影視教育和研究、打造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而言,這些文字或許可以成為較為鮮活的經(jīng)驗、案例和素材。
四
當本人的這套學術小品即將推出之際,心中頗多感慨。從20世紀80年代到現(xiàn)在,本人有幸生逢我們的祖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程,有幸生逢中國影視藝術文化事業(yè)、影視教育、影視學術研究不斷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歷史巨變,尤其是生逢新時代中國影視藝術生產(chǎn)傳播、影視文化建設、影視教育與研究不斷呈現(xiàn)出高度本土化的文化自覺與自信的歷史時刻。
本人有幸在這個偉大時代,在這個偉大的歷史進程中,與時俱進地參與、見證并做了一些小小的工作。這些工作本身或許微不足道,但能夠為建構中國特色影視藝術文化體系、影視教育與影視學術體系添磚加瓦,實感幸運。
唯愿這些學術小品,能夠留下點滴有價值的記憶、經(jīng)驗與材料。
胡智鋒
2021年8月
胡智鋒,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戲劇與影視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文聯(lián)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傳媒學術領域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哈佛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入選中組部首批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新中國60年影響中國廣播電視進程的60位人物。長期從事影視文化、影視藝術、傳媒藝術教學與研究。承擔國家社科重大課題等項目四十余項,著有《立論中國影視》《影視文化論稿》《電視美學大綱》等著作三十余部,發(fā)表各類學術論文四百余篇,成果多次榮獲、省部級獎項。曾赴亞、歐、美、非、澳等大洲四十多個國家進行講學和學術交流。
一起向未來:彰顯全人類共同價值 001
青綠山水貫春晚 004
電影《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戰(zhàn)爭史詩的新影像 006
《守島人》:英模題材電影的創(chuàng)新之作 009
《長津湖》:戰(zhàn)爭電影創(chuàng)作的新界碑 012
警惕流量明星帶來的不良審美風尚 016
別讓高流量帶偏正能量 019
《大決戰(zhàn)》:全景展現(xiàn)三大戰(zhàn)役的輝煌歷史 022
《中國醫(yī)生》:再現(xiàn)與新冠短兵相接的時刻 025
《1921》為深刻理解建黨意義提供了重要參照 032
電視劇《覺醒年代》的三重轉(zhuǎn)化 036
電視劇《跨過鴨綠江》三題 040
以技術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新時代視聽奇觀 048
一部職業(yè)教育的精品之作 055
錦秀山河:國慶片《我和我的家鄉(xiāng)》的類型突破與創(chuàng)新 057
《航拍中國》第三季《一同飛越》的創(chuàng)新啟示 069
姿態(tài)·語態(tài)·情態(tài):《澳門二十年》的創(chuàng)作與表達創(chuàng)新 075
《我為你犧牲》四題 083
電影《攀登者》三題 091
《零零后》:獻給中國家長的影像家書 097
彰顯正義必勝的真理力量 101
《古田軍號》:歷史真實的藝術創(chuàng)新與審美表達 103
融合開創(chuàng)紀錄片發(fā)展新格局 111
《超能幼稚園》解碼科學育兒經(jīng) 116
《五大道》:歷史與美學雙重觀照下的人文紀錄片力作 118
展現(xiàn)領袖魅力的誠心之作 126
《厲害了,我的國》何以獨具魅力 128
《中國詩詞大會》的價值與啟示 131
時代之鏡:探索體驗類真人秀的新模式 136
三度擁抱新時代 142
突破 展現(xiàn) 揭示 144
中國電視類型節(jié)目的新探索 148
戰(zhàn)爭大片的藝術表達 160
電視紀錄片《港珠澳大橋》 164
航拍:與大地深情對話 168
紀錄片《長征》的四力與四有 171
電視劇《生死兄弟情》的三重啟示 176
《貝家花園往事》:一部精致而意味深長的學者型紀錄片 179
《生命中的好日子》短評 182
6集大型紀錄片《船政學堂》四題 184
融合與對接:從2012三部紀錄片的探索創(chuàng)新看中國電視
紀錄片的美學新走向 188
無愧于大國大臺的時代巨制 199
《我們的法蘭西歲月》四章 202
關于央視新春走基層的思考 209
不一樣的《山楂樹之戀》 215
農(nóng)影2010年節(jié)目點評 217
史詩品格 高遠立意 226
談大型文獻紀錄片《旗幟》的創(chuàng)作特點 228
《星光大道》成功之道 233
建構國家紀錄平臺 留存民族文化記憶 235
江蘇電視的改變、創(chuàng)造和引領 239
為紀錄頻道開播喝彩 244
抗旱救災 我們在行動 247
澳門回歸的真情詠嘆 250
軍隊文工團生活的生動摹寫 253
重現(xiàn)變革時代的集體記憶 256
《飛越海西》的意義、探索與啟示 259
《北平戰(zhàn)與和》的突破與意義 264
《中國記憶》三思 268
變革、困境與開拓 274
《繁花打工妹三十年實錄》四題 278
《今日說法》10年發(fā)展的意義與啟示 283
《中華醫(yī)藥》電視品牌建設的獨特路徑 287
為尊嚴而戰(zhàn) 292
電視的思想品位 301
私人情感電視呈現(xiàn)的新探索 304
一國兩制偉大實踐的影像記錄 310
解析2006中國紀錄大片熱 314
史、詩、情、思 321
頻道定位:成功要靠執(zhí)行力 323
東方衛(wèi)視的娛樂創(chuàng)新之道 327
《再說長江》:一部振奮民族精神的熒屏力作 334
新聞專業(yè)主義的本土化途徑 337
《超級女聲》:成功本土化的真人秀 341
《傳奇故事》的成功之道 350
后記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