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精選了英國國民作家、布克獎得主伊恩·麥克尤恩在三十年的寫作生涯中所接受的十六篇訪談,它們初刊于不同的出版物,格式各異,包括書籍、文學雜志、周刊和錄音。在這些訪談中,麥克尤恩澄清了他寫作的基本主題,展現(xiàn)出他如何不斷探索、表達和錘煉自己對寫作、科學、人際關(guān)系、政治和人性的種種卓見。相信無論是普通讀者還是學者,都將發(fā)現(xiàn)這些訪談獨具價值:它們不僅深入洞察了麥克尤恩的作品,并且讓人感受到他鮮明的文學個性和作為作家的成長。
本書收錄英國布克獎作家伊恩麥克尤恩30年里代表性的16篇訪談。在這些訪談中,英國著名作家扎迪史密斯、馬丁艾米斯,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資深文學記者、學者,與麥克尤恩進行了一系列引人入勝、坦率真誠的交談,為一覽他的寫作過程提供了獨家視角,亦展現(xiàn)出他作為知名公眾人物、學著、父親以及作家的多姿多彩。
引 言
2008年5月,作為美國筆會中心世界之聲節(jié)的活動之一,伊恩·麥克尤恩與史蒂芬·平克登臺對談。二人的議題圍繞交流、進化心理學,以及援引平克的話說若翻看某一談話的文字稿,有一點挺耐人尋味:談話中交流信息寥寥無幾,而旁敲側(cè)擊、委婉表達卻比比皆是。我們有賴聽者來填補空白。語境在談話中至關(guān)重要,而精微的措辭和語氣亦舉足輕重。因此,在將口頭對話轉(zhuǎn)錄于紙張之上的過程中,無疑會造成某些意義或意圖的些微缺失。麥克尤恩深諳其理,該合集中收錄的他參與的訪談,展現(xiàn)了他對語言特質(zhì)和意義精確性的殷殷關(guān)注。這些訪談內(nèi)容豐富,增知益識,但更為重要的是,它們記錄了一場作者、作品與讀者之間持續(xù)不斷的對話。這一系列引人入勝、坦誠率性的交談,為一覽麥克尤恩的寫作過程提供了獨家視角,亦展現(xiàn)出他作為知名公眾人物、學者、父親以及作家的多姿多彩。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伊恩·麥克尤恩攜兩部短篇小說集(《初的愛情,后的儀式》和《床笫之間》)一路奔襲,闖入文壇,這兩部集子細致刻畫了人類與生俱來的邪惡和復(fù)雜性,令人驚愕。評論家和書評人迅即對其種種恐怖主題死亡、亂倫以及他筆下眾多人物的孤陋游離展開評說。此后兩部小長篇(《水泥花園》和《只愛陌生人》)隨即問世,而這兩本書的題材進一步鞏固了麥克尤恩在文學界的聲名:一位偏愛爭議性或驚悚情節(jié)的優(yōu)秀作家。1989年,羅莎·岡薩雷斯·卡薩德蒙特問及麥克尤恩其早期名聲是否對其后續(xù)作品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后者默然認同,說道:是的,我發(fā)現(xiàn)挺艱難的,因為某些報紙一個勁地大肆渲染我的所為,把我描繪成某種文學變態(tài)者。一旦圍繞我的作品樹立了這一系列預(yù)期,人們就會以這種方式閱讀它。他的作品持續(xù)暢銷,而他本人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1983年,《格蘭塔》雜志和英國圖書經(jīng)銷委員會稱其為英國青年小說家二十佳之一,與他一同入選的同代人有馬丁·艾米斯、薩爾曼·魯西迪、帕特·巴克、威廉·博伊德、石黑一雄和朱利安·巴恩斯等人。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麥克尤恩覺得自己需要逃脫早期作品中幽閉恐怖的世界,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未進行小說創(chuàng)作。在此期間,他創(chuàng)作了關(guān)于核戰(zhàn)威脅的清唱劇《或者,我們?nèi)ニ?》,以及電影《犁田者的午餐》的劇本,該片由理查?middot;艾爾執(zhí)導(dǎo)。這些經(jīng)歷使麥克尤恩作品主題的受眾變得更為廣泛,有助于改變其小說創(chuàng)作方式。誠如他在接受《當代英國研究》采訪時所言:《只愛陌生人》悄然步入一個略大的世界,等我寫完一部有關(guān)核戰(zhàn)威脅的清唱劇,終于開始創(chuàng)作《時間中的孩子》(1987)時,我覺得自己可以設(shè)法將早先一幅幅刻畫心理狀態(tài)的小油畫與較為廣闊的社會現(xiàn)實相勾連了。
伴隨《時間中的孩子》的問世,麥克尤恩步入創(chuàng)作的多產(chǎn)期,出版的幾本書不僅極為暢銷,而且在評論界也反響甚佳,包括《無辜者》(1990)、《黑犬》(1992)、《愛無可忍》(1997),以及獲得布克文學獎的《阿姆斯特丹》(1998)。縱覽上世紀九十年代,他的聲名日隆,而且近十年來他仍舊享有鴻名,推出了一連串暢銷書,包括《贖罪》《星期六》,以及評論界盛贊的《在切瑟爾海灘上》。麥克尤恩常常成為公眾關(guān)切的對象,概因他在商業(yè)上獲取巨大成功,且不斷描摹與當代社會息息相關(guān)的內(nèi)容。他探究人類經(jīng)歷的方方面面,譬如丟失孩子的后果、宗教狂熱、心理癡迷、錯綜復(fù)雜的關(guān)系、安樂死,以及在深陷沖突和毀滅的現(xiàn)代世界中的幸福。麥克尤恩曾一度被視為專寫恐怖題材的作家,而如今他發(fā)現(xiàn)自己往往被目為英國偉大的在世作家。
在評估某卷訪談可否入選文學訪談系列時,我們即刻便發(fā)現(xiàn)如麥克尤恩這般名望的作家提供的對話具有不同的層級。作家們?yōu)榱诵麄餍聲,穿梭于城市之間,只得接受巡回售書活動中千篇一律的人物剪影和采訪,該合集對此類訪談避而未選。麥克尤恩廣受贊譽,此類出版物自是數(shù)不勝數(shù)事實上,應(yīng)該說是如此繁多,以至于他在該合集的后一篇采訪中坦承:我花費了大把時間規(guī)避各種采訪,可到頭來還是做了許多。我的回絕次數(shù)大抵是接受次數(shù)的五倍或十倍。盡管曾出此言,但麥克尤恩還是常常接受采訪,侃侃而談,而這正是這些對話構(gòu)成此合集的基礎(chǔ)。它們涵蓋了英國、法國和西班牙學者的訪談,與藝術(shù)家安東尼·戈姆利和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的對話,以及與同道作家的討論,包括伊恩·漢密爾頓、克里斯托弗·里克斯、戴維·雷姆尼克、扎迪·史密斯和馬丁·艾米斯。
收錄于此書的訪談為麥克尤恩提供諸多機會,使他得以自省和澄清其寫作的基本主題,總體而言,為讀者理解其作品復(fù)雜性提供了絕佳機會。麥克尤恩評點自己的每部小說時,深思熟慮,灼見迭出,在闡發(fā)自己的創(chuàng)作沖動時尤為坦率。在談及自己初的幾個短篇小說時,他對亞當·貝格利說:我尋找情形、精神錯亂的敘述者、誨淫和驚悚并精心謀篇布局,將這些元素融入行文中。關(guān)于他的長篇小說《水泥花園》,他向約翰·哈芬登解釋道:它顯然源于我筆記中的一段,本來我只是在信筆涂鴉,突然腦海中展現(xiàn)了一部關(guān)于家庭生活的完整小說,就像穴居動物一樣……媽媽去世以后,整個家庭仿佛陷入了沉睡。他向貝格利描述《愛無可忍》是如何開場的:寥寥數(shù)筆,場景信手拈來,在黑暗中呼嘯,以及《贖罪》的初稿如何包含作家布里奧妮·塔利斯的生平信息,他告訴喬納森·諾克斯她這一角色是我所構(gòu)想出的為完整的一個人。麥克尤恩也詳述了他的其他作品,包括電影劇本《犁田者的午餐》、他的兒童故事、清唱劇《或者,我們?nèi)ニ溃俊泛透鑴√钤~《為了你》。
麥克尤恩探討寫作過程的固有本質(zhì),對創(chuàng)作行為的討論貫穿于這些訪談的始終。他在與大衛(wèi)·林恩的對話中若有所思地說:我在寫作中發(fā)現(xiàn)故事走向。他進一步闡述道:我的確認為,寫作,也就是實實在在寫作這件事,是一種想象行為。明媚的日子,美好的早晨,逼出一個句子來說不定有意外之喜呢。同樣,他告訴貝格利寫作是一個你不可能也不希望完完全全受你刻意掌控的過程。論及寫作工具,麥克尤恩向諾克斯解釋了他如何將自己的思想變成白紙黑字這一關(guān)鍵轉(zhuǎn)換:我覺得,是電腦文字處理將我送入一個妙不可言的虛擬空間。已存在電腦但還未打印出來的一章,與已在你腦海但尚未訴諸筆端的想法,具有相同或相當?shù)奶摂M性。麥克尤恩亦向貝格利坦言:電腦文字處理更貼心體己,更像思維本身;剡^頭來看,打字機簡直是機械障礙。他對寫作和作文這一實實在在的行為有這般審視,使扎迪·史密斯斷定麥克尤恩是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工匠;精雕細刻,精益求精,對過程的每一步都興味盎然,就像一位科學家矻矻于科學實驗。
盡管麥克尤恩視寫作為一件私人化、讓人著迷的事情,也偏愛在自己的個人生活中不受打擾,但他對作家有時在更廣的社會范圍內(nèi)所扮演的角色亦了然于心。該合集的后一篇訪談特意關(guān)注了這一話題。當麥克尤恩被問及不得已接受采訪時,他十分誠實地答道:感覺采訪更像是一份職責,是一個人職業(yè)守則的一部分。麥克尤恩也意識到了與這一職業(yè)相關(guān)的危險,并坦言:如果你在公眾場合說了什么,那就永遠沒完沒了了。你可能會被誤引,會因為你從沒說過的話而遭受攻擊。他偶爾會艱難掙扎,苦于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也建議作家們可得小心,不要陷入指點江山般的名人輿論文化中。不過,另一方面,如果某些公共議題恰好與你的關(guān)切相關(guān),那么有時候你可真的該大膽發(fā)聲。
此卷中遴選收錄的對話揭示了幾個常見的主題,包括男女關(guān)系、時空概念、真相、性欲、恐怖、黑暗人性、宗教與科學、歷史,以及寫作與生活的關(guān)系。這些訪談原初刊登于不同地方(大不列顛、北美、加拿大、法國和西班牙),橫跨三十年,因此代表了麥克尤恩創(chuàng)作生涯的不同階段。合而觀之,這些訪談全方位討論了麥克尤恩的創(chuàng)作,詳細闡述了他對音樂、電影、戲劇、兒童故事、聲譽管理、政治、科學確切地說,是進化生物學和環(huán)境問題的興趣。
作為編輯,我挑選了為詳盡、實在、富有見地、清晰流暢和內(nèi)容廣泛的訪談,并盡力均衡搭配,既有鮮少提及的訪談,也有學術(shù)研究中頻繁援引的訪談。我已盡可能避開重復(fù),但有幾例中所含的材料可能仍有重疊。此處包含的訪談均以原本形式呈現(xiàn),僅略作校訂,以更顯明晰或統(tǒng)一描述。訪談以1978年至2008年間的發(fā)生順序編排。它們初刊于不同的出版物,格式各異,包括書籍、文學雜志、周刊和錄音。
其中的三篇訪談此前僅有音頻格式,因而此訪談集為學者們提供了獨家素材。1987年麥克尤恩與馬丁·艾米斯為當代藝術(shù)學院所作的對談提供了他對核毀滅的獨特見解,而他同戴維·雷姆尼克的對話凸顯了他的周全和幽默。該合集中的后一篇訪談?wù)撌隽藥讉別處未曾涵蓋的有趣話題,包括麥克尤恩的環(huán)境保護主義論、他撰寫論文的計劃,以及他對訪談這一體裁的見解。這其中的每一份錄音均被轉(zhuǎn)錄寫出,并與伊恩·麥克尤恩共同編輯,力求語言明晰、精準。我相信一般讀者和學者會發(fā)現(xiàn)這些訪談獨具價值。它們不僅深入洞察麥克尤恩的作品,而且讓人感受其文學個性和作為作家的成長?傮w而言,此訪談集展現(xiàn)了伊恩·麥克尤恩如何不斷探索、表達和錘煉自己對寫作、科學、人際關(guān)系、政治和人性的種種卓見。
假若沒有那些曾采訪過伊恩·麥克尤恩的人所作之貢獻,此書將無以誕生,感謝他們各位為我使用訪談內(nèi)容提供便利。我想要感謝我的摯友兼愛妻特里西婭對該項目和眾多其他項目始終不渝的支持。我要特別感謝瓦內(nèi)薩·圭納瑞和芭芭拉·伯克哈特的鼓勵和友情;我還要特別感謝林肯蘭德社區(qū)學院為我增補赴倫敦的差旅費,讓我得以采訪伊恩·麥克尤恩。我也要感謝密西西比大學出版社的沃爾特·比金斯,他對此書的出版助益良多。
我由衷感謝伊恩·麥克尤恩的豁達謙和,對該合集稟抱興趣,提出對過往訪談頗有價值的建議,不辭辛勞地校訂錄音文字稿,還要感謝他答應(yīng)與我做后一場對話,為此書畫上句號。對于他一以貫之的慷慨和友好,我不勝感激。
萊·羅
英國作家,1948年出生,1975年憑借部短篇小說集《初的愛情,后的儀式》摘得毛姆文學獎。此后,他的寫作生涯一路高歌猛進。迄今為止,共出版十六部長篇小說和四部短篇小說集,并創(chuàng)作了若干兒童文學、電影電視劇本和歌劇唱詞。這些作品獲獎無數(shù)(曾經(jīng)六次入圍布克獎,于1998年折桂),并創(chuàng)下令人嘆為觀止的銷售紀錄,為他贏得 英國當代國民作家的美譽。
引言
生平大事記
出發(fā)點 伊恩·漢密爾頓/1978年
青春期和此后歲月 克里斯托弗·里克斯/1979年
伊恩·麥克尤恩 約翰·哈芬登/1983年
對話作家:我們時代的觀念 馬丁·艾米斯/1987年
散文寫作的樂趣遭遇色情暴力對談伊恩·麥克尤恩 羅莎·岡薩雷斯·卡薩德蒙特/1989年
側(cè)寫:伊恩·麥克尤恩 帕特里克·麥克格雷斯/1990年
訪談伊恩·麥克尤恩 莉莉安·盧維爾、吉勒·梅內(nèi)加爾多、安妮-洛兒·福廷/1995年
訪談伊恩·麥克尤恩 喬納森·諾克斯/2001年
小說藝術(shù)173:伊恩·麥克尤恩 亞當·貝格利/2002年
扎迪·史密斯對談伊恩·麥克尤恩 扎迪·史密斯/2005年
縱談藝術(shù)與自然 安東尼·戈姆利/2005年
與伊恩·麥克尤恩一席談 大衛(wèi)·林恩/2006年
名副其實:戴維·雷姆尼克對話伊恩·麥克尤恩 戴維·雷姆尼克/2007年
雙重目的 阿舒托什·漢德卡/2008年
若隱若現(xiàn) 史蒂芬·平克/2008年
無奈之舉:訪談伊恩·麥克尤恩 萊恩·羅伯茨/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