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65 元
叢書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高等職業(yè)教育系列教材
- 作者:陳曉羅 隋明陽
- 出版時間:2022/7/1
- ISBN:9787111705833
- 出 版 社: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TH122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
- 開本:16開
為了適應現(xiàn)代高等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突出職業(yè)教育的特色,滿足高等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高級技術人才的需要,編者結合當今職業(yè)教育發(fā)展新形勢和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現(xiàn)代科學技術對學生機械設計方面的能力要求編寫了此書。
本書內(nèi)容包括機器的組成、機械設計的原則與程序、工程力學和常用機械傳動、常用機構、聯(lián)接、支承零部件等,全書均采用現(xiàn)行國家標準。
本書具有簡明、實用、綜合性強的特點,重視實踐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適合高等職業(yè)教育裝備制造大類專業(yè)使用,也可供社會職業(yè)教育培訓使用,還可作為各類學校相關專業(yè)教師的教學參考書。
本書配有電子課件、電子教案、教學視頻等資源,需要的教師可登錄機械工業(yè)出版社教育服務網(wǎng)www.cmpedu.com免費注冊后下載,或聯(lián)系編輯索。ㄎ⑿牛13261377872,電話:010-88379739)。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
強調(diào)以能力為本體,重視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
配套的電子教案、教學視頻和動畫、習題解答、模擬試卷等,便于教師教學和學生自學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材也要與時俱進,不斷發(fā)展。編者在調(diào)研的基礎上,根據(jù)教學實際需要、一線教師的反映和科技的進步,在內(nèi)容的選取上,遵循必需與夠用的編寫原則,既保證基本內(nèi)容夠用,又注重知識的工程實用性,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又培養(yǎng)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激發(fā)學生科技報國的愛國主義情懷。
機械設計基礎是高等職業(yè)院校機械類相關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本書的編寫符合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教學特點,汲取了各位編者的教學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本書主要從機械原理的角度著重介紹了常用機構和部分機器動力學的基本知識,主要包括常用機構的工作原理、運動特性、設計方法、應用場合及選擇,通用零件在一般工作條件下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使用要求、設計原理與選用方法等內(nèi)容。全書共10章,每章前面都有知識目標和素養(yǎng)目標,每章后面都有小結、習題以及實訓與實驗,還有配套的電子教案、教學視頻和動畫、習題解答、模擬試卷等,以便教師教學和學生自學。
本書強調(diào)以能力為本體,重視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貼近實際,有利于采用教師引導、學生自學任務驅(qū)動巧設情境,增強思政等教學方法。
本書由陳曉羅、隋明陽任主編,屈秀坤、金敏、李紅任副主編,其他參與編寫的人員還有蔣鳴雷、孫巖、李風、夏天,王軍紅審閱了全書。
在此對編寫此書給予幫助和支持的有關人員以及本書中引用資料、數(shù)據(jù)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缺點和不妥之處,誠懇希望讀者對本書中的不足之處提出意見和建議。
前言
第1章概論1
1.1機器、機構與機械1
1.2本課程的任務、內(nèi)容和基本要求2
1.3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原則和一般程序3
1.3.1機械設計應滿足的基本要求3
1.3.2機械設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3
1.3.3機械設計的一般程序4
1.4零件的結構工藝性和標準尺寸5
1.4.1零件的結構工藝性5
1.4.2標準尺寸6
1.5機械中的摩擦、磨損與潤滑7
1.5.1摩擦與潤滑7
1.5.2磨損9
1.6機械的使用與維修10
1.6.1機械的合理使用與一般故障排除10
1.6.2機械的維護保養(yǎng)12
1.6.3機械的修理12
1.7小結13
1.8習題14
1.9實訓與實驗14
第2章機械工程力學基礎15
2.1靜力學的基本概念及公理15
2.1.1力和力系的概念15
2.1.2靜力學公理16
2.2約束與約束反力18
2.3物體的受力分析與受力圖19
2.3.1受力圖的畫法20
2.3.2力對點的矩20
2.3.3合力矩定理21
2.3.4力偶和力偶矩21
2.3.5力的平移定理22
2.3.6平面力偶系的合成與平衡23
2.4平面力系23
2.4.1平面匯交力系23
2.4.2平面任意力系27
2.4.3物體系統(tǒng)的平衡29
2.4.4考慮摩擦時的物體平衡問題31
2.5材料力學的基本概念32
2.5.1變形固體的基本假設32
2.5.2內(nèi)力、截面法和應力32
2.5.3桿件變形的基本形式33
2.6軸向拉伸與壓縮33
2.6.1軸向拉伸與壓縮的概念33
2.6.2軸向拉伸與壓縮時橫截面上的內(nèi)力34
2.6.3軸向拉伸與壓縮時橫截面上的應力35
2.6.4軸向拉伸與壓縮時的變形36
2.6.5軸向拉伸和壓縮時的強度計算38
2.7剪切與擠壓40
2.7.1剪切的概念及實用計算40
2.7.2擠壓的概念及實用計算41
2.8圓軸的扭轉(zhuǎn)43
2.8.1扭轉(zhuǎn)的概念43
2.8.2圓軸扭轉(zhuǎn)時橫截面上的內(nèi)力43
2.8.3圓軸扭轉(zhuǎn)時橫截面上的應力45
2.8.4圓軸扭轉(zhuǎn)時的變形47
2.8.5圓軸扭轉(zhuǎn)時的強度和剛度計算48
2.9直梁的彎曲50
2.9.1平面彎曲的概念50
2.9.2梁彎曲時橫截面上的內(nèi)力50
2.9.3剪力圖和彎矩圖53
2.9.4純彎曲時橫截面上的應力54
2.9.5梁彎曲時的強度計算57
2.9.6梁彎曲時的變形59
2.10小結59
2.11習題61
2.12實訓與實驗65
第3章常用機構66
3.1自由度及機構運動簡圖66
3.1.1自由度66
3.1.2機構運動簡圖67
3.1.3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69
3.1.4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算69
3.2鉸鏈四桿機構70
3.2.1鉸鏈四桿機構的類型及應用70
3.2.2鉸鏈四桿機構有曲柄的條件73
3.2.3鉸鏈四桿機構的基本特性73
3.2.4機構的維護75
3.3鉸鏈四桿機構的演化與設計75
3.3.1鉸鏈四桿機構的演化型式75
3.3.2平面四桿機構的設計78
3.4凸輪機構81
3.4.1凸輪機構的組成、應用和分類81
3.4.2凸輪機構工作過程及從動件常見運動規(guī)律84
3.4.3盤形凸輪輪廓曲線設計87
3.4.4凸輪工作輪廓的校核88
3.4.5凸輪機構常用材料及結構90
3.5間歇運動機構91
3.5.1棘輪機構92
3.5.2槽輪機構94
3.6小結97
3.7習題98
3.8實訓與實驗102
第4章聯(lián)接103
4.1鍵聯(lián)接103
4.1.1鍵聯(lián)接的類型與應用104
4.1.2平鍵聯(lián)接的設計107
4.1.3平鍵聯(lián)接的公差配合109
4.2銷及銷聯(lián)接110
4.3螺紋聯(lián)接111
4.3.1螺紋的類型、參數(shù)與應用111
4.3.2螺紋聯(lián)接的主要類型114
4.3.3常用螺紋聯(lián)接件(緊固件)115
4.3.4螺紋聯(lián)接的預緊與防松117
4.3.5螺紋的公差與配合119
4.4軸間聯(lián)接121
4.4.1聯(lián)軸器121
4.4.2離合器125
4.5不可拆聯(lián)接127
4.5.1鉚釘聯(lián)接127
4.5.2焊接128
4.5.3過盈配合聯(lián)接129
4.6小結130
4.7習題131
4.8實訓與實驗132
第5章?lián)闲詡鲃?33
5.1撓性傳動概述133
5.1.1撓性傳動的工作原理和特點133
5.1.2撓性傳動的類型和應用133
5.2帶傳動的基本知識134
5.2.1帶傳動的類型、特點和應用134
5.2.2V帶的結構和標準136
5.2.3V帶傳動的主要參數(shù)和幾何尺寸計算137
5.2.4V帶輪的材料和結構137
5.3摩擦帶傳動的基本理論139
5.3.1帶傳動的受力分析139
5.3.2帶傳動的應力分析140
5.3.3摩擦帶傳動的彈性滑動和打滑141
5.4V帶傳動的設計計算141
5.4.1設計準則及額定功率141
5.4.2設計步驟和參數(shù)選擇143
5.5帶傳動的張緊、使用與維護149
5.5.1帶傳動的張緊149
5.5.2帶傳動的合理使用與維護150
5.6鏈傳動150
5.6.1鏈傳動的特點和應用150
5.6.2鏈傳動的布置、張緊與潤滑151
5.7小結153
5.8習題154
5.9實訓與實驗155
第6章齒輪傳動156
6.1齒輪傳動概述156
6.1.1齒輪傳動的特點156
6.1.2齒輪傳動的類型156
6.1.3齒輪傳動的基本要求157
6.2漸開線與漸開線齒廓157
6.2.1漸開線的形成與性質(zhì)157
6.2.2漸開線齒廓的嚙合特性158
6.3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幾何尺寸計算159
6.3.1齒輪各部分的名稱與符號159
6.3.2主要參數(shù)160
6.3.3幾何尺寸計算161
6.3.4齒條161
6.3.5公法線長度和分度圓弦齒厚161
6.4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嚙合傳動162
6.4.1正確嚙合條件162
6.4.2標準中心距163
6.4.3連續(xù)傳動條件164
6.5漸開線齒輪的加工方法與根切現(xiàn)象165
6.5.1漸開線齒輪的加工方法165
6.5.2根切現(xiàn)象與最少齒數(shù)167
6.6齒輪傳動精度168
6.6.1齒輪精度等級168
6.6.2側隙168
6.6.3齒輪精度等級和側隙的標注169
6.7齒輪的失效形式與計算準則169
6.7.1齒輪的失效形式169
6.7.2計算準則17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