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述了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的現狀及相關理論。以全國人口三次普查數據為基礎,采用因子分析與多元回歸分析技術對南京市城市社會空間結構進行實證分析,探討南京城市社會空間結構演化的內在機制,并結合中西方城市社會空間結構比較,從靜態(tài)、過程等主要方面探討中國與西方發(fā)達國家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的異同,為我們更科學地研究我國城市空間發(fā)展與建設提供豐富的實證案例與理論支撐。
《城市空間演變與整合》可供城市地理、城市規(guī)劃、城市建設的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供相關專業(yè)研究人員閱讀,也可供相關專業(yè)人員學習參考。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2.1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2.2 本書框架與結構安排
1.3 主要創(chuàng)新和局限
2 因子生態(tài)視角的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理論基礎
2.1 傳統(tǒng)芝加哥學派城市研究(Chicago I)
2.1.1 同心圓模型(Concentric zone model)
2.1.2 扇形模型(Sector model)
2.1.3 多核心模型(Multiple nuclei model)
2.1.4 三大經典城市空間結構模型的意義與局限
2.2 新芝加哥學派城市研究(Chicago Ⅱ)
2.2.1 社會區(qū)分析(Social Area Analysis)
2.2.2 因子生態(tài)分析(Factor Analysis)
2.2.3 現代西方城市研究流派對新芝加哥學派城市研究的批評
3 因子生態(tài)視角的中西方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綜述
3.1 因子生態(tài)視角下的西方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綜述
3.1.1 1950年代至1960年代——“社會區(qū)”概念提出,研究范式發(fā)展完善階段
3.1.2 1960年代至1970年代末——城市社會空間結構實證研究案例積累階段
3.1.3 1980年代初期至1990年代末——城市社會區(qū)空間結構實證研究比較總結階段
3.1.4 1990年代末至今——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多元化發(fā)展階段
3.1.5 西方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發(fā)展過程回顧中得到的若干啟示
3.2 因子生態(tài)視角下的中國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綜述
3.2.1 1970年代至1980年代——西方學者以中國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為對象的研究階段
3.2.2 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末——大陸城市地理學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起步階段
3.2.3 2000年至今——大陸城市地理學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逐步發(fā)展階段
4 改革開放以來南京城市社會空間結構實證分析
4.1 研究區(qū)概況、基礎數據及計算結果
4.1.1 研究區(qū)行政建置概況
4.1.2 基礎數據與研究方法
4.1.3 計算結果
4.2 1982、1990、2000年南京城市社會空間結構主因子構成及空間分布特征
4.2.1 1982年南京城市社會空間結構主因子構成及空間分布特征
4.2.2 1990年南京城市社會空間結構主因子構成及空間分布特征
4.2.3 2000年南京城市社會空問結構主因子構成及空間分布特征
4.3 1982、1990、200年南京城市社會區(qū)類型及空間分布特征
4.3.1 1982年南京城市社會區(qū)類型及空間分布特征
4.3.2 1990年南京城市社會區(qū)類型及空間分布特征
4.3.3 2000年南京城市社會區(qū)類型及空間分布特征
4.4 改革開放以來南京城市社會空間結構演化
4.4.1 主要研究年份城市社會空間結構主因子構成分析
4.4.2 主要研究年份城市社會空間結構主因子空間格局特征
……
5 改革開放以來南京城市社會空間結構成因機制
6 因子生態(tài)視角的中西方城市社會空間結構案例比較研究
7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城市自身特點和機制的城市內部空間結構模型的歸納,乃至于中國城市地理學相對成熟的理論體系的發(fā)展完善都離不開具有標準范式的城市社會空間結構實證研究的開展。基于因子生態(tài)的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目前已經發(fā)展成為一個相對成熟的理論范式,技術路線、空間分析單元、基礎數據來源具有相對的一致性,因此該類型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的實證分析結果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便于中國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特征歸納,甚至有助于中國城市內部空問結構模型的構建。
縱觀整個西方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的發(fā)展脈絡,自“城市社會區(qū)”概念提出后不久即城市社會空間結構實證研究積累階段,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者們就開始將時間、空間兩個要素相結合,探討城市社會空間結構演化的過程,發(fā)展至第三階段該特征更是顯露無遺,多年份城市社會空間結構過程演化基本主導了這一階段及之后的研究。當前系統(tǒng)的中國城市社會空間結構實證研究案例不多,長時間尺度、多年份城市社會空間結構過程演化的案例研究更是屈指可數。中國城市街道層面的人口數據不易獲取,加之與其相配套的街道空間數據的缺失,使得中國城市社會空間結構演化的過程研究很難開展,盡管困難重重,后續(xù)的中國城市社會區(qū)空間結構的實證研究應重視空間過程的演化分析。
西方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進入多元化發(fā)展階段后,因子生態(tài)分析及其衍生出來的多元回歸分析等定量手段一般僅作為研究的背景或空間分異的原因加以探討,即便是采用因子生態(tài)方法進行的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的實證研究,重點也往往放在理論概括、解釋論證、歸納比較等定性的部分,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定量研究手段的廣泛應用,同時與定性研究相輔相成是目前西方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的主要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