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領袖》是白璧德新人文主義思想的最終完成之作。本書對現(xiàn)代狀況下民主何以可能以及人性何以可能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究,通過分析政治思想的類型,對比盧梭與柏克、歐洲與亞洲的不同之處等,表明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案是實現(xiàn)人文化成。白璧德之新人文主義旨在探求內在生活的真理,其要義在于適度,即均衡與溫文,而要實現(xiàn)此種適度,需培養(yǎng)謙卑、自立的品格及批判精神。
《民主與領袖》是美國社會、文化批評家白璧德人文主義系列著作中的最后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該書作為現(xiàn)代情境下自由對民主的批判,一舉將白璧德納入了西方古典自由主義的傳統(tǒng)并確立了其殿軍位置。
新文化運動后期,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歐文·白璧德(Irving Babbitt,1865-1933)的人文主義學說通過吳宓、胡先輔、梅光迪、徐震堮、張蔭麟、梁實秋等學人的譯介與闡釋進人中國,與其他西方觀念和思潮一同參與推進了中國的現(xiàn)代轉型,在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與世界思想潮流相應,現(xiàn)代中國也出現(xiàn)了保守自由激進等不同思想支流,且其中某些成分可找到遠在西方的源頭,如胡適等自由派,即中國新文化派右翼,吸收了其美國導師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的實用主義;李大釗、陳獨秀等激進派,即新文化派左翼,則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此外還有以吳宓為代表的學衡派等保守主義者,即新文化運動的反對派,繼承了其美國導師白璧德的人文主義。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上自由激進保守的三重變奏,實為思想界、知識界的先行者與愛國者汲引不同西方思想體系,就中國現(xiàn)實而提出的同一個問題中國的現(xiàn)代轉型問題,所給出的不同的乃至對立的解決方案,這在今天已成為學界共識。不過,激進自由保守三分法,僅是宏觀審視現(xiàn)代世界思想格局的大致框架,未可視為壁壘分明的固定陣營。
比如,作為現(xiàn)代中國自由主義及保守主義思潮來源地之一的美國,本身并不存在歐洲意義上的保守主義傳統(tǒng)。自由主義作為美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自始至終占據(jù)著絕對的統(tǒng)治地位。如果一定要討論美國的保守主義,首先要明確,這并非一套固定不變的政治原則與意識形態(tài),而更多地關系到人群的態(tài)度、情感與傾向,代表了人們維持現(xiàn)狀的愿望與保守既定習慣、秩序與價值的心態(tài)。在美國這片土地上,人們要保守的正是自由主義的基本信念與價值,從而美國保守主義的核心實為自由主義。這兩種主義就這樣在美國發(fā)生了奇特的錯位現(xiàn)象:保守主義的核心理念反倒是自由,意圖保守的是古典自由主義的基本信念;而自由主義的核心理念則是平等,此即美國自由主義思想體系中較為激進的一個分支新自由主義(new liberalism)的根本信仰。
20世紀早期的美國正處于進步時代(the progressive era,1904-1917),針對19世紀后期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引發(fā)的各種問題,全社會展開了一場規(guī)模宏大的改革運動,社會思潮由此在整體上呈現(xiàn)出激進的品格。實用主義者杜威所倡導的以民主教育(democratic education)為核心的進步教育(progressive education)便是上述進步改革中的重要內容。這一教育理念吸引了諸多知識分子,如哈佛大學校長艾略特(Charles W.Eliot,1834-1926)率先推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即是進步教育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此民主教育理念在美國逐漸占據(jù)上風,與此前占統(tǒng)治地位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理念恰好構成了一對反題。人文主義者白璧德作為自由教育的堅決捍衛(wèi)者,針對杜威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嚴厲批評:二者的對立當然不僅表現(xiàn)為教育理念上的沖突,而且是在更廣泛的意義上代表了自由原則與平等原則的對立,此即新老自由主義的對立。在社會整體大環(huán)境下,杜威被老派自由主義者斥為激進主義的代表,而白璧德則被新自由主義者歸入了保守主義的陣營。
自1915年秋天始,白璧德第一代中國學生陸續(xù)來到哈佛,后于20年代初將白師學說帶回中國,以之為理論武器,對胡適等人領導的新文化運動大加批判,譜寫了美國白(璧德)-杜(威)論爭的中國翻版。只不過,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那個曾經(jīng)無比尊崇傳統(tǒng)的國度,已經(jīng)以最大膽的姿態(tài)擁抱了自身的現(xiàn)代轉型,杜威式的激進主義與來自法、俄的激進主義相比,最多只能歸入新文化運動右翼陣營,而白璧德人文主義則頂風而上,與中國本土傳統(tǒng)力量一起成了頑固不化的極端保守主義的典型。就這樣,白璧德人文主義在美國與中國的特定歷史時期屢屢發(fā)生奇特而有趣的錯位現(xiàn)象,并將錯就錯在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上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歐文·白璧德,哈佛大學比較文學教授,美國知名文學評論家,人文主義領軍人物。白璧德強調教育及人文關懷,反對科學功利主義與泛情浪漫主義。梅光迪、吳宓等都曾受教其門下,深受其人文主義思想影響,而于回國后創(chuàng)辦《學衡》雜志并創(chuàng)建學衡派,成為中國現(xiàn)代文化中的一股重要思潮。
譯者簡介:
張沛,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著有《莎士比亞、烏托邦與革命》《哈姆雷特:注釋與解讀》《隱喻的生命》等,譯有《諷刺的解剖》《論自己和大眾的無知》《文學與美國的大學》《民主與領袖》《常識中的理性》等。
張源,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國家人文研究所中國委員,美國羅阿諾克大學哥本哈弗駐校講席教授(2017年度),研究方向為比較視域下的文學與思想史。著有《從人文主義到保守主義學衡派與白璧德》《靡不有初:柏拉圖世界的開端》,譯有《文學與美國的大學》《民主與領袖》《異中求同:人的自我完善》《社會中的理性》等。
譯者序民主何以可能?
前言
導言
第一章 政治思想的幾種類型
第二章 盧梭與田園想象
第三章 柏克與道德想象
第四章 民主與帝國主義
第五章 歐洲與亞洲
第六章 真假自由主義者
第七章 民主與標準
附錄一 關于意志的理論
附錄二 絕對主權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名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