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沙瑪在這部開創(chuàng)性的杰作中探索了荷蘭文化的神秘矛盾,這個國家從無到有發(fā)明了自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裕程度,并生活在被幸福腐蝕的恐懼之中。借助大量歷史文物、文獻和精美的藝術(shù)作品,沙瑪對17世紀這個匱乏之海的繁榮小島做了全景式的文化解析,從血腥的起義到擱淺鯨魚引發(fā)的不祥之兆,從對住宅的精良裝修到對潔凈的狂熱崇拜,從對口腹之欲的貪婪到道德上的節(jié)制和反省,從勤儉持家的主婦到對郁金香的瘋狂投機,從自我如何慶祝到如何被敵人誹謗,從對祖國對家庭的眷戀到對兒童的過度寵愛。在作者筆下,荷蘭文化主要不是文學藝術(shù)成就,也不是一種固定的體制法則,而是在一種共同的歷史經(jīng)驗中形成的共有的習慣和集體的記憶。
西蒙·沙瑪是一位機敏睿智的歷史學家,同時也是一位講故事的高手、一個極具藝術(shù)眼光的鑒賞家和收藏家。他筆下的荷蘭黃金時代既是一部民族建構(gòu)的英雄史詩,又是一部風俗習慣的百科全書,更是一部荷蘭文明心靈成長和情感養(yǎng)成的精神史。 通過揭示富庶的窘境這一荷蘭文化中隱含的神秘矛盾,沙瑪也喚起我們對現(xiàn)代商業(yè)文明的反思。
歷史學家與淘金者并無二致。經(jīng)年的艱苦勞作之后,終于發(fā)現(xiàn)了寶貴金礦,他們愿意將之秘而不宣,在豎起成果分享的標志以阻攔不法入侵者之時,偶爾可以給人們驚鴻一瞥。他們非常重視其好運道的獨特價值。我也未能免俗。在努力舉薦荷蘭世界的特色時,我也許夸大了它與眾不同的一面。無疑,我對這一專題的研究心得遠遠多于對17世紀其他文化社會史的研究,這使我很容易辨識出在荷蘭環(huán)境之下表現(xiàn)出的特征和態(tài)度。顯然有一個共同的文化反應庫特別是對新教家庭來說更是如此可以從中尋到應對良方的絕不止一個社會群體。荷蘭世界真正的特殊性不在于單個人的態(tài)度或行為,而是集體意識中使他們彼此相連的方式。荷蘭畫家與同時代的意大利、佛蘭德斯畫家使用同樣的顏料,最終效果卻截然不同。我的興趣所在就是探究這個最終效果是如何產(chǎn)生的。
荷蘭處境的特殊性它的幸運及其困境使它與巴洛克時代歐洲其他國家和民族迥然不同。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它的早熟。僅僅經(jīng)歷了兩代人它就變成了世界帝國。從范迪門之地到新地島,最令人敬畏的經(jīng)濟實力在全球延伸。不過周游世界的荷蘭人有幽閉恐懼癥。最終,斯凱爾特河與埃姆斯河之間的狹小地帶吸食了全部權(quán)力和巨大財富:那里密布著將近兩百萬個蜂箱(bijenkorf)。規(guī)模驚人的成就讓他們既飄飄然,也感到一些心神不寧。就連他們表達自鳴得意的最豪放的文獻中也縈繞著對豐饒(overvloed)的憂心忡忡,豐饒如在洪峰之巔的過剩這個詞充滿了警示和狂喜。尼德蘭文化的奠基元老之一,人文主義者迪爾克·沃爾克茨祖恩·庫恩赫特(Dirk Volkertszoon Coornhert)創(chuàng)作了《富人的喜劇》(The Comedy of Rich Man),劇中人奧費爾弗路德(Overvloed,意為豐饒)扮裝成一個得到大量贈予的帶眼罩的女傭,和康慎思先生(Conscience,意為良知)以及(德高望重的牧師)斯科里普徹爾·威茲德姆先生(Scriptural Wisdom,意為圣典智慧)爭奪一個富人的靈魂。戲一開場,奧費爾弗路德抱怨說,雖然她吃起來津津有味,雖然她的舌頭品嘗著最甜美的紅酒,雖然她衣裝華美,卻還是悶悶不樂,惴惴不安。也許并不奇怪,在尼德蘭可以發(fā)現(xiàn)托克維爾在另一片早熟的豐饒之地19世紀的美國也注意到了的現(xiàn)象,即民主國家生活富足的居民總是被奇怪的憂郁所縈繞,在平靜與舒適的環(huán)境中,他們常有厭世之感。 就17世紀荷蘭市民的心緒而言,憂郁厭世這樣的字眼也許言之過重,雖然他們的藝術(shù)也浸潤在對于死亡聯(lián)想他們本人以及塵世的商品均如是的暗示之中。不過,至少,對于沾沾自喜持續(xù)不斷地感到良心刺痛并產(chǎn)生了我們稱之為困窘的自覺意識。
西蒙·沙瑪(Simon Schama),英國著名歷史學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和藝術(shù)史的大學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專長于藝術(shù)史、荷蘭史、猶太人史和法國史。同時,他還是英國廣播公司的紀錄片撰稿人和解說。畢業(yè)于英國劍橋大學基督學院,曾在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和巴黎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任教,1995年被遴選為劍橋大學基督學院的榮譽成員,2015年成為英國學術(shù)院通信會員,2017年成為英國皇家文學協(xié)會會員,2018年被英國女王冊封為爵士。代表作有《愛國者和解放者》《富庶的窘境》《公民們:法國大革命編年史》《風景與記憶》《英國史》《藝術(shù)的力量》《猶太人的歷史》等。
譯者簡介:
曉莊,自由譯者,畢業(yè)于北師大歷史系,曾在中央黨校任教,后長期在澳門工作。代表譯著有《絕對主義國家的系譜》(合譯)、《人類與大地母親:一部敘事體世界歷史》(合譯)。
前言
導言 巴達維人的性格
第一部 形成
第一章 道德地理
一、水牢的秘密
二、水的考驗
第二章 愛國主義的圣典
一、不確定的疆界
二、編年史
三、圣典
第二部 做與不做
第三章 宴飲、齋戒和及時贖罪
一、沙灘上的鯨魚;墻上的字
二、感恩的膳食
三、冥國之火和王水
第四章 幸存者的唐突
一、在戰(zhàn)神馬爾斯和商業(yè)之神墨丘利之間
二、這塊大海沒有消化的嘔吐物
第五章 富庶的窘境
一、豐饒
二、在金錢女王的國度
三、不受約束的金錢:我投資,他投機,他們賭博
第三部 生計與成長
第六章 主婦和賤婦:家庭與市井
一、潔凈和虔誠
二、英勇的主婦
三、誘惑與恐懼
第七章 在兒童共和國中
一、小淘氣包
二、在風車和學步車之間
三、以大寓。汉⒆拥挠螒颍
四、保障嬰兒安全;一個荷蘭接生婆的日記
五、椒鹽卷餅和小狗
第四部 分水嶺
第八章 檻內(nèi),檻外
一、大門
二、蠕蟲
我奮斗了,我幸存下來了
附錄 文化的價格
- 一位澤蘭貴族的藏書
- 兩位阿姆斯特丹市民的藏畫
- 一個阿姆斯特丹旅館的陳設(shè)和配件
- 一位弗里斯蘭接生婆的收入(1696 1745 年)
注釋
關(guān)于荷蘭人心態(tài)歷史的書目導讀
插圖目錄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