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陶瓷是中華文明重要的載體之一。被稱為我國三大文明源頭的陶寺、二里頭、良渚都有大量的陶器出土,史前有紅陶、灰陶、黑陶與白陶,商周有原始青瓷與白瓷。東漢時期我國已出現(xiàn)人們普遍公認的成熟青瓷,隋唐時期出現(xiàn)了洪州窯、越窯、邢窯等名窯與名瓷,宋代則有所謂汝、官、哥、定、鉤五大名窯,又有所謂磁州窯、耀州窯、定窯、景德鎮(zhèn)窯、龍泉窯、建窯六大窯系之說,元代有浮梁磁局,明清有御窯廠,這些在中國陶瓷史上熠熠閃光的名字,結出了豐碩的文明成果。它們也像中華文明發(fā)展中的強大引擎,為中國乃至世界文明的發(fā)展帶來無盡創(chuàng)意,提供前進動力。特別是從工業(yè)革命開始,人類社會規(guī)模變得更大、更復雜,而維系社會秩序的物質更加豐富、細致而完整,瓷器滲透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影響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進程。
我國近代學者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概況第一》論瓷謂∶吾華美術,以制瓷為第一,何者? 書畫、織繡、竹木、雕刻之屬全由人造,精巧者可以極意匠之能事,獨至于瓷,雖亦由人工,而火候之淺深,釉胎之粗細,則兼藉天時與地力,而人巧乃可施焉。故凡百工藝,歐美目吾華皆若土苴等視,獨瓷則甘拜下風,尊為瑰寶,誠以瓷質之美,冠絕全球,雖百圖仿效,終莫然及。瓷器確不同于其他單純的藝術門類,其工藝的每一演進均關系多個學科,它涉及我國古代人文和自然科技的許多方面。陶瓷是介于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間的物質形態(tài),當人類的審美觀念、社會時尚、生活行為方式或某種特殊需要,一旦和陶瓷工藝結合起來,而這種工藝又恰好滿足了這些條件時,發(fā)生在陶瓷上的工藝變革就水到渠成了。在我國古代缺乏現(xiàn)代傳播手段,如沒有照相、現(xiàn)代通信技術的情況下,陶瓷工藝技術的傳播便依靠人與人之間的口傳心授,同時,在當時相對封閉保守的社會環(huán)境里,這種工藝的傳授則完全是人與人或人與物的直接交流。古代陶瓷工藝傳授的這種特殊性,顯示了人類自身智力和體力活動的最佳結合,社會生產方式與勞動者的最佳結合,所以,歐美"獨瓷則甘拜下風"。同時,在我國中古時代(中世紀)的特殊人文環(huán)境里,陶瓷工藝的每一次較大演變都與當時特定的社會大背景有關,可從中看到時代涌動的氣息,所謂"瓷雖小道,而于國運世變亦隱隱相關焉"。
中國瓷器史對整個人類文明史的發(fā)展有具大的貢獻,是人類文明史中極為濃墨重彩的一個篇章;而其中蘊含的豐富的歷史、文化、藝術、科技信息,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發(fā)掘都是一部引人注目的專著。10世紀開始,大量中國瓷器向海外輸出。14世紀元代中后期出現(xiàn)的青花瓷,是東西方文明碰撞出的火花。15世紀初鄭和七下西洋的龐大船隊所運載的瓷器,開通了連接東西方文明的橋梁。而17世紀初由荷蘭東印度公司開辟的聯(lián)通歐亞的海上貿易之路,將中國瓷器源源不斷地輸入歐洲大陸,在更深、更廣的領域開展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與融合。同時,也極大促進了城市的發(fā)展,如景德鎮(zhèn)便因此成為一個世界瓷都,明人王世懋謂景德鎮(zhèn)官窯設焉,天下窯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其地萬杵之聲殷地,火光燭天,夜令人不能寢,戲目之曰四時雷電鎮(zhèn)。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謂明代的景德鎮(zhèn)是世界上第一座工業(yè)城市,在景德鎮(zhèn)這個極富東西方文化交流色彩的生態(tài)空間里,展示著文明互鑒的最佳樣本。
中國的制瓷技術對世界曾產生過重大影響,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日本加藤景正來到中國,居六年,將制瓷技藝帶回日本。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年),日本伊勢松坂人伊藤五郎大夫在景德鎮(zhèn)居住了五年,學習制作青花瓷,歸國后在有田設窯燒制陶瓷。1718世紀,中日伊萬里風格的瓷器,演繹了一段陶瓷貿易、技術交流和融合創(chuàng)新的生動歷史。14世紀制瓷技術傳到朝鮮,在朝鮮王朝甚至出現(xiàn)模仿景德鎮(zhèn)御窯設置的李朝官窯。同時中國制瓷技術傳到越南(安南)、泰國等國,西至波斯,再經西亞、東非,傳入歐洲。17世紀,荷蘭代爾夫特模仿景德鎮(zhèn)克拉克青花瓷,生產出代爾夫特藍陶,使之代爾夫特成為歐洲的瓷都。法國傳教士昂特雷科萊(殷弘緒),于1712年將制瓷技術與制瓷重要原料高嶺土介紹給西方,開創(chuàng)了歐洲陶瓷新時代。近代歐洲瓷器是在景德鎮(zhèn)瓷器的直接影響下逐漸發(fā)展變化的。早期德國、英國、奧地利、意大利等國瓷器的裝飾風格都具有中國的藝術風格,制作工藝幾乎與中國相同,有的還在瓷器上描繪中國的風景畫。1718世紀,中國瓷器裝飾藝術曾風靡法國的上層社會,在法國風行纖巧華美裝飾風格的所謂洛可可運動,就是受中國瓷器裝飾的影響。中國瓷窯按照歐洲人的審美習慣和風格燒制他們訂制的瓷器,將中國的陶瓷文化與西方文化完美合璧,瓷器于當時便已成為全球化產品。18世紀中葉,法國人成功燒造出真正的硬質瓷器。隨后英國、瑞典、荷蘭都模仿中國制瓷技法,開辟了歐洲制瓷歷史的新紀元,演繹了人類歷史上幾個世紀以來瓷器模仿與超越的互動場景,譜寫了海上絲綢之路上中外文化、技術交流的歷史篇章。
中國瓷器是中華文明一部分,也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我們研究與鑒賞中國陶瓷,同時也是在感知人類文明的具體物像,探尋人類文明發(fā)展的軌跡!洞善鞲淖兪澜纭芬粫,力圖給大家提供一個感知、探尋人類文明史的珍貴實物景象和一個研習瓷器的機會。當前,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瓷器將以更加多元、成熟的姿態(tài),經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走向全球。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