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燕趙音樂文化研究、多學科視域研究、音樂表演藝術研究。對燕趙文化、多學科交叉和音樂表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其中的燕趙音樂文化研究悉心思考了燕趙音樂文化的古往今來,解構其歷史規(guī)律與文化價值,這是我們于時代的一種公眾記憶。
在兩周被定型的燕趙文化,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因為其以燕趙為名,所以常被限定于現(xiàn)在河北省行政區(qū)劃的范圍之內。而歷山西省北部歸于趙,內蒙古自治區(qū)和遼寧省的相當部分在燕的鼎盛期歸于燕,甚至山東省的一些區(qū)域也在燕的范圍之內。燕趙實力凸顯于戰(zhàn)國時期,所謂“戰(zhàn)國七雄”,燕、趙均在其列。宗周和非宗周國度甚眾,能傲視群雄實屬實力非凡。燕趙當下已成為文化符號和象征。
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磁山文化遺址依托于太行山,距今約10000年,有陶器和粟作農業(yè),這都是農耕文明的顯現(xiàn)。華夏動態(tài)變化,商從亳遷至隞,再到殷。盤庚遷殷的270年時段內,當下冀南一帶屬于商文化的核心區(qū)域。趙國首造父經歷了近代的繁衍在周崛起;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將其弟姬爽封為燕召公,采邑于召(今陜西省岐山縣西南一帶),封薊地(今),為燕國其后做出發(fā)展定位,屬宗周嫡系。
與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密切相關,燕下都現(xiàn)陶制編鐘;燕太子丹的門客荊軻刺秦王“圖窮匕見”;荊軻的摯友高漸離為了完成荊軻的遺愿,高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以明志出行,燕趙義士十分凜然。西漢河北省景縣大儒董仲舒(前179-前104年)提出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因而華夏在宗周的理念下以儒學為宗;西漢河間獻王劉德(?-前130年)修學好古,舉六藝,立《毛氏詩》《左氏春秋》博士,修《禮樂》。①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燕趙故地一度是魏國的中心,北齊國曾定都于此,可見其在華夏文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雖然華夏“專業(yè)、官屬樂人”②的樂籍制度載于《魏書》,但是明確記述樂戶由來的是在北齊時期。這種國家用樂制度影響了后世一千又數(shù)。
隋唐五代時期緊隨文化主流。在宋代,燕趙區(qū)域靠近京師,具有國家意義的樂文化都在這里得以顯現(xiàn)。據(jù)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載,金人破汴京,將宋之國家禮樂和創(chuàng)制承載群體及俗樂承載團隊,涵蓋禮器、樂器等掠至金之南京,為金文化的快速提升奠定了基礎,京師樂人的新創(chuàng)也使得燕趙這片區(qū)域的音聲技藝形式得到持續(xù)性的發(fā)展。
金南京轉為元大都,雖然明初經歷了短暫游移,但是隨著都城的回歸其可被視為后載華夏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燕趙故地屹立于國家文明的源頭,國家法典律條在此制定、頒發(fā),國家禮樂文明規(guī)范定制也在此確立實施。在京師,國家禮樂和俗樂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由南北曲而成的多種體裁形式更加豐富,這在《青樓集》等著述中得到了充分的顯現(xiàn)。元代俗樂類的多種體裁形式在這里創(chuàng)造、匯聚,雅化后以更成熟的面貌反哺全國,從而這些體裁形式在全國發(fā)展。
從北朝時期到唐宋時期,樂籍下的國家用樂均由身份的官屬樂人承載。我通過《廟學典禮(外二種)》③來感知樂人群體身份與樂戶的差異,張詠春在《中國禮樂戶研究》中敏銳地把握到金代“太常禮樂人”在元代變更為“禮樂戶”的現(xiàn)象④,這是針對國家禮樂核心的雅樂而設!岸Y樂戶”在明清兩代改制為“樂舞生”,這個群體不僅在,而且與雅樂分支——文廟釋奠禮樂共同頒至全國縣治以上并形成了用樂網絡。金代“禮樂人”、元代“禮樂戶”、明清兩代“樂舞生”⑤均為獨立體系并為全國所用,因此,由樂籍群體承載所有國家禮俗用樂改為由群體承載國家雅樂,自此國家用樂由這一群體和樂籍群體共同承載,這種制度也是在這個區(qū)域定型下來的。河北省正定縣存有元代《真定路樂戶記》碑,對“禮樂戶”群行了忠實記錄!岸Y樂戶”并未取代樂戶-樂籍制度,并對“華夏正聲”和國家雅樂體現(xiàn)出尊重。雖然其由北方民族政權入主產生,但是體現(xiàn)出華夏禮樂文明在追尋“元典”意義上的重新定位。地方承載國家雅樂文廟的實施,并由國家規(guī)定群體承載。國家雅樂有特定的樂制類型、特定的服務對象,在官方的組織下由專門群體實施,且歌舞樂三位一體。當待以實施的社會基礎被破壞,只能黯然面對逐步的消解,好在這些年來,京師孔廟及正定文廟逐漸恢復了祀孔禮樂,將其置于“封閉空間”,學子少有參與,這顯示出中國傳統(tǒng)社會對文化尊崇的缺失。在清代,亦有專門面向全國各級廟學的雅樂創(chuàng)制與實施,但其后形成了空檔期。世紀之交,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念漸入中土,多地門嘗試“復原”文廟釋奠禮樂,可恢復文廟釋奠禮樂區(qū)域的學校及學子未必理解展演的深層內涵。國家相關部門倡導“全面復興傳統(tǒng)文化”,卻未從制度上給予承載群體實質性的支持。但正定文廟雅樂恢復者從“正宗”著手,從曲阜請來專家、學者助力,在“復原”意義上給社會以嚴謹印象。
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顯現(xiàn)出國家禮樂觀念的動態(tài)發(fā)展,既有理念在不斷夯實與拓展,又有理念在引導行創(chuàng)承和實踐。理念由人產生,創(chuàng)承、實踐由人實施。樂有稍縱即逝的時空特性,作為歌舞樂三位一體的存在之一,國家必有相應的機行創(chuàng)承、實施。雅樂如此,非雅樂乃至俗樂也是如此。樂籍體系下京師和京畿在意義上有著更為繁榮昌盛的景象,更何況南曲和師匯聚,養(yǎng)成了“北曲為尚”的理念。北曲的禮俗兼用對南曲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謂之“方壺圓蓋”說,即南方人士崇尚北曲,對行改造并用于南曲,成為南曲的有機構成部分,相關文獻均明確論證了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
我們應看到,遍布全國非雅樂所用、曲牌作為禮樂形態(tài)而存在者,從國家意義上被定位為曲牌禮俗兼用,從而形成多種北曲流派,諸如京師、南京、汴梁和云中,顯現(xiàn)出形態(tài)在全國發(fā)展過程中的支柱作用。作為禮樂,諸如《》在戲曲、說唱體裁中展現(xiàn)在場的內容,《將軍令》《得勝令》等在武戲中具有象征意義。有些曲牌為南曲專創(chuàng),有些則是北曲曲牌融入其中合以為用,這是明代南方四大聲腔通過樂籍體系創(chuàng)承的意義所在。當融合北曲的一些戲曲形態(tài)經過南方地區(qū)的涵化,被世人追捧,繼而全國,實現(xiàn)南北交融后會再次北歸。昆曲就是如此,其風格和創(chuàng)制有定式,無論傳播到哪里都會傳承南北交融的特質。曲牌聯(lián)曲體的戲曲形態(tài)在京師和京畿有較大的發(fā)展,當下甚至有些鄉(xiāng)鎮(zhèn),如河北省霸州市勝芳鎮(zhèn)都有昆曲劇社的存在。
想要審視當下北方昆曲的活態(tài),我們不僅要從專業(yè)團體的角度出發(fā),而且還要從地縣級非遺代表作中去把握、辨析。實地考察會有更多的收獲,這腳下南北曲和多種聲腔匯聚的意義所在,在國家用樂體系中,由樂人創(chuàng)承后積淀于民間,在傳承中生生不息。
《薪火相承燕趙情:河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建院九十周年紀念文集(上冊)》
序一
序二
燕趙音樂文化研究
從幾則已知史料尋繹燕趙音樂史的市井音樂文化特點
一個樂會的兩次“學緣
——定縣子位村吹歌會研究
論河北民間音樂色彩區(qū)的劃分
河北保定易縣十番會中的樂器與樂隊組合
“河北笙”對我國笙音位排列模式的傳承與發(fā)展
雄縣韓莊音樂會調查報告
論康保二人臺藝術的音樂特征
——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探索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音樂非遺的活態(tài)傳承路徑
——以滄州音樂表演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例
在戰(zhàn)火中成長在硝煙中
——河北抗日根據(jù)地音樂概覽
河北十番樂的宮調研究
從演出場地變遷看東路二人臺的發(fā)展軌跡
——兼談東路二人臺的民俗能
民間年節(jié)儀式與河北秧歌關系分析
明清吉禮小祀“三皇、先醫(yī)”儀式用樂考述
容城西牛村吵子會音樂探析
樂亭影戲的地域性特征與保護傳承路徑
傳統(tǒng)的延續(xù)與音景重構
——冀東鼓吹樂傳承人的音樂敘事
第二屆燕趙音樂文化學術研討會述評
千年運河謠唱今朝燕趙樂情
——第三屆燕趙音樂文化研討會述評
《薪火相承燕趙情:河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建院九十周年紀念文集(下冊)》
多學科視域研究
論早期托卡塔的復調特性
美國音樂研究的學術視點
晚清洋員與國際博覽會上的中國音樂
——以1884年倫敦國際衛(wèi)生博覽會為例
新時代中國民族管弦樂創(chuàng)作述略
中國工尺譜的文化內涵
昆曲曲牌曲腔關系研究
——以昆曲南曲商調曲牌為例
閃耀在王光祈著述中的唯物辯證法思想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體間性研究
——以中國傳統(tǒng)音樂為例
聲學視域下的京劇顫音研究
中德高師音樂教育的現(xiàn)狀及其比較
城市程中音樂教育對農村留守心理健康影響研究
《弦索備考》的傳承分析
——兼及對古譜復原與中國傳統(tǒng)音樂傳承的思考
高校藝術類學生專業(yè)成績評價機制改革的探索與研究
音樂表演藝術研究
雅俗共賞天地和鳴
——評民族音樂詩劇《牛郎織女》
通俗音樂與現(xiàn)代音樂教師的知識結構
論歌劇《茶花女》中薇奧萊塔的形象塑造
“音樂作品”視野下的器樂演奏
——以卓菲婭-麗莎“音樂作品觀”對鋼琴演奏的啟示為例
歌唱表演中情感表現(xiàn)的美學原則
藝海相伴伉儷情深
——解讀王秉銳、趙碧璇教授的教學之路
學通古今藝貫中西
——經典藝術歌曲鋼琴伴奏民族化創(chuàng)作思維之解讀
從音樂傳教到樂器制造
——鋼琴作為廣州城市音樂新標識的文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