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全面闡述了當前美學區(qū)種植治療的概況, 它通過一步一步的新穎的外科手術展示了案例研究, 在嚴格的科學循證基礎上, 提出了實際的、臨床導向的指南。主要涵蓋為美學種植治療的全面概述, 為外科技術和案例研究提供了創(chuàng)新的循序漸進的方案, 提供了以臨床為導向的實際指導, 牢固地扎根于堅實的科學研究中。本書強調了唇板骨的生理學及其對新鮮植骨部位對整個種植療程的影響, 包括修復和治療骨缺損的幾種尖端技術。
目錄
Contents
第1章 現(xiàn)代美學種植的趨勢 1
1.1 美學種植的可預期性 1
1.2 美學種植的回顧 2
1.3 美學種植的現(xiàn)狀 4
1.4 種植體周圍軟組織優(yōu)化的時代 10
1.5 軟組織的生物學特性及其影響 11
1.6 過渡性修復體的作用 13
1.6.1 使用或修改現(xiàn)有的義齒 13
1.6.2 可摘局部義齒 13
1.6.3 粘接橋 14
1.7 患者資料的價值 14
1.8 團隊的價值 16
1.9 滿足患者對美學種植的期望 17
1.9.1 理想的醫(yī)患關系 17
1.9.2 牙科治療不當?shù)奈kU后果 18
1.9.3 費用問題 19
第2章 口外臨床評估 21
2.1 微笑的價值 21
2.1.1 面部 22
2.2 微笑的藝術 23
2.3 微笑的模式 24
2.4 微笑設計 25
2.5 微笑標志 28
2.5.1 口角線 28
2.5.2 微笑弧線 29
2.5.3 前庭顯露 29
2.6 唇的影響 31
2.7 牙齒的形態(tài) 33
2.7.1 年齡 34
2.7.2 性別 36
2.7.3 個性 36
2.8 結論 37
第3章 美學區(qū)即刻種植和即刻負重的美學效果——臨床前和臨床證據(jù)的討論 41
3.1 臨床前實驗證據(jù) 41
3.1.1 不翻瓣拔牙術:使用依據(jù) 41
3.1.2 種植體頰舌向定位 43
3.1.3 跳躍間隙與種植體表面 45
3.1.4 間隙充填及種植體冠根向定位 45
3.1.5 頰側骨板的存在及厚度(組織生物型) 52
3.2 臨床證據(jù) 52
第4章 即刻種植唇側骨板缺損修復的新理念 59
4.1 引言 59
4.1.1 美學區(qū)即刻種植的優(yōu)勢 59
4.1.2 即刻種植的并發(fā)癥 61
4.2 即刻種植療效不佳的原因分析 62
4.2.1 缺乏診斷工具 62
4.2.2 專業(yè)能力不足 66
4.2.3 種植定位的準確性 68
4.2.4 唇側骨板的特征 68
4.2.5 種植體直徑的影響 69
4.2.6 危險因素 72
4.3 不翻瓣種植術 74
4.3.1 負重方案的影響 78
4.3.2 牙槽窩病理相關的影響 79
4.3.3 討論 83
4.4 位點保存 85
4.5 唇側骨板缺損治療的新概念 88
4.5.1 自體骨移植 88
4.5.2 自體骨貼面安放 90
4.5.3 同種異體單層皮質骨移植 96
4.5.4 引導組織再生術 100
4.5.5 牙槽窩修復套裝 104
4.5.6 復合物移植 107
4.6 結論 116
第5章 種植體周圍組織的穩(wěn)定性——發(fā)病率、病因、預防及治療 119
5.1 引言 119
5.2 種植相關組織遷移的發(fā)生率 120
5.3 種植體牙齦退縮的相關因素 121
5.3.1 背景 121
5.3.2 生理因素 122
5.3.3 技術因素 130
5.4 種植相關牙齦退縮的分類 135
5.5 退縮指數(shù)模板 136
5.6 種植體相關牙齦退縮的治療 137
5.6.1 預防性治療方法 137
5.6.2 Ⅰ類牙齦退縮的治療 146
5.6.3 Ⅱ類牙齦退縮的治療 151
5.6.4 Ⅲ類牙齦退縮的治療 161
5.7 結論 168
第6章 美學區(qū)引導骨再生術的再認識 169
6.1 引言 169
6.2 生物學原理和組織學概述 169
6.3 手術流程和美學區(qū)的特殊考量 170
6.3.1 軟組織瓣設計 170
6.3.2 受區(qū)的準備 173
6.3.3 骨移植和膜的放置 180
6.3.4 縫合 201
6.4 屏障膜和骨移植物的回顧 202
6.4.1 屏障膜 202
6.4.2 骨移植物 205
6.5 美學區(qū)GBR術后的軟組織修整 210
6.6 并發(fā)癥 210
6.6.1 創(chuàng)口開裂和材料暴露 210
6.6.2 神經(jīng)并發(fā)癥 211
6.7 結論 211
第7章 應用精確的種植導板獲得完美的種植美學效果 213
7.1 引言 213
7.2 傳統(tǒng)引導種植手術:臨床和手術計劃 214
7.2.1 術前方案制訂和虛擬設計 214
7.2.2 種植程序 219
7.3 拔牙后引導種植體植入:臨床和種植程序 221
7.3.1 術前準備和虛擬設計 222
7.3.2 手術操作 224
第8章 修復空間和種植體位置的優(yōu)化 227
8.1 修復空間的管理 227
8.2 修復空間的喪失 228
8.3 修復空間的大小 228
8.3.1 水平向空間組成 228
8.3.2 垂直向空間組成 229
8.4 優(yōu)化水平向空間不足的方法 229
8.4.1 釉質成形術/牙冠成形術 229
8.4.2 窄直徑種植體的使用 230
8.4.3 正畸移動 230
8.5 優(yōu)化垂直向空間不足的方法 233
8.5.1 正畸治療 233
8.5.2 牙冠延長術 237
8.5.3 牙槽嵴頂?shù)奶幚?239
8.5.4 牽張成骨(為了優(yōu)化過大的垂直向空間) 239
8.6 影響種植定位的因素 240
8.6.1 握持的方法 240
8.6.2 手術引導的準確性 240
8.6.3 鉆頭切削刃的鋒利度 241
8.6.4 定位裝置的應用 241
8.6.5 計算機導航手術的應用 241
8.6.6 種植體的形態(tài)與設計 242
8.6.7 種植體定位原理 244
8.7 錯位種植體的治療 252
第9章 種植并發(fā)癥和失敗 261
9.1 引言 261
9.1.1 種植失敗的條件 262
9.2 種植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265
9.3 解剖相關的并發(fā)癥 266
9.4 再生材料和技術的可預期性 268
9.4.1 骨移植物并發(fā)癥的病因分析 269
9.4.2 自體骨移植的并發(fā)癥 278
9.4.3 異體骨移植的并發(fā)癥 286
9.4.4 人工合成移植物的并發(fā)癥 293
9.4.5 鈦網(wǎng)的并發(fā)癥 295
9.4.6 再生手術指南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