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古畫為媒,以茶事活動為眼,以茶文化演變?yōu)檩S,以茶生活與茶家具為落腳點,讓歷代茶畫中古人的生活躍然紙上,帶領不同年齡段的讀者感受傳承出新、兼收并蓄的古今茶文化。本書共有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側(cè)重茶與茶文化的簡單概述,以最精煉的語言和圖形歸納的方式展現(xiàn);第二部分是對茶家具與中國傳統(tǒng)家具關聯(lián)性的簡說;第三部分是本書的重點,穿越古畫時空,領略中國古代茶事與茶家具的魅力,了解茶家具的發(fā)展演化和不同時期的茶生活;第四部分通過幾位有緣的設計師、茶人的作品,能夠看到現(xiàn)代很多的設計和茶事活動,其中依然帶著古畫中的影子,這種影響是經(jīng)典的延續(xù),傳統(tǒng)文化的延續(xù),也是文化自信的彰顯。
茶,是十分古老的飲品
,在中國人原始樸素的觀念
中,含有“天人合一”的隱喻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
柴米油鹽醬醋茶”,足見茶
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
中國人品茶有著悠久的
歷史,唐宋是其鼎盛期。茶
圣陸羽在《茶經(jīng)》中說:“
茶之為用,性至寒,為飲,
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其創(chuàng)
立的飲茶之道,千百年來,
一代代傳承至今。潺潺流水
、一座雅亭、一輪明月、一
把古琴、一茶壺,自己,或
是邀約一群知己好友,這樣
的場景有個好聽的名字——
雅集。這樣的雅集也造就了
宋徽宗的《聽琴圖》《文會
圖》、劉松年的《唐五學士
圖》、陳洪綬的《高隱圖》
等諸多優(yōu)秀畫作。
楊瑋娣老師的著作《茶
事影像——古畫中的茶生活
與茶家具》,以古畫為線索
,讓畫成為茶的載體,茶成
為畫的解讀,互為考證,為
我們構(gòu)筑出一場場精美的視
覺盛宴。從一幅幅優(yōu)美的古
畫中為我們展現(xiàn)器物之美、
茶席之美、茶食之美、茶修
之美,生動還原出茶之意境
,呈現(xiàn)出中國人由古至今追
求茶文化的精神和理念,折
射出中國人在茶道中與自己
、與他人、與世界的相處之
道。這就是茶中意蘊的處事
之道,昭示出中國人的生活
美學。
讀了這本書,就像經(jīng)歷
了一場非常有趣的“穿越”之
旅。從那一件件斑駁的繪畫
中,仿佛打開了一條時空隧
道,把我們從當下拉往渺渺
的古代,解讀茶在人類社會
中具有的真實面貌,講述一
個關于茶的真實故事。
幾千年的農(nóng)耕文明,沉
淀出我們與大自然為伴,與
萬物共生,和諧共處的人文
情懷。喝茶時,看著那一片
片小葉子,在水中翻騰旋轉(zhuǎn)
,卷曲到舒展,升起又沉淀
,卻舞出千百種滋味?芍^
神奇,實屬妙哉!
楊瑋娣,北京工業(yè)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芬蘭拉赫蒂應用科學大學(Lahti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訪問學者。中國文化藝術發(fā)展促進會專家顧問。中國林產(chǎn)工業(yè)協(xié)會木藝工坊專業(yè)委員會專家。
序
前言
影像一 茶文化簡說
影像二 茶家具與中國家具發(fā)展的關聯(lián)性
影像三 古畫中的茶生活與茶家具
啟蒙時期——上古至東漢
半坡遺址房屋與器皿
早期出土家具
漢墓壁畫《夫妻宴飲圖》
河南洛陽朱村漢墓壁畫
漢墓畫像磚
顧愷之《列女仁智圖》
萌芽時期——魏晉南北朝
北魏莫高窟第心い,窟和第窟
顧愷之《女史箴圖》
銅帳構(gòu)與脊飾
發(fā)展時期——隋唐五代
佚名《唐人宮樂圖》
中唐壁畫《野宴圖》
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
敦煌壁畫
周文矩《重屏會棋圖》
佚名《乞巧圖》
興盛時期——宋遼
遼墓壁畫
劉松年《撐茶圖》
王說《繡櫳曉鏡圖》
宋徽宗《聽琴圖》
佚名《宋人物圖》
宋徽宗《文會圖》
馬遠《西園雅集圖》
劉松年《西園雅集圖》
顧閱中《韓熙載夜宴圖》
劉松年《唐五學士圖》
劉松年《茗園賭市圖》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李公麟《會昌九老圖》
佚名《春游晚歸圖》
周季常和林庭珪合繪《五百羅漢圖·吃茶》
李嵩《羅漢圖》
普及時期——元明清
趙原《陸羽烹茶圖》
馮道真墓壁畫《道童》
文微明《惠山茶會圖》
文微明《品茶圖》
文徽明《真賞齋圖》
唐寅《事茗圖》
仇英《東林圖》
謝環(huán)《香山九老圖》
仇英《西園雅集圖》
仇英《竹院品古圖》
王問《煮茶圖》
丁云鵬《煮茶圖》
沈貞《竹爐山房圖》
陳洪綬《停琴啜茗圖》
陳洪綬《閑話宮事圖》
丁云鵬《玉川煮茶圖》
陳洪綬《高隱圖》
仇英《寫經(jīng)換茶圖》
錢慧安《煮茶洗硯圖》
葉芳林《九日行庵文宴圖卷》
佚名《乾隆觀月圖》
佚名《御制詩意圖》
呂煥成《蕉陰品茗圖》
朱樂《德星聚圖》
擔當《行旅圖》
楊晉《豪家佚樂圖》
佚名《金屋春深圖》
金廷標《品泉圖》
鄧文舉《蕉陰納涼圖》
影像四 近現(xiàn)代中國茶生活與茶家具掠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