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種學實驗技術》吸收了國內外作物育種實驗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內容包括8大類30種作物的育種實驗技術。禾谷類作物包括水稻、小麥、大麥、玉米、高粱和谷子;豆類作物包括大豆、蠶豆、豌豆、綠豆和小豆;油料作物包括油菜、花生、芝麻和向日葵;纖維類作物包括棉花、苧麻、黃麻、紅麻和亞麻;塊根塊莖類作物包括甘薯和馬鈴薯;糖料作物包括甘蔗和甜菜;特用作物包括橡膠和煙草;牧草類作物包括黑麥草、蘇丹草、紫花苜蓿和白三葉草。每種作物1章,每章大體按有性雜交技術、病蟲逆癥狀識別和抗性鑒定、品質分析等方面分節(jié)編寫。各種作物通用的實驗技術單獨寫成1章,共31章!蹲魑镉N學實驗技術》著重介紹新品種選育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種技術的操作,并配以彩色照片展示實物和操作過程,力求達到對著教材就能做的目的。鑒于各地種植業(yè)結構的不同,大作物與小作物的劃分因地而異,各院?蛇x擇與本地經濟發(fā)展有關的主要作物進行教學。
《作物育種學實驗技術》內容豐富,文字簡明,技術先進,步驟具體,可供農學、作物遺傳育種、種子科學與工程、植物保護等大學本科專業(yè)使用,也可作為各相關專業(yè)的教師、學生和研究人員的參考書和工具書。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種子是農業(yè)生產的根本,種子產業(yè)是服務于農業(yè)生產的科技性產業(yè)。經濟全球化給我國種業(yè)帶來了挑戰(zhàn)和機遇。種業(yè)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有兩個,一是創(chuàng)新性品種的育成,二是新品種優(yōu)質種子的生產與經營。作物種業(yè)的核心科學是作物育種學,作物育種學延伸的產業(yè)背景是種業(yè)。作物育種學是研究選育和繁殖作物優(yōu)良品種的理論和方法的科學,是一門以應用于作物生產為宗旨的應用性科學。種質資源是育種的基礎;作為改良作物遺傳結構的育種工作必須以遺傳學、基因組學和生物進化等學科的理論為依據;品種在產量、品質、抗病蟲性、耐逆境脅迫、育性、適應性等各種性狀上都蘊藏有改良潛勢,育種家必須掌握鑒別和操縱這些性狀優(yōu)良基因的工具和能力。育種家既要掌握遺傳和育種的理論,又要有駕馭育種資源和育種方法的綜合能力。理論可以從書本上學,能力則必須從育種實踐中學。
以往作物育種的教學往往側重在理論,沒有把育種能力的培養(yǎng)放到相應的高度貫穿到育種的教學過程中去。表現在重視了育種理論教學,忽略了育種實踐教學;重視了育種理論教材的編寫,忽略了育種實驗教材的組織。面對我國未來種業(yè)和種業(yè)科學的發(fā)展,這是一個嚴重的弱點。令人鼓舞的是教育部對此尤為重視,《作物育種學實驗技術》編寫組的教授們也對此達成共識,并付之行動,合作編寫了《作物育種學實驗技術》教材。
參考國家精品課程教材《作物育種學總論》和《作物育種學各論》的體系,《作物育種學實驗技術》包含了各種作物育種的共性技術和8大類30種作物的育種實驗技術,是和上述兩本精品課程教材配套的實驗教材。這本實驗教材既考慮了常規(guī)育種技術的實驗,又兼顧了現代分子育種的標記輔助選擇和轉基因育種兩方面的實驗。實驗內容還由過去只以主要作物為代表,擴展到多種類型作物,由教師按所在地需要選擇安排的格局。實驗教材體現了一定的深廣度和靈活性,這是與以往同類教材相比的一個顯著特點。高產、優(yōu)質、高效是各種作物永恒的育種目標,雜交育種和雜種優(yōu)勢利用仍是實現這些目標的主要途徑。本書增加了各種作物雜交技術、品質鑒定和病蟲害癥狀識別技術所需要的彩色照片,有助于讀者直觀理解和實踐操作,圖文并茂。這是本教材的又一個顯著特點。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篇 禾谷類作物育種實驗技術
第一章 水稻育種實驗技術 1
實驗1-1 水稻有性雜交技術 1
實驗1-2 水稻單細胞化學誘變技術 3
實驗1-3 水稻苗期稻瘟病癥狀識別和抗性鑒定 4
實驗1-4 水稻白葉枯病癥狀識別和抗性鑒定 7
實驗1-5 水稻紋枯病癥狀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9
實驗1-6 稻谷碾米品質和精米外觀品質測定分析 12
實驗1-7 精米糊化溫度和膠稠度的測定分析 16
實驗1-8 精米直鏈淀粉含量的測定分析 19
實驗1-9 糙米蛋白質含量測定與品種理化品質等級評定 21
參考文獻 25
第二章 小麥育種實驗技術 26
實驗2-1 小麥雜交技術 26
實驗2-2 小麥花藥培養(yǎng) 28
實驗2-3 小麥條銹病癥狀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31
實驗2-4 小麥赤霉病癥狀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33
實驗2-5 小麥蚜蟲蟲害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35
實驗2-6 小麥耐寒性鑒定 37
實驗2-7 小麥穗發(fā)芽抗性鑒定 38
實驗2-8 小麥面筋含量和面筋品質的分析測定 39
實驗2-9 小麥面粉沉淀值的測定 41
參考文獻 42
第三章 大麥育種實驗技術 43
實驗3-1 大麥雜交技術 43
實驗3-2 大麥黃花葉病癥狀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44
實驗3-3 大麥條紋病癥狀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45
實驗3-4 啤酒大麥籽粒品質分析 46
參考文獻 47
第四章 玉米育種實驗技術 48
實驗4-1 玉米的自交和雜交技術 48
實驗4-2 玉米葉斑病抗性的鑒定 50
實驗4-3 玉米自交系選育及雜交種組配 52
實驗4-4 玉米籽粒糖分含量測定 53
參考文獻 55
第五章 高粱育種實驗技術 56
實驗5-1 高粱雜交技術 56
實驗5-2 高粱絲黑穗病癥狀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58
實驗5-3 高粱蚜蟲危害癥狀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59
實驗5-4 高粱籽粒單寧含量測定 61
參考文獻 63
第六章 谷子育種實驗技術 64
實驗6-1 谷子雜交技術 64
實驗6-2 谷銹病癥狀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66
實驗6-3 谷瘟病癥狀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67
參考文獻 69
第二篇 豆類作物育種實驗技術
第七章 大豆育種實驗技術 70
實驗7-1 大豆雜交技術 70
實驗7-2 大豆主要病毒病害癥狀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72
實驗7-3 大豆主要真菌病害癥狀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73
實驗7-4 大豆主要細菌性病害癥狀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76
實驗7-5 大豆主要線蟲危害癥狀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77
實驗7-6 大豆蛋白質和油分含量測定 79
參考文獻 83
第八章 蠶豆育種實驗技術 85
實驗8-1 蠶豆雜交技術 85
實驗8-2 蠶豆銹病癥狀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86
實驗8-3 蠶豆蚜蟲蟲害癥狀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88
實驗8-4 蠶豆鮮籽?扇苄怨绦挝餃y定 89
參考文獻 90
第九章 豌豆育種實驗技術 91
實驗9-1 豌豆雜交技術 91
實驗9-2 豌豆白粉病癥狀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92
實驗9-3 豌豆?jié)撊~蠅危害癥狀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94
實驗9-4 菜用豌豆可食部分的維生素C含量測定 95
參考文獻 97
第十章 綠豆育種實驗技術 98
實驗10-1 綠豆雜交技術 98
實驗10-2 綠豆葉斑病癥狀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99
實驗10-3 綠豆蚜蟲蟲害癥狀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101
參考文獻 102
第十一章 小豆育種實驗技術 103
實驗11-1 小豆雜交技術 103
實驗11-2 小豆外觀品質鑒定評價 104
實驗11-3 小豆籽粒中綠豆象含蟲量測定 106
參考文獻 107
第三篇 油料作物育種實驗技術
第十二章 油菜育種實驗技術 108
實驗12-1 油菜雜交和自交技術 108
實驗12-2 油菜小孢子培養(yǎng)技術 110
實驗12-3 油菜菌核病田間病害調查和抗病鑒定方法 113
實驗12-4 利用近紅外分析儀檢測油菜種子品質 116
參考文獻 121
第十三章 花生育種實驗技術 122
實驗13-1 花生雜交技術 122
實驗13-2 花生主要病害癥狀識別與病程調查 123
實驗13-3 花生粗脂肪含量的分析 126
實驗13-4 花生四大類型特征特性觀察 127
參考文獻 128
第十四章 芝麻育種實驗技術 129
實驗14-1 芝麻雜交技術 129
實驗14-2 芝麻枯萎病和莖點枯病癥狀識別與田間抗性調查 130
實驗14-3 芝麻粗脂肪和脂肪酸組分含量分析 131
參考文獻 134
第十五章 向日葵育種實驗技術 135
實驗15-1 向日葵雜交技術 135
實驗15-2 向日葵菌核病抗性鑒定 136
實驗15-3 向日葵葉枯病抗性鑒定 138
實驗15-4 向日葵粗脂肪含量分析 139
參考文獻 140
第四篇 纖維類作物育種實驗技術
第十六章 棉花育種實驗技術 141
實驗16-1 棉花的自交與雜交技術 141
實驗16-2 棉花黃萎病癥狀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143
實驗16-3 棉鈴蟲和紅鈴蟲抗性鑒定 145
實驗16-4 棉花纖維品質分析 147
參考文獻 150
第十七章 苧麻育種實驗技術 151
實驗17-1 苧麻雜交技術 151
實驗17-2 苧麻根腐線蟲危害癥狀識別與田間抗性調查 152
實驗17-3 苧麻旱害和花葉病癥狀識別與田間抗性調查 154
參考文獻 156
第十八章 黃麻育種實驗技術 157
實驗18-1 黃麻雜交技術 157
實驗18-2 黃麻炭疽病癥狀識別與田間抗性調查 159
實驗18-3 黃麻纖維品質分析 160
參考文獻 163
第十九章 紅麻育種實驗技術 164
實驗19-1 紅麻雜交技術 164
實驗19-2 紅麻耐鹽性鑒定 166
參考文獻 167
第二十章 亞麻育種實驗技術 168
實驗20-1 亞麻雜交技術 168
實驗20-2 亞麻枯萎病癥狀識別與田間抗性調查 169
實驗20-3 亞麻炭疽病癥狀識別與田間抗性調查 170
實驗20-4 亞麻原莖質量和纖維品質分析 172
參考文獻 174
第五篇 塊根塊莖類作物育種學實驗技術
第二十一章 甘薯育種實驗技術 175
實驗21-1 甘薯的開花誘導和雜交技術 175
實驗21-2 甘薯黑斑病癥狀識別與田間抗性調查 178
實驗21-3 甘薯根腐病癥狀識別與田間抗性調查 179
實驗21-4 甘薯淀粉分類及質量簡易評判 181
參考文獻 183
第二十二章 馬鈴薯育種實驗技術 184
實驗22-1 馬鈴薯雜交技術 184
實驗22-2 馬鈴薯主要真菌和細菌病害識別與田間調查 186
實驗22-3 馬鈴薯主要病毒病害識別與田間調查 188
實驗22-4 馬鈴薯淀粉、還原糖及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 190
參考文獻 194
第六篇 糖料作物育種實驗技術
第二十三章 甘蔗育種實驗技術 195
實驗23-1 甘蔗雜交技術 195
實驗23-2 甘蔗黑穗病抗性鑒定 197
實驗23-3 甘蔗品質分析 199
參考文獻 201
第二十四章 甜菜育種實驗技術 202
實驗24-1 甜菜人工雜交技術 202
實驗24-2 甜菜褐斑病癥狀識別與田間抗性調查 203
實驗24-3 甜菜黃化病毒病病狀識別與田間抗性調查 205
實驗24-4 甜菜塊根的形態(tài)構造及含糖率測定 206
參考文獻 207
第七篇 特用作物育種實驗技術
第二十五章 橡膠育種實驗技術 208
實驗25-1 橡膠有性雜交技術 208
實驗25-2 橡膠白粉病和炭疽病癥狀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210
實驗25-3 橡膠花藥培養(yǎng)技術 211
參考文獻 213
第二十六章 煙草育種實驗技術 214
實驗26-1 煙屬不同亞屬、不同種及煙草主要商品類型的識別 214
實驗26-2 煙草雜交技術 216
實驗26-3 煙草黑脛病癥狀識別和田間抗性調查 217
實驗26-4 煙葉質量分析 219
參考文獻 222
第八篇 牧草類作物育種實驗技術
第二十七章 黑麥草育種實驗技術 223
實驗27-1 黑麥草有性雜交技術 223
實驗27-2 黑麥草銹病抗性鑒定 224
實驗27-3 黑麥草枯萎病抗性鑒定 226
實驗27-4 黑麥草粗蛋白質和粗纖維含量測定 228
參考文獻 230
第二十八章 蘇丹草育種實驗技術 231
實驗28-1 蘇丹草有性雜交技術 231
實驗28-2 蘇丹草葉斑病抗性調查與評價 232
實驗28-3 蘇丹草氫氰酸含量測定 233
參考文獻 236
第二十九章 紫花苜蓿育種實驗技術 237
實驗29-1 紫花苜蓿雜交技術 237
實驗29-2 紫花苜蓿細菌性枯萎病田間調查與識別 238
實驗29-3 紫花苜蓿品質測定 239
參考文獻 240
第三十章 白三葉育種實驗技術 241
實驗30-1 白三葉雜交技術 241
實驗30-2 白三葉黃斑病抗性鑒定 242
參考文獻 243
第九篇 作物育種共性實驗技術
第三十一章 作物育種共性實驗技術 244
實驗31-1 育種試驗計劃書的制定和實施 244
實驗31-2 作物雜交育種程序參觀 246
實驗31-3 單株選擇和表型性狀調查 248
實驗31-4 品種 (系)比較試驗的收獲計產與結果分析 251
實驗31-5 花粉生活力測定 253
實驗31-6 植物雄性不育植株形態(tài)和花粉育性的鑒定 256
實驗31-7 作物籽粒成分無破壞快速測定技術 258
實驗31-8 γ射線照射室設施和作物對輻射敏感性的鑒定 260
實驗31-9 目的基因SSR標記擴增電泳染色技術與輔助選擇 262
實驗31-10 外源基因轉化體的篩選和鑒定 265
實驗31-11 作物種質資源育種性狀遺傳多樣性分析 267
參考文獻 269
彩版
(一)癥狀識別
秧苗在三葉期前發(fā)病的,一般不形成明顯病斑,病苗基部灰黑色,上部變褐,卷縮枯死。濕度大時,基部病部產生大量灰色霉層(分生孢子)。三葉期后發(fā)病的,最初在葉片上產生褐色或暗綠色小點,逐漸擴大成梭形病斑,兩端常有向葉脈延伸的褐色線(壞死線)。病斑中央灰白色,邊緣褐色,其外圍常有淡黃色暈圈,背面有灰色霉層。這種病斑擴展較慢(彩圖1-3A)。淡黃色暈圈是葉片受病菌分泌的毒素影響而呈現的中毒部;褐色部分是細胞中毒壞死而尚未崩解的壞死部;中央灰白色部分是細胞內含物及細胞壁都已崩解的崩解部。葉上病斑多時可互相愈合形成不規(guī)則大斑,發(fā)病嚴重時葉片死亡。感病品種在適宜的發(fā)病條件下葉片常產生暗綠色近圓形至橢圓形的病斑,正反兩面都有大量灰色霉層。這種病斑的出現往往是此病流行的預兆(彩圖1-3B)。
(二)抗性鑒定
1.菌種的準備
(1)菌種。應選用當地分布廣、致病性強的主要種群的多個代表性生理小種,按小種分別培養(yǎng),進行混合接種。
(2)病原菌培養(yǎng)繁殖。先對供試菌種進行一級培養(yǎng)繁殖,即將瓊脂10~15g放入1000mL水中加熱溶化,再加可溶性淀粉(或蔗糖)10g、酵母2g,裝入試管,經消毒滅菌后,取出制成斜面,接種病原菌,放在26~28*(2恒溫箱中培養(yǎng)10d左右即可取用。
為繁殖大量病菌孢子,可將病原菌轉移到大麥(或高梁)粒培養(yǎng)基上進行二級培養(yǎng)擴大繁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