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作者個人經(jīng)歷講起, 談到了他在蘇聯(lián)生活成長的經(jīng)歷對他的影響, 他對子女的教育, 他對藝術的領悟, 他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準則、投資原則和情緒處理方法, 對斯多葛派哲學的介紹, 對創(chuàng)造力的認知……成功的秘訣就是做出選擇, 愛上你的選擇, 然后全情投入。本書回應了當下人們在金錢、物質(zhì)基本可以滿足的情況下存在的意義缺失問題, 強調(diào)在生活各個層面的投入、具備匠人精神的重要性, 介紹了如何在生活的不同層面、不同場景踐行全情投入的理念, 為讀者在實際生活和場景中的困擾, 提供了判斷和反應框架。
1. 做多最稀缺的資產(chǎn)——全情投入的生活。作者是一位成功的投資人,被《福布斯》雜志稱為“第二個本杰明·格雷厄姆”,他曾多次經(jīng)歷投資的高峰與低谷,他認為有必要與讀者分享他的投資哲學和人生理念。本書區(qū)別于他的專業(yè)投資作品,更多是在探討如何擁有富足、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這與他的價值投資理念不謀而合,他認為人生也是一場價值投資,我們應該做多最稀缺的資產(chǎn),即全情投入的生活。作者作為成功的投資者,對生活的洞察、子女的教育、工作的投入以及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方式,都具有非常高的價值,同時,本書獲得了《黑天鵝》作者塔勒布等一系列知名人士的推薦,文本流暢,內(nèi)容涵蓋面廣。
2. 沉浸式生活,走回自我,擁抱富足、有意義的人生 。作者強調(diào),成功的秘訣就是做出選擇,愛上你的選擇,然后全情投入。作者深受塔勒布在《非對稱風險》(Skin in the Game)一書中關于“將靈魂注入風險共擔”的理念的影響,這與他本人的投資哲學和人生哲學不謀而合,因此他強調(diào)并推崇全情投入的匠人精神(Soul in the Game)的重要性。本書回應了當下人們在金錢、物質(zhì)基本可以滿足的情況下存在的意義缺失問題,強調(diào)在生活各個層面的投入、具備匠人精神,沉浸式生活、走回自我的重要性。
3. 聚焦理念在不同場景下的實際應用。本書從作者個人經(jīng)歷講起,談到了他在蘇聯(lián)生活成長的經(jīng)歷對他的影響,他對子女的教育(為什么要用古典音樂折磨自己的孩子),他對藝術的領悟,他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準則、投資原則和情緒處理方法,對斯多葛派哲學的介紹,對創(chuàng)造力的認知……他介紹了他如何在生活的不同層面、不同場景踐行全情投入的理念,為讀者在實際生活和場景中的困擾,提供了判斷和反應框架。
維塔利·格茲尼爾森
出生于俄羅斯摩爾曼斯克,1991年移民美國,1997年加入位于丹佛價值投資公司IMA,2007年任首席投資官,2012年任CEO。維塔利·格茲尼爾森曾為《金融時報》、《巴倫周刊》、《機構投資者》、《外交政策》等財經(jīng)出版物撰稿,著《橫向市場:如何在無路可走的市場中賺錢》(The Little Book Of Sideways Markets)《積極的價值投資:在區(qū)間波動的市場中賺錢》(Active Value Investing: Making Money in Range-Bound Markets)共2部投資作品,是一位獲獎作家。他以逆向投資思維而聞名,《福布斯》雜志稱他為“第二個本杰明·格雷厄姆”。《全情投入》是他的第三本書,也是第一本非投資類圖書。他的作品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出版。
前言 閱讀指南 1
生活的學習者
蘇聯(lián)出生,美國制造 003
全情投入 ........ 025
初為人父 ........ 034
致孩子 ........ 038
我為什么要用古典音樂“折磨”孩子 044
閱讀與聽音樂 ........ 046
一切都有終點 ........ 050
女孩的棋局 ........ 053
《積極的價值投資》 056
父母的信念 060
誕生在路上的思考
制造回憶 065
串聯(lián)記憶 070
消解固化思維 076
每天一點兒改變
多選變單選 087
8% ........ 090
我的大崩潰 092
習慣的 3 層思考 098
冥想與大腦的思維派對 102
投資中的辯論與溝通 108
為自己所馴服的一切負責 111
6 個月的人生倒計時 115
改變我人生的理財建議 117
斯多葛主義
操作系統(tǒng)
知道與做到 129
控制二分法 135
事件 - 判斷 - 反應框架(EJR) 140
消極想象 142
任何事情都有最后一次 146
重構 149
憤怒 155
每一天都是一次新生 161
社會動物與他人的想法 165
侮辱 167
以他者作為自己的測試版本 169
“覬覦”的解藥 173
智者學派的詭辯 177
在潛意識中創(chuàng)造“斯多葛程式” 181
冷水澡練習 183
以最小計量單位行動 185
價值觀與目標
金錢與欲望 191
自我的執(zhí)念 194
享樂適應 196
積極思考的思維方式 200
好的價值觀來自好的問題 202
目標與你愿意承受的痛苦 205
全情投入的創(chuàng)意
投資人與刻板印象 217
投資人的時間觀 222
話語即創(chuàng)造 228
歌劇、痛苦與投資 237
通過寫作來思考 251
莫扎特效應 257
創(chuàng)意過山車 260
生命的旋律
為什么要了解作曲家 266
柴可夫斯基 :情緒大師 268
巨人的陰影 272
李斯特 :鋼琴與古典音樂的革新者 276
肖邦的兩面 280
柏遼茲 :痛苦釋放的創(chuàng)造力 282
布魯克納 :謙卑、古怪、禁欲的虔誠信徒 285
有意義的生活的藝術 289
未完待續(xù) 303
后 記 305
如果 10 年前有人告訴我,你將來會出一部跟價值投資無關的作品,我必然會笑出聲來。我雖然已經(jīng)寫了兩部關于投資的作品, 但從未以“作家”自稱,我認為自己只不過是通過寫作來思考的投資人!白骷摇睉撌窍裢铀纪滓蛩够⒑C魍菢拥奈膲藿, 我只是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中寫作而已。
不過,在這些年關于投資的寫作中,我融入了很多人生故事—— 我的童年、我的孩子、古典音樂等,如果說關于投資主題的寫作是一場演出,我的人生故事就是必不可少的配角。育兒的經(jīng)歷、對死亡的思考、寫作的過程,無一不在改變著我,而這些人生故事也在不知不覺間變得更加豐滿、成熟。
成千上萬的讀者來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們告訴我,他們雖然是為了了解價值投資開始翻閱我的文章,卻因其中的人生故事(還有我父親的藝術生涯,后文中會提及)將這些文章一讀再讀。讀者們鼓勵我把這些和投資無關的文字編寫成書,因為正是這些故事讓他們的人生更加美好。在閱讀我的人生故事時,讀者們也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我仿佛促成了他們期待已久的旅程,讓他們與愛的人共享更多的時光,又或是啟發(fā)了他們放慢腳步,體會人生。
這本書事關每一個人最重要的投資——對人生的投資。
希望其中某些人生故事能夠觸動你,為你的生活增添一些明媚與溫暖,又或者能夠讓你行動起來,填補生活的空白。
書中的故事?闯P拢晕野凑罩黝}進行編排,沒有嚴格的時間順序(大家會從我提及孩子們年齡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一點)。剛開始籌備此書的時候,我只是打算把這幾年寫的故事匯集到一起,但是編著編著,我的“寫作人格”愈發(fā)顯現(xiàn),我重寫了很多老文章, 又加入了一些新故事。這本書雖然沒有傳統(tǒng)寫作中的故事框架,但也不是強行拼湊的小故事集錦。我在寫作時就已經(jīng)仔細規(guī)劃了它的閱讀順序。
本書分為 6 部分 :
第 1 部分是“生活的學習者”。這部分有自傳的性質(zhì)。它會帶你去往我在蘇聯(lián)度過的童年,了解我姑姑成為“叛徒”的經(jīng)歷,我們家是怎樣移民去美國的,以及我們初到美國的生活。
為人父母對我來說是最有教育意義的旅程。相關的故事中充滿了育兒的快樂和失誤(因為孩子們來到世界上時并沒有附說明書),還有成長。為人父母應該是成年之后對人改變最大的經(jīng)歷。
“全情投入”這一節(jié)提供了閱讀此書的視角,其中涉及每個人在創(chuàng)意性活動中如何找到意義。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也成為本書的標題。
在第 2 部分“誕生在路上的思考”中,我分享了與家人在美國的圣菲和舊金山,以及在瑞士、法國和意大利旅游的經(jīng)歷,我討論的話題從參觀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如何讓你的宜家之旅更加精彩,到杰斐遜式餐會,再到生魚片的卡路里含量。如果這部分激發(fā)了你一絲了解世界的意愿,那我就成功了。
在“每天一點兒改變”這一部分,我不是在提供建議,而是在分享自己如何建立良好的習慣,包括飲食、睡眠、健身、冥想,通過試錯鞏固新的好習慣。我也會分享一位朋友在我婚前提出的理財建議,它成功消除了我的婚姻中關于財產(chǎn)問題的所有爭吵。
在本書的初稿快完成時,我偶然發(fā)現(xiàn)了斯多葛哲學,被它深深吸引,于是擱置了寫作工作,開始了為期 5 個月的學習和探索,最終寫出了“斯多葛主義——人生哲學”。這部分在本書中自成一體, 包含了兩節(jié)。第 1 節(jié)闡述斯多葛主義為什么是可應用于生活的操作
系統(tǒng),第 2 節(jié)討論斯多葛哲學中的價值體系如何給生活帶來更多的幸福感和意義。
“全情投入的創(chuàng)意”這部分的主題是創(chuàng)意。
創(chuàng)意也是貫穿本書的線索,我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意就是讓生活更有意義的秘訣,也是我每天早上起床的動力。
我分享了寫作的藝術以及過程,也分析了聽重金屬搖滾樂為什么會有助于提升寫作水平。你將了解我是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從而能讓自己在管理公司、研究投資的同時關愛家庭,而且還能保持寫作上的產(chǎn)出,平均每年完成的創(chuàng)作字數(shù)都接近一本書的字數(shù)。
“歌劇、痛苦與投資”一節(jié)回顧了我人生中最為艱難的事業(yè)低谷, 提供了應對痛苦的方法和工具(基于斯多葛主義)。
在創(chuàng)作“生命的旋律”這部分時,我深受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的影響。我探索了柴可夫斯基身為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過程,經(jīng)歷過寫作痛苦的我深有同感。當然我知道在所有創(chuàng)意工作中,這種痛苦掙扎普遍存在。
這部分內(nèi)容涉及柴可夫斯基、舒伯特、李斯特、勃拉姆斯、肖邦、柏遼茲以及布魯克納等音樂家,帶我們走入古典音樂巨匠的人生。
古典音樂及其作曲家看似與本書關系不大,其實不然,他們的故事依然沒有脫離創(chuàng)意的主線。今天,這些音樂作品依舊撼動人心。
他們被稱為天才,他們的才華與成就在后世看來如此耀眼,但在他們所處的時代卻并非如此。正如每個普通人一樣,他們也經(jīng)歷過懷疑與不安,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備受煎熬,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因此,他們的故事也給我們帶來了有益啟示。
“有意義的生活的藝術”這部分探討了藝術和技藝框架,將全情投入、斯多葛哲學、創(chuàng)意以及從古典音樂巨匠的故事中得到的啟發(fā)串聯(lián)起來。同時,我也打破了“第 4 堵墻”。
最后,如果有讀者對我為什么人到中年就急于分享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感到困惑,“未完待續(xù)”這一節(jié)提供了答案。
我個人建議,把全書的每一部分當作郵箱中收到的郵件,讀完一部分后,你可以稍作休息,然后再繼續(xù)讀。
我對待這本書的方式就像是斯多葛學派創(chuàng)始人芝諾對待自己的學生。在教學的時候,他從不把自己當作醫(yī)生,而是把自己看作病人,就像在向同病相憐的患者描述自己的療愈過程。 來,我們一起來探討生活、創(chuàng)意、哲學、音樂以及其他有趣的話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