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特·哥德爾是一個智慧巨人。他的不完全性定理不僅改變了數(shù)學,而且改變了整個科學世界和建筑于此定理之上的哲學。哥德爾定理粉碎了邏輯最終將使我們理解整個世界的夢想,同時也引發(fā)了許多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什么是理性思維的界限?我們能夠完全理解我們自己造的機器嗎?我們能夠搞清楚我們心智的內在工作過程嗎?當研究結果缺乏邏輯的確定性時,數(shù)學家還怎么繼續(xù)工作?在這本書里,我們最終遇到了置身于這些深邃思想背后的那個人。約翰·L.卡斯蒂和維爾納·德波利為我們描述了一個復雜的人物:既入世又遁世,既雄心勃勃又固執(zhí)己見。
正像卡斯蒂和德波利所明斷的那樣,哥德爾的影響是持久不衰的。他的工作不僅使數(shù)學發(fā)生革命性的變化,而且波及哲學、語言學和計算機科學,甚至還包括宇宙學。
這是一本非典型人物傳記,兩位作者的筆墨著重于讓非專業(yè)人士也能看明白斜杠邏輯大師哥德爾的成就,以及他何以成為愛因斯坦的知音、托起AI之父圖靈的巨人。
作為千禧年紀念活動的一部分,《時代》雜志公布了一份列有20世紀100個最偉大人物的名單,其中所選出的最偉大數(shù)學家是庫爾特·哥德爾(Kurt Godel)。如果你隨機挑出100個人問:你知道哥德爾是誰嗎?那么幾乎可以肯定,你不會得到什么肯定的答案。而如果你問誰是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Einstein)],或誰是最偉大的化學家[鮑林(Linus Pauling)?],或誰是最偉大的作家(?),情況八成不會是這樣。這本小冊子力求做到的,就是激起廣大讀者對哥德爾工作與生活的興趣,并且,至少要部分地把哥德爾極其巨大的學術成就引介到現(xiàn)代智識話語(modern intellectual discourse)的主流中去。
這樣一個計劃肇始于1986年。當時,我們兩個作者中的一人維爾納·德波利(Werner DePauli)正與彼得·魏貝爾(Peter Weibel)合作,為奧地利國家電視網(wǎng)制作一部有關哥德爾生平的專題片。伴隨著這部片子的播放,一本以那個電視節(jié)目腳本為基礎、用德文寫就的小書也出版了。最初我們只不過想把那本小冊子譯成英文,再為英文讀者稍微補充一些哥德爾生活的細節(jié)和其他素材。但不久我們就意識到,讀者需要一本內容更豐富的讀物,于是這便促生了一本全新的書,也就是你們拿在手中的這一本。
在準備這部書稿期間,維也納的許多朋友、同事所提出的建議和給予的支持,均使我們深深受益。這里,我們要特別感謝戈爾布(J.Golb)、克勒(E.Kohler)、尼爾森(C.Nielsen)以及魏貝爾。此外,本書的兩位編輯羅賓斯(Jeff Robbins)和庫克(Amanda Cook)的努力,亦使得這本書更具有可讀性。的確,要想把哥德爾那種風格的抽象工作表述清楚,并非易事。
哥德爾也許是,也許不是20世紀最偉大的數(shù)學家,但他肯定是偉大的數(shù)學家中的一個。我們最誠摯的愿望是,讀者通讀全書后就會知道為何這么說。
約翰·L.卡斯蒂
維爾納·德波利
作者簡介:
約翰·L. 卡斯蒂,1943年生于波特蘭,1970年在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獲數(shù)學博士學位,曾任職于美國蘭德公司、亞利桑那大學和奧地利維也納的國際應用系統(tǒng)分析研究所(IIASA)。1986年進入維也納技術大學計量經(jīng)濟、運籌學和系統(tǒng)理論研究所。1992年加入美國圣菲研究所,F(xiàn)在的研究興趣集中于利用大型微模擬器研究復雜自適應系統(tǒng)。著有《實在更替》《范式喪失》《尋求確定性》《復雜化》《五項黃金法則》《虛實世界》和《劍橋五重奏》。
維爾納·德波利,維也納大學統(tǒng)計與計算機科學研究所教授。他著有好幾本有關哥德爾的德文書,并曾為德語電視節(jié)目制作過一部有關哥德爾的電影。
譯者簡介:
劉曉力
北京大學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與認知科學交叉平臺首席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科學哲學和數(shù)學哲學、心靈哲學與認知科學哲學,著有《哥德爾思想研究》《認知科學對當代哲學的挑戰(zhàn)》等。
葉闖
哲學博士,教授,曾任教于北京大學哲學系,現(xiàn)任教于山西大學哲學學院,主要學術領域為語言哲學、形而上學、哲學方法論,已出版《理解的條件戴維森的解釋理論》《語言·意義·指稱自主的意義與實在》等學術專著。
001一 前言
001一 第一章 自亞里士多德以來
009一 第二章 永遠的不完全
028一 第三章 不可判定
037一 第四章 青年時代的哥德爾
053一 第五章 在普林斯頓的生活
067一 第六章 計算裝置與數(shù)學
084一 第七章 思維機器和不完全性邏輯
106一 第八章 自如穿越
115一 第九章 復雜性之復雜性
134一 第十章 靈魂之窗
137一 參考文獻